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8

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3月1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410095245. 7、发明 名称为"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肛肠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该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因肛肠特 殊的生理解剖位置,术后创面容易发生感染和裂开,所以肛门手术的疗程较长。如何加速创 面愈合以缩短疗程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创面加入生长因子已得到业界肯定, 但利用生物工程制备的生长因子成本高,易受环境影响而失活。目前术后创面主要应用一 些治疗肛肠疾病的外用药,这些药物在消炎、止痛和止血方面的效果尚可,但对于促进创面 愈合、袪腐生肌的效果欠佳。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中西医结合,提供一种应用于肛肠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 根据中医外用药物的应用原则,能够给予术后创面行气活血,袪脓生肌,清热解毒的治疗, 从而有效促进肛肠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术后愈合的疗程;此外,该制剂的原料来源丰富, 加工方法简便,价格便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肛肠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治疗方法,能 够有效促进肛肠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术后愈合的疗程。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10~40 份瓦松、10~40份大黄、10~40份黄柏、10~30份地龙、5~20份珍珠、1~10份冰片和 1~10份n引哚美辛。
[0007]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 (1)煅制珍珠饮片、炒制瓦松饮片;
[0009] (2)将冰片和吲哚美辛片剂分别研磨成细度为120目的粉末,并将所述粉末用紫 外线灭菌;
[0010] (3)将黄柏饮片和大黄饮片用乙醇溶液浸泡过夜,得到混合溶液,火煎煮所述混合 溶液以去乙醇并浓缩定容;
[0011] (4)将地龙饮片用黄酒拌匀略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时,即取出摊凉 粉碎成细度为120目的粉末,并将所述粉末用紫外线灭菌;
[0012] (5)按重量份数配比分别称取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各种原料,加入辅料制成所述 复方制剂。
[0013]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主要应用于肛肠病术后创 面,可有效清除肛肠术后创面的细菌,有效减轻肛肠术后创面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并使肛 肠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提高伤口生长的速度。此外,该复方制剂的原料来源丰富,加工方法 简便,价格便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15] 应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治疗肛肠术后创面,包括痔疮、肛 瘘、肛周脓肿、肛裂及各种外科疮疡的术后创面,但还可以用于治疗其它术后创面,本发明 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1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方制剂可以为软膏或凝胶剂,该复方制剂的制备原料包 括:瓦松、大黄、黄柏、地龙、珍珠、冰片和吲哚美辛。具体地,上述各原料按重量配比的份数 如下:10~40份瓦松、10~40份大黄、10~40份黄柏、10~30份地龙、5~20份珍珠、 1~10份冰片和1~10份吲哚美辛。优选地,各原料的中药配比份数为:30g瓦松、20g大 黄、20g黄柏、IOg地龙、IOg珍珠、6g冰片和6g吲哚美辛。
[0017]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该复方制剂可以由下述原料配比制成:
[0018] 中成药锡类散20份、大黄浓缩液40份、吲哚美辛粉5份和基质60份。可选地,该 基质可以包括:硬脂酸1. 25份、单硬脂酸甘油脂1. 75份、蜂腊0. 5份、地蜡7. 50份、液体石 蜡41份、白凡士林6. 70份、双硬脂酸铝I. 0份、氢氧化钙0. 15份和羟苯乙酯0. 15份。
[0019] 本发明外用药以大黄、黄柏、冰片、瓦松、地龙、珍珠和和吲哚美辛为主药。中医认 为,瓦松炒制,能够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大黄气味俱厚,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 毒、逐瘀通经。药理研究大黄有收敛止血,成降蛋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减少组织液外渗,与黄柏并有杀菌抑菌作用。冰片亦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现代医 学认为有促进红细胞生成作用,可有效增加新生微血管的密度和速度,为增加创面愈合框 架搭建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重要意义,地龙具有清热平肝,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等功效,并 有抗组织胺、抗菌的作用。珍珠可以清热解毒,愈合创伤,助长皮肉,现代医学发现珍珠,中 富含氨基酸,咖啡因和多种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可以在肛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膜状 结构,隔离肠液为黏膜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吲哚美辛为非淄体类消炎镇痛药,其 止痛消炎作用显著。