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鸭和兔病毒性肝损伤的中药复方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7

一种抗鸭和兔病毒性肝损伤的中药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鸭和兔病毒性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属于中兽药制备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0002]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DVH)是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DH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发病率、高致死性疫病。1949年首次分离到该病 毒,目前已呈全世界范围分布。DHV主要存在DHV-I及其变异株、DuckAstrovirus以及 DHV-3三个血清型,其中DHV-I型毒性最强、分布最广,主要侵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病死率 高于80%,甚至可高达100%,是严重危害养鸭业主要病原之一。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diseasevirus,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兔瘟"。该病自然感染只发 生于兔,主要危害40日龄以上幼兔、育成兔和成年兔。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在疫区,本病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 %~100 %,平均病死率为78 %~85 %,是严重危害养兔业最主 要疫病之一,给养兔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0003] 上述两种病毒性疾病病原皆为RNA病毒,其证型为肝热生风类型,病理变化均主 要表现为肝脏损伤。DVH表现为肝脏肿大、边缘变钝,表面有点状、淤斑状至块状出血灶,且 其数目不一;常可见肝脏颜色变淡呈黄色或白色,表面呈斑驳状。RHD则以实质器官瘀血, 出血为主要特征,肝脏可见明显肿大,呈土黄色或淡黄色,质脆,肝小叶间质增宽,有的肝表 面有灰白色,散在性坏死小点。
[0004] 目前,世界范围内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抗DVH和RHD药物,主要通过对种鸭或雏鸭 注射弱毒苗或对兔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防御。临床病例一旦出现,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 失。虽然对于DVH已经有卵黄抗体用于治疗,但由于保存和运输的条件较苛刻,许多地区根 本难于购买到,且临床上注射过抗DVH卵黄抗体的雏鸭再复发DVH的病例比比皆是。兽医 临床抗病毒西药的全面被禁用,更造成了临床上对这类病毒病无药可用的处境。因此,研发 有效的治疗用药物,已经迫在眉睫。 三、

【发明内容】

[0005]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 血症、缓解肝损伤的临床用兽药,提供了一种抗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缓解其肝 损伤的中药复方,所获得的中药复方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后所获得的煎液,不仅制备工艺简 单,成本低廉,无污染,而且对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其治愈率 较不治疗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20. 9和30个百分点,并有效减轻了病毒攻击造成的鸭和兔肝 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临床防 治。
[0006] 鉴于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皆为RNA病毒,其证型为肝热生风类 型,病理变化均主要表现为肝脏损伤。中药治疗宜清肝热、息肝风、滋阴活血为主。因此, 我们选用田基黄、白芍、甘草、三七组成复方。田基黄是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入肝经、 肺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功效,对于肝经湿热、黄疸等具有良好效果;临床常用 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防治,本方中清肝利胆为主药。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白花芍 药去外皮的根皮,入肝、脾经;功能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临床常用于肝风内动证 候,本方中平肝阳养肝血为辅药。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入肝、胃经;功能散瘀止 血、消肿止痛;常用于瘀血、出血,本方中活血行瘀、止痛,为佐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 燥根茎,归十二经;功能清热解毒、缓和药性、补中益气;本方中协调诸药,防肝木之火克脾 土,并配伍芍药柔肝止痛,为使药。四药合用,清肝热息肝风、柔肝敛阴、散瘀止痛,针对DVH 和RHD的主证,配伍施治,发挥良效。
