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唑啉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唑啉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既是主要的粮食资源 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小麦田历来都有不同程度的 草害发生,小麦田杂草受害率约75 %,由此减产15 %左右,最高可减产80 %以上,是影响小 麦品质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栽培管理的变化,一些新的杂草类 型和部分非农田恶性杂草在小麦田发展迅速,新的杂草群落已经形成。化学除草剂的单一 连续使用,一方面导致抗(耐)药型杂草种群的增多,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化学除草剂的有效 利用率,致使土壤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着小麦的安全生产。目前市场上的麦田 除草剂杀草谱窄、活性低,不能同时有效地防除麦田中的各种杂草,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经 济、安全的除草复配制剂对麦田除草具有重要意义。
[0003] 唑啉草酯$111(?&(1611),化学名称: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1,2,4,5-四 氢-7-氧-711-吡唑[1,2-(1][1,4,5]氧二氮卓-9-基2,2-二甲基丙酸酯,结构式如式1所 示:
[0004]
[0005] 唑啉草酯属新型苯基吡唑啉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抑制剂,药物可被杂草叶片吸收,然后传导至分生组织,抑制分裂细胞的脂类合成,使细胞 生长分裂停止,细胞膜等含脂结构被破坏,最终导致杂草死亡,药物在土壤中降解快,对后 茬作物无影响。主要用于防除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无效。
[0006] 碘甲磺隆钠盐(Iodosulfuron-methylsodium)其他名称:甲基碘磺隆钠盐,化学 名称:4_碘-2-[3-(4-甲氧基-6-甲基-1,3, 5-三嗪-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钠 盐,结构式见式II:
[0007]
[0008]碘甲磺隆钠盐属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主要用于禾 谷类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通过杂草根、叶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使杂草叶色褪绿、停止 生长,而后枯死。对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对野燕麦和早熟 禾等少数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对看麦娘、茼草等杂草的防效较差。
[0009]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其他名称:巨星、阔叶净,化学名称:2_[4_甲氧 基-6-甲基1,3, 5-三嗪-2-基(甲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其结构式见上 式III。苯磺隆属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 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的根、茎、叶直接吸收,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起作用,施药 后杂草症状具体表现为生长受到抑制,逐渐褪绿变黄,心叶坏死,直至死亡。主要用于小麦、 大麦等禾谷类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0010]单喃横醋(Monosulfuron-ester),化学名称:N_[2' _(4'-甲基)喃啶基]-2-甲 酸甲酯基苯磺酰脲,结构式见上式IV,单嘧磺酯是一种新型磺酰脲类超高效内吸传导型除 草剂,与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相同属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可用于冬、 春小麦田对田间的藜、篇蓄、播娘蒿等一年生及越年生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作为我国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创制农药,单嘧磺酯具有量小超高效、微毒、药效稳定、对环境友 好、应用成本适中等特点,不足之处是对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无效。
[0011] 已有很多文献报道过含有唑啉草酯的除草组合物,例如:
[0012]CN201410070216. 5(公开号为CN103798266A)公开了一种含有甲基碘磺隆钠盐的 复合除草剂,该复合除草剂由甲基碘磺隆钠盐和环丙嘧磺隆两种活性成分组成,用于防除 小麦田杂草,但该组合物中两活性成分均属ALS酶抑制剂,相同的作用机理容易使杂草对 其产生抗性,而且该组合物对部分禾本科杂草无效;
[0013]CN201410097553. 3公开了一种含有唑啉草酯和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用于防除 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但其对猪殃殃、藜等麦田主要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0014]CN00813429. 4(公开号为CN1376032A)公开了一种包含3-羟基-4-(4-甲基苯 基)_5_氧代-吡唑啉除草剂、增效活性量的至少一种选自上百种除草剂的第二种除草剂, 虽然该专利给出了唑啉草酯与iodosulfuron(碘甲磺隆)或苯磺隆复配的可能性,且给出 了较为宽泛的比例范围:1:100-1000:1,但该专利文件既没有在实施例中写明唑啉草酯和 碘甲磺隆或苯磺隆的具体配比,也没有公开二者的复配组合物对杂草防效好、对作物安全 的生测数据,而且该组合物需要加入安全剂才可能达到对作物安全的效果。目前已发现某 些安全剂不仅对栽培植物而且对杂草都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即该部分安全剂会减弱除草剂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0015]CN201310737771. 4公开了一种含有氟唑磺隆和单嘧磺酯的除草组合物,两组分均 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用机理相同,采用同种作用机理杀灭杂草,容易使杂草对其产生抗 性。
[0016] 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发现,唑啉草酯与碘甲磺隆 钠盐、单嘧磺酯或苯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表现出极好的协同增 效作用,显著提高了除草效果,而且在不加安全剂的情况下即对小麦表现出极好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目前小麦田除草剂的现状,以及小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 提供一种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使用安全,有利于小麦田杂草综合治理的农药组合物。
[0018]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由唑啉草酯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组 成。
[0019] 具体的,所述组合物中,唑啉草酯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重量比为:3 :25_80 :1。
[0020] 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选自碘甲磺隆钠盐、单嘧磺酯或苯磺隆。
[0021] 当唑啉草酯与碘甲磺隆钠盐组合时,唑啉草酯与碘甲磺隆钠盐的重量比为 5:16-80:1,优选为5:4-20:1,进一步优选为5:2-10:1,更进一步优选为5:1-10 :1,最佳为 5 :1〇
