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实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的研发 与生产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蔬菜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Root-knotnematodes)是寄生于植物根系内的 专性寄生生物,具有寄主范围广泛,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等特点,给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 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危害。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逐年加 重,病害发生后,一般造成产量减少20%-30%,严重时达到75%以上,甚至绝收。据相关数据 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根结线虫危害所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约在1000亿美元以上。同时根 结线虫病害加重了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如:枯萎病、根腐病。2011年在湖北省麻城市宋埠 镇蔬菜基地发现多种蔬菜作物都感染了根结线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0003] 根结线虫病是蔬菜上常发生的严重影响产量的病害之一。豆类、瓜类、辣椒类、茄 果类、绿叶菜类、根菜类以及葱蒜类等蔬菜几乎都是它的寄主,产量损失严重甚至绝收,同 时又能加重枯萎病、根腐病等各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0004]目前,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物 理防治如在歇茬期进行土壤熏蒸,化学防治如施用化学药剂阿维治线宝等,生物防治如选 育各种菌剂,筛选抗病品种等。物理防治费时费工,生物防治还未选育出高效菌剂,化学防 治虽已有良好的化学药剂,但有机蔬菜的生产不能使用化学药剂,有机蔬菜生产中严禁使 用,因此限制了其使用。本有机蔬菜浇根剂克服了以上缺陷,既无污染,又有很好的防治效 果,原料取自自然,来源广泛,成本低,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蔬菜浇根剂。病害发生前使用,能 预防发生;发生后施用,能较快杀灭根际线虫,阻止线虫蔓延,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快。本有机 蔬菜浇根剂是经多年研宄与生产应用的成果,它既可防,又可治,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 本低,防治效果显著,这是其他有关药剂或措施所无法比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 效果显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上述有机蔬菜浇根剂的较佳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 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防治剂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组成,其中茶籽柏主要用作助剂,起 促进其防治效果的作用,兼作泡制介质。发明人研宄发现,加入助剂茶籽柏能起到很好的 增效作用。需特别指出的是,本有机蔬菜浇根剂的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 来自土、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 藤、辣寥、油茶树系自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否则,将影响有机蔬菜 的品质。本有机蔬菜浇根剂的制备方法为:材料雷公藤叶、辣寥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 水、空气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l-30d的未 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锤把茶籽柏 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后,把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放入其中浸泡3-5d。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 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0~ 3. 0:1.0~2. 0:0. 5~1.0,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 湿的干饼重量计算。捣碎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 15-20d后,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放入其中浸泡3-5d,3-5d后,4层纱布过滤2~3次,收 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本有机蔬菜浇根剂原液(即母液),可保存1-6个月。 本有机蔬菜浇根剂在病害发生前施用,预防按每667m2 5~10kg原液15倍液浇施(用去喷 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更佳);在虫害发生后施用,按每667m2 10~15kg原液15倍液浇施 (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更佳),能较快杀灭根际害虫,阻止虫害蔓延。本防治剂生产上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保质期较长,对原液(即母液)用塑料袋密封包 装,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形成产品。
[0006] 以上三组分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最优选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雷 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本发明选 用防治剂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和助剂茶籽柏,采用了适宜浓度的配伍,配制成商用防治 剂,它既可防,又可治,其对有机蔬菜根结线虫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施用本有机蔬菜浇根 剂是其较有效的措施之一。本防治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这是其他 有关药剂或措施所无法比的。本有机蔬菜浇根剂配方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和助剂茶 籽柏,按上述质量比的比率混匀泡制,母液塑料袋密封包装,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保质期6 个月。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 以下是其调控效果的比较试验。本发明的有机蔬菜浇根剂目前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本发 明是发明人经过多年试验研宄与生产实践所得出的试验结果,并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已得 到验证,效果较佳。且本发明的配方还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剂型较稳定,原料来源丰富,操作 简便,如开发成商品,价格便宜。在生产中使用简单方便,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是一 种良好的有机蔬菜浇根剂。有机蔬菜浇根剂配方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其开发利用不但将在 市场上增加一种新型有机蔬菜浇根剂,还将为目前有机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 提供一条解决的途径。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本有机蔬菜浇根剂在根结线虫发生前施用,预 防按每667m2 5~10kg原液15倍液饶施即可;在根结线虫发生后施用,按每667m2 10~ 15kg原液15倍液浇施即可,能较快杀灭根结线虫,阻止线虫蔓延。
[0007] 施用后24h内不能洒水或施肥,24h以后常规肥水管理,如果施用后24h之内下了 中到大雨,雨过后则需重新处理。试验表明,施用15d后,对蔬菜进行检测,其药剂的主要功 能成分未检出,期间未下中到大雨;施用后,期间如下中到大雨1次以上,施用7d后,其主要 功能成分未检出。
[0008] 以下是发明人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不断地通过试验挑选及选用适合本发明的有 机蔬菜浇根剂配方的原料及其相关的配比所做的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
