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6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有研宄认为,人体内部滞积的各种毒素,会造成人体慢性中毒,这一因素也是人类 罹患各种疾病和早衰的首要因素。在中医看来,人的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 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 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 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
[0003] 体内毒素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体内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环境中获 得的各种污染物在体内沉积,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将体内的毒素加以化解和排出,维持 健康;若体内毒素超过身体排出功能,就会成为身体健康的障碍,体内毒素得不到及时清除 而不断累积,人体就会进入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0004] 体内毒素得不到及时清除,和脂肪质黏附在血管内会阻碍血液的畅通,慢慢地这 些被阻塞的血管会变硬、变厚,心脏必须更费力的将足够血液经由这些被阻塞的血管送到 细胞内,以致引起高血压、血液凝块、心脏病和中风。骨头与骨头的连接均为柔软而有弹性 的软体组织所覆盖,可垫着关节减少摩擦伤害,在关节里面还有关节液可润滑关节,关节液 必须是清洁、没有毒素,才能使关节健壮和灵活。当毒素积聚时关节便会开始肿大、骨头末 端粗糙和呈锯齿状,而软骨变干而易碎,慢慢地关节内分泌物完全干掉,而骨头间彼此痛苦 的摩擦,形成了 "关节炎";当毒素伤害到肌肉和血管时,就形成"风湿";再如中医认为痤 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 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还一些中医理论认为,肿瘤也是由于累积的有毒废物,聚集 在身体各组织内所引起的。
[0005] 目前研宄表明,一些食物具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但存在见效慢、效果差等缺 陷;而市面上的一些具有排毒功能的药品或保健品,虽然有一定的排毒效果,但治标不治 本,停药易反复,且副作用大,不利于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祛除体内寒气、湿气、 热气、浊气、食气及血瘀等体内毒素的中药丸剂,还提供了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 法。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料制成:白芷1〇~20份,枳壳10~20份,麻黄5~10份,半夏5~10份,陈皮10~20份,甘草 5~10份。
[0008] 中药原料还包含白芍10~20份、川芎10~20份,茯苓10~20份,厚朴10~20份,当归 10~20 份。
[0009] -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80-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或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干燥即可。
[0010]湿丸入烘箱进行干燥的温度为60~80°c,干燥的时间为2~3小时。
[0011] 本发明选用原料的功效简述如下: 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 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功效;主治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0012] 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归肺、脾、肝、胃、大肠经;具有破气、行痰、消积之功效;主 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0013]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主 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 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瘆瘙痒;阴疽痰核。
[0014] 半夏:辛,温;入脾、胃经;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 散结之良药。
[0015]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之功 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 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16] 甘草: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 和诸药之功效;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 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7]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之功效;敛阴收汗 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 带下等症。
[0018]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安抚神 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9] 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 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 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 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0020] 厚朴:苦;辛;性温;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功 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0021]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 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瘘痹,肌肤麻木,肠燥 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症状。
[0022] 中药复方方剂的疗效,不能单独从个别药物的药效来看,应当看合理配伍后产生 的综合协同药理作用。本发明中的各味中药组合,诸药合用,相得益彰,能有效祛除患者体 内寒气、湿气、热气、浊气、食气及血瘀等体内毒素,清热解毒,使人肠胃舒适,口气清新,促 进身体健康,尤其适合便秘、腹胀腹痛、面黄肌瘦,面部色斑、手足冰凉、关节疼痛、四肢拘挛 等亚健康人群;且本发明排毒的中药丸剂制备方法简单,毒副作用小,易生产,成本低,利于 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〇~20份,枳壳10~20份,麻 黄5~10份,半夏5~10份,陈皮10~20份,甘草5~10份。
[0024] 中药原料还包含白芍10~20份、川芎10~20份,茯苓10~20份,厚朴10~20份,当归 10~20 份。
[0025]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80-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或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80°C干燥2~3小时即可。
[0026] 实施例2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2份,枳壳12份,麻黄8 份,半夏8份,陈皮15份,甘草8份,白芍15份、川芎15份,茯苓15份,厚朴12份,当归12 份。
[0027]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0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70°C干燥2. 5小时即可。
[0028] 实施例3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0份,枳壳15份,麻黄5 份,半夏6份,陈皮10份,甘草5份,白芍10份、川芎12份,茯苓10份,厚朴16份,当归15 份。
[0029]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2小时即可。
[0030] 实施例4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8份,枳壳20份,麻黄10 份,半夏10份,陈皮15份,甘草8份,白芍20份、川考18份,茯苓20份,厚朴18份,当归20 份。
[0031]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8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32] 实施例5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20份,枳壳18份,麻黄7 份,半夏7份,陈皮20份,甘草10份,白芍12份、川考20份,茯苓20份,厚朴20份,当归15 份。
[0033]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 放入烘箱中80°C干燥2小时即可。
[0034] 实施例6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5份,枳壳10份,麻黄9 份,半夏5份,陈皮12份,甘草6份,白芍18份、川芎10份,茯苓15份,厚朴10份,当归10 份。
[0035]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1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70°C干燥2小时即可。