[0007] 技术方案
[0008] 中药田基黄、白芍、三七、甘草分别为主、辅、佐、使药。按照田基黄400g、白芍 400g、甘草180g、三七20g,加15倍质量的水,武火煎煮迅速至沸腾,改为文火维持沸腾40 分钟,收集的煎煮液;药渣再加15倍质量的水,同上法煎煮,反复2次后,收集煎煮液,4层 纱布过滤煎煮液,并浓缩至lOOOmL,取上清,分装,消毒,备用。采用人工染毒法观察该复方 对雏鸭DHV攻毒和兔RHDV攻毒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血清肝损伤生化评价指标和氧化损伤 评价指标的变化,评价该复方对这两种病毒病的治疗效果和肝脏损伤保护作用。按此方法 制备的中药复方为水溶性棕褐色均匀液体,对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均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这两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鸭、兔肝损伤,且组方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
[0009] 有益效果
[0010] 病毒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 经济损失。近年来肆虐人类的禽流感、甲流、艾滋病、非典、流感、肠道病毒EV71型等等,肆 虐动物的禽流感、新城疫、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等 等,都使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遭受了严重的威胁。病毒性疾病肆虐人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人类对于这些烈性病毒目前尚没有临床特效的药物。曾今的抗流感病毒特效药"达菲"现 在对H5N1、H7N9却不再那么有效。虽然三氮唑核苷、盐酸金刚乙胺、无环鸟苷等抗病毒药对 病毒病也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其引起的恶心、精神素乱、腹彳与、肝肾功能损伤、眩晕等等 不良反应和药物残留,这些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开始拒绝这些抗病毒 西药,转而选择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目前已有4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了中药或中西结合 治疗。
[0011] 而在养殖业中,病毒性疾病仍然是目前养禽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随着金刚烷 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西药的全面被禁用,动物药品市场上治疗动物病毒病的西药出现了 空档。由于世界范围内临床上尚还没有有效的抗DVH和RHD药物,主要通过注射弱毒苗或 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防御。临床病例一旦出现即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虽然目前国家专利局 已经受理或审批多项抗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药专利,但这些专利,大部分为散剂,其治疗效果 有限,因为发病的动物采食减少,药物摄入往往难于达到需要的治疗量,甚至不能摄入;有 点虽然为煎液,但由于组方复杂,剂型粗放,沉淀物多而易造成养殖舍饮水管道堵塞,而且 成分复杂,产品无质量监控或监控困难;还有的则仅为预防用。而抗RHD的兽药专利,却基 本没有。
[0012] 本发明首次将田基黄、白芍、三七、甘草等四味中药按照中药配伍的原则组成复 方,煎制成中药合剂,用于治疗DVH和RHD。结果发现,其对DVH和RHD的死亡率比不治疗对 照组分别降低了 22. 2和30个百分点,并有效减轻了病毒攻击造成的鸭和兔肝损伤生化指 标的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且制剂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污染,可用于鸭病毒性 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临床防治。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如下:
[0014] 1.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两种病毒病的治疗。本发明提供的中药 复方对DVH和RHD的死亡率比不治疗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22. 2和30个百分点,且病程缩短 1~2天。
[0015] 2.有效减轻了鸭肝炎病毒和兔出血症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
[0016] 3.组方简单,制剂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目前兔病毒性出血症治疗用药尚缺乏。目 前公布的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专利大部分为散剂,其治疗效果有限,因为发病的动物采食 减少,药物摄入往往难于达到需要的治疗量,甚至不能摄入。有的虽为煎液,却组方复杂,质 量控制困难;还有的则仅为预防用。而本复方组方简单,制剂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为水溶性 棕褐色液体,不会造成饮水管道堵塞。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17] 1.中药复方的制备
