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眼镜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眼镜存放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眼镜袋。
【背景技术】
[0002]需要使用眼镜的人在外出时,为在不需要佩戴眼镜时能保护好眼镜,常常需要把眼镜放到眼镜盒内,眼镜盒内一盘还需要放置眼镜布,以在眼镜脏时能够通过眼镜布把镜片擦试干净。现有技术中的眼镜盒体积大、重量大,携带很不方便。且由于眼镜布与眼镜盒是分离的,把眼镜布拿出来使用后,如果不注意及时把眼镜布放回眼镜盒,容易造成眼镜布丢失。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眼镜袋,从而克服现有的眼镜盒携带不方便且眼镜布容易丢失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眼镜袋,其中,包括:外袋,其设置有挂钩,且该外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一封口装置;以及内袋,其由眼镜布制作而成;该内袋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袋的内腔,且该内袋能够从所述外袋的袋口延伸出所述外袋之外。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挂钩为环状结构。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封口装置为拉链。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二封口装置。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封口装置为一封口绳。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发明体积小、质量较轻,并通过挂钩便于携带,且其内袋即能用于存放眼镜,又能作为眼镜布使用,能有效防止眼镜布的丢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根据本发明便携式眼镜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3]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4]1-外袋,2-拉链,3-内袋,4-封口绳,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7]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例为:一种便携式眼镜袋,其包括外袋I以及内袋3,外袋I的一个底角处设置有挂钩5,优选地,挂钩5为环状结构。外袋I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一封口装置,以用于打开或关闭外袋I ;优选地,第一封口装置为拉链2。内袋3由眼镜布制作而成,内袋3的底部固定于外袋I的内腔,且内袋3能够从外袋I的袋口延伸出外袋I之外。优选地,内袋3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二封口装置。优选地,第二封口装置为一封口绳4,拉紧封口绳4,便能够使内袋3的袋口收缩以闭合。
[0018]存放眼镜时,把眼镜放置于内袋3中,并使内袋3完全收缩于外袋I的内腔,关闭拉链2和封口绳4。由于外袋I设置有挂钩5,其可以挂在钥匙链或者背包上,也可以放于背包内,其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且当需要清洁眼镜时,把内袋3从外袋I中拉出,便可通过内袋3对镜片进行擦试,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内袋3与外袋I连在一起,能够有效避免眼镜布的丢失现象。
[0019]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眼镜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袋,其设置有挂钩,且该外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一封口装置;以及内袋,其由眼镜布制作而成;该内袋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袋的内腔,且该内袋能够从所述外袋的袋口延伸出所述外袋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环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装置为拉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二封口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眼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装置为一封口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镜袋,其中,包括:外袋,其设置有挂钩,且该外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一封口装置;以及内袋,其由眼镜布制作而成;该内袋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外袋的内腔,且该内袋能够从所述外袋的袋口延伸出所述外袋之外。优选地,所述内袋的袋口设置有一第二封口装置。本发明体积小、质量较轻,并通过挂钩便于携带,且其内袋即能用于存放眼镜,又能作为眼镜布使用,能有效防止眼镜布的丢失。
【IPC分类】A45C11/04
【公开号】CN104905523
【申请号】CN201510270382
【发明人】尚战峰, 黄慧俐, 贤振华, 周君雷, 刘晓永, 徐羽, 邵凡旭, 李红玉
【申请人】广西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