[0022] 当唑啉草酯与单嘧磺酯组合时,唑啉草酯与单嘧磺酯的重量比为5:32-40:1,优选 为5 :8-30 :1,进一步优选为5:8-10:1,更进一步优选为5:4-10:1,再一次优选为5:2-5 :1, 最佳为5 :2。当唑啉草酯与苯磺隆组合时,唑啉草酯与苯磺隆的重量比为3:25-75:1,优选 为3:5-15:1,进一步优选为3:5-9:1,更进一步优选为3:1-6:1,最佳为3 :1。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上述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5-90%,优选为10-75%,进一步优选为18-72%。
[0024] 所述制剂为农业上允许的任一种剂型,优选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 油悬浮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各种剂型,更加优选为可湿性粉剂。
[0025] 所述制剂中,还含有助剂,具体为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增稠剂、助溶 剂、黏结剂或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 当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时,所用助剂包括:
[0027] 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聚 氧乙烯醚磺酸盐或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 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 醚或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 载体选自高岭土、娃藻土、凹凸棒土、膨润土或白炭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 当配制成水分散粒剂时,所用助剂包括:
[0031] 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 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2] 润湿剂选自萘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3] 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玉米淀粉及其衍生物、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 咯烷酮或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 黏结剂选自羟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糊精、果糖或聚乙 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5] 载体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娃藻土、轻质碳酸妈、石膏、凹凸棒土、尿素或鹿 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6] 当配制成颗粒剂时,所用助剂包括:
[0037]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分散剂NN0、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乙基磺 酸盐或聚羧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8]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9]黏结剂选自石蜡、石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膨润土、聚乙二醇或聚乙 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0] 崩解剂选自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或氯化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1] 载体选自硫酸铵、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硅藻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滑石 粉、凹凸棒土、陶土、石煤渣、粘土、砂子或锯末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2] 当配制成油悬浮剂时,所用助剂包括:
[0043]分散剂可以选自甲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TERSPERSE2425、烷基萘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4]乳化剂可以选自乙氧基化蓖麻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700#、蓖麻油聚氧乙烯 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5] 增稠剂可以选自膨润土、黄原胶、硅酸镁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
[0046] 助溶剂可以选自200#溶剂油、150 #溶剂油、二甲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7] 载体可以选自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油酸甲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8] 所述盐如十二烷基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为钠盐或钙盐等。
[004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除草剂组合物或其制剂在防除小麦田杂草方面的 应用,给药剂量为20-70ga.i. /hm2。
[0050]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1]1、本发明除草组合物采用唑啉草酯和如碘甲磺隆钠盐、单嘧磺酯或苯磺隆的磺酰 脲类除草剂复配,两活性成分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表现出极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混合后 的组合物较单剂显著提高了除草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 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0052]2、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扩大了杀草谱,使得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多种杂草,提供了 一种极其方便有效的防治手段,对小麦田主要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0053]3、本发明除草组合物采用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杀灭杂草,药剂不同作用特性使得 两种活性成分之间产生极强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延缓单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0054] 4、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对作物安全,可以在不伤害小麦的前提下杀灭小麦田主要杂 草。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56] 实施例1 :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
[0057] 1、组成:
[0058]
[0059] 2、制备方法:
[0060] 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常规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制备,即前混 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得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
