一种含碳酸苄酯-2,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稻瘟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也是世界性的真菌病害,在整个水 稻生长的时期,在几乎所有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在适温,阴天和高湿度的气候带,稻瘟病 发生频繁。稻瘟病大流行时常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成片绝收,同时大大影响产量和作物的 质量,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0003]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不 同作用机理的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见的方法。目前稻瘟病防治上主要 依赖稻瘟灵、三环唑等药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防治效果降低,单独施用药量越来越 大。同时药剂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加重环境污染。因此将不同作 用机理的杀菌剂复配将是科学、合理用药的发展需要。
[0004]ZJ5337 (化学名称:碳酸苄酯2, 3,8-三甲基-6-七氟异丙基-4-喹啉酯)是中国 专利CN201310571013.x报道的七氟异丙基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其制备及其杀菌活性未 见公开报道,前期的研究中发现ZJ5337杀菌谱广,对多种真菌病害都有较好的活性,尤其 稻瘟病和蔬菜瓜果的白粉病有特效。
[0005] 稻癌灵(Isoprothiolane),化学名称:1,3_二硫戊环-2-亚基丙二酸二异丙酯。通 过抑制纤维素酶的形成,而阻止菌丝的进一步生长。对稻瘟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够被 水稻各部位吸收,并累积到叶部组织,从而发挥药效,耐雨水冲刷。
[0006]三环唑(Tricyclazole),化学名称:5-甲基一 1,2,4 一三唑并(3,4-b) [1,3]苯并 噻唑。三环唑是防治稻瘟病专用杀菌剂,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 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0007]稻癌醜胺(Dimethomorph),化学名称:N- (1_ 臆基 _1,2_ 二甲基丙基)_2_ (2,4_ 二 氯苯氧基)丙酰胺。稻瘟酰胺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是一个新颖的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 内吸性杀菌剂,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包括叶瘟和穂瘟。
[0008] 咪鲜胺(Prochloraz),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 唑-1-甲酰胺。通过抑制留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对于 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效极佳。
[0009] 噻酰菌胺(11&(111111),化学名称 :3'-氯-4',4'-二甲基-1,2,3-噻二唑-5-甲 酰苯胺。噻酰菌胺属于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止病菌菌丝侵入邻近的 健康细胞,并能诱导产生抗病基因,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该药剂有很好的内吸性,可 以通过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到其他部位,适于水面使用,持效期长,对水稻叶瘟和穗茎瘟 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10] 异噻菌胺(Isotianil),化学名称:N-(2,6-二甲苯基)-N-(2-甲氧乙酰基)-DL-氨 基丙酸甲酯。异噻菌胺(isotianil)是拜耳与住友化学共同研发用来防治稻瘟病的异噻唑 类杀菌剂。它的特点在于其并不会对病原菌产生直接的抗菌作用,而是通过激发水稻自身 对稻瘟病的天然防御机制达到抵抗稻瘟病的目的。
[0011] 现有技术中未见ZJ5337与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咪鲜胺、噻酰菌胺、异噻菌 胺复配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 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0013]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4] 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为ZJ5337,第二种活性成分 选自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咪鲜胺、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 合,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20:1~1:20。
[0015] 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优选为 12:1~1:12,并进一步优选为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6:1~1:6。
[0016]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以被配制成杀菌剂,当被配制成杀菌剂时,所述杀菌 剂含有杀菌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1%~80%, 进一步地优选为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5%~80%。
[0017]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优选为水分散粒剂、悬浮 齐IJ、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微乳剂。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水分散粒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 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3~12%、润湿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其 余为填料;所述悬浮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分散剂2~6%、润湿剂 0. 5-5%、增稠剂0~2%、防冻剂0~5%、防腐剂0~0. 2%、消泡剂0~0. 5% ;所述可湿性粉 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5~10%、润湿剂0-10%、其余为填料; 所述水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乳化剂3~10%、溶剂5~30%、稳 定剂0~1%、增稠剂0~1%、防腐剂0~2% ;所述微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 1~80%、乳化剂15~25%、助乳化剂5~10%、溶剂10~30%、稳定剂0~5%。