[0009]单组分试验 单组分试验主要是定性测定每一种组分对有机蔬菜根结线虫进行防治的单一效果试 验。
[0010] 材料与方法 1.1.1试验材料 试验蔬菜种类选用最容易爆发根结线虫的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试验用配 剂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
[0011]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 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系自 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 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 锤把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 后,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其中浸泡在茶籽柏发酵液中 3-5d。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 雷公藤鲜叶组分按如下质量比配制母液:雷公藤鲜叶:茶籽柏发酵液=2. 5:5.0 (其中茶籽 柏发酵液为泡制介质,其质量归入其母液总质量)。辣寥鲜叶组分按如下质量比配制母液, 辣寥鲜叶:=L5:5.〇 (其中茶籽柏发酵液为泡制介质,其质量归入其母液总质量)。茶籽柏 组分按如下质量比配制母液,茶籽柏:水=1.0:10.0 (其中水为泡制介质,其质量归入其母 液总质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 计算。加盖浸泡3-5d后,4层纱布过滤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 各组分单剂的母原液,可保存1-6个月。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分别取出各单剂 原液(组分取出已存放30d的),按每667m2 5、10、15kg原液3个浓度梯度的15倍液(指加水 量)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
[0012] 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往年常发根结线虫的地块进行。当辣椒、黄瓜、番 茄与甘蓝根结线虫发生时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对照设在同一地块。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 种蔬菜幼苗新根发生缓慢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 照(CK)用水点穴浇施。辣椒、黄瓜与番茄三种蔬菜在根结线虫发生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 行处理。每一种单剂施用量:雷公藤鲜叶组分其母液施用量按每667m2 5kg、10kg、15kg三 种浓度梯度进行浇施施用。辣寥鲜叶组分其母液施用量按每667m2 5kg、10kg、15kg三种浓 度梯度进行浇施施用。茶籽柏组分其母液施用量按每667m2 5kg、10kg、15kg三种浓度梯度 进行浇施施用。浇施处理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 水管理。试验设置36个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Om2,随机分布。以 死亡百分比作为处理效果,同时结合现场观察。每一种蔬菜的处理情况见以下对各处理的 描述。
[0013] 处理1 :辣椒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辣椒的试 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 :辣椒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按 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4 :辣椒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5 : 辣椒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6 :辣椒的试验剂量--辣寥鲜 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7 :辣椒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8 : 辣椒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9 :辣椒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 每667m2 15kg施用;CK1 :辣椒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10 :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 藤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11 :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 用;处理12 :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13 :黄瓜的试验 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14 :黄瓜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l〇kg施用;处理15 :黄瓜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16 :黄瓜的 试验剂量--茶轩柏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17 :黄瓜的试验剂
量--茶轩柏按每667m2 l〇kg施用;处理18 :黄瓜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15kg施用;CK2 :黄瓜的对照, 用水点穴浇施。处理19 :番茄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0 :番 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21 :番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 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22 :番茄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 理23 :番茄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24 :番茄的试验剂量-- 辣寥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25 :番茄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5kg施 用;处理26 :番茄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27 :番茄的试验剂 量--茶籽柏按每667m2 15kg施用;CK3 :番茄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28 :甘蓝的试 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9 :甘蓝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按 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0 :甘蓝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 31 :甘蓝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32 :甘蓝的试验剂量--辣寥 鲜叶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3 :甘蓝的试验剂量--辣寥鲜叶按每667m2 15kg施用; 处理34 :甘蓝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35 :甘蓝的试验剂量-- 茶籽柏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6 :甘蓝的试验剂量--茶籽柏按每667m2 15kg施用; CK4 :甘蓝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