[0061] 实施例2 :72%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
[0062] 1、组成
[0063]
[0064]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5] 实施例3 :63%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
[0066] 1、组成:
[0067]
[0068] 2、制备方法:
[0069] 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常规制备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制备,即前混 合、气流粉碎、后混合、加水捏合、造粒、筛分,得63%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
[0070] 实施例4 :21 %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
[0071] 1、组成:
[0072]
[0073]
[0074]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75] 实施例5 :33%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颗粒剂
[0076] 1、组成:
[0077]
[0078] 2、制备方法:
[0079] 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常规制备颗粒剂的方法制备,即前混合、气 流粉碎、后混合、加水捏合、造粒、筛分,即得所述33%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颗粒剂。
[0080] 实施例6 :18%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颗粒剂
[0081] 1、组成:
[0082]
[0083]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0084] 生测实施例1: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0085]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发明人研宄了唑啉草酯和碘甲 磺隆钠盐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 为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准则除草剂第4部分》,具体试验方法为:
[0086] 1、试验条件
[0087] 1. 1供试杂草:看麦娘、茼草、播娘蒿、猪殃殃;
[0088] 1. 2供试药剂:挫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
[0089] 2、试材准备
[0090]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盆栽培养法。用llX12cm塑料盆,将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 米回来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 0,有机质含量1. 2%。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然后将经过催芽预处理的看麦娘、茼草、播娘蒿、 猪殃殃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看麦娘和茼草每盆播50粒,覆土0. 5-lcm,播娘蒿和猪 殃殃每盆播30-40粒,覆土l-2mm,置于温室内常规培养。培养过程中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 补水至饱和状态,待杂草出苗后将看麦娘和茼草每盆定为20株,播娘蒿和猪殃殃每盆定为 10株。
[0091] 3、试验设计
[0092] 该试验共设4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5、30、45、60、75 8&.1./1111125个剂量处理, 碘甲磺隆钠盐设2. 5、5、10、15、20ga.i. /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二者 混用设7组配比处理:5:64、5:16、5:4、5:1、20:1、80:1、320:1,剂量均为2.5、5、10、15、2(^ a.i. /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共计46个处理,重复4次。
[0093] 4、施药方法
[0094] 施药期限定在杂草2. 5-5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置于塔内喷药(ASS-4型农药 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 75MPA,喷液量30Kg/亩),施药后待自然风干后置于温 室内培养观察。
[0095] 5、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0096] 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处理后20天,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 比较,计算杂草鲜重防效。通过防效的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计 算出各处理的ED5(I和相关系数,评价各处理对杂草的生物活性,运用孙云沛法计算出不同 药剂配比的共毒系数,评价不同配比的增效情况,确定唑啉草酯与碘甲磺隆钠盐最佳活性 比。
[0097] 孙云沛法计算公式: C-T t
[0098] E=-^-xl0°...................................................⑴
[0099] 式中:
[0100] E一一鲜重防效;C一一对照杂草地上部分杂草鲜重;T一一处理杂草地上部分杂草 鲜重。
[0101] ATI=-x|〇()............................................. (2) M
[0102] 式中:
[0103]ATI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S 标准除草剂的ED5(I,单位为克每公顷(ga.i./ hm2);
[0104]M--混剂的ED5(I,单位为克每公顷(ga.i. /hm2)。
[0105] TTI=TIaXPa+TIbXPb....................................... (3)
[0106] 式中:
[0107]T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IaA药剂毒力指数;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 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 ;TIb-一B药剂毒力指数;PB-一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 单位为百分率(% );
[0108]
[0109]式中:
[0110]CTC共毒系数;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111] 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多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 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 <CTC<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112] 6、结果与分析见表1-表4
[0113] 表1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看麦娘毒力
[0114]
[0115] 表2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茼草毒力
[0116]
[0117] 表3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播娘蒿毒力
[0118]
[0119] 表4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猪殃殃毒力
