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及家用米粉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9

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及家用米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特别是一种米粉制作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家用米粉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米粉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湿法制粉,一般是先将大米筛选去杂、淘洗干净、浸泡、晾干,碾碎,再制成粉浆、将粉浆蒸至6?8成熟、凝固成型为湿米粉,然后再吹散、切割、松丝、红紫外线消毒灭菌,再把是米粉放入各种形状的定型盒中进入烘干机烘干成异形米粉丝或者直接将消毒灭菌后的湿米粉挂入烘干房烘干成米粉丝,此种方法制作周期较长,所需设备较多且占地较大,一般在工厂中采用较多。
[0003]另一种是干法制粉,首将大米在清水中浸泡使迷离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然后将原料投入米粉成型装置,原料经过磨浆、熟化、挤压成型为鲜湿米粉条,最后将鲜米粉老化I小时以上,进一步干燥后即可的成品米粉条,在制作工艺工一般通过摩擦和/或外部加热来进行熟化,摩擦需要逐步产生热量,对于初期进入的米粉原料无法保证其熟化温度,对于大米淀粉的糊化、淀粉间凝胶的产生以及米粉成型均产生不良影响,使用外部加热装置加热能够起到稳定熟化温度的作用,不过由于螺杆与挤压腔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现有的加热方式都会导致两者之间存在温差,从而对于米粉成型均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前期产生米粉废料。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米粉制作方法,降低螺杆与挤压腔之间的温差,提升米粉质量。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热阶段:加热装置对挤压研磨腔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的温度上升至Tl;
进料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将原料送入挤压研磨腔内从而进料;
熟化挤粉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对原料进行磨碎糅合,同时原料被熟化,经过研磨粉碎糅合熟化的原料通过成型模头挤出成为米粉;
所述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还包括均热阶段,所述均热阶段在进料阶段之前进行,均热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空转。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单位时间内螺杆均热的长度为L毫米/秒,4/3毫米/秒< L < 7
毫米/秒。
[0007]进一步的,所述均热阶段持续时间为tl秒,15秒< tl ( 120秒。
[0008]进一步的,所述均热阶段在预热阶段之后进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均热阶段与预热阶段同时进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均热过程中螺杆的转速为70至150转/分。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转速进一步优选为105至120转/分。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温度Tl彡105°C。
[0013]进一步的,一种家用米粉机,包括机座、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粉碎挤压成型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所述粉碎挤压成型系统包括挤压研磨腔、螺杆以及成型模头,所述加热装置对挤压研磨腔进行加热,所述螺杆位于挤压研磨腔内,所述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所述控制系统与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驱动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有前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的控制程序。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研磨腔与螺杆之间间隙配合,两者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2至0.5mm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加热装置加热时,由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先传递到挤压研磨腔上,再通过空气传递到螺杆上,这样势必会带来螺杆及挤压研磨腔各部热量不均,从而导致米粉在螺杆中受热不均,影响熟化不好的质量问题,通过在进料阶段前,增加均热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空转,促进空气对流,提升热传递效果,使螺杆、挤压研磨腔上下部温差减小,同时前后热均匀性也起一定的效果,使有效热面积增大。
[0016]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家用米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均热阶段持续时间与米粉废料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为本发明一种家用米粉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家用米粉机,包括机座11、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加热装置13、驱动系统14、控制系统15、温度传感器16。
[0019]所述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包括挤压研磨腔121、螺杆122以及成型模头123,该挤压研磨腔121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 1211,该挤压研磨腔121的另一端设置成型模头123,该螺杆122位于挤压研磨腔121内,该螺杆122与驱动系统14连接,控制系统15与驱动系统14电连接从而控制螺杆122进行转动,原料由进料口 1211进入家用米粉机,通过螺杆122的向成型模头123运送,运送过程中螺杆122与挤压研磨腔121共同作用将原料磨碎糅合,最后由成型模头123挤出成型。
