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包含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用于保护植物繁殖 材料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部分由有害植物致病菌造成的对作物的损害早在种子,在存储期间以及种子被 播入土壤后及在植物发芽期间或发芽后,被侵扰就发生了。此阶段特别关键,因为正在生长 植物的根和嫩芽特别敏感,即使是微小的损害也可导致整株植物的死亡。通过处理植物种 子来防治有害植物致病菌是很久以来已知的并且是不断改进的主题。然而,处理种子也带 来了一系列不是总能找到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保护种子和发芽 植物的方法,其可免除在种植后或植物出芽后再额外施用作物保护产品。另外,还需要优化 所用活性化合物的量,从而可向种子和发芽植物提供最佳保护,以防止植物致病菌侵害,而 所用的活性化合物不会损害植物本身。
[0003] 批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化学名称为:N-[2-[[l-(4-氯苯 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其分子结构式为:
吡唑醚菌酯同其他的合成strobin类似物的作用机理一样,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 齐U。它通过阻止细跑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 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批唑醚菌酯具有较强的抑制病 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叶片内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持效期较长,并且具有潜在的治 疗活性。该化合物在叶片内向叶尖或叶基传导及熏蒸作用较弱,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 较强。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总之,批 唑醚菌酯具有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内吸传导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能,且应用范围较广。
[0004] 吡唑醚菌酯适宜作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莱、香蕉、柠檬、咖 啡、果树、核桃、蔬菜、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防治对象可有 效地防治由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 病、疫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防治谷 类作物病害由于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谷类的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 且增产效果显著。对作物安全性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 环境均安全友好。
[0005] 〖惡霉灵(Hymexazol),化学名称为:3_羟基-5-甲基异恶唑,化学结构式为:
噁霉灵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和土壤消毒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噁霉灵进入土壤后 被土壤吸收并与土壤中的铁、铝等无机金属盐离子结合,有效抑制孢子的萌发和病原真菌 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药效可达两周。噁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 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 根的分蘖,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因对土壤中病原菌以外的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很 小,所以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不产生影响,在土壤中能分解成毒性很低的化合物,对环境 安全。噁霉灵是广谱性杀菌剂,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甜菜、烟草、蔬菜、苗木、果树、 谷类、油科、瓜类、草坪、花卉等作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较高的防治结果, 对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猝倒病、纹枯病、烂秧病、菌核病、疫病、干腐病、黑星病、菌核软 腐病、苗枯病、莖枯病、叶枯病、怄根、连作重巷障碍有特效。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0006] CN201210034779公开了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组合,生物测试例中公开了吡唑醚 菌酯和噁霉灵在不同配比的情况下对水稻稻瘟病的室内毒测定结果。
[0007] CN201110378250公开了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组合,生物测试例中公开了吡唑醚 菌酯和噁霉灵在不同配比的情况下对水稻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包含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活性化合 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用于保护植物繁殖材料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一 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
[0009] 当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以某些重量比例存在时,所述协同 效果尤为突出。然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例可在相对宽的范围内 变化。
[0010] 本发明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 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繁殖材料或其环境,其中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重量配比为 1:100-100:1,优选 1:50-50:1,更优选 1:25-25:1;更优选 1:10-10:1。- 一种杀菌组合物,包含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填充剂和/或表面活 性剂。