[0014]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 12)进行统计分析。处理15d时每个处理的效果见表1-2。试 验结果表明(表1),处理3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1,说明较高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 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雷公藤鲜叶。处理1-3整体上又显著高于其他处 理与CK1,即雷公藤鲜叶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辣寥鲜叶、茶籽柏的防治效果。 不同浓度辣寥鲜叶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理5-6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4, 说明较高浓度辣寥鲜叶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辣寥鲜叶。处理4-6 又显著高于处理7-12与CK1,即辣寥鲜叶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茶籽柏防治效 果,但不及雷公藤鲜叶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茶籽柏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效果为:较高浓 度的处理9与较低浓度的处理7-8根结数减少率无显著差异,但处理7-9显著高于CK1,即 茶籽柏对辣椒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防治的效果,但不及雷公藤鲜叶与辣寥鲜叶的防治效 果。
[0015] 表1.单组分试验处理15d时辣椒、黄瓜上的根结数减少率(单位:%)
注:小写字母为0. 05水平,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0016] 不同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理12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 高于处理10,说明较高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雷公 藤鲜叶。处理10-12又显著高于处理16-18与CK2,即雷公藤鲜叶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 果显著优于茶籽柏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辣寥鲜叶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理15的 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13,说明较高浓度辣寥鲜叶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 较低浓度的辣寥鲜叶。处理13-15显著高于处理16-18与CK2,即辣寥鲜叶防治辣椒根结 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茶籽柏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茶籽柏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 理16-18的根结数减少率无显著差异,但与CK2差异显著。即茶籽柏防治辣椒根结线虫具 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及雷公藤鲜叶与辣寥鲜叶的防治效果。
[0017] 试验结果表明(表2),处理27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25-26,说明较高浓度 雷公藤鲜叶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雷公藤鲜叶。处理25-27又显 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3,即雷公藤鲜叶防治番茄上根际害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辣寥鲜叶、茶籽 柏、的防治效果。
[0018] 不同浓度辣寥鲜叶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为:较高浓度的处理24的根结数减 少率显著高于较低浓度的处理22。但处理22-24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25-27与 CK3,即辣寥鲜叶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茶籽柏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茶籽柏防 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为:较高浓度的处理27与较低浓度的处理25-26根结数减少率无显 著差异,但处理25-27显著高于CK3,即茶籽柏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但不及雷公 藤鲜叶与辣寥鲜叶的防治效果。
[00191 ^ 9 日々卜 1RHR计述
付目姑撒'M/b东.0/n、 不同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理29-30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 高于处理28,说明较高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雷 公藤鲜叶。处理29-30又显著高于处理34-36与CK4,即雷公藤鲜叶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的 效果显著优于茶籽柏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辣寥鲜叶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的效果为:处理 33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处理31-32,说明较高浓度辣寥鲜叶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的效 果显著优于较低浓度的辣寥鲜叶。处理31-33显著高于处理34-36与CK4,即辣寥鲜叶防治 甘蓝上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茶籽柏的防治效果。不同浓度茶籽柏防治甘蓝上根结线虫 的效果为:处理34-36的根结数减少率显著高于CK4,但不及雷公藤鲜叶与辣寥鲜叶的防治 效果。
[0020] 通过以上单组分试验表明,较高浓度雷公藤鲜叶防治辣椒、黄瓜、番茄、甘蓝上的 根结线虫其效果都能达到显著效果。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效果较好,其次为茶籽柏。随 着浓度的降低,防治效果显著下降。单组分试验还表明,各组分单独使用,其防治效果均低 于 50%。
[0021] 配伍试验 配伍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测定每一种配剂对有机蔬菜根际害虫进行防治的效果试 验。
[0022] 材料与方法 2. 1. 1试验材料 试验蔬菜种类选用最容易爆发根结线虫的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试验用配 剂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
[0023] 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 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系自 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 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锤 把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 后,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茶籽柏发酵液中3-5d。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H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 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0~3. 0:1. 0~2. 0:0. 5~1. 0,雷公藤鲜叶、辣寥 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为助剂。加盖浸泡 3-5d后,4层纱布过滤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母液(原液),可保 存1-6个月。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5、10、15kg原液3个浓 度梯度的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 用往年常发根结线虫的地块进行。当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根结线虫发生时进行防治效果 试验;对照设在同一地块。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种蔬菜根结线虫发生时,浇施药剂后,以 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照(CK)用水点穴浇施。