[0018] 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 剂选用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 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 氢钠;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 土、白炭黑、轻钙、海泡石、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0019]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 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填料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 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0020] 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2425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 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 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增稠剂选自黄原胶、 聚乙烯醇、膨润土;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 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
[0021] 对水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酯、三苯 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农乳700#、农乳2201#、Span-60#、乳化剂 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 ;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 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增稠剂选自黄原 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防腐剂选自甲醇、苯甲酸、苯甲酸钠。
[0022] 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 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80-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 ;助乳化 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 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
[0023]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 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 合得到所需要活性物质的浓度。
[0024]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或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尤其适合于防 治稻瘟病。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化合物 特别是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 混合使用。
[0025]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杀菌的方法,在作物感病之前或之后,向作物及其生长场所施 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通 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与外界因素相关,例如气候,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 可以减缓气
候的影响。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 好,减少用药次数,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 显著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 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尤其对稻瘟病有很好 的防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 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 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0028] 一、生物测定
[0029] 试验对象:水稻稻癌病菌(Pyriculariaoryzae)由浙江大学生物所提供。
[0030] 试验方法:采用盆栽稻苗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法测定药剂的生物活性。将稻苗培 养至2叶1心期待用,供试药剂和对照药剂配制成预设浓度的药液,进行喷雾处理,每处理 设4次重复。24h后取长满孢子的培养皿,用无菌水轻轻洗取表面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 滤,制成孢子浓度为30万个/ml左右的悬浮液,喷雾接种压力(0.IMPa)。接种后的试材移 至人工室中(25°C),100%湿度黑暗培养24h后,然后移至85%湿度光暗交替培养,7d后待 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进行病级调查。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 19-2000》,按 病指计算防效%。
[0031] 1)分级标准:
[0032] 0级:无病斑;
[0033] 1级:叶片病斑数少于5个,长度小于1厘米;
[0034] 3级:叶片病斑数6 - 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厘米;
[0035] 5级:叶片病斑数11 - 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 - 25%;
[0036] 7级:叶片病斑数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 - 50%;
[0037] 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
[0038] 2)计算方法:
[0039]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040]
[0041]
[0042] 共毒系数的计算。以病情指数计算各个处理防治效果,用"DPS数据处理系统"3. 11 专业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EC5(I、相关系数。依孙云沛(Y-PSun)法将测定的 各处理的EC5(I换算成实际毒性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比,获得理论毒性指数(TTI),按下 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43]
[0044]
[0045]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 =A的毒力指数XA在混用中的含量(%)
[0046] +B的毒力指数XB在混用中的含量(%)
[0047]
[0048] 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 (80以下),表明为拮抗作 用;100~120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
[0049]表1 :杀菌组合物对稻瘟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50]
[0051]
[0052] i i i i i i i
[0053]
[0054] 二、制剂配制
[0055] 所有制剂配比中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0056] 1、水分散粒剂
[0057] 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等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 混合、超微气流粉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即 得颗粒状产品。