[0120]
[0121] 表1-表4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在重量比 5:64-320:1的范围内混用对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重量比5:16-80:1的范围内混 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在重量比5:4-20:1的范围内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杂草防 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目的。
[0122] 生测实施例2 :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
[0123] 为了研宄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为唑啉草酯和 碘甲磺隆钠盐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发明人做了以下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准NY/T1155. 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一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 全性试验茎叶喷雾法,具体方法为:
[0124] 1、试验条件
[0125] 1.1供试作物:小麦
[0126] 1. 2供试杂草:看麦娘
[0127] 1.3供试药剂
[0128] 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
[0129] 2、试材准备
[0130] 2.1供试作物
[0131] 供试作物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X12cm塑料盆,摆放于浅水槽中,将在未 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0, 有机质含量1. 2%。从顶部浇水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小麦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 0.5-1.0〇11,室内温度28-32°〇/18-25°〇((1/11),相对湿度75%±15%。培养过程中以盆钵 底部渗灌方式补水至饱和状态,待小麦出苗后每盆定为10株。
[0132] 2. 2供试杂草
[0133]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X12cm塑料盆,摆
放于浅水槽中,将未使 用过除草剂的农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7. 0, 有机质含量1. 2%。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 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 〇. 5-1. 0cm,室内温度28-32°C/18-25°C(d/n),相对湿度75% ± 15%。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待杂草出苗后每盆定为20株。
[0134] 3、试验设计
[0135] 3.1杂草施药剂量
[0136]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0、15、20、25、3(^ &.1./1111125个剂量处理,碘 甲磺隆钠盐设2、3、4、5、6ga.i./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二者混用设 5组配比处理:5 :16、5:4、5:1、20:1、80:1,剂量均为2、3、4、5、6 8&.1./111112,另设1个清水对 照,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137] 3. 2作物施药剂量
[0138]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60、90、120、150、18(^ &.1./1111125个剂量处 理,碘甲磺隆钠盐设10、15、20、25、3(^ &.1./11111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二 者混用设5组配比处理:5:16、5:4、5:1、20:1、80:1,剂量均为60、90、120、150、18(^3.1./ 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139] 4、施药方法
[0140] 施药期限定在小麦3-4叶期、杂草2. 5-5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置于塔内喷药 (ASS-4型农药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 75MPA,喷液量30Kg/亩),待自然风干 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
[0141] 5、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0142] 5.1作物调查
[0143] 施药后,调查各处理小麦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药后20天称 量各处理小麦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0144] 5. 2杂草调查
[0145] 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 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采用生长抑制法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
[0146] 5. 3生长抑制法计算公式
[0147] E= ^T[x|()()................................................... (. 5)
[0148]式中:
[0149]E-鲜重防效,单位为百分率(% );!;-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一处 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
[0150] 5. 4选择性指数计算方法
[0151]
[0152] 6、结果与分析见表5-表7
[0153] 表5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不同混用配比对看麦娘的防除效果
[0154]
[0155] 表6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安全性 [01561
[0157]
[0158] 表7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
[0159]
[0161] 注:表7中数据是由表5、表6中数据应用DPS2000数据处理系统(唐启义,冯明 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8-201)计算得 到的。
[0162] 当选择性指数多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很高,当2 <选择性指数 < 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具有选择性,当选择性指数< 2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 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差。
[0163] 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在重量比5:16-80:1的 范围内混用对小麦选择性指数大于2,对小麦安全。
[0164] 生测实施例3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
[0165] 1、试验处理
[0166]
[0167] 试验设11个处理(空白对照不算在处理组中),4次重复,共44个处理小区,每处 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
