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疹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9

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疹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及制备方法,特别涉 及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瘆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湿瘆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 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瘆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瘆、继 之皮肤发糙、脱肩,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瘆表现显 著。本病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 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瘆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 抓皮瘆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孩子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队着时,孩子 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病儿常因极主瘙痒而烦 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 步加重。
[0003] 目前西医对湿瘆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 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 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瘆时可 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肩、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 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它们大多为西药化学成份配制,对于 患病时间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这些药物尚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 患者来说,这些药物仅存在暂时的止痒作用,根本无治愈的可能。还有一部份患者在长时间 反复用药后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这时就连止痒作用也会没有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小且对婴 幼儿皮肤无刺激性的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瘆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瘆的中 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鸡筋参,爵床,二色补血草,铁棒锤,地血香,莱菔,萝摩,栝 楼子,缬草,铁树果,鞭打绣球,五叶泡,珠儿参,发痧藤,双飞蝴蝶,甘遂,吹风散和篦梳剑。
[0006]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鸡筋参15~35份,爵床10~20份, 二色补血草25~45份,铁棒插5~15份,地血香25~40份,莱藤20~30份,萝摩25~ 35份,栝楼子16~32份,缬草12~24份,铁树果20~40份,鞭打绣球5~25份,五叶 泡25~40份,珠儿参22~35份,发痧藤10~30份,双飞蝴蝶25~40份,甘遂15~35 份,吹风散8~24份和篦梳剑25~45份。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鸡筋参20~30,爵床12~18份,二 色补血草30~40份,铁棒锤8~13份,地血香25~35份,莱菔22~27份,萝摩28~33 份,栝楼子20~30份,缬草15~20份,铁树果25~35份,鞭打绣球10~20份,五叶泡 30~40份,珠儿参25~33份,发痧藤15~25份,双飞蝴蝶30~35份,甘遂20~30份, 吹风散10~20份和篦梳剑30~4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鸡筋参27份,爵床13份,二 色补血草38份,铁棒锤9份,地血香33份,莱菔23份,萝摩32份,栝楼子21份,缬草20份, 铁树果27份,鞭打绣球18份,五叶泡30份,珠儿参32份,发痧藤16份,双飞蝴蝶35份,甘 遂23份,吹风散20份和篦梳剑33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鸡筋参22份,爵床17份,二 色补血草32份,铁棒锤12份,地血香28份,莱菔26份,萝摩29份,栝楼子30份,缬草16 份,铁树果33份,鞭打绣球12份,五叶泡38份,珠儿参27份,发痧藤22份,双飞蝴蝶31份, 甘遂28份,吹风散12份和篦梳剑36份。
[0010]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12]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 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200目 筛细粉b;
[0013]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14]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滤液为溶剂,将滤渣采用渗漉法以 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 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16]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 0. 1~0. 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治疗小儿慢性湿瘆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副 作用小且对婴幼儿皮肤无刺激性的优点,且使用方便,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瘆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 药材:鸡筋参,爵床,二色补血草,铁棒锤,地血香,莱菔,萝摩,栝楼子,缬草,铁树果,鞭打绣 球,五叶泡,珠儿参,发痧藤,双飞蝴蝶,甘遂,吹风散和篦梳剑。
[001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0] 鸡筋参:【别名】黄鸡胖、黄鸡郎。【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长叶数珠树的 根。【性味】微苦;甘;平;无毒。【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收敛止血。主体弱血虚;妇女血崩; 肠风下血。【摘录】《中华本草》