[0024]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根结线虫爆发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行施药 处理。浇施处理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水管理。 试验设置36个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Om2,随机分布。以根结数量 减少百分比作为处理效果,同时结合现场观察。每一种蔬菜的处理情况见以下对各处理的 描述。处理1 :辣椒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 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辣椒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0:1. 0:0. 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 :辣椒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4:辣椒的试验剂量--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5 :辣椒的 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10kg施 用;处理6 :辣椒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 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7:辣椒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 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8 :辣椒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9 :辣椒的试验剂量--雷 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15kg施用;CK1 :辣椒的对 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10 :黄瓜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 2. 0:1. 0:0. 5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11 :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12: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13 :黄瓜的 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5kg施 用;处理14 :黄瓜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 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15 :黄瓜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 量比为2. 5:1.5:0. 75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16 :黄瓜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 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17 :黄瓜的试验剂 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 理18 :黄瓜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按每 667m
2 15kg施用;CK2 :黄瓜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19 :番茄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 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0 :番茄的试验 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 理21 :番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 667m2 15kg施用;处理22:番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 2. 5:1.5:0.75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23 :番茄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24 :番茄的试验剂量--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25 :番茄 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按每667m2 5kg施 用;处理26 :番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 按每667m210kg施用;处理27 :番茄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 比为3. 0:2. 0:1. 0按每667m215kg施用;CK3 :番茄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28 :甘蓝的试 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5kg施用; 处理29 :甘蓝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 667m2 10kg施用;处理30:甘蓝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 2. 0:1. 0:0. 5按每667m2 15kg施用;处理31 :甘蓝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5:0. 75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32 :甘蓝的试验剂量--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5:0. 7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3 :甘蓝的 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15kg施 用;处理34 :甘蓝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 按每667m2 5kg施用;处理35:甘蓝的试验剂量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 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6 :甘蓝的试验剂量--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按每667m2 15kg施用;CK4 :甘蓝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
[0025]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 12)进行统计分析。从表3-4可知,处理1-9防治根结线虫 的效果显著优于CK1,处理4-6的效果整体上又显著优于处理1-3,与处理7-9整体上无 显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按每667m2 5_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 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kg施用是其配伍浓度的下限。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 3. 0:2. 0:1. 0的配伍其防治效果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 量比为3. 0:2. 0:1.0的配伍按每667m2 15kg施用是其配伍浓度的上限。从成本与防治效 果2个方面进行考虑,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其 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施用量。
[0026] 表3.配剂试验处理15d时辣椒、黄瓜上的根结数减少率(单位:%)
