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酱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6

一种杨梅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杨梅是营养丰富的传统水果,含有16种氨基酸、柠檬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本草 纲目》记载:杨梅有"生津、止渴、调五脏、涤肠胃、除烦馈恶气"的功效。经济用途果味酸甜 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
[0003] 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制作 果酱是长时间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
[0004] 目前,虽然杨梅制成果酱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杨梅的保质期,并且提高杨梅酱的 口感和色泽,但是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稳定性仍然不够理想,易发霉等。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杨梅酱及其制备方 法。
[0006]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酱,它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 料所制成:
[0007]杨梅500份、白糖10-30份、黄原胶0. 2-0. 6份、山梨酸钾0. 1-0. 7份、
[0008] 苹果酸0? 2-0. 8份、柠檬酸0? 1-0. 5份、维生素0? 3-0. 7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杨梅酱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0010]杨梅500份、白糖15-25份、黄原胶0. 3-0. 5份、山梨酸钾0. 3-0. 5份、
[0011] 苹果酸0. 4-0. 6份、柠檬酸0. 2-0. 4份、维生素0. 4-0. 6份。
[0012]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杨梅酱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0013] 杨梅500份、白糖20份、黄原胶0. 4份、山梨酸钾0. 4份、
[0014] 苹果酸0. 5份、柠檬酸0. 3份、维生素0. 5份。
[0015]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C或维生素E。
[0016]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杨梅为新鲜成熟、无腐烂变质的杨梅。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杨梅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19] (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20] (3)将步骤⑴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70-90°C,加 入黄原胶,搅拌30-40分钟,迅速冷却至10-2(T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21]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22]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得的杨梅酱,不仅具有现有技术中杨梅酱口 感和色泽好、营养丰富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在减少杨梅酱霉变、提高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加 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处方:
[0026] 杨梅500份、白糖10份、黄原胶0? 2份、山梨酸钾0? 1份、
[0027] 苹果酸0.2份、柠檬酸0.1份、维生素A0. 3份
[0028] 制备方法:
[0029]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30] (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A,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31] (3)将步骤⑴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70°C,加入黄 原胶,搅拌30分钟,迅速冷却至1(T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32]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33] 实施例2
[0034]处方:
[0035] 杨梅500份、白糖30份、黄原胶0. 6份、山梨酸钾0. 7份、
[0036] 苹果酸0. 8份、柠檬酸0. 5份、维生素C0. 7份
[0037] 制备方法:
[0038]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39](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C,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40] (3)将步骤⑴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90°C,加入黄 原胶,搅拌40分钟,迅速冷却至20°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41]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42] 实施例3
[0043]处方:
[0044] 杨梅500份、白糖20份、黄原胶0.4份、山梨酸钾0.4份、
[0045] 苹果酸0?5份、柠檬酸0?3份、维生素E0. 5份
[0046] 制备方法:
[0047]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48](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E,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49] (3)将步骤⑴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80°C,加入黄 原胶,搅拌35分钟,迅速冷却至15°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50]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51] 实施例4
[0052]处方:
[0053] 杨梅500份、白糖15份、黄原胶0. 3份、山梨酸钾0. 3份、
[0054] 苹果酸0.4份、柠檬酸0.2份、维生素A0. 4份
[0055] 制备方法:
[0056]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57] (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A,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58](3)将步骤⑴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75°C,加入黄 原胶,搅拌32分钟,迅速冷却至12°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59]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60] 实施例5
[0061]处方:
[0062] 杨梅500份、白糖25份、黄原胶0. 5份、山梨酸钾0. 5份、
[0063] 苹果酸0. 6份、柠檬酸0. 4份、维生素C0. 6份
[0064] 制备方法:
[0065] (1)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0066] (2)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C,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 匀,得混合液;
[0067] (3)将步骤(1)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85°C,加入黄 原胶,搅拌38分钟,迅速冷却至18°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0068] (4)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0069] 实验例1本发明杨梅酱稳定性考察
[0070] 取同一批次杨梅,平均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和实施例 5组。
[0071] 对照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组方和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没有迅速冷却, 放置过夜的步骤,而是直接进行浓缩,所得杨梅酱;
[0072] 实施例3组、实施例4组和实施例5组分别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4和5组方和方 法制备杨梅酱。
[0073] 所有组别的果汁均在温度为25°C,且在相同的光照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考 察,每组三瓶,考察结果见下表1
[0074] 表1各组果汁稳定性考察情况(n= 3)
[0075]
[0076] 由上表1考察结果可得,对照组在12个月后出现少量霉变现象,而本发明三个实 施例所得杨梅酱,其在0-12个月的过程中均为出现任何霉变现象,稳定性良好。表明本发 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可以明显减少杨梅酱的霉变现象,大幅提高其稳定性。
【主权项】
1. 一种杨梅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杨梅500份、白糖10-30份、黄原胶0. 2-0. 6份、山梨酸钾0. 1-0. 7份、 苹果酸0. 2-0. 8份、柠檬酸0. 1-0. 5份、维生素0. 3-0. 7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杨梅500份、白糖15-25份、黄原胶0. 3-0. 5份、山梨酸钾0. 3-0. 5份、 苹果酸0. 4-0. 6份、柠檬酸0. 2-0. 4份、维生素0. 4-0. 6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酱,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 杨梅500份、白糖20份、黄原胶0. 4份、山梨酸钾0. 4份、 苹果酸〇. 5份、朽1檬酸0. 3份、维生素0. 5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酱,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C或维 生素E。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酱,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为新鲜成熟、无腐烂变质的杨 梅。6.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杨梅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取杨梅,去梗,去核,清洗,备用; (2) 取白糖、黄原胶、山梨酸钾、苹果酸、柠檬酸和维生素,加入一定量水,混合均匀,得 混合液; (3) 将步骤(1)所得杨梅清洗,切成丁块,与上述混合液混合,加热到70-90°C,加入黄 原胶,搅拌30-40分钟,迅速冷却至10-20 °C,放置过夜,得初果酱; (4) 将上述初果酱浓缩,灌装,灭菌,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酱,它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杨梅500份、白糖10-30份、黄原胶0.2-0.6份、山梨酸钾0.1-0.7份、苹果酸0.2-0.8份、柠檬酸0.1-0.5份、维生素0.3-0.7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杨梅酱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得的杨梅酱,不仅具有现有技术中杨梅酱口感和色泽好、营养丰富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在减少杨梅酱霉变、提高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IPC分类】A23L1/064, A23L1/302
【公开号】CN104905101
【申请号】CN201510307350
【发明人】陈超
【申请人】南京梦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