[0021] 爵床:【别名】爵卿、香苏、工业区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晴蜓草、苍蝇翅、鼠尾 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观音草、肝炎草、倒花草、四季青、昨蜢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 胶仔、麦穗红、山苏麻焦梅术、假辣椒、狗尾草、细路边青、六角英、六方疳积草、麦穗癀、蛇食 草、水竹笋、阴牛郎、节节寒草、癞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拉丁 植物动物矿物名:Rostellulariaprocumbens(L.)Nees[Jus_ticiaprocumbensL.]。【性 味】味苦;咸;辛;性寒。【归经】归肺;肝;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 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 浊;筋肌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瘆。【摘录】《中华本草》
[0022] 二色补血草:【别名】蝎子花菜、屹蚤花、野菠菜、燎眉蒿、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 血见愁、秃子花、苍蝇花、白花菜棵、矶松、盐云草、盐云参、闹蝇花、蝇子花、苍蝇架。【来 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bicolor(Bunge)O.Ktunze[StaticebicolorBunge」。【性味】甘;微苦;性微温。【归经】脾; 肝;膀胱经。【功能主治】益气血;散瘀止血。主病后体弱;胃脘痛;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 调,崩漏;带下;尿血;痔血。【摘录】《中华本草》
[0023] 铁棒锤:【别名】草乌、铁牛七、吹风散。【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和 伏毛铁棒锤的块根。【性味】苦;辛;温;有毒。【归经】肺;心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 风除湿;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 骨折瘀肿疼痛;风湿腰痛;痈肿恶疮;无名肿毒;瘰疬未溃 者;毒蛇咬伤;冻疮。【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24] 地血香:【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吹风散、大钻骨风、绣球香、通血香、风藤、 红吹风、南蛇风、冷饭团、大风沙藤、过山龙藤、海风藤、大叶过山龙、大通血香、大红袍。【来 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dsura heteroclita(Roxb. )Craib[UvariaheteroclitaRoxb.]。【性味】辛;苦;性温。【归经】脾; 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产 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摘录】《中华本草》
[0025] 莱菔:【别名】荚、芦菔、芦菔、荠根、紫花菘、温菘、苞荚、紫菘、萝卜、萝菖、楚菘、秦 菘、菜头、地灯笼、寿星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鲜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物名:RaphanussativusL?【性味】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归经】脾;胃;肺;大 肠经。【功能主治】消食;下气;化痰;止血;解渴;利尿。主消化不良;食积胀满;吞酸;腹泻; 痢疾;痰热咳嗽;咽喉不利;咳血;吐血衄血;便血;消渴;淋浊;外治疮疡;损伤瘀肿;烫伤 及冻疮。【摘录】《中华本草》
[0026] 萝摩:【别名】芄兰、莞、省瓢、苦丸、白环藤、熏桑、鸡肠、头羊角菜、羊奶科、合钵儿、 细丝藤、过路黄、婆婆针扎儿、婆婆针袋儿、羊婆奶、婆婆针线包、奶浆藤、奶浆草、野隔山消、 小隔大撬、老婆筋、天鹅绒、小青布、大洋泡奶、刀口药、千层须。【来源】药材基源:为萝摩科 植物萝摩的全草或根。【性味】味甘;辛;性平。【功能主治】补精益气;通乳;解毒。主虎损 劳伤;阳瘘;遗精白带;乳汁不足;丹毒;瘰疬;疔疮;蛇早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27] 栝楼子:【别名】瓜萎仁、栝楼仁、瓜米。【来源】药材基源:为萌芦科植物栝楼及中 华栝楼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T.rosthornii Harms。【性味】味甘;微苦;性寒。【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滑肠通 便。主痰势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0028] 缬草:【别名】穿心排草、鹿子草、甘松、猫食菜、潢山香、抓地虎、拔地麻、七里香、大 救驾、小救驾、香草、蜘蛛香、潢坡香、五里香。【来源】药材基源:为败酱科植物缬草、黑水缬 草、宽叶缬草的根、根茎。【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安心神; 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脏躁;风湿痹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29] 铁树果:【别名】凤凰蛋、神仙米。【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钦科植物云南的种子。拉 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siamensis.【性味】苦;酸;性平;小毒。【功能主治】化湿降;健 脾和胃;祛痰止咳。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气管炎;支气管炎。【摘录】《中华本草》
[0030] 鞭打绣球:【别名】红顶珠、地红参、活血丹、四季草、小铜锤、金线草、月月换叶、连 线草、地草果、红豆草、头顶一颗球、地胡椒、滚山珠、四季青、一串钱、小红豆。【来源】药材 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鞭打绣球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hragmaheterophyllum Wall。【性味】味微甘;淡;性温。【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 血止痛。主风湿痹痛;经闭腹痛;瘰疬;疮肿湿毒;咽痛;齿龈肿痛;跌打损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31] 五叶泡:【别名】小猛虎、鸡足刺、越南山泡、五爪风、假五加皮、猫枚筋。【来源】药 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泡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cochinchinensisTratt。 【性味】苦;辛;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 伤痛,腰腿痛。【摘录】《中华本草》