因此诸药合用,达到了"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敛疮生肌、消肿止痛"之 功效,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能够在肛肠术后创面愈合中加速局部新鲜肉 芽组织生长,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经过大量的实验,已证明在治疗肛肠术 后创面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有效清除肛肠术后创面的细菌,有效减轻肛肠术后创面局部 组织肿胀和疼痛,并使肛肠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提高伤口生长的速度。此外,该复方制剂的 原料来源丰富,加工方法简便,价格便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0021] 可选地,该复方制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22] (1)将冰片研磨成细粉,并将该细粉过6号筛后用紫外线灭菌;将吲哚美辛片剂研 磨成细粉,并将该细粉过6号筛后用紫外线灭菌;
[0023] (2)将珍珠母煅制后粉碎成细粉,并将该细粉过6号筛后用紫外线灭菌;
[0024] (3)将瓦松饮片炒制后粉碎成细粉,并将该细粉过6号筛后用紫外线灭菌;
[0025] (4)取黄柏和大黄饮片各20g,用400ml且浓度45%的乙醇浸泡过夜,制成混合溶 液,火煎煮该混合溶液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以去乙醇并使得该混合溶液浓缩定容为 40ml的浓缩液,此时,该黄柏和大黄的质量浓度均为0. 5g/ml,将Iml的该浓缩液定为1份;
[0026] (5)将地龙饮片用黄酒拌匀略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时,将该地龙取 出摊凉粉碎成细粉,并将该细粉过6号筛后用紫外线灭菌;
[0027] (6)按照对应的重量份配比称取经步骤(1)至(5)加工后的各原料,并将该各原料 混合后加入凡士林调制成软膏。
[0028] 上述各种细粉过6号筛后可得120目的细粉。可选地,在步骤(4)中,该黄柏和大 黄以及乙醇溶液的量只是用于示例性地说明,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上述各成分的量以及用 火煎煮混合溶液的时间可以根据最终的黄柏和大黄在浓缩液中的目标浓度进行调整,本发 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29] 可选地,步骤(1)至步骤(5)可以以任意先后顺序执行,且在步骤(1)至步骤(5) 中的灭菌程序也可以在步骤(6)中将各种原料混合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30] 可选地,在步骤(6)中也可以加入其它辅料制成软膏。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 也可以在步骤(6)中加入乳化剂和湿润剂,以制成凝胶剂,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0031]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上 述复方制剂:采用水浴加 热基质中包括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蜂腊、地蜡、白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使其熔化(约 85°C),然后将获得的液体混合液充分搅拌备用;将大黄浓缩液加热到90°C时加入双硬脂 酸铝、氢氧化钙、羟苯乙酯、锡类散和吲哚美辛粉末,边加入边搅拌,获得液体混合液备用; 然后将上述两个液体混合液相混合并且将其充分搅拌。
[0032] 该复方制剂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每日常规用高锰酸钾的稀释液(优选1 : 5000) 外洗肛门局部后,然后将蘸有药膏的油纱条填敷于创面后,涂药厚度约1~2mm,最后包扎 固定,每日可以治疗2次,可选地,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增减治疗次数,本发明对此不 作限定。
[0033] 下面将结合临床资料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
[0034] 选择接受肛肠手术的78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包括40例患 者,对照组包括38例患者。经卡方检验两组病例之间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和手术方法比 较无明显差异(P> 〇. 05)。诊断标准请参照2006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 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 业委员会讨论制定的〈〈肛肠疾病诊疗规范>>。
[0035]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如下治疗方法:
[0036] 观察组:术后第2天起,每日常规用高锰酸钾的稀释液(1 : 5000)外洗肛门局部 后,将蘸有药膏的油纱条填敷于创面后,每日2次。
[0037] 对照组:术后第2天起,每日晨起常规用高锰酸钾的稀释液外洗肛门局部后,将九 华痔疮膏纱条敷于创面,每日2次。
[0038] 为了比较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对病例的细菌清除效果,申请人将病例创面的分泌物 做涂片经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能够观察到 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计为阳性,将未发现细菌的计为阴性。申请人根据上 述观察的结果得到了细菌清除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细菌清除率=转阴例数/原阳性例 数X100%。申请人得到的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结果如表1所示,具体地,在观察组的40 名患者中,治疗前(术后第2天)细菌呈阳性的有38例,而在接受治疗后第8天细菌呈阳性 的有7例,细菌清除率为81. 58% ;而在对照组的38名患者中,治疗前(术后第2天)细菌 呈阳性的有37例,接受治疗后第8天细菌呈阳性的为35例,细菌清除率为5. 41%。此外, 经威尔克什(Wilcoxon)秩和检验得到两组病例经过治疗后细菌学评估结果的P< 0. 01。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复方制剂能够有效地清除创面细菌。
[0039] 表1两组患者的细菌学评估结果
[0040]
