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酵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型中药,具体涉及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酵型中药,同时还涉及该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属于兽用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能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一般为5?15 %,卫生条件差而伴发其他疾病时死亡率可大幅上升,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0003]兽药典中扶正解毒散主要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病,但是散剂需要拌料后服用,使用极为不便,且散剂不易吸收,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此,公布号CN103830313A的专利针对传统剂型做出改进,提供了一种兽用扶正解毒口服液,以板蓝根、黄芪、淫羊藿为原料药,采用传统的水煎法提取原料药中有效成分,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制得浓缩液,再将苯甲酸钠、吐温-80加入浓缩液中,加水定容制得。该口服液性质稳定,药效高于传统的散剂,并且通过饮水方式添加,使用方便。但是,采用传统水煎法提取对原料药的利用率较低,且药液中大分子物质难以被吸收利用,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突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酵型中药,以提高原料药利用率,增加药物中易吸收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善药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
[0005]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所述营养添加物由豆柏、红糖和蛋白胨组成,每80?1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3?5g、红糖3?5g、蛋白胨1.5?2.5g ;每ImL中药提取液由0.8?1.2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组成。
[0008]所述益生菌为乳酸菌,可选用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等常用乳酸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9]所述益生菌由乳酸菌和酵母菌组成,如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和酵母菌组成,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的数量比为(I?3): (I?3): (I?3): (I?3)。其中,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为乳酸菌,酵母菌为真菌,将这几种有益菌联合培养,可以使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如乳酸酵素、胞外多糖、酶及维生素的种类相较单一益生菌培养的更加全面,同时,利用多种有益菌可以使中药提取液发酵的更充分,提高发酵型中药对疾病的防治效果。
[0010]所述原料药中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的质量比为2:2:1(兽药典中扶正解毒散的组方),也可在该配比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微调是本领域常规技术,其与原方的防治效果基本相同。配制机理为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黄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敛疮生肌,增强机体抵抗力;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
[0011]所述水煎提取为常规技术,可参照下述方法制备,即取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水煎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即可。如水煎提取3次,即在原料药中加入4?6倍量(于原料药质量)的水,煮沸25?40分钟,滤过;依上法分别在滤渣中加入2?4倍量(于药渣质量)的水,煮沸25?40分钟;合并3次提取液,浓缩。
[0012]优选的,每9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4g、红糖4g、蛋白胨2g,每ImL中药提取液由I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
[0013]所述蛋白胨优选动物蛋白胨,如牛肉蛋白胨、羊肉蛋白胨等。
[0014]所述厌氧发酵为常规的发酵培养技术,如在发酵培养前将发酵原料经高压灭菌处理(如121°C高压灭菌30分钟),不适于高压灭菌处理的组分除外(如菌种、某些盐等)。在发酵原料、发酵菌种一定的前提下,可进一步优化菌种的接种量及活菌数,发酵条件(如温度和时间)也可进一步优选。
[0015]优选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为原料质量(中药提取液与营养添加物的质量之和)的0.5?1.5%;益生菌中总活菌数为5X 17?1.5X108cfu/mL。更优选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为I %,总活菌数为I X 108cfu/mL。
[0016]优选的,厌氧发酵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5?40°C,发酵时间40?56小时。更优选的,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48小时。
[0017]益生菌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自制。乳酸菌自制时,挑取甘油冻存管中固体菌种,接入液体MRS培养基中,37°C厌氧发酵24小时即得。MRS培养基的成分如下(g/L):蛋白胨10.0、牛肉粉8.0、酵母粉4.0、葡萄糖20.0、磷酸氢二钾2.0、柠檬酸氢二铵2.0、乙酸钠
5.0、硫酸镁0.2、硫酸锰0.04、吐温801.0,pH值5.7 ± 0.2,118 °C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0018]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营养添加物,高压灭菌后接种益生菌,在温度35?40°C下厌氧发酵40?56小时,即得。
[0019]每ImL中药提取液由0.8?1.2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组成。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的质量比为2:2:1 (兽药典中扶正解毒散的组方),也可在该配比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0020]具体的,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水煎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即得。水煎提取可进行3次,如在原料药中加入4?6倍量(于原料药质量)的水,煮沸25?40分钟,滤过;依上法分别在滤渣中加入2?4倍量(于药渣质量)的水,煮沸25?40分钟;合并3次提取液。
[0021]所述营养添加物由豆柏、红糖和蛋白胨组成,每80?1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3?5g、红糖3?5g、蛋白胨1.5?2.5g。
[0022]优选的,每9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4g、红糖4g、蛋白胨2g,每ImL中药提取液由I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
[0023]所述益生菌为乳酸菌,可选用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等常用乳酸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4]所述益生菌由乳酸菌和酵母菌组成,如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和酵母菌组成,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的数量比为(I?3): (I?3): (I?