处理10-18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CK2,处理13-15的效果整体上又显著优 于处理10-12,与处理16-18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5:1. 5:0. 7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即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kg施用是其配伍浓度 的下限。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与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其防治效果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按每667m2 15kg施用是其配伍浓 度的上限。从成本与防治效果2个方面进行考虑,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5:1. 5:0. 75的配伍,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 选配方比与施用量。处理19-27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CK3,处理22-24的效果 整体上又显著优于处理19-21,与处理25-27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 效果,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kg施 用是其配伍浓度的下限。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 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其防治效果整体上无显 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按每667m2 15kg 施用是其配伍浓度的上限。从成本与防治效果2个方面进行考虑,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 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比与施用量。
[0027] 表4.配剂试验处理15d时番茄、甘蓝上的根结数减少率(单位:%)
处理28-36防治甘蓝根结线虫的效采M者优于CK4,处理31-33的效采整体上乂显著优 于处理28-30,与处理34-36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5:1. 5:0. 7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15kg施用的防治效果,即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1. 0:0. 5的配伍按每667m2 5kg施用是其配伍浓度 的下限。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的配伍与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其防治效果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即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3. 0:2. 0:1. 0的配伍按每667m2 15kg施用是其配伍浓 度的上限。从成本与防治效果2个方面进行考虑,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5:1. 5:0. 75的配伍,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 选配方比与施用量。
[0028] 从以上对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根结线虫的试验可知,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0~3. 0:1. 0~2. 0:0. 5~1. 0按每667m2 5-15kg施用包括 了其防治效果的上限与下限。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 每667m2 10kg施用,其节约成本,原料、使用量均适中,且防治效果又好,是较好的优选配方 比与施用量。从表1-2与表3-4的比较分析可知,同样按每667m2 5_15kg施用量的防治效 果,其表3-4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表1-2的防治效果,即配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剂的防 治效果;且配剂的防治效果不等于组成配剂的各单剂的防治效果的总和,配剂的防治效果 大于组成配剂的各单剂的防治效果的总和,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配伍具有协 同作用,也就是其配伍后的防治效果具有增效作用。
[0029] 助剂试验 助剂试验主要是定性与定量测定助剂对整个配剂的防治效果的影响。
[0030] 材料与方法 3. 1. 1试验材料 试验蔬菜种类为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试验用配剂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助剂为茶籽柏。
[0031] 试验方法 试验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往年常发根结线虫的地块进行。当辣椒、黄瓜、番茄与 甘蓝的根结线虫发生时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对照设在同一地块。试验效果主要是用同一种 蔬菜根结线虫发生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照(CK) 用水点穴浇施。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根结线虫爆发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 行施药处理。各处理药剂按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浇施施用 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水管理。试验设置12个 处理4个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Om2,随机分布。以根结数量减少百分比作 为处理效果,同时结合现场观察。每一种蔬菜的施用量见以下对各处理的描述。处理1:辣 椒的试验剂量比--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l〇kg施用;处理2 :辣椒的试验剂量比--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2. 5:1. 5按 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3 :辣椒的试验剂量比--水、茶籽柏的质量比为10. 0:1. 0按每 667m2 10kg施用;CK1 :辣椒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4 :黄瓜的试验剂量比--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5:0. 7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5 :黄瓜的试 验剂量比--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2. 5:1.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6 :黄 瓜的试验剂量比--水、茶籽柏的质量比为10. 0:1. 〇按每667m2 10kg施用;CK2 :黄瓜的对 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7:番茄的试验剂量比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 为2. 5:1.5:0. 7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8 :番茄的试
验剂量比--雷公藤鲜叶、辣寥 鲜叶的质量比为2. 5:1.5按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9 :番茄的试验剂量比--水、茶籽柏 的质量比为10. 〇: 1. 〇按每667m2 10kg施用;CK3 :番茄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处理10 :甘 蓝的试验剂量比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按每667m2 l〇kg施用;处理11 :甘蓝的试验剂量比一一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2. 5:1. 5按 每667m2 10kg施用;处理12 :甘蓝的试验剂量比--水、茶籽柏的质量比为10. 0:1. 0按每 667m2 10kg施用;CK4:甘蓝的对照用水点穴浇施。
[0032]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AS(6. 12)进行统计分析。从表5可知,处理1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 效果显著优于CK1与处理2-3,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 配伍的配剂按每667m2 10kg浇施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 为2. 5:1. 5配伍的配剂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配伍有助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无助剂的 防治效果。由此说明,助剂茶籽柏用于此配剂中防治辣椒上根结线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33] 表5.助剂试验处理15d时辣椒、黄瓜上的根结数减少率(单位:%)