[0168] (1)-⑶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9)-(11) 30%唑啉 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5:1) 14g/亩+0. 7g/亩解草酯、5%唑啉草酯乳油和20% 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型喷雾器(0.7_孔 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茼草、硬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等。
[0169] 2、试验项目及方法
[0170] (1)安全性:施药后,调查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供试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0171] (2)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 除效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0172] 3、试验结果
[0173] (1)安全性:施药后调查,药剂处理区小麦株高、叶色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表 明供试药剂(1)_(8)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均对小麦安全。
[0174] (2)除草效果:见表8
[0175] 表8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176]
[0177] 由表8可知,不同配比的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 防效在86. 44% -97. 53%之间,均优于对照药剂30%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 剂(5:1) 14g/亩+0. 7g/亩解草酯、5%唑啉草酯乳油和20%碘甲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杂 草株防效分别为80. 97%、59. 49%和60. 66% )。其中挫啉草醋和碘甲磺隆钠盐重量比为 5:16-80:1时均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有明显防效,杂草株防效都在85 %以上;唑啉草酯和碘 甲磺隆钠盐重量比为5:4-20:1时均对小麦田常见杂草防效较好,杂草株防效都在90 %以 上;而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重量比为5:1时防效更是高达97. 53%。
[0178] 由此说明,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在重量比5:16-80:1范围内,对小麦田常见 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都有防效,并且此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安全。
[0179] 生测实施例4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I
[0180] 1、试验处理
[0181] (1)5%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5:1) 84g/亩
[0182] (2) 30 %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5:1) 14g/亩
[0183] (3) 70 %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5:1) 6g/亩
[0184] 试验设3个处理,4次重复,共12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 组排列。(1)-(3)唑啉草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 用552丙型喷雾器(0.7_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茼草、硬草、播娘蒿、 猪殃殃、荠菜等。
[0185] 2、试验项目及方法
[0186] 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除效 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0187] 3、试验结果:除草效果见表9
[0188] 表9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1on1
[0190] 由表9可知,当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钠盐的重量比为5:1时,不同含量的唑啉草 酯?碘甲磺隆钠盐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均在96%以上,表明唑啉草酯和碘甲磺隆 钠盐重量比为最佳比例时,不同活性成分含量的除草剂组合物对杂草均有显著的防效。
[0191] 实施例7 :49%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
[0192] 1、组成:
[0193]
[0194]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195] 实施例8 :77%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
[0196] 1、组成:
[0197]
[0198]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199] 实施例9:52 %唑啉草酯?单嘧磺酯水分散粒剂
[0200] 1、组成:
[0201]
[0202]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203] 实施例10 :37%唑啉草酯?单嘧磺酯水分散粒剂
[0204] 1、组成:
[0205]
[0206]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207] 实施例11 :11 %唑啉草酯?单嘧磺酯油悬浮剂
[0208] 1、组成:
[0209]
[0210] 2、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经常规制备油悬浮剂的方法,即研磨 或高速剪切分散,得所述11 %唑啉草酯?单嘧磺酯油悬浮剂。
[0211] 实施例12 :21 %唑啉草酯?单嘧磺酯油悬浮剂
[0212] 1、组成:
[0213] CN104904735A 说明书 18/34 页
[0214]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1。
[0215] 生测实施例5 :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0216]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发明人研宄了唑啉草酯和单嘧 磺酯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唑 啉草酯和单嘧磺酯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 剂第4部分》。
[0217] 具体方法同生测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0218] 1. 1供试杂草:看麦娘、茼草、播娘蒿、藜。
[0219] 1. 2供试药剂: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
[0220] 3、试验设计
[0221] 该试验共设4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5、30、45、60、75ga.i./hm25个剂量处 理,单嘧磺酯设7. 5、15、22. 5、30、37. 5ga.i. /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二者 混用设7组配比处理:5:128、5:32、5:8、5:2、10:1、40:1、160:1,剂量均为7.5、15、22.5、30、 37. 5ga.i. /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共计46个处理,重复4次。
[0222] 6、结果与分析见表10-13
[0223] 表10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看麦娘毒力
[09941