[0018] 各取中药田基黄400g、白芍400g、甘草180g、三七20g,加15倍质量的水,武火煎 煮迅速至沸腾,改为文火维持沸腾40分钟,收集的煎煮液;药渣再加15倍质量的水,同上 法煎煮,反复2次后,收集煎煮液,4层纱布过滤煎煮液,并浓缩至lOOOmL,静置过夜后,取上 清,分装,流通蒸汽消毒,冷却后置阴凉处储存备用。
[0019] 2.中药提取物对DHV-I攻毒感染鸭的治疗作用和肝损伤保护作用
[0020] 3日龄非免樱桃谷鸭180羽随机均分3组,每组60羽,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C组, 单独饲养)、不治疗对照组(VC组)和中药复方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组鸭分别肌肉 注射鸭肝炎病毒DHV-I0.2mL/羽(IOLD5tl)后,Ih后中药复方组于饮水中添加复方药物饮 喂,0.2mL/羽.天,连续3天。分别于攻毒后4h、8h和54h分别各组随机取5羽鸭采血,用 real-timePCR测 定血液病毒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浆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每天观察记录各 组鸭死亡情况,死亡鸭及时逐只剖检观察病变,剔除无病变雏鸭,待全群鸭停止死亡时,统 计各组存活率(去除各组采样的样本数15羽)。
[0021] 如表1所示,空白对照组(BC组)没有死亡,不治疗对照组(VC组)死亡率为 71. 1 %,中药复方组的死亡率为48. 9%,显著低于VC组。中药复方组在攻毒后60h即停止 死亡,而VC组96h才停止死亡,中药复方组治疗后病程缩短1~2天。
[0022] 表1中药复方对感染DHV-I雏鸭死亡率的影响
[0023]
[0024]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05)。/ :BC组没有死亡,停止死亡时 间无法计算。
[0025] 从表2可以看出,攻毒后4h,中药复方组雏鸭体内病毒含量低于VC组,但未见显 著差异;8h和54h时,中药复方组雏鸭体内病毒含量均显著低于VC组,后者分别是前者的 2. 45倍和2. 93倍。说明中药复方显著的抑制了DHV-I在鸭体内的复制,降低了体内病毒含 量,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0026] 表2中药复方对感染DHV-I雏鸭体内病毒含量的影响
[0027]
[0028]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 05)。
[0029] 如表3所示,VC组的ALT和AST含量在各采样时间均显著高于BC组。中药复方 组在第8h和第54h时,其ALT和AST活性显著较VC组降低。ALP和LDH活性的变化规律类 似,在4h、8h时均无显著变化。54h时,在VC组ALP和LDH活性显著升高的情况下,中药复 方组的ALP和LDH活性仍保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表明DHV-I攻毒造成了雏鸭明显的肝损 伤,而中药复方可以有效的减轻这种损伤,保护肝脏。
[0030] 表3中药复方对感染DHV-I雏鸭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0031]
[0032]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 05)。
[0033] 如表4所示,攻毒后第8h,VC组各氧化功能评价指标均与BC组没有差异,中药复 方组显著高于BC组和VC组;攻毒后54h,VC组SOD,CAT,GSH-Px含量均显著低于中药复方 组和BC组,而MDA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余2组,中药复方组与BC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说 明攻毒后54h,鸭体内出现了明显的氧化损伤,中药复方可显著减轻这种氧化损伤至接近正 常水平,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和肝损伤保护作用。
[0034] 表4中药复方对感染DHV-I雏鸭血浆氧化功能的影响
[0035]
[0036] 3.中药提取物对RHDV攻毒感染兔的治疗作用和肝损伤保护作用
[0037] 30只50-60日龄非免兔随机均分3组,每组10羽,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C组,单 独饲养)、不治疗对照组(VC组)、中药复方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组兔分别肌肉注射 RHDV0. 2mL/只(2LD5CI)后,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h后中药复方组于饮水中添 加中药复方[0. 2mL/kg体重)]饮喂,不治疗对照组饮喂同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5 天。分别于攻毒后8h、24h和54h分别各组随机取5只兔心脏采血,用real-timePCR测定 血液病毒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每天观察记录各组兔死亡情况,死亡 兔及时逐只剖检观察病变,剔除无病变兔,待全群停止死亡时,统计各组存活率。
[0038] 如表5所示,空白对照组(BC组)兔没有死亡,不治疗对照组(VC组)死亡率为 100. 0%,中药复方组的死亡率为70. 0%,较VC组降低了 30个百分点。中药复方组在攻毒 后72h即停止死亡,而VC组96h全部死亡,中药复方组治疗后病程缩短1天。
[0039] 表5中药复方对感染RHDV兔死亡率的影响
[0040]
[0041]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05)。/ :BC组没有死亡,停止死亡时 间无法计算。