[0011]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5%-90%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12]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10%_80%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13]所述组合物中含有20%-60%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14]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种衣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微囊 悬浮-悬浮剂、包衣颗粒剂、挤出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
[0015] 所述植物繁殖材料为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0016] 所述环境为土壤。
[0017]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 物同时施用、或分别施用、或相继施用。
[0018] 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 与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接触。
[0019] 一种施用含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处理的种 子。
[0020] 所述的一种施用含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处 理的种子,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同时施用、或分别施用、或相继施用。
[0021] 所述的种子选自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大麦、大豆、玉米、花生的种子。
[0022] 术语"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是指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各种可能的结合 物,例如,即用混合物、桶混合物。根据本发明,所述单独活性化合物也可被依次,即一个接 一个地,以几小时或几天的适度间隔使用;也可用于处理种子,例如通过施用包含不同活 性化合物的多个层。优选地,单独活性化合物的使用顺序并不重要。
[0023]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合物是包含适于 农用的载体或填充剂的杀菌组合物。
[0024] 根据本发明,术语"填充剂"指可与杀菌活性化合物组合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 于施用给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所述填充 剂优选为惰性的,至少应为农业可接受的。所述填充剂可以为固体或液体。
[0025]适用的固体载体为:例如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 锯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 渣等)、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酸性瓷土等)、滑石粉类。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 母、含水硅酸,硅酸钙)、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浮石、绿坡缕石及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 塑料媒介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氯化钾、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无机矿物 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尿素、绿化铵等的化学肥料、土肥,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 种以上混用。
[0026]适用的液体载体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例如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 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 乙醚、二恶烷、甲基纤维素、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 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氯苯,等)、 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动物油等。
[0027]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包含附加的其他组分,例如表面活性剂。适用的表面活性剂 有具有离子或非离子性质的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或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这些表 面活性剂的适合的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 氧乙烯醇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烷芳基磺酸钠、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 商分子梳形的支装共聚物、丁基蔡横酸盐、烷基芳基横酸盐、烷基横基玻拍酸纳、油脂、脂肪 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等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合适的低聚糖物或聚合 物,例如基于单独的乙烯单体、丙烯酸、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或者其与例如(多元)醇或(多 元)胺的结合。当活性化合物中的一种和/或惰性载体中的一种不溶于水且当在水中施用 时,必须存在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5%至40%重量。
[0028]如果合适,也可以存在其他添加组分,例如保护胶体、粘合剂、胶粘剂、增稠剂、触 变剂、渗透剂、稳定剂、掩蔽剂、多价螯合剂、络合物形成剂。通常,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可以与 常规用于制剂目的的任何固体或液体添加剂结合。
[0029]通常,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5%_90%,优选10%_80%、特别优选20%_60%的本发明活 性化合物结合物。