[0225] 表11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茼草毒力
[0226] 衣丄丄。j疋i六口、j主pj母yj识1J此fcH
术衣叨,吐iW平曰目/pu平喷u只曰目]工里里ULi 5:128-160:1的范围内混用对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重量比5:32-40:1的范围内 混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在重量比5:8-10:1的范围内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杂草 防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目的。
[0233] 生测实施例6: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
[0234] 为了研宄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为唑啉草酯和单嘧 磺酯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发明人做了以下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 标准NY/T1155. 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一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 验茎叶喷雾法,同生测实施例2,部分区别为:
[0235] 1、试验条件
[0236] 1. 3供试药剂: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
[0237] 3、试验设计
[0238] 3. 1杂草施药剂量
[0239]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0、15、20、25、3(^ &.1./1111125个剂量处理,单 嘧磺酯设4、6、8、10、12ga.i. /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二者混用设5组配 比处理:5 :32、5:8、5:2、10:1、40:1,剂量均为4、6、8、10、12 8&.1./111112,另设1个清水对照, 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240] 3. 2作物施药剂量
[0241]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60、90、120、150、18(^ &.1./1111125个剂量处 理,单嘧磺酯设20、32. 5、45、57. 5、70ga.i. /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二者 混用设5组配比处理:5:32、5:8、5:2、10:1、40:1,剂量均为60、90、120、150、18(^丄1./11111 2, 另设1个清水对照,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242] 6、结果与分析见表14-16
[0243] 表14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不同混用配比对看麦娘的防除效果
[0244]
[0245] 表15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安全性
[0246]
[0?47l
[0248] 表16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
[0249]
[0250] 注:表16中数据是由表14、表15中数据应用DPS2000数据处理系统(唐启义,冯 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8-201)计算 得到的。
[0251] 当选择性指数多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很高,当2 <选择性指 数< 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具有选择性,当选择性指数< 2时,表示药剂在作 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差。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在重量比 5:32-40:1的范围内混用对小麦选择性指数大于2,对小麦安全。
[0252] 生测实施例7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
[0253] 1、试验处理
[0254]
[0255] 试验设12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不算在处理组),4次重复,共48个处理小区,每 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1)-(9)49%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为 供试药剂,(1〇)_(11)49%挫啉草醋?单喃磺醋可湿性粉剂(5:2) 10g/亩+lg/亩解草醋、 5%唑啉草酯乳油和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 型喷雾器(〇.7_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茼草、野燕麦、播娘蒿、荠菜、藜 等。
[0256] 2、试验项目及方法:(1)、(2)同生测实施例3
[0257] (3)试验结果
[0258] 安全性:施药后调查,药剂处理区小麦株高、叶色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表明供 试药剂(1)_(9)49%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均对小麦安全。
[0259] 3、除草效果:见表17
[0260] 表17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261]
[0263] 由表17可知,不同配比的49 %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 防效在88. 55 % -98. 16 %之间,均优于对照药剂49 %挫啉草醋?单喃磺醋可湿性粉剂 (5:2) 10g/亩+lg/亩解草酯、5%唑啉草酯乳油和10%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杂草株防效 分别为81. 31%、60. 35%和63. 23% )。其中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重量比为5:32-40:1时均 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有明显防效,杂草株防效都在88%以上;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重量比为 5:8-30:1时均对小麦田常见杂草防效较好,杂草株防效都在90%以上;而唑啉草酯和单嘧 磺酯重量比为5:2时防效更是高达98. 16%。
[0264] 由此说明,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在重量比5:32-40:1范围内,对小麦田常见的禾 本科和阔叶杂草都有防效,并且此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安全。
[0265] 生测实施例8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I:
[0266] 1、试验处理
[0267] (1)5%挫啉草醋?单喃磺醋可湿性粉剂(5:2) 98g/亩
[0268] (2)49%挫啉草醋?单喃磺醋可湿性粉剂(5:2) l〇g/亩
[0269] (3)70%挫啉草醋?单喃磺醋可湿性粉剂(5:2) 7g/亩
[0270] 试验设3个处理,4次重复,共12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 组排列。(1)_(3)唑啉草酯?单嘧磺酯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 丙型喷雾器(〇.7_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茼草、野燕麦、播娘蒿、荠菜、 藜等。
[0271] 2、试验项目及方法:生测实施例4。
[0272] 3、试验结果:除草效果见表18
[0273] 表18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274]
