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0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淋巴回流障碍 引起,其可能的机制为:由于腋窝淋巴的清扫切断了上肢的淋巴同流通路,使上肢的淋巴不 能充分引流,导致上肢淋巴液中的蛋白浓度增高,滤过压增加,由于血浆蛋白减少,使液体 渗透压降低;同时,毛细血管渗透压增加,所以可出现程度不等的上肢水肿,随后上肢组织 出现纤维化及炎症的淋巴水肿。目前研宄表明,其发病因素与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放疗、年龄、体重指数、术侧为优势肢体、高血压病史、患肢感染与损伤相关。
[0003]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是物理 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手法按摩、功能锻炼、肢体气压治疗仪、微波治疗等,治疗 效果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并倾向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无针对 淋巴水肿的有效治疗药物,有报道苯吡啶和香豆素类药物能增强淋巴水肿肢体组织间液中 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诱导蛋白降解,对肢体淋巴水肿有一定作用。苯吡喃酮类药物治疗淋 巴水肿,效果不稳定,且具有肝脏毒性,仅作为辅助用药。
[0004] 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大致可分为病变组织切除 (传统手术切除,负压抽吸)、旁路引流手术(静脉一淋巴管吻合、淋巴管移植、自体静脉代 替淋巴管移植、皮瓣引流、网膜引流、淋巴结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两种,但手术治疗 费用高,创伤大,并发症多,远期疗效差,患者接受度低,常需要高精密度的手术技术及操 作,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由于现代医学在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上的有限,中医药便成 为了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思路及新方法。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 水肿的中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的治疗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鸡血藤25-35份、半截叶11-19份、柄果槲寄生11-19份、常春藤子5-13份、假鹰爪根 4- 8份、樟树子11-19份、肿节风5-13份、鸡树条4-8份。
[0007]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药组成: 鸡血藤28-32份、半截叶13-17份、柄果槲寄生13-17份、常春藤子7-11份、假鹰爪根 5- 7份、樟树子13-17份、肿节风7-11份、鸡树条5-7份。
[0008]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 料药组成: 鸡血藤30份、半截叶15份、柄果槲寄生15份、常春藤子9份、假鹰爪根6份、樟树子15 份、肿节风9份、鸡树条6份。
[0009] 本发明的中药中, 半截叶别名锅铲叶、金边莲,半节叶、半节观音,牙喃坝。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 莲的全草。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 疟疾,蛔虫病。
[0010] 柄果槲寄生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为桑寄 生科植物柄果懈寄生Viscummultinerve(Hayata)Hayata[V.orientaleWild.var. multinerveHayata;V.stipitatumLecomte]的带叶莖枝。性味辛;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活血止痛;安胎;下乳。主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高 血压;胎动不安;乳汁不下 常春藤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Lkochvar.Sinensis(Tobl.)Rehd. [H.sinensisTobl.]的果实。甘,温,无毒。性味味甘;苦;性温。功能主治补肝肾; 强腰膝,行气止痛。主体虚赢弱;采膝酸软,血痹;脘腹冷痛。
[0011] 假鹰爪根别名爪芋根,为番落枝科植物假鹰爪DesmoschinensisLour. [D.cochinchinensissensuMerr.]的根。性味辛;温;有小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行气化瘀;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胃痛腹 胀;疥癣。
[0012] 樟树子别名樟梨,香樟子、大木姜子,樟木子,樟扣,樟子、樟太蔻。来源为樟科植 物樟的果实。辛,温,无毒。功能主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
[0013] 鸡树条别名鸡树条子,糯米条。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甘苦,平。功 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
[0014] 其它药物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记载的中药。
[0015] 乳腺癌在中医古籍中的相关论述散在于"水肿""痹症" "瘀证"等多种病证范畴内 《医宗金鉴》指出"乳岩有肝脾两伤,气血凝结而成。" "气滞血瘀"是乳腺癌发病的基础,手术 虽可移除有形之肿物,但疾病本质仍存。根据祖国医学观点,气滞则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故可见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局部肢体肿胀,气血瘀滞不行,则不通则痛,故见疼痛,气 血不能荣养肌肤四末,故见麻木,甚者血不荣筋,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中医外治法在肿瘤及 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发明的中药中,单叶鸡血藤、半截叶行气止痛,活血 散瘀为君药,柄果槲寄生、常春藤子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为臣药,佐以假鹰爪根、樟树子辛散 温通,祛瘀止痛,再加鸡树条、肿节风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局部外用使药效直达病所。既体 现了中药外用特色,又兼顾整体病机,共奏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 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17]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鸡血藤30g、半截叶15g、柄果槲寄生15g、常春藤子9g、假鹰爪根6g、樟树子5g、肿节风 9g、鸡树条9g。
[0018]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鸡血藤28g、半截叶17g、柄果槲寄生13g、常春藤子llg、假鹰爪根5g、樟树子13g、肿节 风llg、鸡树条7g。
[0019]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鸡血藤32g、半截叶13g、柄果槲寄生17g、常春藤子7g、假鹰爪根7g、樟树子17g、肿节 风7g、鸡树条5g。
[0020]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鸡血藤25g、半截叶19g、柄果槲寄生llg、常春藤子13g、假鹰爪根4g、樟树子llg、肿节 风13g、鸡树条8g。
[002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 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鸡血藤35g、半截叶llg、柄果槲寄生19g、常春藤子5g、假鹰爪根8g、樟树子19g、肿节 风5g、鸡树条4g。
