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及制兰花形绿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及用该生 产线制兰花形绿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兰花形绿茶是指在嫩度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三叶的鲜叶,经摊放、杀青、做形、烘 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有较典型的烘青风格的特种绿茶。这类茶在做形过程中,无揉捻工序或 揉捻时间很短(在10分钟以内)且不加压,芽叶受到的作用力小,足干后芽叶分开、梗叶连 枝,形似花朵。兰花形绿茶由于做形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小、细胞破损率低,冲泡后其品质特 点为汤色绿而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叶底芽叶匀齐成朵,若兰花初绽,独具特色。
[0003] 当前在兰花形绿茶的生产上,主要依靠单机进行加工,存在劳动力需求大、生产效 率低下等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的 劳动力成本占茶叶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
[0004] 在兰花形绿茶的加工过程中,理条对于干茶的做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单机理 条机依靠人工控制投叶量和理条时间,若投叶量过多、理条时间不足,会导致做形不足,出 现青气;若投叶量过少、理条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边缘被烤焦,产品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包括杀 青机、第一网带冷却机、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第二网带冷却 机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网带冷却机与第一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提升机V和往复输送机相 互连接;所述第一理条机组与摊凉回潮机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和提升机I相互 连接;所述摊凉回潮机和第二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和提升机VI相互连 接;所述第二理条机组和烘干机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I和提升机II相互连接;所 述烘干机和第二网带冷却机之间通过提升机III相互连接。
[0007]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改进:所述杀青机、第一网带 冷却机、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第二网带冷却机提升机V、往 复输送机、平移振动输送机I、提升机I、平移振动输送机II、提升机VI、平移振动输送机 III、提升机II、提升机III之间均通过一个动力柜的触摸控制平台进行信号控制。
[0008]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青机为一 台煤气加热的滚筒杀青机,包括一条煤气管道和五个加热位点。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理条机 组包括六台理条机I和两个小车系统I;所述的六台理条机I分成两列摆放,每列三台,每 列分别对应一个小车系统I;所述两个小车系统I分别与往复输送机相连接;所述六台理 条机I均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相连接。
[0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理条机 组包括三台理条机II和一个小车系统II;所述三台理条机II成一列摆放,对应一个小车系 统II;所述小车系统II与提升机VI相连接;所述三台理条机II均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II相连 接。
[0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每个小车 系统I或者小车系统II均包括一台通过马达牵引的小车和架设在理条机I或者理条机II 上方的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小车,所述小车安装有一个匀叶爪和传送带,所述小车通过 接近开关开启或关闭传送带与匀叶爪;所述的每台理条机I或者理条机II均包括一个设置 在其正上方的自动称量进料装置,所述的自动称量进料装置包括两条阶梯式传送带、两个 匀叶爪、一个可称量的进料斗;所述接近开关在轨道上相对应于任意理条机I或者理条机 II上自动称量进料装置所在的位置。
[0012]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理条机I通 过一个能升降的支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倾斜出料;所述理条机II通过一个能升降的支 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II倾斜出料;所述第一网带冷却机与第二网带冷却机包括四个独立 控制的风扇;所述烘干机包括一个煤气管道、一个点火装置和一个鼓风装置。
[0013] 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的方法: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 初展,鲜叶含水率75 %~77 %;摊青: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摊叶量5~7kg/m2,摊放时 间10~15小时;摊青后含水率66%~70%;杀青:将鲜叶匀速投入提升机中,投叶量70~ 90kg/h,杀青机设定温度300°C,杀青时间2min,滚筒转速30r/min;杀青后含水率53 %~ 58% ;杀青后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上,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40s,并 吹去黄片;理条:往复输送机每个方向的运转时间为60s,当两个小车系统I的任意小车在 其下方时,向该小车内投料,60s后停止投料,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到达对应的理条机 I位置时,向其上方的自动称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条机I单次处理量为lkg,投料装置 的传送带与匀叶爪开始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lkg时,投料停止;理条机I温度 200°C,振动频率150r/min,理条时间为6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料时间为6s, 并自动恢复水平,此时投料斗将其内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I中;理条后含水率43%~ 48% ;冷却回潮: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和提升机I进入摊凉回潮机,回潮时 间8~lOmin。