[0275] 由表18可知,当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的重量比为5:2时,不同含量的唑啉草酯?单 嘧磺酯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均在97%以上,表明唑啉草酯和单嘧磺酯重量比为最 佳比例时,不同活性成分含量的除草剂组合物对杂草均有显著的防效。
[0276] 实施例13 :48%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0277] 1、组成:
[0278]
[0279]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280] 实施例14 :76%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0281] 1、组成:
[0282]
[0283]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284] 实施例15 :24%唑啉草酯?苯磺隆水分散粒剂
[0285] 1、组成:
[0286]
[0287]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288] 实施例16 :56%唑啉草酯?苯磺隆水分散粒剂
[0289] 1、组成:
[0290]
[0291]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292] 实施例17 :32%唑啉草酯?苯磺隆颗粒剂
[0293] 1、组成:
[0294]
[0295]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0296] 实施例18 :16 %唑啉草酯?苯磺隆颗粒剂
[0297] 1、组成:
[0298]
[0299] 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0300] 生测实施例9 :唑啉草酯和苯磺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0301]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小麦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发明人研宄了唑啉草酯和苯磺 隆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唑啉 草酯和苯磺隆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 4部分》,具体试验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
[0302] 1、试验条件
[0303] 1. 2供试药剂:挫啉草酯和苯磺隆
[0304] 3、试验设计
[0305] 该试验共设4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5、30、45、60、75 8&.1./1111125个剂量处理, 苯磺隆设6、12、18、24、3(^ &.1./11111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二者混用设7组配比 处理 :3:125、3:25、3:5、3:1、15:1、75:1、375:1,剂量均为6、12、18、24、3(^&.1./11111 2,另设1 个清水对照,共计46个处理,重复4次。
[0306] 6、结果与分析见表19-22
[0307] 表19唑啉草酯和苯磺隆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看麦娘毒力
[0308]
[
[0310] 表20唑啉草酯和苯磺隆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茼草毒力
[0311]
[0312
] 表21唑啉草酯和苯磺隆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播娘蒿毒力
[0313]
[0314] 表22唑啉草酯和苯磺隆混配防治小麦田杂草猪殃殃毒力
[0315]
[0316] 表19-22所示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唑啉草酯和苯磺隆在重量比 3:125-375:1的范围内混用对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重量比3:25-75:1的范围内 混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在重量比3:5-15:1的范围内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杂草 防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目的。
[0317] 生测实施例10:唑啉草酯和苯磺隆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
[0318] 为了研宄唑啉草酯和苯磺隆复配茎叶处理对小麦的安全性,为唑啉草酯和苯磺隆 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发明人做了以下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5. 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一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验茎 叶喷雾法,具体方法同生测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0319] 1、试验条件
[0320] 1. 3供试药剂:挫啉草酯和苯磺隆
[0321] 3、试验设计
[0322] 3. 1杂草施药剂量
[0323]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10、15、20、25、30ga.i. /hm25个剂量处理, 苯磺隆设5、7. 5、10、12. 5、15ga.i. /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二者混用设5组 配比处理:3:25、3 :5、3:1、15:1、75:1,剂量均为5、7.5、10、12.5、15 8&.1./111112,另设1个清 水对照,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324] 3. 2作物施药剂量
[0325] 试验共设36个处理,其中唑啉草酯设60、90、120、150、18(^ &.1./1111125个剂量处 理,苯磺隆设30、45、60、75、90ga.i./hm25个剂量处理。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二者混用设5组 配比处理:3:25、3:5、3:1、15:1、75:1,剂量均为60、90、120、150、18(^3.1./11111 2,另设1个清 水对照,共计36个处理,重复4次。
[0326] 6、结果与分析见表23-25
[0327] 表23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不同混用配比对看麦娘的防除效果 [03??1
[0329]
[0330] 表24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安全性
[0331]
[0333] 表25唑啉草酯和苯磺隆不同混用配比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
[0334]
[0335」注:表25中数掂是由表23、表24中数
掂应用DPS2000数掂处理糸统(唐后义,冯 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8-201)计算 得到的。
[0336] 当选择性指数多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很高,当2 <选择性指 数< 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具有选择性,当选择性指数< 2时,表示药剂在作 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差。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唑啉草酯和苯磺隆在重量比 3:25-75:1的范围内混用对小麦选择性指数大于2,对小麦安全。
[0337] 生测实施例11: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
[0338] 1、试验处理
[0339]
[0340]