[0041] 进一步地,申请人采用细菌学检测方法得到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大肠杆菌 (G^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G+杆菌)的分类情况,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术后 第2天)的杆菌和6+杆菌分布无显性差异,且经町1(:〇1〇11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的细菌学检测结果的P> 〇. 05 ;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在在治疗第8天(即术后第10天) 的f杆菌分布有显著性差异,而G+杆菌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且经WiIcoxon秩和检验,两组 患者在治疗后的细菌学检测结果的P< 0. 01。
[0042]表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术后第2天)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0045] 表3两组患者治疗第8天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0046]
[0047] 此外,申请人还比较了两组病例的局部组织肿胀、创面疼痛程度和肉芽组织的新 鲜度的变化,具体地,申请人分别于手术后第一天、第六天和第十天揭开纱布以观察患者创 面的局部组织肿胀和肉芽生长新鲜情况,并询问了病例的疼痛程度。申请人根据表4所示 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情况进行了评分,评分结果如表5至表7所示,对照 组和观察组在术后第一天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无显著性差异,且T检验(Student'st test)的结果为P>0.05,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在术后第六天和第十天两组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总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且这两种情况下T检验的结果为P< 0. 05,表明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具体地,观察组在术后第十天的创面疼痛程度和局部组织肿 胀程度明显低于术后第一天,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术后第十天的创面疼痛程度和局部组 织肿胀程度;此外,观察组在术后第十天的肉芽生长情况明显高于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六 天。
[0048] 表4症状和体征评分标准
[0049]


[0057] 上述各种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且显著性水平a取〇. 05。上面通过采用卡方检 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可比性分析。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 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可有效清除肛肠术后创面的细菌,有效减轻肛肠术后创面局部组织肿 胀和疼痛,并使肛肠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提高伤口生长的速度。此外,该复方制剂的原料来 源丰富,加工方法简便,价格便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 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 料制成: 10~40份瓦松、10~40份大黄、10~40份黄柏、10~30份地龙、5~20份珍珠、1~ 1〇份冰片和1~1〇份n引哚美辛。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的各种原料的重量份配 比为: 30份瓦松、20份大黄、20份黄柏、10份地龙、10份珍珠、6份冰片、6份吲哚美辛。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为凝胶剂或软膏。4. 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 煅制珍珠饮片、炒制瓦松饮片; (2) 将冰片和吲哚美辛片剂分别研磨成细度为120目的粉末,并将所述粉末用紫外线 灭菌; (3) 将黄柏饮片和大黄饮片用乙醇溶液浸泡过夜,得到混合溶液,火煎煮所述混合溶液 以去乙醇并浓缩定容; (4) 将地龙饮片用黄酒拌匀略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时,即取出摊凉粉碎 成细度为120目的粉末,并将所述粉末用紫外线灭菌; (5) 按重量份数配比分别称取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各种原料,加入辅料制成所述复方 制剂。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下列辅料中的至少一种: 凡士林、乳化剂和防腐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制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10~40份瓦松、10~40份大黄、10~40份黄柏、10~30份地龙、5~20份珍珠、1~10份冰片和1~10份吲哚美辛。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复方制剂,主要应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可有效清除肛肠术后创面的细菌,有效减轻肛肠术后创面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并使肛肠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提高伤口生长的速度。此外,该复方制剂的原料来源丰富,加工方法简便,价格便宜,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IPC分类】A61K35/618, A61K31/405, A61K36/756, A61K35/62, A61K31/045, A61P29/00, A61P31/04, A61P17/02
【公开号】CN104906234
【申请号】CN201410429039
【发明人】刘海燕
【申请人】刘海燕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