回潮后含水率45%~50%;再理条:回潮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与 提升机VI进入第二理条机组;提升机VI运转时间为60s,当小车系统II的小车在其下方时, 向该小车内投料,60s后停止投料,该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依靠接近开关向理条机II 上方的自动称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条机II单次处理量为1.5kg,投料装置的传送带与 匀叶爪开始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1. 5kg时,投料停止;理条机II温度220°C,振 动频率150r/min,理条时间为5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料时间为6s,并自动恢复 水平,此时投料斗将其内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II中;再理条后含水率34%~39% ;烘干: 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I和提升机II进入烘干机;烘干时间8~lOmin,设定温 度130°C,烘干后含水率在10%以下;冷却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上, 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40s,并吹去黄片,得到成品紫笋茶。
[0014] 利用本生产线生产兰花形绿茶,具有如下优点:
[0015] 解决了传统单机生产所需劳动力成本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整条生产线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鲜叶处理量明显增加,产品品质保持一致。
[0016] 克服了理条过程中投叶量、理条时间不稳定的困难,做到每次理条的投叶量相同、 理条时间相同,保证理条的效果一致稳定。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图1给出了 一种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包括杀青机2、第一网带 冷却机3、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10、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17、第二网带冷却机19依次 排列;第一网带冷却机3与第一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提升机V4和往复输送机5相互连 接;第一理条机组与摊凉回潮机10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8和提升机I9相互连 接;摊凉回潮机10和第二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11和提升机VI12相互 连接;第二理条机组和烘干机17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和提升机II16相互连 接;烘干机17和第二网带冷却机19之间通过提升机III18相互连接。
[0020] 杀青机2、第一网带冷却机3、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10、第二理条机组、烘干 机17、第二网带冷却机19提升机V4、往复输送机5、平移振动输送机I8、提升机I9、平移 振动输送机II11、提升机VI12、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提升机II16、提升机III18之间均通 过一个动力柜20的触摸控制平台21进行信号控制。
[0021] 而以上所述的杀青机2为一台煤气加热的滚筒杀青机,包括一条煤气管道和五个 加热位点。
[0022] 以上所述的第一理条机组包括六台理条机I7和两个小车系统I6 ;其中六台理 条机I7分成两列摆放,每列三台,每列分别对应一个小车系统I6;而两列理条机I7分 别设置在平移振动输送机I8的两侧,实现六台理条机I7均能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8相 互连接;而两列理条机I7分别通过两个小车系统I6与往复输送机5进行连接。
[0023] 以上所述的第二理条机组包括三台理条机II14和一个小车系统II13 ;其中三台 理条机II14成一列摆放,对应一个小车系统II13;小车系统II13与提升机VI12相连接; 三台理条机II14拍成一列后,在其一侧设置平移振动输送机11115,使得三台理条机II14均 能同时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相连接。
[0024] 以上所述的每个小车系统I6或者小车系统II13以及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 II14的构造均为一致,为了使得表述更加清晰,所以分别进行叙述;以上所述的每个小车 系统I6或者小车系统II13以及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II14的详细构造如下:
[0025] 均包括一台通过马达牵引的小车和架设在(对应的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II14) 上方的轨道,该轨道(对应理条机I7)的一端设置在往复输送机5的下方,另外一端沿着 理条机I7的分布做相应的分布,在对应的每个理条机I7的位置(具体的为自动称量进 料装置)设置相应的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控制小车进行相应的(对自动称量进料装置) 投料;而另外的轨道(对应理条机II14)的一端设置在提升机VI12的下方,另外一端沿着 理条机II14的分布做相应的分布,在对应的每个理条机II14的位置(具体的为自动称量 进料装置)设置相应的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控制小车进行相应的(对自动称量进料装 置)投料;该小车设置在轨道内,使其通过马达的牵引后,能沿着轨道进行匀速的运行;而 小车安装有一个匀叶爪和传送带,相应的,该匀叶爪和传送带也通过接近开关进行控制;以 上所述的每台理条机(对应的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II14)均包括一个设置在其正上方的 自动称量进料装置,该自动称量进料装置包括两条阶梯式传送带、两个匀叶爪、一个可称量 的进料斗(阶梯式传送带从小车上输送物料,匀叶爪针对物料进行相应的整理,而可称量 的进料斗则针对
输送的物料进行称重,一旦达到了其限定的重量,就停止阶梯式传送带的 运行)。