[0020]所述加热装置13对挤压研磨腔121进行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16对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系统15与加热装置13、温度传感器16电连接从而控制加热装置13加热调节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
[0021]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第I种实施方式,参考上述家用米粉机的结构进行说明,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大米浸泡:优选直链淀粉高于20%的早籼米为原料,用水浸泡4h?12h,优选6?8h,使得原料含水量达到25?30% ;
步骤2、开机:加入大米原料并启动家用米粉机,首先控制系统15检测米粉机是否装配到位,若未装配到位则报警提示,若装配到位则正常开机;
步骤3、预热阶段:控制系统15控制加热装置13工作,加热装置13对挤压研磨腔12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上升,温度传感器16检测到温度上升至Tl时,其中Tl彡105°C,结束预热过程;
步骤4、均热阶段:控制系统15控制驱动系统14工作,驱动系统14驱动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的螺杆122空转,所谓空转也就螺杆122不带负载转动,即制作米粉的原料不进入挤压研磨腔121内,螺杆122空载转动,所述均热阶段持续时间为tl秒,15秒<〖1< 120秒。
[0022]步骤5、进料阶段:控制系统15控制驱动系统14工作,驱动系统14驱动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的螺杆122转动,原料由进料口 1211随螺杆122的转动进入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的挤压研磨腔121内,此阶段中控制系统15会检测是否有原料进入挤压研磨腔121内,若一段时间后仍未检测到有原料进入到挤压研磨腔121内,控制系统15会停止螺杆122转动,并报警提醒用户;
步骤6、熟化挤粉阶段:控制系统15控制驱动系统14工作,驱动系统14驱动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的螺杆122转动,螺杆122与挤压研磨腔121相互作用对原料进行磨碎糅合,原料的研磨细度以120?160目筛网为宜,同时原料被熟化,经过研磨粉碎糅合熟化的原料通过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的成型模头123挤出成为米粉。
[0023]本实施例中米粉制作过程中设置预热过程后,加热装置13先对挤压研磨腔12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上升至Tl,大米原料进入挤压研磨腔121后马上开始可以进入升温阶段,这样一来在熟化挤粉阶段前大米原料就能被一定程度的熟化处理,从而使得大米的硬度有所降低、大米的温度有所升高,有利于大米原料在熟化挤粉阶段中被粉碎挤压成型系统12粉碎,并缩短原料在熟化挤粉阶段中的熟化升温时间,避免原料粉碎后的熟化时间过长产生糊壁的情况,原料黏连在挤压研磨腔121内不易清洗,从而有助于米粉的制作成型且缩短制作周期,此外,大米原料进入挤压研磨腔121后大米中的淀粉即会开始进行糊化,从而提高制作过程中大米淀粉的糊化效率,使得更多的淀粉凝胶化,从而有助于米粉的成型以及优化成型后米粉的弹性、粘性、韧性。温度优选Tl ^ 105°C,这是因为,Tl小于105度,预热温度较低,对于大米的熟化以及大米淀粉的糊化影响不足,由于之后还要进行均热阶段等待处理,适当将预热温度Tl提高能够确保大米进入后有足够的熟化温度,确保制作出的米粉质量。
[0024]本实施例在预热阶段后进行均热阶段,由于加热装置加热时,由米粉机的结构可以看出热量由加热装置13传出先到达挤压研磨腔121的外表面,再由挤压研磨腔121的外表面向挤压研磨腔121的内表面传递,由于挤压研磨腔121与螺杆122需要设置研磨间隙,两者之间实际存在间隔,一般情况下挤压研磨腔121的内表面的热量需要通过辐射和热对流方式传 递给螺杆122,而这样的热量传递方式会带来螺杆122与挤压研磨腔121热量不均,螺杆122上的温度存在滞后性,同时热量也需要在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上进行传递,这也势必会造成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各部分温度不均,此外热空气密度小本身是向着上方流动势必也会造成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上下部分热量不均,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大米原料在挤压研磨腔121和螺杆122内受热不均,影响熟化裂化制出的米粉品质,而均热阶段中驱动系统14驱动螺杆122空转,促进挤压研磨腔121内空气对流,提升热传递效果,使螺杆122、挤压研磨腔121各部分温差减小,使有效热面积明显增大。
[0025]如图2所述是同等条件下(大米原料600g,预热温度110度)均热阶段持续时间tl与米粉废料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到在时间在70至80秒附近发生逆转,逆转前随着均热阶段持续时间的增加米粉废料的量不断减少,而逆转这随着均热阶段持续时间的增加米粉废料的量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在均热过程热量在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的传递是和热量向外传递损失同时进行的,起初一段时间内,均热阶段明显提升热传递效果,这使得螺杆122、挤压研磨腔121各部分温差减小,从而减少原料受热不均匀,减少米粉废料,但是当均热阶段持续时间逐渐增加,热量向外传递损失的效果逐渐显现,由于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的热量总量不断降低,导致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不断下降,对于大米的熟化以及大米淀粉的糊化影响不足,导致出品米粉的弹性、韧性差,容易断裂,于是导致米粉废料增加,因此将均热阶段持续时间为tl秒,15秒< tl ( 120秒,tl过小,均热阶段的效果还不显著,制作出的米粉废料仍然较多,tl过大,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下降,对于大米的熟化以及大米淀粉的糊化影响不足,导致出品米粉的弹性、韧性差,容易断裂,于是导致米粉废料增加。
[0026]在热量的传递过程当中,螺杆122的前后热均匀性也对米粉制作产生影响,螺杆122的长度越长,势必就会导致热传递的时间增加,当然螺杆122本身的热惯性也会增加,使得螺杆122对于温度的反应的敏感度也降低,所以综合时间这考虑,要使得单位时间内螺杆均热的长度为L毫米/秒,4/3毫米/秒< L < 7毫米/秒,如果L小于4/3毫米/秒,这样会导致均热的时间过长,以长度180mm的螺杆为例,其需热量能够均匀整个螺杆的时间已经要超过135秒,均热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势必导致热量向外传递损失,影响大米的熟化和糊化,使出品米粉的弹性、韧性差,容易断裂,废料增加,如果L大于7毫米/秒,这样就会导致均热的时间过短,同样以长度180mm的螺杆为例,其需热量能够均匀整个螺杆的时间不足26秒,这样可能会导致均热阶段持续时间过短,需要采用很大功率的加热装置,以及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才能达到,这样整机成本提升过大,不利于产品化,所以将单位时间内螺杆均热的长度限定在4/3毫米/秒< L < 7毫米/秒。