[0030]本发明的所述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与以 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混合:溶剂或稀释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或粘合剂或固定剂、润 湿剂、防水剂,如果需要,还可以包含催干剂和着色剂、稳定剂、颜料、消泡剂、防腐剂、增稠 齐U、水以 及其它加工助剂。
[0031]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以其本身使用,或者可根据其各自的物理 和/或化学性质以其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使用,例如气雾剂、微胶囊悬浮剂、冷 雾齐IJ、热雾齐IJ、微囊粒剂、细粒齐IJ、种子处理用悬浮剂、即用溶液齐IJ、粉齐IJ、乳油、水包油型乳 齐IJ、油包水型乳剂、大粒剂、微粒剂、油分散性粉剂、油悬剂、油剂、泡沫剂、糊剂、种衣剂、胶 悬剂、悬浮乳剂、水溶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水溶性颗粒剂或 片剂、种子处理用水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活性化合物浸渍的天然产品及合成物质、聚合 材料中与种子包覆物质中的微囊剂,以及ULV冷雾及热雾制剂。
[0032]用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对植物及植物部分的处理以常规处理方法 直接进行或通过作用于其环境、生境或贮存区域而进行,所述常规处理方法例如浸渍、进行 浇灌、喷雾、弥雾、撒播、喷粉,成雾、撒播、发泡、涂覆、涂布、滴灌;在繁殖材料的情况下,尤 其在种子的情况下,用于干种子处理的粉剂、种子处理用溶液剂、浆料处理用水溶性粉末形 式,通过结壳、通过一层或多层包衣等。
[0033]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包括可用合适的装置施用于植物或种子的即用组合物,而且 包括在施用之前必须用水稀释的市售浓缩液。
[0034]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在作物保护和材料保护中用于防治有害 微生物例如真菌和细菌。
[0035] 杀真菌剂可在作物保护中用于防治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 (Basidiomycetes)、藻菌纲(Phycomycetes)和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真菌。
[0036]杀细菌剂可在作物保护中用于防治假单胞菌(Psedomonadaceae)、根瘤菌(Rhizobiaceae)、肠杆菌(Enterbacteriaceae)、棒杆菌(Cornebacteriaceae)以及链霉菌 (Streptomycetaceae)〇
[0037]作为实例但非限制的方式提出的归入上述大类的一些导致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 的病原体: 黄杆菌属菌种,例如水稻白叶枯黄单(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 假单胞菌属菌种,例如丁香假单孢杆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 Lachrymans); 欧文氏菌属菌种,例如梨水疫病欧文(氏)菌(Erwiniaamylovora); 腐霉(Pythium)菌种,例如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 疫霉(Phytophthora)菌种,例如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菌种,例如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humuli)或 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 轴霜霉(Plasmopara)菌种,例如葡萄生轴霜霉(Plasmoparaviticola); 盘霜霉(Bremia)菌种,例如莴苣盘霜霉(Bremialactucae); 霜霉(Peronospora)菌种,例如豌豆霜霉(Peronosporapisi)或十字花科霜霉 (P.brassicae); 白粉菌(Erysiphe)菌种,例如禾谷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 单囊壳属(Sphaerotheca)菌种,例如凤仙花单囊壳(Sphaerothecafuliginea); 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菌种,例如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leucotricha); 黑星菌属(Venturia)菌种,例如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inaequalis); 核腔菌属(Pyrenophora)菌种,例如圆核腔菌(Pyrenophorateres)或麦类核腔菌 (P.graminea)(分生抱子形式:Drechslera,Syn:Helminthosporium); 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菌种,例如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分生 抱子形式:Drechslera,Syn:Helminthosporium); 单胞锈菌属(Uromyces)菌种,例如疵顶单胞锈菌(Uromycesappendiculatus); 柄锈菌(Puccinia)菌种,例如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 核盘菌属(Sclerotinia)菌种,例如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 腥黑粉菌属(Tilletia)菌种,例如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 黑粉菌(Ustilago)菌种,例如裸黑粉菌(Ustilagonuda)或燕麦黑粉菌(Ustilago avenae); 薄膜革菌属(Pellicularia)菌种,例如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sasakii);梨 抱(Pyricularia)菌种,例如稻梨抱(Pyriculariaoryzae); 镰孢属(Fusarium)菌种,例如黄色镰孢(Fusariumculmorum); 葡萄孢属(Botrytis)菌种,例如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壳针孢属(Septoria)菌种,例如颖枯壳针孢(Septorianodorum); 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菌种,例如Leptosphaerianodorum; 尾抱属(Cercospora)菌种,例如变灰尾抱(Cercosporacanescens); 链格孢属(Alternaria)菌种,例如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 假小尾抱属(Pseudocercosporella)菌种,例如小麦基腐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 层锈菌属(Phakopsora)菌种,例如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和山马虫皇 层镑菌(Phakopsorameibomiae);以及 丝核菌属(Rhizoctonia)菌种,例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0038]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性或保护性防治植物致病菌。因 此,本发明也涉及使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防治植物致病菌的治疗性和保 护性方法,该方法中将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施用于种子、植物或植物部 分、果实或植物生长的土壤。