[0026] 理条机I7通过设置一个能升降的支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8倾斜出料;而理 条机II14通过设置一个能升降的支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倾斜出料;第一网带冷却 机3与第二网带冷却机19包括四个独立控制的风扇;所述烘干机17包括一个煤气管道、一 个点火装置和一个鼓风装置。
[0027] 一种用兰花形绿茶生产线生产紫笋茶的方法如下。
[0028] 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浙农113,采自湖州长兴县顾渚山,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 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含水率75%~77%。
[0029] 摊青: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摊叶量5~7kg/m2,摊放时间10~15小时。摊青 后含水率66 %~70%。
[0030] 杀青:将鲜叶匀速投入提升机1中,投叶量70~90kg/h,杀青机2设定温度300°C, 杀青时间2111111,滚筒转速3〇1'/111111。杀青后含水率53%~58%
[0031] 杀青后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3上,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 40s,并吹去黄片。
[0032] 理条:往复输送机5每个方向的运转时间为60s,当两个小车系统I6的任意小车 在其下方时,向该小车内投料,60s后停止投料,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依靠接近开关向 理条机(分别为任意小车对应的两列理条机I7)上方的自动称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 条机(分别为任意小车对应的两列理条机I7中的任意一台)单次处理量为lkg,投料装置 的传送带与匀叶爪开始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lkg时,投料停止。理条机(分别 为任意小车对应的两列理条机I7中的任意一台)温度200°C,振动频率150r/min,理条时 间为6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料时间为6s,并自动恢复水平,此时投料斗将其内 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分别为任意小车对应的两列理条机I7中的任意一台)中。理条 后含水率43 %~48% .
[0033] 冷却回潮: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8和提升机I9进入摊凉回潮机 10,回潮时间8~lOmin。回潮后含水率45%~50%。
[0034] 再理条:回潮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11与提升机VI12进入第二理条机 组。提升机VI12运转时间为60s,当小车系统II13的小车在其下方时,向该小车内投料, 60s后停止投料,该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依靠接近开关向理条机II14上方的自动称 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条机II14单次处理量为1.5kg,投料装置的传送带与匀叶爪开始 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1.5kg时,投料停止。理条机II14温度220°C,振动频率 150r/min,理条时间为5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料时间为6s,并自动恢复水平, 此时投料斗将其内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II14中。再理条后含水率34%~39%。
[0035]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和提升机II16进入烘干机17。烘 干时间8~1〇1^11,设定温度13〇1:,烘干后含水率在10%以下。
[0036] 冷却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上,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40s,并 吹去黄片,得到成品紫舆茶。
[0037] 请专业茶叶评审员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对得到的紫笋茶 按照"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五项因子进行感官审评。审评结果如表1所示。
[0038]表1
[0039]
[0040]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 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 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杀青机(2)、第一网带冷却机(3)、 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10)、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17)、第二网带冷却机(19)依次排 列; 所述第一网带冷却机(3)与第一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提升机V(4)和往复输送机 (5) 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理条机组与摊凉回潮机(10)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8)和提升机I(9)相互连接; 所述摊凉回潮机(10)和第二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11)和提升机VI(12)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理条机组和烘干机(17)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和提升机II(16)相互连接; 所述烘干机(17)和第二网带冷却机(19)之间通过提升机111(18)相互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机 (2)、第一网带冷却机(3)、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10)、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17)、第 二网带冷却机(19)提升机V(4)、往复输送机(5)、平移振动输送机I(8)、提升机I(9)、 平移振动输送机II(11 )、提升机VI(12 )、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 )、提升机II(16 )、提升机III (18)之间均通过一个动力柜(20)的触摸控制平台(21)进行信号控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机(2) 为一台煤气加热的滚筒杀青机,包括一条煤气管道和五个加热位点。