[0058] 制剂实施例1 :60%ZJ5337 ?稻瘟灵水分散粒剂
[0059] 称取20%ZJ5337、40%稻瘟灵、3%TERSPERSE2700、2%扩散剂NN0 (烷基萘磺酸盐甲 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3%硅藻土、5%葡萄 糖、高岭土加至100%。
[0060] 制剂实施例2 :40%ZJ5337 ?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0061]称取 20%ZJ5337、20% 三环唑、3%TERSPERSE2700、3% 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1%羧甲基纤维素、3%尿素、硅藻土加至100%质量份。
[0062] 制剂实施例3 :78%ZJ5337 ?稻瘟酰胺水分散粒剂
[0063]称取 40%ZJ5337、38% 稻瘟酰胺、4%TERSPERSE2700、2% 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3%玉米淀粉、3%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
[0064] 制剂实施例4 :70%ZJ5337 ?噻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0065]称取 40%ZJ5337、30% 噻酰菌胺、4%TERSPERSE2700、2% 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3%玉米淀粉、3%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
[0066] 制剂实施例5 :80%ZJ5337 ?异噻菌胺水分散粒剂
[0067]称取 40%ZJ5337、40% 异噻菌胺、4%TERSPERSE2700、2% 扩散剂NN0、2% 拉开粉BX、 1%K-12、3%玉米淀粉、3%硫铵、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
[0068] 制剂实施例6 :60%ZJ5337 ?咪鲜胺水分散粒剂
[0069] 称取30%ZJ5337、30%咪鲜胺、3%TERSPERSE2700、2%扩散剂NN0 (烷基萘磺酸盐甲 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3%硅藻土、5%葡萄 糖、高岭土加至100%。
[0070] 2、悬浮剂
[0071] 按配方比例,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到配料釜中混 合均匀,经球磨机或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成悬浮剂。
[0072] 制剂实施例7 :40%ZJ5337 ?三环唑悬浮剂
[0073]称取 15%ZJ5337、25% 三环唑、2%TERSPERSE2500、3%TERSPERSE2425、0. 2% 黄原胶、 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商品名:s-29南京四新应用化学品 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74] 制剂实施例8 :40%ZJ5337 ?稻瘟灵悬浮剂
[0075]称取 15%ZJ5337、25%稻瘟灵、2%NN0、2%TERSPERSE2500、0. 1%黄原胶、3% 白炭黑、5% 丙二醇、0. 5%甲醛、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76] 制剂实施例9 :25%ZJ5337 ?咪鲜胺悬浮剂
[0077]称取 15%ZJ5337、10% 咪鲜胺、1%TERSPERSE2500、1%TERSPERSE2425、0. 2% 黄原胶、 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78] 制剂实施例10 :60%ZJ5337 ?稻瘟酰胺悬浮剂
[0079]称取 30%ZJ5337、30% 稻瘟酰胺、1%TERSPERSE2500、1%TERSPERSE2425、0. 2% 黄原 胶、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80] 制剂实施例11 :25%ZJ5337 ?噻酰菌胺悬浮剂
[0081]称取 12. 5%ZJ5337、12. 5% 噻酰菌胺、1%TERSPERSE2500、1%TERSPERSE2425、0. 2% 黄 原胶、3%白炭黑、5%乙二醇、0. 3%苯甲酸、0. 5%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82] 制剂实施例12 :15%ZJ5337 ?异噻菌胺悬浮剂
[0083] 称取10%ZJ5337、5%异噻菌胺、10%聚羧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盐、1%黄原胶、5%氯 化钠,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
[0084] 3、可湿性粉剂
[0085] 按配方要求,混合后经粗粉碎机粉碎后,进入气流粉碎机充分粉碎混合制得可湿 性粉剂。
[0086] 制剂实施例13 :80%ZJ5337 ?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0087] 称取30%ZJ5337、50%稻瘟灵、5%木质素磺酸钙、2%拉开粉BX、1%K-12、5%白炭黑、 高龄土加至100%质量份。
[0088] 制剂实施例14 :65%ZJ5337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0089]称取 60%ZJ5337、5% 三环唑、4% 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27
00、2% 拉开粉BX、 2%K-12、5%白炭黑、轻钙加至100%质量份。
[0090] 制剂实施例15 :52%ZJ5337 ?稻瘟酰胺可湿性粉剂
[0091]称取4%ZJ5337、48%稻瘟酰胺、4%木质素磺酸钙、4%扩散剂NN0、2%拉开粉BX、 2%K-12、5%白炭黑、凹凸棒土加至100%质量份。
[0092] 制剂实施例16 :60%ZJ5337 ?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0093]称取 50%ZJ5337、10% 咪鲜胺、4% 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2700、2% 拉开粉BX、 2%K-12、5%白炭黑、轻钙加至100%质量份。
[0094] 制剂实施例17 :65%ZJ5337 ?噻酰菌胺可湿性粉剂
[0095]称取60%ZJ5337、5%噻酰菌胺、4%木质素磺酸钙、3%TERSPERSE2700、2%拉开粉BX、 2%K-12、5%白炭黑、轻钙加至100%质量份。
[0096] 制剂实施例18 :80%ZJ5337 ?异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097]称取55%ZJ5337、25%氟啶胺、3%木质素磺酸钙、2%十二烷基硫酸钠、10%白炭黑、高 龄土加至100%质量份。
[0098] 4、微乳剂
[0099] 制剂实施例19 :15%ZJ5337 ?三环唑微乳剂
[0100]称取 5%ZJ5337、10% 三环唑、4%TX-10、5% 农乳 700#、6% 农乳 500#、4% 农乳 1601#、 15%环已酮、5%N-甲基吡咯烷酮、5%正丁醇、1%环氧氯丙烷、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 水加至100%质量份,搅拌后制得。
[0101] 制剂实施例20 :20%ZJ5337 ?稻瘟灵微乳剂
[0102] 称取 10%ZJ5337、10% 咪鲜胺、5% 农乳 400#、4% 农乳 500#、6% 农乳 1601#、25% 环已 酮、5%二甲苯、5%异丙醇、3%亚磷酸三苯酯、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质 量份,搅拌后制得。
[0103] 5、水乳剂
[0104] 制剂实施例21 :15%ZJ5337 ?咪鲜胺水乳剂
[0105] 称取10%ZJ5337、5%咪鲜胺、3%农乳2201#、1. 5%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 酯、2.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酸磷脂)、2%Span-60#、1%环氧氯丙烷、 20%二甲苯、10%环己酮、0. 3%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 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