[0032] 珠儿参:【别名】珠参、钮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疙瘩七、珠子参、土三七、盘七、野 三七、带节参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根茎。【性味】味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热病烦渴;阴虚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衄血; 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伤肿;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风火牙痛;咽喉肿痛; 疮痈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0033] 发痧藤:【别名】过山龙、惊风红、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山川、藤牛七、蔓 斑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的藤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VernoniacumingianaBenth. [V.andersoniiauct.NonClarke]。【性味】味苦;辛;性微 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主感冒;疟疾;喉痛;牙痛;风火赤眼;风湿痹 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4] 双飞蝴蝶:【别名】蝴蝶草、鹞子草、蝴蝶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蝙蝠草 的全草。【性味】甘微辛;平;无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祛风,解毒消肿。主风湿 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5] 甘遂:【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头 狮子草、化骨丹、肿手花、头痛花、猫儿眼。【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快根。拉 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kansuiT.N.LiouexT.P.Wang。【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主水肿;腹水;留 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摘录】《中华本草》
[0036] 吹风散:【别名】入地射香、水灯盏、细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冷 饭藤的藤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dsuraoblongifoliaMerr。【性味】甘;性温。【功 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感冒;风湿痹痛;心胃气痛;痛经;跌打损伤。【摘录】《中 华本草》
[0037] 篦梳剑:【别名】矛叶蹄盖蕨、山鸭蕨、手指甲、舌子风、小石剑、剑叶卷莲、分金 草、叶下青、小金刀、天蜈蚣、青根、石箬、小连铁草、山鸭蕨、手甲草、斩蛇剑。【来源】药 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假双盖蕨的全草或根莖。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ble_a lanceum(Thunb.)Ching[AspleniumlanceaThunb.;Diplaziumlanceum(Thunb. )Presl]〇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止血通淋;清热解毒。主咳血;淋 证;尿血;小儿疳积;脚癣。【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38]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鸡筋参15~35份,爵床10~ 20份,二色补血草25~45份,铁棒锤5~15份,地血香25~40份,莱菔20~30份,萝 摩25~35份,栝楼子16~32份,缴草12~24份,铁树果20~40份,鞭打绣球5~25 份,五叶泡25~40份,珠儿参22~35份,发痧藤10~30份,双飞蝴蝶25~40份,甘遂 15~35份,吹风散8~24份和篦梳剑25~45份。
[0039]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鸡筋参20~30,爵床12~18 份,二色补血草30~40份,铁棒锤8~13份,地血香25~35份,莱菔22~27份,萝摩 28~33份,栝楼子20~30份,缬草15~20份,铁树果25~35份,鞭打绣球10~20份, 五叶泡30~40份,珠儿参25~33份,发痧藤15~25份,双飞蝴蝶30~35份,甘遂20~ 30份,吹风散10~20份和篦梳剑30~40份。
[0040]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鸡筋参27份,爵床13 份,二色补血草38份,铁棒锤9份,地血香33份,莱菔23份,萝摩32份,栝楼子21份,缬草 20份,铁树果27份,鞭打绣球18份,五叶泡30份,珠儿参32份,发痧藤16份,双飞蝴蝶35 份,甘遂 23份,吹风散20份和篦梳剑33份。
[0041]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鸡筋参22份,爵床17 份,二色补血草32份,铁棒锤12份,地血香28份,莱菔26份,萝摩29份,栝楼子30份,缬 草16份,铁树果33份,鞭打绣球12份,五叶泡38份,珠儿参27份,发痧藤22份,双飞蝴蝶 31份,甘遂28份,吹风散12份和篦梳剑36份。
[0042]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44]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 份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200目 筛细粉b;
[0045]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46]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滤液为溶剂,将滤渣采用渗漉法以 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 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48]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 0. 1~0. 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49] 以下采用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 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0] 实施例1擦剂
[0051] 取鸡筋参220g,爵床170g,二色补血草320g,铁棒锤120g,地血香280g,莱菔 260g,萝摩290g,栝楼子300g,缬草160g,铁树果330g,鞭打绣球120g,五叶泡380g,珠儿参 270g,发痧藤220g,双飞蝴蝶310g,甘遂280g,吹风散120g和篦梳剑360g。
[005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54]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 份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7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 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200目筛细粉b;