3): (I ?3) ο
[0025]优选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为原料质量(中药提取液与营养添加物的质量之和)的0.5?1.5%;益生菌中总活菌数为5X 17?1.5X108cfu/mL。更优选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为I %,总活菌数为I X 108cfu/mL。
[0026]所述厌氧发酵的条件优选为:发酵温度37°C,发酵时间48小时。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8]益生菌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可对动物生长、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能改善肠道环境,促进消化,抑制病原菌,起到增强体质、控制疾病发生的作用。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某些中药在抗菌的同时还具有改善和调节机体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板蓝根、黄芪对益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然而中药提取液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不利于益生菌的生长,且中药提取液不能够为益生菌发酵提供足够、全面的营养,鉴于上述不良影响和营养缺失,本发明有针对性的添加由豆柏、红糖和蛋白胨(尤其是动物蛋白胨)组成的营养添加物,一方面提高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另一方面提高营养添加物的利用率和原料药的利用率,降低发酵成本,同时使益生菌更好地发挥对中药提取液的发酵作用,将药物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大分子物质更多的降解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并且,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活性物质能提高药物的作用效果。
[0029]本发明中中药提取液经益生菌发酵后,有效成分活性增强、毒性降低,中草药利用率升高;发酵过程中,不能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可以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与发酵过程中产生新的活性物质和益生菌代谢产物配合,能协同增强药物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该发酵型中药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良好,经164例临床实验证实,有效率达93.3%。在最佳情况下,发酵产物中益生菌菌数可达到7.0X109cfu/g,能够调节鸡肠道菌群,抑制病原微生物,提高鸡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鸡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发生,经43例试验,可使疾病平均发病率降低31.8%。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述实施例仅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90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2:1组成;营养添加物由4克豆柏、4克红糖和2克牛肉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单一乳酸菌(嗜热链球菌),益生菌的接种量为原料质量的I %,活菌数为I X 108cfu/mL。
[0033]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I)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先在原料药中加入5倍量(于原料药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过;依上法分别在滤渣中加入2倍量(于药渣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合并3次提取液,浓缩得90mL中药提取液;
[0035](2)厌氧发酵: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营养添加物,121°C下高压灭菌30分钟,接种乳酸菌,在温度37°C下厌氧发酵48小时,发酵液中乳酸菌菌数为7.0X 109cfu/mL。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80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2:1组成;营养添加物由3克豆柏、5克红糖和2克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单一乳酸菌(植物乳杆菌),益生菌的接种量为原料质量的0.5%,活菌数为1.5X108cfu/mL。
[0038]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I)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先在原料药中加入4倍量(于原料药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过;依上法分别在滤渣中加入3倍量(于药渣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合并3次提取液,浓缩得10mL中药提取液;
[0040](2)厌氧发酵:在中药
提取液中加入营养添加物,121°C下高压灭菌30分钟,接种乳酸菌,在温度35°C下厌氧发酵50小时,发酵液中乳酸菌菌数为6.8X 109cfu/mL。
[0041]实施例3
[0042]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120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2:1组成;营养添加物由5克豆柏、3克红糖和2克牛肉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3:3:3:1组成,益生菌的接种量为原料质量的1.5%,总活菌数为0.5X108cfu/mL。
[0043]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I)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先在原料药中加入6倍量(于原料药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过;依上法分别在滤渣中加入2倍量(于药渣质量)的水,煮沸30分钟;合并3次提取液,浓缩得10mL中药提取液;
[0045](2)厌氧发酵: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营养添加物,121°C下高压灭菌30分钟,接种益生菌,在温度40°C下厌氧发酵40小时,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6.7X 109cfu/mL。
[0046]实施例4
[0047]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90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2.1:1.05组成;营养添加物由3克豆柏、3克红糖和1.5克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2:3:2:3组成,益生菌的接种量、活菌数以及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4.2X 19Cfu/
mLo
[0048]实施例5
[0049]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100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05:2:1.1组成;营养添加物由5克豆柏、5克红糖和2.5克羊肉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3:2:3:2组成,益生菌的接种量、活菌数以及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6.9 X 109cfu/mLo
[0050]实施例6
[0051]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中药提取液由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89g,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按照质量比2:2.05:1.05组成;营养添加物由3.9克豆柏、3.8克红糖和1.8克蛋白胨组成,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1.5:2.5:1.5:2.5组成,益生菌的接种量、活菌数以及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 4.8X109cfu/mL。
[0052]实施例7
[0053]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除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1.5:2.5:1.5:2.5组成外,其他均同实施例3,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