[0039] 所有的植物及植物部位均可依据本发明来处理。本发明中植物的含义应被理解为 所有的植物及植物种群,例如需要的及不需要的野生植物或作物植物(包括自然存在的作 物植物)。作物植物可以是通过常规植物育种和优选法或通过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方法或 通过所述方法的结合而获得的植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也包括受植物种苗权保护或不受其 保护的植物品种。植物部位的含义应被理解为植物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位及植物器官,例 如芽、叶、花和根,可列举的实例有叶、针叶、茎、干、花、子实体、果实、种子、根、块茎以及根 茎。植物部位还包括采收物,以及无性与有性繁殖物,例如秧苗、块茎、根茎、插条和种子。
[0040]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对在各种作物如棉花、蔬菜品种(例如黄 瓜、豆类、西红柿、土豆和葫芦科植物)、大麦、禾草、燕麦、香蕉、咖啡、玉米、水果品种、稻、黑 麦、大豆、葡萄藤、小麦、观赏植物、甘蔗以及各种种子中防治大量真菌尤其重要。
[0041]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特别适于防治下列植物病原性真菌: 禾谷类中的禾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白粉病),葫芦科植物中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和单丝壳(Sphaerothecafuliginea),苹果中的苹果白粉病 菌(Podosphaeraleucotricha),葡萄藤中的葡萄钩丝壳(Uncinulanecator),禾谷类中 的柄锈菌(Puccinia)属,棉花、稻和草坪中的丝核菌(Rhizoctonia)属,禾谷类和甘鹿中 的黑粉菌(Ustilago)属,苹果中的苹果黑星菌(Venturiainaequalis)(黑星病),禾谷 类中的长懦孢(Helminthosporium)属,小麦中的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nodorum),草 莓、蔬菜、观赏植物和葡萄藤中的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灰霉病),花生中的落花 生尾抱(Cercosporaarachidicola),小麦和大麦中的眼斑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H erpotrichoides),稻中的稻癌病菌(Pyriculariaoryzae) , 土豆和西红柿中的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infestans),葡萄藤中的葡萄单轴霉(Plasmoparaviticola),啤酒花和 黄瓜中的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属,蔬菜和水果中的链格孢(Alternaria)属、香蕉 中的球腔菌(Mycosphaerella)属以及链抱霉(Fusarium)和轮枝抱(Verticillium)属。 [0042] 优选的,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瓜果蔬菜、 果树、花卉、草坪上的秧苗期立枯病、烂秧病,以及水稻苗期纹枯病、稻瘟病。
[0043]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所需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植 物耐受性,这就使得可对植物的地上部分、离体繁殖株(propagationstock)、种子以及土壤 进行处理。本发明还提供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包衣的种子。
[0044]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用于保护植物繁殖材料和随后长出的 植物器官的用途。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 物或组合物任意希望的顺序或同时处理植物繁殖材料或植物生长环境、生境或贮存区域保 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
[004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和 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或植物生长的环 境、生境或贮存区域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用作拌种剂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 是种子(水果、块茎、谷物)和植物插条(例如稻)以对抗种子上的真菌侵染以及出现在土壤 中的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的突出之处在于能被植物 极好地耐受并且对环境友好。
[0047] 术语"植物繁殖材料"应理解为指所有有繁殖能力的植物部分,例如种子,其能用 于繁殖后者,以及植物性材料例如扦插条或块茎(例如马铃薯)。因此,本文中所使用的植物 部分包括植物繁殖材料。可以提及的是例如种子(狭义上),根,果实,块茎,鳞茎,根茎和植 物部分。待从土壤中发芽后或出苗后抑制的发芽植株和有效植株也是可以提及的。幼小植 株可以在移植前通过浸渍进行全部或局部处理来进行保护。
[0048] 植物部分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是由植物繁殖材料例如种子产生的植物的任何 部分。植物部分、植物器官和植物也可以受益于通过将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施用于 植物繁殖材料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某些植物部分和某些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也可以看 成植物繁殖材料,其自身可以用杀菌组合物施用(或处理);从而由经处理的植物部分和经 处理的植物器官产生的植物、其它的植物部分和其它的植物器官也可以受益于通过将杀菌 组合物施用于某些植物部分和某些植物器官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
[0049]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适合于保护植物的繁殖材料例如种子、果 实、块茎或核仁或者植物插条不受病菌侵害。可在施用前用组合物处理该繁殖材料,例如在 播种前拌种。也可通过在液体组合物中浸泡核仁或用固体组合物包被核仁,将活性成分施 加到种仁上(包被)。当在播种过程中将繁殖材料施加到例如种子播沟内时,也可将该组合 物施加到应用地点。这些对植物繁殖材料的处理方法和如此处理的植物繁殖材料都是本发 明进一步的主题。