[0106] 制剂实施例22 :10%ZJ5337 ?噻酰菌胺水乳剂
[0107] 称取5%ZJ5337、5%噻酰菌胺、3%农乳2201#、1. 5%壬基酚聚氧乙烯(E0=10)醚磷酸 酯、2.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酸磷脂)、2%Span-60#、1%环氧氯丙烷、 20%二甲苯、10%环己酮、0. 3%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质量份。上述原料 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
[0108] 制剂实施例23 :5%ZJ5337 ?异噻菌胺水乳剂
[0109] 称取1%ZJ5337、4%异噻菌胺、2%农乳2201#、3. 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 酯、3%Span-60#、l%环氧氯丙烷、30%二甲苯、0. 3%黄原胶、0. 5%苯甲酸,去离子水加至100% 质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
[0110] 三、田间应用
[0111] 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农业部药检所"GB-T17980. 19-2000农药田间 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的规定,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 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5m2,4次重复,本试验共计施药两次第一次施药 时水稻处于水稻破口期,第二次施药时水稻在齐穗期,水稻稻瘟病主要是穗颈瘟,处于发病 初期。本试验共计调查2次,每试验小区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每点调查50穗,共调查 250穗,调查每丛每穗发病情况,记录病害等级。
[0112] 1)病害分级标准如下:
[0113] 0级:无病;
[0114]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0115] 3级:每穗损失6%~20% (三分之一左右枝梗发病);
[0116] 5级:每穗损失21 %~50% (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0117] 7级:每穗损失51 %~70% (穗颈发病,大部半瘪);
[0118] 9级:每穗损失71%~100% (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0119] 2)药效计算方法
[0120] 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下面(1)、(2)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数据采用邓肯 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0121]
[0122]
[0123] 式中:CKO、CK1分别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后的病情指数;PTO、PT1分别为药剂处 理区药前、后的病情指数。
[0124] 表2 :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试验结果
[0125]
[0126]
[0127]上述试验数据表明ZJ5337与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咪鲜胺、噻酰菌胺、异噻 菌胺以一定比例混配后,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组分合理, 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减少用药次数,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 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 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叶色、长 势等都正常,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稻瘟病有特效。
【主权项】
1.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 为ZJ5337,第二种活性成分选自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咪鲜胺、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中 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20:1~ 1:20。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 成分的质量比为12:1~1:12。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 成分的质量比为6:1~1:6。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被配制成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含有杀菌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 1% ~80%。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占杀菌剂总重量的 5% ~80%。6.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被配制成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或微乳剂。7. 按照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被用于防治 稻癌病。8.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 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3~12%、润湿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其 余为填料;所述悬浮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分散剂2~6%、润湿剂 0. 5-5%、增稠剂0~2%、防冻剂0~5%、防腐剂0~0. 2%、消泡剂0~0. 5% ;所述可湿性粉 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5~80%、分散剂5~10%、润湿剂0-10%、其余为填料; 所述水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1~80%、乳化剂3~10%、溶剂5~30%、稳 定剂0~1%、增稠剂0~1%、防腐剂0~2% ;所述微乳剂中各成分质量配比为杀菌组合物 1~80%、乳化剂15~25%、助乳化剂5~10%、溶剂10~30%、稳定剂0~5%。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为ZJ5337,第二种活性成分选自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咪鲜胺、噻酰菌胺和异噻菌胺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20:1~1:20。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特别适合用于防治稻瘟病。
【IPC分类】A01N47/38, A01P3/00, A01N43/828, A01N47/06, A01N43/90, A01N39/04, A01N43/28, A01N43/80
【公开号】CN104904731
【申请号】CN201410087832
【发明人】胡伟群, 朱卫刚, 陈杰, 许天明, 张蕊蕊, 孔小林
【申请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