6.2 X 109cfu/mLo
[0054]实施例8
[0055]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除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按照数量比1:1:1:1组成外,其他均同实施例3,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5.5 X 19Cfu/
mLo
[0056]实施例9
[0057]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除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按照数量比1:1:1组成外,其他均同实施例1,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6.2X109cfu/mL。
[0058]实施例10
[0059]本实施例中的发酵型中药,除益生菌为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按照数量比1.5:1组成外,其他均同实施例1,发酵液中益生菌菌数为5.8X 109cfu/mL。
[0060]以下根据相关试验资料说明本发明效果。
[0061]试验资料:
[0062](一 )治病方面:
[0063]1、主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0064]2、病例统计:治疗164例中,肉仔鸡124例,蛋仔鸡40例;病程最短I天,最长5天。
[0065]3、治疗方法:将实施例1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每250mL兑水1000斤给病鸡自由饮用(也可计算好每天总饮水量一次集中投药)。每个疗程3?5天,疗程间隔3?5天即可再用下一个疗程。一般I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之后再使用I个疗程,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0066]4、疗效评定标准:
[0067]治愈:腹泻症状消失,鸡群精神状态及采食量正常;
[0068]好转:腹泻率减少,精神状态及采食量基本达到正常;
[0069]无效:达不到好转目标者。
[0070]5、治疗效果:
[0071]最短2天,最长5天,用药治愈125例,占76.2% ;好转28例,占17.1 % ;无效11例,占6.7% ;总有效率93.3%o
[0072]典型病例:
[0073]病例1:河南省某乡肉鸡场,发病肉鸡29日龄,发病率80%,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法氏囊呈黄色胶胨样水肿、质硬、粘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早晚2次集中投药,2天后有明显效果,5天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0074]病例2:河南省某镇肉鸡场,发病肉鸡27日龄,发病率60%,症状为精神不振,多饮,排白色色水样便,法氏囊发炎、坏死,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早晚2次集中投药,I天后有明显效果,4天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0075]病例3:河南省某乡肉鸡场,发病肉鸡25日龄,发病率85%,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极度虚弱;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炎、坏死,粘膜上覆盖有奶油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采用实施例4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早晚2次集中投药,2天后有明显效果,6天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0076]病例4:河南省某乡蛋鸡场,发病日龄30,发病率70%,病鸡精神不振,饮水增多,采食量减少,排白色水样稀粪,病重者及病死鸡表现脱水症状;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肾肿胀、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采用实施例5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早晚2次集中投药,2天后有明显效果,6天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0077]( 二 )防病方面:
[0078]将实施例1制备的发酵型中药每250mL兑水2000斤给病鸡自由饮用,雏鸡每I周喂食一次,幼鸡每2周喂食一次。在河南省某镇肉鸡场进行对比试验,选择43批共1720只雏鸡喂食,按上述要求喂食,与不喂食该药的1720只雏鸡对照组相比,疾病发病率降低28.7?34.9%不等,平均发病率降低31.8%。
[0079]上述实施例中豆柏、红糖、蛋白胨均可采用食品级。其中,蛋白胨(pepto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将肉、酪素或明胶用酸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的外观呈淡黄色的粉剂,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蛋白质经酸、碱或蛋白酶分解后也可形成蛋白胨。
[008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地进行变化或替换,但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主权项】
1.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添加物由豆柏、红糖和蛋白胨组成,每80?1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3?5g、红糖3?5g、蛋白胨1.5?2.5g ;每ImL中药提取液由0.8?1.2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原料药由板蓝根、黄芪和淫羊藿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的质量比为2: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中药,其特征在于:每9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4g、红糖4g、蛋白胨2g,每ImL中药提取液由I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型中药,其特征在于:益生菌为乳酸菌。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型中药,其特征在于:益生菌由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和酵母菌组成,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酵母菌的数量比为(I?3): (I?3): (I?3): (I?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中药,其特征在于:厌氧发酵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5?40°C,发酵时间40?56小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营养添加物,高压灭菌后接种益生菌,在温度35?40°C下厌氧发酵40?56小时,即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的质量比为2:2: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9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柏4g、红糖4g、蛋白胨2g,每ImL中药提取液由I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酵型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胨为动物蛋白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酵型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兽用中医药技术领域。该发酵型中药以中药提取液、营养添加物为原料,接种益生菌后经厌氧发酵制得,营养添加物由豆粕、红糖和蛋白胨组成,每80~100mL中药提取液中加入豆粕3~5g、红糖3~5g、蛋白胨1.5~2.5g;每1mL中药提取液由0.8~1.2g原料药经水煎提取制得。本发明中药提取液经益生菌发酵后,有效成分活性增强、毒性降低,中草药利用率升高;发酵过程中不能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与发酵培养产生的活性物质和益生菌代谢产物配合,能协同增加药物对疾病的防治效果。
【IPC分类】A61K35/747, A61P31/14, A61K35/744, A61K36/064, A61K36/481
【公开号】CN104906174
【申请号】CN201510348496
【发明人】乔宏兴, 史洪涛, 边传周, 王永芬, 张菡
【申请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