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手术及辅助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需要用到传统的手术及辅助装置共同配合来完成,单一的手术装置无法提供手术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也无法在手术中对医务人员提供帮助,医务人员需要借助其它的工具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由于传统的手术及辅助装置大都体积过大,在操作时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主体,在手术装置主体上侧设有消毒辅助箱,消毒辅助箱前侧设有消毒开关,消毒开关右侧设有温度显示片,温度显示片前侧设有刻度条,温度显示片右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右侧设有内窥透明板,消毒辅助箱左侧设有肩带固定片,肩带固定片上设有前背肩带,前背肩带左侧设有紧持钩锁扣,紧持钩锁扣下侧设有紧持钩,盛放室密封盖通过塑料折页与消毒辅助箱连接,盛放室密封盖上侧设有双向钩,消毒辅助箱上侧设有稳定底座,稳定底座上侧设有可旋转圆头,可旋转圆头上侧设有支撑轴,支撑轴左侧设有角度调节架,支撑轴上侧设有锥形台;
[0005]锥形台左侧设有下颚支板,下颚支板左侧设有弧形保护棉垫,锥形台右侧设有冷光灯支撑片,冷光灯支撑片上侧设有固定吸盘,固定吸盘上侧设有弹性连杆,弹性连杆上侧设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左侧设有冷光灯按钮,操作手柄上侧设有冷光灯,锥形台内部设有手术刀临时放置板;
[0006]消毒辅助箱内部设有隔温板,隔温板右侧壁设有传温散发罩,隔温板右侧设有盛放架粘合圈,盛放架粘合圈上侧设有手术刀盛放架,手术刀盛放架内侧设有插入筒,插入筒内部设有手术刀保护膜,隔温板左侧设有压缩筒,过滤套通过空气吸入管与压缩筒连通,压缩筒上侧设有空心支撑柱,空心支撑柱上侧设有螺旋冷凝管,螺旋冷凝管与冷凝水吸收盒连通,冷凝水吸收盒前侧设有冷凝水排放口,防漏塞通过防漏塞连接线与冷凝水排放口连接;
[0007]加料口密封门通过旋转合页与手术装置主体连接,加料口密封门前侧设有门把手,加料口密封门右侧设有通风口 ;
[0008]手术装置主体内部设有混药筒盛放座,混药筒盛放座上侧设有混药筒;
[0009]混药筒前侧设有剂量显示杆,剂量显示杆前侧设有无菌浮漂孔,混药筒右侧设有密封防菌圈,密封防菌圈右侧设有药剂输出管,药剂输出管上侧设有弯曲支架,弯曲支架上侧设有手腕套环,药剂输出管下侧设有放药阀门,药剂输出管与涂药头连通,涂药头右侧设有涂药头保护套,涂药头保护套上侧设有保护套固定扣,密封防菌圈上侧设有气压平衡管,气压平衡管内部设有单向进气塞,混药筒内部设有搅拌扇连接杆,搅拌扇连接杆下侧设有药剂导出槽,搅拌扇连接杆上侧壁设有搅拌扇叶,搅拌扇叶上设有防腐蚀套,搅拌扇连接杆上侧设有药剂流入仓,药剂流入仓上侧设有止血剂加入斗,止血剂加入斗右侧设有中和液加入口,中和液加入口内部设有防污橡胶球,药剂流入仓内部设有折叠条,搅拌扇连接杆左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左侧设有转动机盛放盒,转动机盛放盒左侧设有排热扇,转动机盛放盒前侧设有转动机开关,转动机盛放盒内部设有小型转动机;
[0010]混药筒上侧设有紧急输血箱;
[0011]紧急输血箱内部设有血液中转筒,外接罩通过血液输入管与血液中转筒连通,血液中转筒右侧设有血液输出管,血液输出管与分散盘连通,分散盘右侧设有静脉输血管,静脉输血管与直式刺针连通,静脉输血管下侧设有动脉输血管,动脉输血管与尖头针连通;
[0012]紧急输血箱左侧设有蓄电池,蓄电池左侧设有充电插口。
[0013]所述加料口密封门前侧设有孔形门锁。
[0014]所述通风口内设有防尘网。
[0015]所述冷光灯上设有聚光灯罩。
[0016]所述手术刀临时放置板上侧设有阻隔圆球。
[0017]所述消毒辅助箱内部设有干燥剂盛放盒。
[0018]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润滑圈。
[0019]所述血液中转筒下侧设有稳定三角块。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确,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2为本发明的锥形台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3为本发明的消毒辅助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4为本发明的手术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5为本发明的混药筒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6为本发明的紧急输血箱