[0022] 对实施例1和对照例制备的中药进行了临床试验,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I.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乳腺科门诊或住院部共122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122例患者均为女性,治疗组年龄37-81岁,平均 年龄为(54. 2 ±10. 5)岁,对照组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53. 2 ±8. 0)岁;治疗组平均淋 巴结转移数目为(2. 5±4. 2)枚,对照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2. 3±3. 9)枚;治疗组平 均病程为(35. 9±25. 6)d,对照组平均病程为(31. 9±35. 8)d,2组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数 目、病程等一般资料分布相近,2组具有可比性(P>0.05)。122例患者中,均曾行患侧腋下 淋巴结清扫术,其中治疗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2例,保乳术20例,对照组改良根治术28 例,保乳术22例;治疗组术后接受放疗15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中,患肢与日常优势肢 体相符30例,对照组相符34例;2组患者术式、术后放疗、日常优势肢体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P>0.05)。
[0023] 治疗前对患者水肿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水肿为患肢与健肢周径相差3cm以下,水 肿范围只局限于上臂近端或前臂或手掌部位;中度水肿为患肢与健肢周径相差3-6cm,水 肿的范围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重度水肿为患肢与健肢周径相差6cm以上,皮 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2组患者治 疗前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组具有可比性(P>0. 05)。

I. 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 2. 1纳入标准 1)可手术乳腺癌术后出现上肢水肿患者:主诉有患肢肿胀、酸痛、 沉重等不适感,且测量发现患肢较健侧肿胀增粗(>0.2cm)者;2)局部辩证属于阴肿患 者(患肢肿胀,皮色苍白无泽,按之软韧可有凹陷,局部肤色不红、皮温不高,伴有或不伴疼 痛);3)Karnofsky评分大于60分,依从性好的患者。
[0025] 1.2.2排除标准1)患肢诊断为急性淋巴管炎的患者,伴有白细胞升高等急性感 染征象;2)有远处转移的IV期乳腺癌患者;3)Kamofsky评分小于60分,有严重器质性疾 病,随访困难,依从性差的患者;4)术后腋下肿瘤组织残留或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压迫造成 上肢水肿患者。
[0026] L 3研宄方法 1. 3. 1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中医治疗以本发明实施例 的中药,处方:鸡血藤30g、半截叶15g、柄果槲寄生15g、常春藤子9g、假鹰爪根6g、樟树子 5g、肿节风9g、鸡树条9g。药物混合后粉碎成细粉,加热至40-50°C左右,布包后热敷患肢 1-2次/d,30min/次,热敷疗法为主,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包括:抬高患肢、手法按摩、功 能锻炼、弹力袖套、肢体气压治疗仪等相结合;对照组主要采取物理治疗法,方法同治疗组, 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0027] 1. 3. 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侧上肢周径、健侧上肢周径(用软尺在鹰嘴上下各10 cm处测臂围)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主要以肢体疼痛程度为主要观察指标,以四周为一疗 程,每周均对自觉疼痛程度及水肿程度的改善二方面进行一次评价,共4次。
[0028] 1.3.3疗效评价患肢水肿改善程度:治疗后患肢周径与治疗前患肢周径对比,并 计算有效指数(若水肿波及整个上肢时分别计算上臂有效指数及前臂有效指数,并取均值 作为整体有效指数)。有效指数大于90%为显效,有效指数10% -90%为有效,有效指数小 于10%为无效。有效指数=(治疗前患肢臂-治疗后患肢臂围)/(治疗前患肢臂围-治 疗前健之臂围)X100% ;患肢疼痛缓解程度:对治疗前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级,0级为不 痛,1级为间歇痛,可不用药,2级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3级为持续痛伴血压、脉 搏等变化。治疗后疼痛缓解1个级别或以上,为有效,并记录疼痛完全缓解时间;疼痛无缓 解或加重,为无效。
[0029]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基线比较计数资料 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患肢有效指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疼痛缓解程 度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疼痛缓解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0030] 2 结果 2.1患肢水肿改善程度 经过1个疗程(4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34 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40. 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8. 4%,对照组显效9例,有 效42例,无效9例,显效率为15. 0%,总有效率为85%,2组总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注:P〈0. 05。
[0032] 2. 2患肢疼痛缓解程度 122例上肢水肿的患者中,有80例合并有患肢疼痛不 适,疼痛程度均评级为1级,其中治疗组合并患肢疼痛有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前2组疼 痛程度及例数具有可比性(P>〇. 05)。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80例患者肢体疼痛均能完全缓 解,有效率为100%。两组平均缓解时间存在差异,治疗组比对照组优越,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 05),见表 3。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药组成: 鸡血藤25-35份、半截叶11-19份、柄果槲寄生11-19份、常春藤子5-13份、假鹰爪根 4- 8份、樟树子11-19份、肿节风5-13份、鸡树条4-8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 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鸡血藤28-32份、半截叶13-17份、柄果槲寄生13-17份、常春藤子7-11份、假鹰爪根 5- 7份、樟树子13-17份、肿节风7-11份、鸡树条5-7份。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由 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鸡血藤30份、半截叶15份、柄果槲寄生15份、常春藤子9份、假鹰爪根6份、樟树子15 份、肿节风9份、鸡树条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该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鸡血藤25-35份、半截叶11-19份、柄果槲寄生11-19份、常春藤子5-13份、假鹰爪根4-8份、樟树子11-19份、肿节风5-13份、鸡树条4-8份。该中药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显效率高,止痛快的优点。
【IPC分类】A61P35/00, A61K36/54, A61P7/10
【公开号】CN104906187
【申请号】CN201510357047
【发明人】王海军, 马永香, 王爱华
【申请人】王海军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