[0055]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56] 实施例2颗粒剂
[0057] 取鸡筋参270g,爵床130g,二色补血草380g,铁棒锤90g,地血香330g,莱菔230g, 萝摩320g,栝楼子210g,缬草200g,铁树果270g,鞭打绣球180g,五叶泡300g,珠儿参320g, 发痧藤160g,双飞蝴蝶350g,甘遂230g,吹风散200g和篦梳剑330g。
[0058]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90 % 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以滤液为溶剂,将滤渣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 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〇. 〇7Mpa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的 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C、出风温度80°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 粉;
[0060]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霄粉中加入相对于干霄粉质量0. 3倍的鹿糖粉和0. 2倍的糊 精,制成颗粒,于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61] 毒性实验:
[0062] 皮肤刺激性试验:取家兔剃毛,将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擦剂进行诱导和激发接 触试验,在24小时和48小时后观察试验家兔,均不见皮肤有红斑及水肿等现象,与阴性对 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该擦剂对皮肤刺激强度近于零,即无皮肤变态反应。
[0063] 药理药效实验: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2,4二硝基氯苯(DNCB) 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模型,观察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擦剂对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 反应(PCA)、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能抑制大鼠同种被 动皮肤过敏反应和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本发明的中药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以及对 大鼠足跖角叉菜胶致肿的影响,均显示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组织胺、右旋糖酐分别所致豚 鼠、小鼠皮肤搔痒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回肠收缩以及组胺性支 气管哮喘实验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可明显降低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回肠收缩的幅度,同 时可明显抑制组胺性哮喘反应,引喘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试验,本 发明中药能明显延长卵白蛋白引喘潜伏期。以上结果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抗过敏、抗组 胺、抗炎、止痒、免疫抑制的作用,本发明的中药与其同剂量丸剂比较,药效更强,为该药治 疗湿瘆、荨麻瘆,皮炎等搔痒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
[0064]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该品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第二部分"皮肤刺 激性/腐蚀性试验"中6. 3节,日本大耳白兔雄性4只,体重2kg~3kg,按照上述"急性经皮 毒性试验"的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擦剂,取IOg直接涂抹在动物左侧皮肤上(另 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4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于除 去受试物后l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 "〇",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0065] 过敏试验:取健康白色豚鼠18只,体重250_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 毛,每侧3X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基质)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用2, 4_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 %浓度,激发用0. 1 %浓度。取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擦剂2g涂于 背部去毛区,隔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lg,6h后 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 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 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 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
[0066] 临床资料:
[0067] 病例选择:本次临床试验共100例。女幼童52例,男幼童48例;年龄8个月~7. 5 岁,平均3. 9岁;病程2周~3. 2年,平均16个半月;皮损分级(度):1级33例,II级31 例,III级21例,IV级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女26例,男24 例;年龄8个月~7. 2岁,平均3. 8岁;病程2周~3年,平均16个月;皮损分级(度),I 级17例,II级15例,III级11例,IV级7例。对照组50例,女26例,男24例。年龄8个 月~7. 5岁,平均4. 1岁;病程2周~3. 2年,平均17个月。皮损分级(度),1级16例,II 级16例,III级10例,IV级8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 05)。
[0068] 诊断标准:
[0069] 西医诊断标准:由急性湿瘆及亚急性湿瘆迀延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 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 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瘆、抓痕及鳞肩,局部皮 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 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病情时轻时重,迀延 数月或更久。
[0070] 中医分型标准:湿热蕴肤型:发病快,病程短,皮肤潮红,有丘疱瘆,灼热瘙痒无 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 数。
[0071] 治疗方法:
[0072] 治疗组:用清水清洗湿瘆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擦剂,每日三次,2周为一疗 程。
[0073] 对照组:用清水清洗湿瘆处,将小儿化湿膏涂抹患处,每日三次,2周为一疗程。
[0074]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皮损消退95%以上,瘙痒消失。显效:皮损消退60%以上, 瘙痒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20%以上,瘙痒减轻。无效:皮损消退不足20%或加重,瘙 痒减轻不明显或加重。
[0075]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小儿慢性湿瘆,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 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小儿慢性湿瘆,相对于对照组,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0080]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尚、疗效 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治疗组治愈的33例患者以及对照组治愈的21 例患者分别随访半年,结果统计,治疗组无复发,复发率为〇%;对照组21例患者,复发4人, 复发率19. 05%。
[0081] 具体病例:薄某,女,3岁半,病程1年半,经常在小腿、股部和肛门上起湿瘆,此即 彼伏,反复发作。检查后诊断为慢性湿瘆。发病快,病程短,皮肤潮红,有丘疱瘆,灼热瘙痒 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数。中 医分型为湿热蕴肤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擦剂,每日3次,1周后,瘙痒症状大为缓解,2 周后皮损明显减少,瘙痒基本消失,3周后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008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 材:鸡筋参,爵床,二色补血草,铁棒锤,地血香,莱菔,萝摩,栝楼子,缬草,铁树果,鞭打绣 球,五叶泡,珠儿参,发痧藤,双飞蝴蝶,甘遂,吹风散和篦梳剑。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 鸡筋参15~35份,爵床10~20份,二色补血草25~45份,铁棒锤5~15份,地血香25~ 40份,莱菔20~30份,萝摩25~35份,栝楼子16~32份,缬草12~24份,铁树果20~ 40份,鞭打绣球5~25份,五叶泡25~40份,珠儿参22~35份,发痧藤10~30份,双飞 蝴蝶25~40份,甘遂15~35份,吹风散8~24份和篦梳剑25~45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 如下:鸡筋参20~30,爵床12~18份,二色补血草30~40份,铁棒锤8~13份,地血香 25~35份,莱菔22~27份,萝摩28~33份,栝楼子20~30份,缬草15~20份,铁树果 25~35份,鞭打绣球10~20份,五叶泡30~40份,珠儿参25~33份,发痧藤15~25 份,双飞蝴蝶30~35份,甘遂20~30份,吹风散10~20份和篦梳剑30~40份。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 下:鸡筋参27份,爵床13份,二色补血草38份,铁棒锤9份,地血香33份,莱菔23份,萝摩 32份,栝楼子21份,缬草20份,铁树果27份,鞭打绣球18份,五叶泡30份,珠儿参32份, 发痧藤16份,双飞蝴蝶35份,甘遂23份,吹风散20份和篦梳剑33份。5.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 如下:鸡筋参22份,爵床17份,二色补血草32份,铁棒锤12份,地血香28份,莱菔26份, 萝摩29份,栝楼子30份,缬草16份,铁树果33份,鞭打绣球12份,五叶泡38份,珠儿参27 份,发痧藤22份,双飞蝴蝶31份,甘遂28份,吹风散12份和篦梳剑36份。6.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擦剂,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 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200目筛细 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7.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滤液为溶剂,将滤渣采用渗漉法以 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 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〇. 2~0. 4倍的蔗糖粉和0. 1~0. 2 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8. -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擦剂,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 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200目筛细 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以滤液为溶剂,将滤渣采用渗漉法以 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下减压浓缩 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 04~1. 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〇. 2~0. 4倍的蔗糖粉和0. 1~0. 2 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慢性湿疹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鸡筋参,爵床,二色补血草,铁棒锤,地血香,莱菔,萝藦,栝楼子,缬草,铁树果,鞭打绣球,五叶泡,珠儿参,发痧藤,双飞蝴蝶,甘遂,吹风散和篦梳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治疗小儿慢性湿疹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小且对婴幼儿皮肤无刺激性的优点,且使用方便,治愈后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17/00, A61K36/80
【公开号】CN104906245
【申请号】CN201510304297
【发明人】钟照刚, 郭夕宏
【申请人】钟照刚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