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养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化学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道养护剂。
【背景技术】
[0002]家庭下水管道通常包括厨房水槽下水管,卫生间浴缸、淋浴房和脸盆下水管,坐便器排污管,以及地漏管道等。厨房水槽、浴缸、淋浴房、卫生间脸盆等卫生器具的下水管道主要用来排放各种生活废水。其中厨房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污,可与洗涤剂、盐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化合反应,并逐渐在下水管道内壁结垢形成“皂化物”,造成流水不畅甚至管道堵塞。而卫生间废水中不仅含有大量会形成皂化物的人体皮脂腺,还夹杂着人体的毛发,更容易形成阻塞。同时,还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加之管道内潮湿的环境,极易引起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同时,生活污水中的油脂也会在各卫生器具下水管道管口周边的缝隙处沉积,如长时间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同样会造成微生物的污染繁殖。地漏是连接住宅中排水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主要用于排除地面积水。地面积水虽然油脂含量较少,但整体水质很差,微生物含量较高。加之其中固体物、纤维物较多,容易沉积在管道中,不仅会造成阻塞还会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
[0003]由此可见,家庭下水管道往住是微生物滋生的温床,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室内,如不定期采取措施,将成为家居中“藏污纳垢”的重要场所,成为人体的健康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产品,用于解决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消除由下水管道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下水道养护剂,该下水道养护剂能够杀灭下水管道内的微生物,去除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有效解决家庭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对家庭下水管道进行全面养护,消除由下水管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水道养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10-15份聚乙烯醇、10-20份过氧乙酸、3-5份白醋、8-10份高锰酸钾、5-8份双链季铵盐、10-15份双氧水、8-10份聚六亚甲基胍、5-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10份氧化乙烯。
[0006]进一步的,包括10份聚乙烯醇、10份过氧乙酸、3份白醋、8份高锰酸钾、5份双链季铵盐、10份双氧水、8份聚六亚甲基胍、5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份氧化乙烯。
[0007]或者是,包括15份聚乙烯醇、20份过氧乙酸、5份白醋、10份高锰酸钾、8份双链季铵盐、15份双氧水、10份聚六亚甲基胍、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10份氧化乙烯。
[000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下水道养护剂能够杀灭下水管道内的微生物,去除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有效解决家庭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对家庭下水管道进行全面养护,消除由下水管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下水道养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包括10份聚乙烯醇、10份过氧乙酸、3份白醋、8份高锰酸钾、5份双链季铵盐、10份双氧水、8份聚六亚甲基胍、5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份氧化乙烯。
[0010]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一种下水道养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包括15份聚乙烯醇、20份过氧乙酸、5份白醋、10份高锰酸钾、8份双链季铵盐、15份双氧水、10份聚六亚甲基胍、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10份氧化乙烯。
[001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原理和框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下水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10-15份聚乙烯醇、10-20份过氧乙酸、3-5份白醋、8-10份高锰酸钾、5-8份双链季铵盐、10-15份双氧水、8-10份聚六亚甲基胍、5-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10份氧化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0份聚乙烯醇、10份过氧乙酸、3份白醋、8份高锰酸钾、5份双链季铵盐、10份双氧水、8份聚六亚甲基胍、5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份氧化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道养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5份聚乙烯醇、20份过氧乙酸、5份白醋、10份高锰酸钾、8份双链季铵盐、15份双氧水、10份聚六亚甲基胍、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10份氧化乙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水道养护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方组分组成:10-15份聚乙烯醇、10-20份过氧乙酸、3-5份白醋、8-10份高锰酸钾、5-8份双链季铵盐、10-15份双氧水、8-10份聚六亚甲基胍、5-10份三氯强基二苯醚、8-10份氧化乙烯。该下水道养护剂能够杀灭下水管道内的微生物,去除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有效解决家庭下水管道的污染问题,对家庭下水管道进行全面养护,消除由下水管污染带来的健康隐患。
【IPC分类】A01N37/16, A01P1/00, A01P3/00, A01N59/16, A01N47/44
【公开号】CN104904747
【申请号】CN201510305555
【发明人】黄惠娟
【申请人】黄惠娟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