[0050] 为了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还可通过用各活性成分的液体制剂接连浸 渍块茎或谷粒,或通过用已组合的湿或干制剂涂覆,从而将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施用到种 子上(涂覆)。
[0051] 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协同有效量的吡 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接触。
[0052] -种涂有或含有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的种子。
[0053] 本发明的种子处理施用通过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通过对种子喷雾或撒粉而 进行。
[0054] 对苗后损害植物的植物致病菌的防治主要通过用作物保护组合物处理土壤和植 物地上部分进行。由于考虑到作物保护组合物对环境及人类和动物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 所以努力降低所施用活性化合物的量。
[0055]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由于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特有的内吸性,经此组合物 处理种子不仅保护种子本身而且保护萌芽后得到的植物免于植物致病菌侵害。以此方式可 以省去在播种时或其后不久对作物直接处理。
[0056]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以某些重量比例存在时,所述协同效 果尤为突出。然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例可在相对宽的范围内变 化。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重量配比为1:100-100 :1,优选 1:50-50:1,更优选 1:25-25:1,更优选 1:10-10:1。
[0057]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以其本身或合适的剂型施用于种子。优选, 种子在稳定状态下被处理,从而使得处理不造成任何损害。对种子的处理通常可在采收和 播种之间的任何时间进行。
[0058] 通常在种子处理期间必须注意,施用于种子的本发明组合物的量和/或其它添加 剂的量选择为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或不会损害所得植物。
[0059]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对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水稻、油菜、 棉花、小麦、大麦、大豆、玉米、花生的种子是特别有利的。
[0060] 可将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生境或贮存区 域。
[0061] 植物生长的环境、生境是指能够使农作物生根、生长的支撑体,例如:土壤,水等, 具体的原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砂子、浮石、蛭石、硅藻土、琼胶、凝胶状物、高分子物质、石棉、 木屑、树皮等。优选土壤。
[0062] 土壤传播的真菌性病原体的实例包括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壳二孢 属(Ascochytaspp.),灰葡萄抱(Botrytiscinerea),尾抱属(Cercosporaspp.), 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禾旋抱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刺盘抱 属(colletotrichumspp.),附球菌属(Epicoccumspp.),禾谷鎌抱(Fusarium graminearum),稻恶苗链抱(Fusariummoniliforme),尖抱鎌抱(Fusariumoxysporum), 串珠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爺病镰孢(Fusariumsolani),维胶链 抱(Fusariumsubglitinans),长懦抱属(Helminthosporiumspp),雪腐微托菌 (Microdochiumnivale),青霉属(Pencilliumspp),莖点霉属(Phomaspp.),麦类核腔菌 (Pyrenophoragraminea),稻癌梨抱属(Pyriculariaoryz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核盘菌属(Sclerotiniaspp.),壳针抱 属(Septoriaspp.),,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reilliana),渥黑粉菌属(Tilletia spp.),肉孢核瑚菌(Typhulaincarnate),隐条黑粉菌(Urocystisocculta),黑粉菌属 (Ustilagospp.)或轮枝抱属(Verticilliumspp.)。
[0063] 土壤病菌有立枯病菌、镰刀菌、腐霉菌、疫霉菌、猝倒菌、根腐病、腐霉菌、灰霉菌、 软腐菌等。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而寄主 又是感病的,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并能侵染寄主,在感病寄主存在下,这些病菌就可以进入 持续的致病期,随着作物的连作而大量繁殖扩散,但之后养分被消耗完或土壤条件如温度、 湿度等对病菌不利时,病菌又可以进入休眠期。在感病寄主不存在时,土传病菌在土壤中也 能存活下来,除土壤病菌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外,还能在非寄主的根表面或残枝落叶上存 活,与其具有腐生竞争能力是分不开的。但不同病菌是有差异的,像镰刀菌在土壤中几乎可 以无限期生存下去。
[0064] 向土壤中施用药剂的方法,例如将液体药剂稀释于水中或不稀释直接施用于植物 体的根部或育秧用的秧田中等方法,将颗粒剂散播到植物体的根部或者育秧的秧田中的方 法有在播种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喷洒于土壤中并与土壤整体混合的方法,播种前或栽 种植物体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稀释后喷洒于种植孔、播种沟中,再进行播种的方法等。 [0065]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可用于在处理后的某段时间内保护植物抵 抗所述病原体的侵袭。所获得的保护作用的时间通常为自植物被活性化合物处理起延续1 至10天,优选1至7天。或在处理种子后的最长达200天。
[0066]当使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时,施用率可根据施用的种类在较宽 范围内变化。
[0067] 处理植物部位时,活性化成分组合物的施用率通常为0. 1至10 000g/ha,优选为 10 至 1000g/ha。
[0068] 处理种子时,活性成分组合物的施用率通常为0.001至50g/kg种子,优选为 0? 01 至 10g/kg种子。