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理条 机组包括六台理条机I(7)和两个小车系统I(6); 所述的六台理条机I(7)分成两列摆放,每列三台,每列分别对应一个小车系统I (6) ; 所述两个小车系统I(6)分别与往复输送机(5)相连接; 所述六台理条机I(7)均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8)相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条 机组包括三台理条机II(14)和一个小车系统II(13); 所述三台理条机II(14)成一列摆放,对应一个小车系统II(13); 所述小车系统II(13)与提升机VI(12)相连接; 所述三台理条机II(14)均与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相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每个小车系统I(6)或者小车系统II(13)均包括一台通过马达牵引的小车和架设在理条 机I(7)或者理条机II(14)上方的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小车,所述小车安装有一个匀 叶爪和传送带,所述小车通过接近开关开启或关闭传送带与匀叶爪; 所述的每台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II(14)均包括一个设置在其正上方的自动称量 进料装置,所述的自动称量进料装置包括两条阶梯式传送带、两个匀叶爪、一个可称量的进 料斗; 所述接近开关在轨道上相对应于任意理条机I(7)或者理条机II(14)上自动称量进 料装置所在的位置。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机I (7)通过一个能升降的支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8)倾斜出料; 所述理条机II(14)通过一个能升降的支撑臂对平移振动输送机III(15)倾斜出料; 所述第一网带冷却机(3)与第二网带冷却机(19)包括四个独立控制的风扇; 所述烘干机(17)包括一个煤气管道、一个点火装置和一个鼓风装置。8. 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 至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含水率75%~77% ; 摊青: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内,摊叶量5~7kg/m2,摊放时间10~15小时;摊青后含 水率66%~70% ; 杀青:将鲜叶匀速投入提升机(1)中,投叶量70~90kg/h,杀青机(2 )设定温度300°C, 杀青时间2min,滚筒转速30r/min;杀青后含水率53%~58% ; 杀青后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3)上,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40s, 并吹去黄片; 理条:往复输送机(5)每个方向的运转时间为60s,当两个小车系统I(6)的任意小车 在其下方时,向该小车内投料,60s后停止投料,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到达对应的理条 机I(7)位置时,向其上方的自动称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条机I(7)单次处理量为lkg, 投料装置的传送带与匀叶爪开始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Ikg时,投料停止;理条 机I(7)温度200°C,振动频率150r/min,理条时间为6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 料时间为6s,并自动恢复水平,此时投料斗将其内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I(7)中;理条后 含水率43%~48% ; 冷却回潮: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8)和提升机I(9)进入摊凉回潮机 (10),回潮时间8~lOmin。回潮后含水率45%~50% ; 再理条:回潮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II(11)与提升机VI(12)进入第二理条机 组;提升机VI(12)运转时间为60s,当小车系统II(13)的小车在其下方时,向该小车内投 料,60s后停止投料,该小车沿轨道匀速缓慢运行,依靠接近开关向理条机II(14)上方的自 动称量投料装置投料;设定理条机II(14)单次处理量为I. 5kg,投料装置的传送带与匀叶 爪开始运转,当投料斗内的茶叶重量达到I. 5kg时,投料停止;理条机II(14)温度220°C,振 动频率150r/min,理条时间为5min;理条结束后自动倾斜出料,出料时间为6s,并自动恢复 水平,此时投料斗将其内装有的茶叶倒入理条机II(14)中;再理条后含水率34%~39% ; 烘干:理条后的茶叶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111(15)和提升机II(16)进入烘干机(17);烘 干时间8~lOmin,设定温度130°C,烘干后含水率在10%以下; 冷却摊凉:杀青叶从出料口掉落在在网带冷却机上,通过上方的风扇冷却40s,并吹去 黄片,得到成品紫笋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兰花形绿茶连续化自动生产线,包括杀青机、第一网带冷却机、第一理条机组、摊凉回潮机、第二理条机组、烘干机、第二网带冷却机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网带冷却机与第一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提升机Ⅴ和往复输送机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理条机组与摊凉回潮机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Ⅰ和提升机Ⅰ相互连接;所述摊凉回潮机和第二理条机组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Ⅱ和提升机Ⅵ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理条机组和烘干机之间依次通过平移振动输送机Ⅲ和提升机Ⅱ相互连接;所述烘干机和第二网带冷却机之间通过提升机Ⅲ相互连接。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4904889
【申请号】CN201510366480
【发明人】谷兆骐, 龚淑英, 苏鸿
【申请人】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