[0042] 从表6可以看出,攻毒后8h,中药复方组雏兔体内病毒含量低于VC组,但未见显著 差异;24h和54h时,中药复方组兔体内病毒含量均显著低于VC组,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 57 倍和7. 13倍。说明中药复方显著的抑制了DHV-I在兔体内的复制,降低了体内病毒含量, 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0043] 表6中药复方对感染RHDV兔体内病毒含量的影响
[0044]
[0045]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 05)。
[0046] 如表7所示,VC组的ALT和AST含量在各采样时间均显著高于BC组。中药复方组 除第8h外,24h和54h时ALT和AST活性均较VC组显著降低。ALP和LDH活性在第8h时 没有显著差异;VC组在24h和54h时均显著高于BC组,中药复方组则略高于BC组。表明 RHDV攻毒造成了兔明显的肝损伤,而中药复方可以有效的减轻这种损伤,保护肝脏。
[0047] 表7中药复方对感染RHDV兔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0048]
[0049]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 05)。
[0050] 如表8所示,攻毒后第24h,各氧化功能评价指标在各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攻毒 后54h,VC组SOD,GSH-Px含量均显著低于中药复方组和BC组,而MDA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余 2组,54h时VC组CAT含量与中药复方组接近,均显著高于BC组。中药复方组与BC组各指 标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攻毒后54h,兔体内出现了明显的氧化损伤,中药复方可 显著减轻这种氧化损伤至接近正常水平,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和肝损伤保护 作用。
[0051] 表8中药复方对感染RHDV兔血浆氧化功能的影响
[0052]
[0053] 注:同列数据标不同字母者差异显著(p< 0. 05)。
【主权项】
1. 一种抗鸭和兔病毒性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将中药田基黄、白芍、三七、甘草按一定比 例组合后形成复方: (1) 中药田基黄、白芍、三七、甘草分别为主、辅、佐、使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后组成方 剂; (2) 田基黄400g,白芍400g,甘草180g,三七20g,加15倍质量的水,武火煎煮迅速至 沸腾,改为文火维持沸腾40分钟,收集的煎煮液;药渣再加15倍质量的水,同上法煎煮,反 复2次后,收集煎煮液,4层纱布过滤煎煮液,并浓缩至1000mL,静置过夜后,取上清,分装, 流通蒸汽消毒,冷却后置阴凉处储存; (3)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复方对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 用,治疗后死亡率较不治疗组分别降低了 22. 2和30个百分点,病程缩短1~2天; (4)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复方明显降低了攻毒后鸭、兔体内病毒含量,表现出较好的 抗病毒作用; (5)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复方对鸭肝炎病毒和兔出血症病毒造成的患鸭和兔的肝损 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肝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 (6)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复方对鸭肝炎病毒和兔出血症病毒造成的患鸭和兔体内氧 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鸭和兔病毒性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属于中兽药制备技术领域。将田基黄、白芍、三七、甘草按一定比例组合,加15倍质量的水,反复煎煮3次后,煎液浓缩,分装,消毒即得。采用人工染毒法发现应用该复方后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死亡率比不治疗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2.2和30个百分点,病程缩短1~2天,并显著降低了攻毒后动物体内病毒含量,有效减轻了病毒攻击造成的鸭和兔肝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本发明所获中药复方不仅对鸭病毒性肝炎和兔病毒性出血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轻这两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鸭、兔肝损伤,且组方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IPC分类】A61P1/16, A61K36/71, A61P31/14
【公开号】CN104906206
【申请号】CN201510366067
【发明人】刘家国, 杜红旭, 杨净净, 张帅兵, 陈云, 熊文, 王德云, 胡元亮, 武毅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