处理4防治黄瓜上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CK2与处理5-6,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配伍的配剂按每667m2 10kg浇施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 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2. 5:1. 5配伍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只有助剂茶籽柏 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配剂处理4-5的防治效果;无助剂的配剂的处理5的防治效果又远不及 有助剂配剂的处理4的防治效果。由此说明,助剂茶籽柏用于此配剂中防治黄瓜上根结线 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34] 从表6可知,处理7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CK3与处理8-9,处理8的效 果又显著优于处理9,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配伍的配 剂按每667m2 10kg浇施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3. 5:1. 5 配伍的配剂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只有助剂茶籽柏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配剂处理7-8的防 治效果;无助剂的配剂的处理8的防治效果又远不及有助剂配剂的处理7的防治效果。由 此说明,助剂茶籽柏用于此配剂中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35] 弄fi.肋剂试验々卜理时番茄、甘蓝h的枏结教减小銮(里份D
处理10防治甘蓝根结线虫的效果显著优于CK4与处理11-12,处理11的效果又显著 优于处理12,即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配伍的配剂按每 667m2 10kg浇施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3. 5:1. 5配伍的 配剂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只有助剂茶籽柏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配剂处理10-11的防治效 果;无助剂的配剂的处理11的防治效果又远不及有助剂配剂的处理10的防治效果。由此 说明,助剂茶籽柏用于此配剂中防治甘蓝根结线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36] 以上试验表明(表5-6),加助剂与不加助剂的效果差异显著,加助剂的效果显著 优于不加助剂的效果,不加助剂其效果显著降低。试验还表明(表1-6),有机蔬菜根结线 虫防治用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配伍与否的效果都显著高于CK;助剂茶籽柏、雷公 藤鲜叶、辣寥鲜叶的质量比为0. 75:2. 5:1. 5配伍的配剂按每667m2 10kg浇施的防治效果 最好,其配伍是最佳配伍(表1-6)。试验表明,施用15d后,其主要功能成分雷公藤碱、总 黄酮、茶皂素等未检出,期间未下中到大雨;施用后,期间如下中到大雨1次以上,施用l〇d 后,其主要功能成分雷公藤碱、总黄酮、茶阜素等未检出。雷公藤( Hook,f.),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别称为黄藤、黄腊藤等。藤本灌木,主产于中国、朝鲜、 日本,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 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雷公藤属藤本灌木,高1-3米,小枝棕红色, 具有4-6根细棱,被密毛及细密皮孔。叶椭圆形、倒卵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卵形,长4-7. 5 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4-7对,达叶 缘后稍上弯;叶柄长5-8毫米,密被锈色毛。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长5-7厘米,宽3-4厘 米,通常有3-5分枝。翅果长圆状,长1-1. 5厘米,直径1-1. 2厘米,种子细柱状,长达10毫 米。雷公藤味苦、辛,性凉,大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 等功效,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中医用于治疗麻风反 应、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等。雷公藤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其 有大毒,所以雷公藤在医疗上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雷公藤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根含雷公 藤碱(¥;[1;1!'(^(1;[116),雷公藤次碱(¥;[1;1!'01';[116),雷公藤碱乙(¥;[1;1!'0找;[116),雷公藤碱丁即雷 公藤春碱(wil-皮酰胺(celacinnine),南蛇藤|3 -呋喃甲酸胺(celafurine),南蛇藤节酰 胺(celagbenzine),雷公藤内醋(wilforlide)A、B,雷酷猫醇(triptonoterpenol),16-轻 基雷公藤内醋醇(16-hydroxytripto-lide),雷公藤内醋醇即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表雷公藤内醋三醇(epitriptriolide),雷贝壳杉烧内醋(tripterifordine),对映-雷贝 壳杉烧内醋(antriptolactone),雷公藤酸(tripterygicacid),直模草酸(orthosphenic acid),0-谷留醇(0-sitosterol)及胡番前戒(daucosterol)。雷公藤的化学和药理结 果表明,其有效成分有二萜类、三萜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等。雷公藤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属 于松香烷型,具有a,不饱和内酯结构,药理研宄证实其是雷公藤生物活性的主要成 分,主要包括: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内酯三醇、雷公藤内酯二醇、雷公藤内酯四 醇。雷公藤中的三萜类化合物有: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乙、雷公藤三萜酸A、雷公藤三 猫酸13、雷公藤酮、雷公藤红素等。辣寥(/70771§'0/70?/7 <3<^/£&?11618811.)系寥科寥属,别| 名:班焦草、红辣寥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90cm,全株散布腺点及毛茸。茎直立,或 下部伏地,通常紫红色,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 被粗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叶鞘膜质,缘生长刺毛。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花梗 细长,长6~12cm,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绿色腺点,上部呈红色;雄蕊7~8 ; 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3棱,外包宿存花被。花期夏季。夏季花期,针形叶片为,有八 字形黑斑,花为穗状序生于枝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近水边,阴湿处。辣寥具 有祛风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之功效,中医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 关节痛,跌打肿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瘆等。全草含含蛋白质、有机 酸、糖类、親质、黄酮单体芦丁(Rutin)、金丝桃苷(Hyperin)、斛皮素(Quercetin)、异鼠李 素(Isorhamnetin)与山萘酷(Kaempferol)和挥发油正癸烧、少量0-薇稀、朽1檬稀和正 ^ 烧等,有小毒。油茶o/ei/'era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另lj名:茶子树、茶 油树等。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 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长5-7厘米, 宽2-4厘米,有时较长,上面深绿色,发亮,中脉有粗毛或柔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有 长毛,侧脉在上面能见,在下面不很明显,边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毫米,有 粗毛。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中国从长江流域到华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集中在浙 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五省。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 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 虫。茶籽柏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 等的原料。