[0036] 实施例7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6份,枳壳16份,麻黄8 份,半夏8份,陈皮16份,甘草12份。
[0037]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0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38] 实施例8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2份,枳壳15份,麻黄5 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甘草8份。
[0039]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8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40] 实施例9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8份,枳壳10份,麻黄8 份,半夏5份,陈皮10份,甘草6份。
[0041]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0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42] 实施例10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20份,枳壳20份,麻黄8 份,半夏8份,陈皮18份,甘草10份。
[0043]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44] 实施例11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0份,枳壳15份,麻黄10 份,半夏10份,陈皮20份,甘草8份。
[0045]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1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2小时即可。
[0046] 实施例12 :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2份,枳壳10份,麻黄5 份,半夏6份,陈皮10份,甘草5份。
[0047] 这种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60°C干燥3小时即可。
[0048]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疗效,对166例患有长期便秘、腹胀腹痛、手足冰凉、关 节疼痛、四肢拘挛等亚健康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宄,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反映 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试验统计如下: (1)患者来源:在本市某医院选取166例患有长期便秘、腹胀腹痛、手足冰凉、关节疼 痛、四肢拘挛等亚健康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36. 5岁,所有患者 均自愿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并没有接受其他排毒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0049] (2)用药剂量和方法:服用本发明的排毒的中药丸剂,每日1次,晚上服用,每次 9g,半个月为1疗程。
[0050] (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著:上述不适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有效:上述不适症状有所改善,需要继续进行治疗; 无效:上述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效。
[0051] 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166例患者经本发明的排毒的中药丸剂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显著 率达74. 10%,总有效率达95. 18%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疗程加倍,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后, 治疗显著率普遍提高,治疗显著率达83. 73%,总有效率达97. 59% ;3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结 果显示,显著率达到89. 76%,总有效率达98. 80%。临床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排毒中药丸剂能 有效祛除患者体内寒气、湿气、热气、浊气、食气及血瘀等体内毒素,清热解毒,使人肠胃舒 适,口气清新,促进身体健康。
[0052] 下面以几个典型病例进行说明: 病例1 :廖某,男,39岁,因长期生活作息不规律,出现□舌生疮,腹胀,便秘,手脚冰凉 等症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排毒中药丸剂1个疗程后,口舌创伤痊愈,腹胀及手脚冰凉 症状消失,排便通畅,食欲增加,面色有光泽。
[0053] 病例2 :刘某某,男,61岁,近年来经常感觉肩膀僵硬,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淤青,一 年四季手足冰凉,并伴有肢体麻木症状,经检查为血瘀所致,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排 毒中药丸剂2个疗程后,肩膀活动自如无负担,皮肤淤青消退,手足冰凉及肢体麻木症状基 本消失,食欲增加,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随访无复发。
[0054] 病例3 :李某,女,43岁,长期便秘,面黄肌瘦,脸上有色斑,手足汗多,并常伴随口 舌生疮、口苦口臭、咽喉疼痛、神疲思睡等症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排毒中药丸剂1个疗 程后,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色斑逐渐消退,食欲增加,身体恢复健康。
[0055] 病例4 :李某,男,49岁,经常性的小便不畅、腹泻、湿瘆、或身体不明原因的倦怠, 经中医诊断上述症状为体内湿毒所致,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排毒中药丸剂1个疗程后,上 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身体开始逐渐有力,恢复健康。
[0056] 病例5 :王某某,女,34岁,脸颊长期长痘,经常会出现痛经,手足冰凉,并伴随有偏 头痛,易失眠,心悸,睡眠不安稳,偶尔伴有四肢痉挛等症状,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排 毒中药丸剂2个疗程后,上述不适症状消失,睡眠质量提高,身体恢复健康。
[0057] 病例6 :乔某某,女,31岁,长期便秘,前胸后背多处有痘疤痕,同时有新出现痤疮, 并常伴随手脚冰凉、腹胀等症状,偶有四肢拘挛等现象,服用本发明实施例9的排毒中药丸 剂1个疗程后,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色红润有光泽,食欲增加,身体恢复健康,随访无 复发。
[0058] 病例7 :赵某,男,40岁,经常便秘,大便不成形,常伴随胸闷难受,头晕,易胀气,口 苦口臭等症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0的排毒中药丸剂1个疗程后,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身心舒畅,食欲增加,面色有光泽。
[0059] 病例8:张某,女,29岁,长期便秘,经常出现口臭,皮肤骚痒,一年四季手足冰凉, 并偶有腹痛腹胀等症状,食欲不振,面黄肌瘦,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2的排毒中药丸剂1个疗 程后,上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加,面色红润,身体恢复健康。
【主权项】
1. 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〇~20份, 枳壳10~20份,麻黄5~10份,半夏5~10份,陈皮10~20份,甘草5~10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毒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还包含白芍10~20份、 川考10~20份,茯苓10~20份,厚朴10~20份,当归10~20份。3. -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如下: (1) 将中药原料分别粉碎后,过80-120目筛得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中药粉; (2) 将混合中药粉加水或蜂蜜搅拌得软材; (3) 将软材在制丸机中制成湿丸,滚圆、抛光; (4) 将步骤(3)得到的湿丸放入烘箱中干燥即可。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毒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湿丸入烘箱进行干 燥的温度为60~80°C,干燥的时间为2~3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毒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排毒的中药丸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白芷10~20份,枳壳10~20份,麻黄5~10份,半夏5~10份,陈皮10~20份,甘草5~10份。本发明中各味中药组合,诸药合用,相得益彰,能有效祛除患者体内寒气、湿气、热气、浊气、食气及血瘀等体内毒素,清热解毒,使人肠胃舒适,口气清新,促进身体健康,尤其适合便秘、腹胀腹痛、面黄肌瘦,面部色斑、手足冰凉、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等亚健康人群;且本发明排毒的中药丸剂制备方法简单,毒副作用小,易生产,成本低,利于大力推广。
【IPC分类】A61P1/10, A61K36/8888, A61P39/02, A61P17/00, A61K9/20, A61P29/00
【公开号】CN104906290
【申请号】CN201510331884
【发明人】郭前进
【申请人】郭前进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