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手术装置主体,2:消毒辅助箱,3:消毒开关,4:温度显示片,5:刻度条,6:温度调节旋钮,7:内窥透明板,8:肩带固定片,9:前背肩带,10:紧持钩锁扣,11:紧持钩,12:盛放室密封盖,13:塑料折页,14:双向钩,15:稳定底座,16:可旋转圆头,17:支撑轴,18:角度调节架,19:锥形台,20:下颚支板,21:弧形保护棉垫,22:冷光灯支撑片,23:固定吸盘,24:弹性连杆,25:操作手柄,26:冷光灯按钮,27:冷光灯,28: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9:隔温板,30:传温散发罩,31:盛放架粘合圈,32:手术刀盛放架,33:插入筒,34:手术刀保护膜,35:压缩筒,36:过滤套,37:空气吸入管,38:空心支撑柱,39:螺旋冷凝管,40:冷凝水吸收盒,41:冷凝水排放口,42:防漏塞,43:防漏塞连接线,44:加料口密封门,45:旋转合页,46:门把手,47:通风口,48:混药筒盛放座,49:混药筒,50:剂量显示杆,51:无菌浮漂孔,52:密封防菌圈,53:药剂输出管,54:弯曲支架,55:手腕套环,56:放药阀门,57:涂药头,58:涂药头保护套,59:保护套固定扣,60:气压平衡管,61:单向进气塞,62:搅拌扇连接杆,63:药剂导出槽,64:搅拌扇叶,65:防腐蚀套,66:药剂流入仓,67:止血剂加入斗,68:中和液加入口,69:防污橡胶球,70:折叠条,71:传动轴,72:转动机盛放盒,73:排热扇,74:转动机开关,75:小型转动机,76:紧急输血箱,77:血液中转筒,78:外接罩,79:血液输入管,80:血液输出管,81:分散盘,82:静脉输血管,83:直式刺针,84:动脉输血管,85:尖头针,86:蓄电池,87:充电插口,88:孔形门锁,89:防尘网,90:聚光灯罩,91:阻隔圆球,92:干燥剂盛放盒,93:润滑圈,94:稳定三角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3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主体1,在手术装置主体I上侧设有消毒辅助箱2,消毒辅助箱2前侧设有消毒开关3,消毒开关3右侧设有温度显示片4,温度显示片4前侧设有刻度条5,温度显示片4右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6,温度调节旋钮6右侧设有内窥透明板7,消毒辅助箱2左侧设有肩带固定片8,肩带固定片8上设有前背肩带9,前背肩带9左侧设有紧持钩锁扣10,紧持钩锁扣10下侧设有紧持钩11,盛放室密封盖12通过塑料折页13与消毒辅助箱2连接,盛放室密封盖12上侧设有双向钩14,消毒辅助箱2上侧设有稳定底座15,稳定底座15上侧设有可旋转圆头16,可旋转圆头16上侧设有支撑轴17,支撑轴17左侧设有角度调节架18,支撑轴17上侧设有锥形台19。
[0031]如图2所示,锥形台19左侧设有下颚支板20,下颚支板20左侧设有弧形保护棉垫21,锥形台19右侧设有冷光灯支撑片22,冷光灯支撑片22上侧设有固定吸盘23,固定吸盘23上侧设有弹性连杆24,弹性连杆24上侧设有操作手柄25,操作手柄25左侧设有冷光灯按钮26,操作手柄25上侧设有冷光灯27,锥形台19内部设有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8。
[0032]如图3所示,消毒辅助箱2内部设有隔温板29,隔温板29右侧壁设有传温散发罩30,隔温板29右侧设有盛放架粘合圈31,盛放架粘合圈31上侧设有手术刀盛放架32,手术刀盛放架32内侧设有插入筒33,插入筒33内部设有手术刀保护膜34,隔温板29左侧设有压缩筒35,过滤套36通过空气吸入管37与压缩筒35连通,压缩筒35上侧设有空心支撑柱38,空心支撑柱38上侧设有螺旋冷凝管39,螺旋冷凝管39与冷凝水吸收盒40连通,冷凝水吸收盒40前侧设有冷凝水排放口 41,防漏塞42通过防漏塞连接线43与冷凝水排放口 41连接。
[0033]如图1所示,加料口密封门44通过旋转合页45与手术装置主体I连接,加料口密封门44前侧设有门把手46,加料口密封门44右侧设有通风口 47。
[0034]如图4所示,手术装置主体I内部设有混药筒盛放座48,混药筒盛放座48上侧设有混药筒49。
[0035]如图5所示,混药筒49前侧设有剂量显示杆50,剂量显示杆50前侧设有无菌浮漂孔51,混药筒49右侧设有密封防菌圈52,密封防菌圈52右侧设有药剂输出管53,药剂输出管53上侧设有弯曲支架54,弯曲支架54上侧设有手腕套环55,药剂输出管53下侧设有放药阀门56,药剂输出管53与涂药头57连通,涂药头57右侧设有涂药头保护套58,涂药头保护套58上侧设有保护套固定扣59,密封防菌圈52上侧设有气压平衡管60,气压平衡管60内部设有单向进气塞61,混药筒49内部设有搅拌扇连接杆62,搅拌扇连接杆62下