[0027]本实例中均热阶段中螺杆122空转的转速在70至150转/分,螺杆122空转的转速影响着热气的对流效果,螺杆122空转的转速过快,热气的对流强度过强,热量对外的热损失就会更大,从而影响螺杆122热吸收效果,热气对流强度太弱,热传递效果又变差,螺杆吸热就差,所以单从热对流而言,螺杆122空转的转速在70-150转/分情况下,螺杆122热吸收及热均匀性效果相对会好;再从电机的负载和空载特性来将,本实例选螺杆122的空转速度为105-120转/分,这样电机性能,成本最佳。
[0028]本实例中所述均热阶段在预热阶段之后进行,在预热阶段加热装置13对挤压研磨腔12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121的温度上升,当然这只是本方案的一种加热形式,本发明的加热方式上并不仅限制于采用加热挤压研磨腔121的形式,也可以直接加热螺杆122,或者螺杆122和挤压研磨腔121 —同加热,如前面所述的那样由于热传递的本身的特性,加之产品结构和材质的影响,必会带来螺杆122及挤压研磨腔121各部分热量不均,在预热阶段后增加均热阶段就是为了促进热传递,禁了减少各部分热量不均的情况,从而提升米粉的品质。
[0029]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均热阶段也可以与预热阶段同时进行,这里要说明,本发明所指的同时进行,并不是要求均热阶段和预热阶段必需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或者一方必须包含在另一方的阶段内,而是均热阶段与预热阶段至少有一部分时间同时进行即可,例如先开始预热阶段加热装置13进行加热,预热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均热阶段开启驱动装置14带动螺杆122空转,当预热到预定温度Tl后加热装置13停止加热预热阶段结束,而驱动装置14继续带动螺杆122空转,等到到达预定的均热阶段持续时间tl后均热阶段结束。
[0030]所述螺杆122与挤压研磨腔1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两者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2至0.5mm,螺杆122与挤压研磨腔121之间的间隙主要影响大米粉末的粒径大小,hl〈0.2mm研磨间隙过小,大米粉末的粒径减小,成型米粉中的损伤淀粉含量增加,这会导致米粉成品亮度值降低,黄度值升高,米粉的外观色泽较差,并且间隙越小加工难度会越大,成本也越高,hl>0.5mm研磨间隙过大,大米粉末的粒径增大,大米粉末的糊化温度变高,导致糊化效果变差,大米粉末的粘性变差,大米粉末间不易糅合均匀,导致米粉转化率降低,同时大米粉末颗粒数量减少,大米粉末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减少,米粉拉伸和咀嚼度指标降低,也会导致米粉的韧性变差,优选间隙采用0.3mm至0.45_。
[0031]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热阶段:加热装置对挤压研磨腔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的温度上升至Tl; 进料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将原料送入挤压研磨腔内从而进料; 熟化挤粉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对原料进行磨碎糅合,同时原料被熟化,经过研磨粉碎糅合熟化的原料通过成型模头挤出成为米粉;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还包括均热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空转,所述均热阶段在进料阶段之前进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时间内螺杆均热的长度为L毫米/秒,4/3毫米/秒< L < 7毫米/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阶段持续时间为tl秒,15秒< tl ( 120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阶段在预热阶段之后进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阶段与预热阶段同时进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过程中螺杆的转速为70至150转/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转速进一步优选为105至120转/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Tl^ 105°C。9.一种家用米粉机,包括机座、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粉碎挤压成型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所述粉碎挤压成型系统包括挤压研磨腔、螺杆以及成型模头,所述加热装置对挤压研磨腔进行加热,所述螺杆位于挤压研磨腔内,所述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所述控制系统与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驱动系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的控制程序。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米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研磨腔与螺杆之间间隙配合,两者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2至0.5_。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糊高效的米粉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热阶段:加热装置对挤压研磨腔加热从而使得挤压研磨腔的温度上升至T1;进料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将原料送入挤压研磨腔内从而进料;熟化挤粉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对原料进行磨碎糅合,同时原料被熟化,经过研磨粉碎糅合熟化的原料通过成型模头挤出成为米粉;均热阶段:驱动系统驱动螺杆空转;增加均热阶段,促进空气对流,提升热传递效果,使螺杆、挤压研磨腔各部分温差减小。
【IPC分类】A23L1/10, A23P1/10, A23P1/12
【公开号】CN104905393
【申请号】CN201510254042
【发明人】王旭宁, 纪昌罗, 田宏图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