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9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是 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 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 高达9%~10%,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 和生活质量。coro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 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 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COPD的诊治规范,其中不 同程度地强调了呼吸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 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 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 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 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以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 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 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中草药配制而成,针对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痰涎雍滞所致喘气不能平卧,动 则加剧等症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治疗效果好,达到缓 解西药带来的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气短、喘气、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的治 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苏子 30份, 地龙30份, 厚朴 30份, 法半夏30份, 杏仁30份, 党参 30份, 九香虫24份, 蜈蚁5份, 巴戟天20份, 当归 30份; 上述组方中,苏子、地龙为君药;厚朴、法半夏、杏仁、党参、九香虫为臣药;蜈蚣为佐 药;当归、巴戟天为使药。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的 研宄和治疗原则,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在药剂中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0006] 本发明上述的原料组份中,每组份原料的药理及药效为: 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 喘,肠燥便秘。〈纲目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0007]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0008] 上述的苏子入肺、大肠经,能辛温而润,长于降肺气消痰,并擅润肠通便,可使肠腑 通而助肺之肃降;地龙入肝、脾经,寒咸,清肺热平喘,二药合用,增强化痰平喘之功,共为君 药。
[0009]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神农本草经》: 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0010] 法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用于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0011]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主咳 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0012]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 食少,口渴,久泻,脱肛。《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 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0013] 九香虫:性温,味咸。归肝、脾、肾经。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纲目》:治膈脘滞 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0014] 上述的厚朴辛温苦降,助苏子以降逆气;半夏止咳化痰,杏仁降气平喘,共助苏子 平喘祛痰;党参辛甘,健脾益气补肺,降气平喘;九香虫性甘而温,温补肾元,纳气平喘;为 臣药。
[0015] 蜈蚣:辛,温。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本草纲目》:小儿惊痫风 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蛇伤。
[0016] 上述的蜈蚣辛温走窜,宣发肺气,以防肃降太过,为佐药。
[0017] 巴戟天:微温,甘,辛。归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瘘遗精,宫 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瘘软。
[0018]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19] 当归辛苦温润,养血补虚以助九香虫温补下元,又能治"咳逆上气"(《神农本草 经》),兼制半夏、厚朴之燥,防辛燥伤津;巴戟天辛甘温,助九香虫补肾纳气平喘;为佐使药。
[00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采用十味中草药制成,利用十味原料药的综合协 同作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对人体副作用小,无须煎煮。具有治疗方法简 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全方具有效缓解西药氨茶碱缓释片带来的胃肠道反应、心 动过速、血压骤降、低血压、休克、手颤等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气短、喘气、咳 嗽、咳痰、胸闷等症之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率达95%以上。
[0021] 为了说明本发明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本发明经过对166例患者进行 了临床观察,其临床数据如下: 1、一般数据:166例COro患者,男性131例,女性35例。
[0022] 2、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喘气、气短、咳痰症状明显缓解,活动耐量明显百分比明显增高。
[0023] 好转:临床症状如喘气、气短均有所改善,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且易咳出,活动耐 有所增加,查肺通气功能FEVl占预计质百分比有所增高。
[002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肺通气功通无明显变化。
[0025] 3、临床观察数据统计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按上述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苏子 30份, 地龙30份, 厚朴 30份, 法半夏30份, 杏仁30份, 党参 30份, 九香虫24份, 蜈蚁5份, 巴戟天20份, 当归 30份。
[0027] 将上述诸药焙干研磨成粉,制成绿豆大小的水蜜丸即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中药药丸。
[0028] 用法用量:一次20颗,一日3次。
[0029]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0030] 典型病例 病例1 杨某某,男,68岁,公安县斗湖镇油江村人,患者咳嗽、咳痰、喘气约3年,近1周加重,于 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后效果不佳。于2013年11月27日来我院住治,诊断为:慢阻肺急性 发作。住院治疗4天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时有轻微喘气、咳痰。查体:肺部可闻及少许哮 鸣音,湿罗音无,回家后遵医嘱口服上述中草药制剂2周后来我院门诊复诊,自觉咳嗽、喘 气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痰量减少,活动耐量增加,听诊双肺哮鸣音基本消失。
[0031] 病例 2 胡某某,男,66岁,公安县斗湖堤镇人,于2013年12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主诉:反复 咳嗽、咳痰约3年,喘促3月,即往有长期吸烟史,否认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平素应用"万托林"、"氨茶碱缓释片"控制病情。查体:神清,口唇微绀,桶状胸,肺部听诊未 闻及明显性罗音及哮鸣音,双下肢无水肿,患者自诉活动或费力时感气短、喘气,不能耐寒。 辅助检查:肺CT提示肺气肿,局限性肺大泡形成;肺通气功能示重度COPD。嘱(1) 口服氨 茶碱缓释片0.2克1日2次(2)口服上述中草药剂。用法:每次6克1日3次,连续服用了 3周后感上症明显改善,活动时汗出减少,以后电话回访未见哮喘发作。
[0032]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 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 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 苏子 30份, 地龙30份, 厚朴 30份, 法半夏30份, 杏仁30份, 党参 30份, 九香虫24份, 蜈蚁5份, 巴戟天20份, 当归 30份; 上述组方中,苏子、地龙为君药;厚朴、法半夏、杏仁、党参、九香虫为臣药;蜈蚣为佐 药;当归、巴戟天为使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药丸,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按中医理论组方,采用十味中草药制成,通过十味原料药的综合协同作用,使其在药剂中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本发明对人体副作用小,无须煎煮。具有治疗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全方能有效缓解西药氨茶碱缓释片带来的胃肠道反应、心动过速、血压骤降、低血压、休克、手颤等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气短、喘气、咳嗽、咳痰、胸闷等症之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率达95%以上。
【IPC分类】A61K35/64, A61K35/648, A61K36/8888, A61P11/00, A61K9/20, A61K35/62
【公开号】CN104906289
【申请号】CN201510322238
【发明人】钟志勇, 卢义民
【申请人】公安县中医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