[0069] 处理土壤时,活性成分组合物的施用率通常为0. 1至10 000g/ha,优选为1至 5000g/ha。
[0070] 上述剂量仅是一般性的示例性剂量,实际施用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 况和需要,尤其是根据待处理的植物或作物的性质以及病菌的严重性调整施用率。
[0071] 本发明的处理也可产生超加和性(协同的)效应。由此可取得如下超过实际预期 的效果,例如可降低本发明使用的活性化合物或组合物的施用量和/或加宽其作用谱和/ 或提高其活性、改善植物生长状况、提高高温或低温耐受性、提高对干旱或对水中或土壤中 含盐量的耐受性、提高开花品质、使采收更简易、加速成熟、提高产量、提高采收产品的质量 和/或改善其营养价值、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性质和/或其加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0073]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 2%吡唑醚菌酯+1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2% 噁霉灵 10% 十-烷基硫酸纳 10% 木质素磺酸钠 5%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 2%吡唑醚菌酯+1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0074] 实施例2 1%吡唑醚菌酯+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1% 噁霉灵 5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 木质素磺酸钠 2% 鹿糖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 1%吡唑醚菌酯+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0075] 实施例3 1%吡唑醚菌酯+4%噁霉灵乳油 吡唑醚菌酯 1% 噁霉灵 4%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 二甲基亚砜 补足至100% 将上述成分按照比例配制,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相。
[0076] 实施例4 5%吡唑醚菌酯+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5% 噁霉灵 50% 十-烷基硫酸纳 10% 木质素磺酸钠 5%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 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77] 实施例5 2%吡唑醚菌酯+ 40%噁霉灵水分散粒剂 吡唑醚菌酯 2% 噁霉灵 40% 改性木质素磺酸興 5% 十-烷基硫酸纳 5% 尿素 5%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吡唑醚菌酯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过 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噁霉灵混合均匀;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 燥筛分后得到2%吡唑醚菌酯+50%噁霉灵水分散粒剂。
[0078] 实施例6 0.5%吡唑醚菌酯+50%噁霉灵悬乳剂 油相: 吡唑醚菌酯 0. 5% 油酸甲酯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水相: 噁霉灵 50% 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 1% 水 补足至100% 将吡唑醚菌酯溶解在油酸甲酯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油相;按照配方将噁霉灵、 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水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噁霉灵的水悬浮 齐U;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得到悬乳剂。
[0079] 实施例7 10%吡唑醚菌酯+1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10% 噁霉灵 10% 木质素磺酸钠 1% 月桂基硫酸钠 2% 高度分散的硅酸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80] 实施例8 50%唑醚菌酯+10%噁霉灵包衣颗粒剂 吡唑醚菌酯 50% 噁霉灵 10% 聚乙二醇 3% 高度分散的硅酸 1% 碳酸钙 补足至100% 在混合器中,将磨细的活性成分均匀涂布到被聚乙二醇润湿的载体上。以此方式可获 得无尘包衣颗粒剂。
[0081] 实施例9 50%吡唑醚菌酯+ 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50% 噁霉灵 5% 十-烷基硫酸纳 1% 木质素磺酸钠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82] 实施例10 50%吡唑醚菌酯+0. 5%噁霉灵挤出颗粒剂 吡唑醚菌酯 50% 噁霉灵 0. 5% 木质素磺酸钠 4% 羧甲基纤维素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与助剂混合并研磨,混合物用水润湿。将该混合物挤出,然后在空气流中干 燥。
[0083] 实施例11 50%唑醚菌酯+ +1%噁霉灵种衣剂 吡唑醚菌酯 50% 噁霉灵 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興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PVP-K30 1% 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种衣剂。
[0084] 实施例12 10%吡唑醚菌酯+5%噁霉灵微囊悬浮-悬浮剂 ATLOX? 4913 4% 朽1檬酸 0. 05% 催化剂 0. 1% 水 13% 噁霉灵 5% PAPI 1. 35% SOLVESSO? 200 10% ATLOX?4913 16% 分散剂UH 0. 3% 消泡剂 0. 16% 尿素 8.4% 吡唑醚菌酯 10% 水 补足至100% 将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吡唑醚菌酯、SOLVESSO? 200形成的油相加 入含ATL0X?4913的水溶液中,形成乳状液。然后加热并保温在50°C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 小时。冷却后得到吡唑醚菌酯的微囊剂。
[0085]ATL0X?4913,分散剂UH,消泡剂,尿素,噁霉灵和水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 高速剪切后得到均匀,得到悬浮剂。
[0086] 将得到的吡唑醚菌酯微囊剂加入噁霉灵的悬浮剂中,搅拌均匀得到10%吡唑醚菌 酯+5%噁霉灵微囊悬浮悬浮剂。