侧设有药剂导出槽63,搅拌扇连接杆62上侧壁设有搅拌扇叶64,搅拌扇叶64上设有防腐蚀套65,搅拌扇连接杆62上侧设有药剂流入仓66,药剂流入仓66上侧设有止血剂加入斗67,止血剂加入斗67右侧设有中和液加入口 68,中和液加入口 68内部设有防污橡胶球69,药剂流入仓66内部设有折叠条70,搅拌扇连接杆62左侧设有传动轴71,传动轴71左侧设有转动机盛放盒72,转动机盛放盒72左侧设有排热扇73,转动机盛放盒72前侧设有转动机开关74,转动机盛放盒72内部设有小型转动机75。
[0036]如图4所示,混药筒49上侧设有紧急输血箱76。
[0037]如图6所示,紧急输血箱76内部设有血液中转筒77,外接罩78通过血液输入管79与血液中转筒77连通,血液中转筒77右侧设有血液输出管80,血液输出管80与分散盘81连通,分散盘81右侧设有静脉输血管82,静脉输血管82与直式刺针83连通,静脉输血管82下侧设有动脉输血管84,动脉输血管84与尖头针85连通。
[0038]如图4所示,紧急输血箱76左侧设有蓄电池86,蓄电池86左侧设有充电插口 87。
[0039]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可通过前背肩带9将手术装置前背在自己身上,通过紧持钩11调节好松紧程度将手术装置固定好,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感到劳累可调节好锥形台19的角度,将下颚抵在下颚支板20上进行手术,手术中如果出现暂时不使用手术刀的时候可以将手术刀暂时放置在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8上,通过冷光灯27来提供手术时所需的光源,手术过程中可以将手术所需的药物和止血剂通过混药筒49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涂药头57来对患者进行手术处所需的药物和止血剂涂抹,通过搅拌扇叶64来对药物进行搅拌混合。
[0040]如果手术中需要紧急输血,可通过紧急输血箱76来对患者进行输血,通过外接罩78接入外来血源,如果患者失血量较少,可通过静脉输血管82进行静脉输血,如果患者失血量较多,可以通过动脉输血管84进行动脉输血,手术完毕后将手术刀放入手术刀盛放架32上的插入筒33内进行消毒,通过压缩筒35来提供消毒所需的温度环境,通过蓄电池86来提供手术所需的电源即可。
[0041]所述加料口密封门44前侧设有孔形门锁88。这样设置,可以对加料口密封门44进行密封保护。
[0042]所述通风口 47内设有防尘网89。这样设置,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通风口 47内,污染内部的环境。
[0043]所述冷光灯27上设有聚光灯罩90。这样设置,可以在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对冷光灯27的灯光进行聚焦,保证光线充足。
[0044]所述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8上侧设有阻隔圆球91。这样设置,可以对临时放置的手术刀进行阻隔,防止晃动时手术刀发生滑落。
[0045]所述消毒辅助箱2内部设有干燥剂盛放盒92。这样设置,可以保持消毒辅助箱2内部干燥。
[0046]所述传动轴71上设有润滑圈93。这样设置,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传动轴71发生磨损。
[0047]所述血液中转筒77下侧设有稳定三角块94。这样设置,可以起到稳定血液中转筒77的作用,防止晃动引起血液中转筒77的倾倒。
[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主体(I),其特征在于: 在手术装置主体(I)上侧设有消毒辅助箱(2),消毒辅助箱(2)前侧设有消毒开关(3),消毒开关(3)右侧设有温度显示片(4),温度显示片(4)前侧设有刻度条(5),温度显示片(4)右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6)右侧设有内窥透明板(7),消毒辅助箱(2)左侧设有肩带固定片(8),肩带固定片(8)上设有前背肩带(9),前背肩带(9)左侧设有紧持钩锁扣(10),紧持钩锁扣(10)下侧设有紧持钩(11),盛放室密封盖(12)通过塑料折页(13)与消毒辅助箱(2)连接,盛放室密封盖(12)上侧设有双向钩(14),消毒辅助箱(2)上侧设有稳定底座(15),稳定底座(15)上侧设有可旋转圆头(16),可旋转圆头(16)上侧设有支撑轴(17),支撑轴(17)左侧设有角度调节架(18),支撑轴(17)上侧设有锥形台(19); 锥形台(19)左侧设有下颚支板(20),下颚支板(20)左侧设有弧形保护棉垫(21),锥形台(19)右侧设有冷光灯支撑片(22),冷光灯支撑片(22)上侧设有固定吸盘(23),固定吸盘(23)上侧设有弹性连杆(24),弹性连杆(24)上侧设有操作手柄(25),操作手柄(25)左侧设有冷光灯按钮(26),操作手柄(25)上侧设有冷光灯(27),锥形台(19)内部设有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8); 