[0341] 试验设12个处理(空白对照不在处理中),4次重复,共48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 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1) - (9) 48%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 (10) - (12) 48 %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1) 10g/亩+lg/亩解草酯、5 %唑啉草酯乳 油和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为对照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型喷雾器(0. 7mm 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茼草、野燕麦、播娘蒿、猪殃殃、荠菜等。
[0342] 2、试验项目及方法:同生测实施例3。
[0343] (3)试验结果
[0344] 安全性:施药后调查,药剂处理区小麦株高、叶色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表明供 试药剂(1)-(9)48%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均对小麦安全。
[0345] 除草效果:见表26
[0346] 表26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347]
[0348] 由表26可知,不同配比的48%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在 85. 27% -98. 02%之间,均优于对照药剂48%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1) 10g/亩 +lg/亩解草酯、5%唑啉草酯乳油和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杂草株防效分别为79. 72%、 61. 69%和59. 54% )。其中唑啉草酯和苯磺隆重量比为3:25-75:1时均对小麦田常见杂草 有明显防效,杂草株防效都在85%以上;唑啉草酯和苯磺隆重量比为3:5-15:1时均对小麦 田常见杂草防效较好,杂草株防效都在90%以上;而唑啉草酯和苯磺隆重量比为3:1时防 效更是尚达98. 02%。
[0349] 由此说明,唑啉草酯和苯磺隆在重量比3:25-75:1范围内,对小麦田常见的禾本 科和阔叶杂草都有防效,并且此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安全。
[0350] 生测实施例12 :防除小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II:
[0351] 1、试验处理
[0352] (1) 5 %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1) 98g/亩
[0353] (2) 48 %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1) 10g/亩
[0354] (3) 75 %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1) 6. 4g/亩
[0355] 试验设3个处理,4次重复,共12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 组排列。(1)_(3)唑啉草酯?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 型喷雾器(〇.7_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看麦娘、茼草、野燕麦、播娘蒿、猪殃殃、荠 菜等。
[0356]2、试验项目及方法
[0357] 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除效 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0358] 3、试验结果:除草效果见表27
[0359] 表27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03601
[0361] 由表27可知,当唑啉草酯和苯磺隆的重量比为3:1时,不同含量的唑啉草酯?苯 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均在96%以上,表明唑啉草酯和苯磺隆重量比为最佳比 例时,不同活性成分含量的除草剂组合物对杂草均有显著的防效。
[0362] 综上所述,本发明组分合理,防效优于各组分单独施用时的活性,对禾本科和阔叶 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扩大了杂草防治谱,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符 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0363]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 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由唑啉草酯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唑啉草酯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重量比 为:3 :25-80 :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选自碘甲磺隆 钠盐、单嘧磺酯或苯磺隆。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为碘甲磺隆钠 盐时,唑啉草酯与碘甲磺隆钠盐的重量比为5:16-80:1,优选为5:4-20:1,进一步优选为 5:2-10:1,更进一步优选为5:1-10 :1,最佳为5 :1。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单嘧磺酯时,唑 啉草酯与单嘧磺酯的重量比为5:32-40:1,优选为5 :8-30 :1,进一步优选为5:8-10:1,更进 一步优选为5:4-10:1,再一次优选为5:2-5 :1,最佳为5 :2。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脲类除草剂为苯磺隆时,唑啉 草酯与苯磺隆的重量比为3:25-75:1,优选为3:5-15:1,进一步优选为3:5-9:1,更进一步 优选为3:1-6:1,最佳为3 :1。7. 含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有效成分的 重量百分含量为5-90%,优选为10-75%,进一步优选为18-72%。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农业上允许的任一种剂型,优 选为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颗粒剂。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助剂,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 崩解剂、乳化剂、增稠剂、助溶剂、黏结剂或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10. 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在防除小麦 田杂草方面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剂组合物,由唑啉草酯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组成。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采用唑啉草酯和如碘甲磺隆钠盐、单嘧磺酯或苯磺隆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复配,两活性成分在一定配比范围内复配表现出极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单剂显著提高了除草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IPC分类】A01P13/00, A01N43/90, A01N47/36
【公开号】CN104904735
【申请号】CN201510308625
【发明人】黄延昌, 徐家俊, 吴艳芳, 徐磊, 周红英, 李万凯, 杜沅峰
【申请人】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