[0087] 实施例13 30%吡唑醚菌酯+6%噁霉灵悬乳剂 吡唑醚菌酯 30% 噁霉灵 6% SOLVESSO? 200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5% 改性木质素磺酸興 5% 黄原胶 1%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水 补足至100% 将吡唑醚菌酯溶解在SOLVESSO?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吡唑醚菌酯的油 相;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噁霉灵和水按比例混 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均匀,得到噁霉灵的悬浮剂。
[0088] 将含吡唑醚菌酯的油相加入到含噁霉灵的水悬浮剂的,得到悬乳剂。
[0089]实施例14 5%吡唑醚菌酯+5%噁霉灵乳油 吡唑醚菌酯 5% 噁霉灵 5%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 SOLVESSO? 100 补足至 10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得到透明均一相。
[0090] 实施例15 50%吡唑醚菌酯+40%噁霉灵水分散粒剂 吡唑醚菌酯 50% 噁霉灵 4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1% 十-烷基硫酸纳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吡唑醚菌酯、噁霉灵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 匀,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50% 吡唑醚菌酯+40%噁霉灵水分散粒剂。
[0091] 实施例16 30%吡唑醚菌酯+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吡唑醚菌酯 30% 噁霉灵 30% 十-烷基硫酸纳 1% 木质素磺酸钠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92] 实施例17 60%吡唑醚菌酯+40%噁霉灵 吡唑醚菌酯 60% 噁霉灵 40% 将吡唑醚菌酯、噁霉灵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0093] 以上实施例中的配比为重量百分配比。
[0094] 防效测试 试验1,对油菜菌核病的活性 用制剂实施例1-17的药剂,按规定的量(10g有效成分/100kg种子)以液体涂覆处 理油菜种子,然后播种至盆中并在约22°C的温室中培养。在播种3周后,用核盘菌对植物 接种,并且在100%相对湿度下接种24小时,然后又在温室中培养。在接种11天后评价叶 片的侵染。
[0095] 对于来自已处理种子的植物,总侵染小于1%,而来自未处理种子的植物89%被侵 染。
[0096] 试验2:立枯丝核菌试验/ 土壤处理 在塑料盆中混合被立枯丝核菌污染的土壤和制剂实施例1-17的药剂,按规定量lg(有 效成分)/立方米;播种已催芽的水稻种子。播种开始7天后,进行效果评价。
[0097] 对于来自已做土壤处理的植物,总侵染小于1%;而来自未处理土壤的植物94% 被侵染。
[0098] 试验3:腐霉菌试验/种子处理 种子拌种时,将被腐霉菌侵染的水稻种子和制剂实施例1-17的规定量的药剂(10g有 效成分/l〇〇kg种子)在封闭的玻璃烧瓶内摇动3分钟;催芽后的水稻种子播种于盆中并在 约22°C,空气湿度约95%的温室内培养,种子栽培箱每日需15小时光照。播种1周后,进 行效果评价。
[0099] 对于来自已处理种子的植物,总侵染小于1%,而来自未处理种子的植物98%被侵 染。
【主权项】
1. 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 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繁殖材料或其环境,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 的重量配比为1:100-100: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重量配比为 1:50-50: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重量配比为 1:25-25: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重量配比为 1:10-10: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含有5%-90%的吡唑醚菌酯 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含有10%_80%的吡唑醚菌 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含有20%-60%的吡唑醚菌 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种衣剂、可 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包衣颗粒剂、挤出颗粒剂、乳油、微 乳剂、水乳剂。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繁殖材料为植物的种子。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为土壤。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同时施 用、或分别施用、或相继施用。12. -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 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接触。13. -种施用含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处理的种 子。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种子,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同时 施用、或分别施用、或相继施用。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种子选自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大麦、大豆、玉米、花生的 种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包含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用于保护植物繁殖材料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繁殖材料或其环境。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接触。一种施用含有效量的吡唑醚菌酯和噁霉灵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IPC分类】A01P3/00, A01G13/00, A01P1/00, A01C1/00, A01N47/24, A01N43/80
【公开号】CN104904733
【申请号】CN201410086841
【发明人】李成应, 詹姆斯·T·布里斯托, 罗昌炎
【申请人】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1日
【公告号】WO2015135422A1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