[0037]试验表明,雷公藤鲜叶的主要功能成分雷公藤碱等具有很好的胃毒作用,辣寥鲜 叶的总黄酮+挥发油正癸烷等功能成分不但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还能促进雷公藤碱等功 能成分在蔬菜根结线虫体内毒性作用的速度,二者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雷公藤鲜 叶、辣寥鲜叶的主要功能成分对蔬菜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触杀、内吸、胃毒等毒杀作用。茶 籽柏的茶皂素等功能成分不但能有效溶解雷公藤碱、总黄酮等功能成分,显著提高对蔬菜 根结线虫的触杀、内吸、胃毒等的毒性作用,茶皂素等还能形成皂膜,增强了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的毒杀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助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浇根剂原液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 等环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 系自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 为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 锤把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 后,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茶籽柏发酵液中3-5d。雷公藤 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H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 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0~3. 0:1. 0~2. 0:0. 5~1. 0,雷公藤鲜叶、辣寥 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为助剂。加盖浸泡 3-5d后,4层纱布过滤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母液(原液),可保 存1-6个月。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5~15kg原液3个浓 度梯度的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点穴浇施。
[0040] 以上三组分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的
最优选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在 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5~15kg原液15倍液(指加水量)浇 施。实施例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实施,选用往年常发根结线虫的地块进行。当辣椒、黄瓜、番 茄与甘蓝爆发根结线虫时进行防治;对照设在同一地块。效果主要是用同一种蔬菜爆发根 结线虫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照(CK)用水浇施。 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爆发根结线虫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行施药处理。浇 施施用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水管理。
[0041] 实施例1: 浇根剂原液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 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系自 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 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锤把 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后, 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茶籽柏发酵液中3-5d。雷公藤鲜 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H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0:1. 0:0. 5,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 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为助剂。加盖浸泡3-5d后,4层纱布过滤 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母液(原液),可保存1-6个月。在爆发根 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5kg原液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雾 器点穴浇施。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5kg原液15倍液(指 加水量)浇施。实施例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实施,选用往年常发根际害虫虫害的地块进行。 当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爆发根结线虫时进行防治;对照设在同一地块。效果主要是用同 一种蔬菜爆发根结线虫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照 (CK)用水浇施。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爆发根结线虫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 行施药处理。浇施施用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水 管理。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0:1. 0:0. 5按每667m2 5kg防治 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处理第15d时,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 辣椒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76. 03%,CK为1. 69%,防治效果显著;黄瓜根结数量减少 的百分比为73. 24%,CK为0. 52%,防治效果显著;番茄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71. 20%,CK 为0. 80%,防治效果显著;甘蓝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79. 12%,CK为0. 02%,防治效果显 著。
[0042]实施结果表明,有机蔬菜浇根剂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配伍质量比为 2. 0:1. 0:0. 5按每667m2 5kg防治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显著。