消毒辅助箱(2)内部设有隔温板(29),隔温板(29)右侧壁设有传温散发罩(30),隔温板(29)右侧设有盛放架粘合圈(31),盛放架粘合圈(31)上侧设有手术刀盛放架(32),手术刀盛放架(32)内侧设有插入筒(33),插入筒(33)内部设有手术刀保护膜(34),隔温板(29)左侧设有压缩筒(35),过滤套(36)通过空气吸入管(37)与压缩筒(35)连通,压缩筒(35)上侧设有空心支撑柱(38),空心支撑柱(38)上侧设有螺旋冷凝管(39),螺旋冷凝管(39)与冷凝水吸收盒(40)连通,冷凝水吸收盒(40)前侧设有冷凝水排放口(41),防漏塞(42)通过防漏塞连接线(43)与冷凝水排放口(41)连接; 加料口密封门(44)通过旋转合页(45)与手术装置主体(I)连接,加料口密封门(44)前侧设有门把手(46),加料口密封门(44)右侧设有通风口(47); 手术装置主体(I)内部设有混药筒盛放座(48),混药筒盛放座(48)上侧设有混药筒(49); 混药筒(49)前侧设有剂量显示杆(50),剂量显示杆(50)前侧设有无菌浮漂孔(51),混药筒(49)右侧设有密封防菌圈(52),密封防菌圈(52)右侧设有药剂输出管(53),药剂输出管(53)上侧设有弯曲支架(54),弯曲支架(54)上侧设有手腕套环(55),药剂输出管(53)下侧设有放药阀门(56),药剂输出管(53)与涂药头(57)连通,涂药头(57)右侧设有涂药头保护套(58),涂药头保护套(58)上侧设有保护套固定扣(59),密封防菌圈(52)上侧设有气压平衡管(60),气压平衡管¢0)内部设有单向进气塞(61),混药筒(49)内部设有搅拌扇连接杆(62),搅拌扇连接杆¢2)下侧设有药剂导出槽(63),搅拌扇连接杆(62)上侧壁设有搅拌扇叶(64),搅拌扇叶¢4)上设有防腐蚀套(65),搅拌扇连接杆¢2)上侧设有药剂流入仓(66),药剂流入仓¢6)上侧设有止血剂加入斗(67),止血剂加入斗(67)右侧设有中和液加入口(68),中和液加入口 ¢8)内部设有防污橡胶球(69),药剂流入仓(66)内部设有折叠条(70),搅拌扇连接杆¢2)左侧设有传动轴(71),传动轴(71)左侧设有转动机盛放盒(72),转动机盛放盒(72)左侧设有排热扇(73),转动机盛放盒(72)前侧设有转动机开关(74),转动机盛放盒(72)内部设有小型转动机(75); 混药筒(49)上侧设有紧急输血箱(76); 紧急输血箱(76)内部设有血液中转筒(77),外接罩(78)通过血液输入管(79)与血液中转筒(77)连通,血液中转筒(77)右侧设有血液输出管(80),血液输出管(80)与分散盘(81)连通,分散盘(81)右侧设有静脉输血管(82),静脉输血管(82)与直式刺针(83)连通,静脉输血管(82)下侧设有动脉输血管(84),动脉输血管(84)与尖头针(85)连通; 紧急输血箱(76)左侧设有蓄电池(86),蓄电池(86)左侧设有充电插口(8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密封门(44)前侧设有孔形门锁(8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47)内设有防尘网(89)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灯(27)上设有聚光灯罩(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刀临时放置板(28)上侧设有阻隔圆球(9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辅助箱(2)内部设有干燥剂盛放盒(9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71)上设有润滑圈(93) ο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中转筒(77)下侧设有稳定三角块(94)。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前背式内科手术装置包括手术装置主体,在手术装置主体上侧设有消毒辅助箱,消毒辅助箱前侧设有消毒开关,消毒开关右侧设有温度显示片,消毒辅助箱内部设有隔温板,隔温板右侧壁设有传温散发罩,隔温板右侧设有盛放架粘合圈,盛放架粘合圈上侧设有手术刀盛放架,手术刀盛放架内侧设有插入筒,紧急输血箱内部设有血液中转筒,外接罩通过血液输入管与血液中转筒连通,血液中转筒右侧设有血液输出管,血液输出管与分散盘连通。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对患者进行内科手术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智能准确,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IPC分类】A61B19/00, A61L2/04, A61M5/14, A61B19/02, A61M35/00
【公开号】CN104905876
【申请号】CN201510287612
【发明人】衡雪源
【申请人】衡雪源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