[0043]实施例2: 浇根剂原液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 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系自 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 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锤把 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后, 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茶籽柏发酵液中3-5d。雷公藤鲜 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H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5:1. 5:0. 75,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 柏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为助剂。加盖浸泡3-5d后,4层纱布过滤 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母液(原液),可保存1-6个月。在爆发根 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10kg原液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雾 器点穴浇施。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10kg原液15倍液(指 加水量)浇施。实施例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实施,选用往年常发根际害虫虫害的地块进行。 当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爆发根结线虫时进行防治;对照设在同一地块。效果主要是用同 一种蔬菜爆发根结线虫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对照 (CK)用水浇施。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爆发根结线虫时,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 行施药处理。浇施施用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肥水 管理。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2. 5:1.5:0. 75按每667m2 10kg防 治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处理第15d时,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 辣椒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5. 26%,CK为1. 69%,防治效果显著;黄瓜根结数量减少 的百分比为96. 09%,CK为0. 52%,防治效果显著;番茄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2. 26%,CK 为0. 80%,防治效果显著;甘蓝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0. 35%,CK为0. 02%,防治效果显 著。
[0044]实施结果表明,有机蔬菜浇根剂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配伍质量比为 2. 5:1. 5:0. 75按每667m2 10kg防治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显著。
[0045]实施例3: 浇根剂原液的制备:材料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均应选用来自土、水、空气等环 境条件无污染的地区,土壤、水体与有机肥等还要无重金属污染,雷公藤、辣寥、油茶树系自 然生长而成,未施用过化肥、化学农药的山区。雷公藤叶、辣寥叶均用鲜活材料,茶籽柏为 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制备时先将雷公藤叶、辣寥叶上的泥土去掉,勿需水洗。用锤把 茶籽柏捣碎,按茶籽柏:水=1:10的比例浸泡于水中,混匀后加盖发酵15-20d,15-20d后, 把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分别按下一段描述的比例浸泡于茶籽柏发酵液中3-5d。雷公藤鲜 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H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3. 0:2. 0:1. 0,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 按l-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为助剂。加盖浸泡3-5d后,4层纱布过滤 2~3次,收集滤液,放入容器,随即加盖密封,即为母液(原液),可保存1-6个月。在爆发根 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15kg原液15倍液(指加水量)用去喷头的喷 雾器点穴浇施。在爆发根结线虫时,把盖子打开,取出原液,按每667m2 15kg原液15倍液 (指加水量)浇施。实施例在益阳试验基地进行实施,选用往年常发根际害虫虫害的地块进 行。当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爆发根结线虫时进行防治;对照设在同一地块。效果主要是 用同一种蔬菜爆发根结线虫时,浇施药剂后,以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来计数与统计分析, 对照(CK)用水浇施。辣椒、黄瓜、番茄与甘蓝四种蔬菜在爆发根结线虫时,选择在阴天或晴 天进行施药处理。浇施施用24h内不浇水或施肥,第15d时进行观察与计数。24h以后常规 肥水管理。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三组分的质量比为3. 0:2. 0:1.0按每667m2 15kg 防治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处理第15d时,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 辣椒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8. 23%,CK为1. 69%,防治效果显著;黄瓜根结数量减少 的百分比为97. 41%,CK为0. 52%,防治效果显著;番茄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7. 10%,CK 为0. 80%,防治效果显著;甘蓝根结数量减少的百分比为96. 50%,CK为0. 02%,防治效果显 著。
[0046]实施结果表明,有机蔬菜浇根剂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茶籽柏配伍质量比为 3. 0:2. 0:1. 0按每667m2 15kg防治剂原液15倍液浇施的防治效果显著。
【主权项】
1. 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蔬菜浇根剂由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和助剂茶籽柏配伍泡制而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其特征在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叶、 和助剂茶籽柏的配伍质量之比为2.O~3. 0:1.O~2. 0:0. 5~1. 0。3. 根据权利要求1与2所述的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其特征在于,雷公藤鲜叶、辣寥鲜 叶、茶籽柏的优选质量比为2. 5:1. 5:0. 75。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有机蔬菜根结线虫防治剂,其特征在于,雷公藤鲜叶、辣 寥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柏按^O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柏需先按茶籽柏: 水为1:10的比例加水制成茶籽柏发酵液,茶籽柏发酵液为助剂兼作泡制介质,此配伍泡制 液即为原液。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所述的有机蔬菜浇根剂,其特征在于,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按 每667m2用5~15kg原液15倍液饶施即可。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按每667m2 IOkg原液15倍液浇施是较优且经济的施用量。7. 根据权利要求5至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蔬菜根结线虫爆发前或爆发时, 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行浇施,施用后24h内不浇水或施肥,24h以后常规肥水管理,如果施 用后24h之内下了中到大雨,雨过后则需重新处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蔬菜浇根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浇根剂由雷公藤鲜叶、辣蓼鲜叶、茶籽粕配伍而成,其雷公藤鲜叶、辣蓼鲜叶、茶籽粕的质量比为2.0~3.0:1.0~2.0:0.5~1.0的配伍混合物,优选比例为2.5:1.5:0.75,雷公藤鲜叶、辣蓼鲜叶按鲜重计算,茶籽粕按1~30d的未霉变吸湿的干饼重量计算,茶籽粕需先按茶籽粕:水为1:10的比例加水制成茶籽粕发酵液,其发酵液为助剂兼作泡制介质,此配伍泡制液即为原液。本配伍剂对有机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且具有协同作用。在蔬菜根结线虫爆发前或爆发时,按每667m2 5~15kg原液15倍液浇施,能较快杀灭根结线虫,阻止蔓延,加快植株的恢复。本浇根剂生产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防治效果显著。
【IPC分类】A01P5/00, A01N65/30
【公开号】CN104904757
【申请号】CN201510208376
【发明人】杨洁, 胡勇屏, 郭兆武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