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及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6

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同时还提供了该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 及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鱗莖。平 贝母又名坪贝、贝母、平贝。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为一种常用中药,与川贝母、浙贝 母同属贝母属,但在药用上有一定差别,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 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0003] 平贝母理作用为:1、平贝母浸膏对实验性动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平贝母总生物 碱、平贝碱甲均有明显的祛痰和降血压作用。2平贝母总碱3mg/100g、l. 5mg/100g大鼠皮 下注射对幽门结扎型溃疡、腹腔注射对消炎痛型溃疡及应激性溃疡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0004] 平贝母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 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功效与川贝母相近,药用效果较川贝母弱, 近年来由于川贝母属于野生名贵药材,资源逐年枯竭。因其平贝母已有成熟的人工栽培技 术,可大量种植,为提高平贝母的药用效果,通过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提高平贝母在润肺、 止咳平喘方面的功效,达到与川贝母接近的效果。从而提高药用价值保护野生川贝母有积 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同过本发明可以增强平贝母在清热润肺、止 咳方面的效果,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平喘效果。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 成的: 甘草汁5~40、雪梨汁5~80、平贝母5~100。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平贝母原材料,拣去杂质,用抢水洗的方法洗净,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 30°C干燥1小时,干燥至含水量20%以下; 2) 选取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茎及根净选、浸润、切片,加3~6倍水煎煮2~3次,每 次15~30分钟,滤过,合并煎液而得甘草汁; 3) 选取新鲜雪梨压榨,滤过,加入1~3倍清水得雪梨汁; 4) 将步骤2)和3)混合均匀得到甘草雪梨汁备用; 5) 将平贝母放入步骤4)制备的甘草雪梨汁中温度控制在10~30°C浸制2~48小时, 期间每隔6小时搅拌1次,使其分布均匀,浸透平贝母且完全吸收甘草雪梨汁; 6) 将浸制后的平贝母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即得。
[0008] 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甘草汁为5~40重量份,优选5~30重量份,再优选 5~20重量份,更优选10~20重量份;雪梨汁为5~80重量份,优选5~70重量份, 再优选40~70重量份,更优选50~70重量份;平贝母原料为5~100重量份,优选 20~100重量份,再优选30~70重量份,更优选40~70重量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也可采用医药学的常规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9] 【用法用量】3~9g;研粉冲服,一次1~2g。
[0010]【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0011] 【适应症】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血,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12] 【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0013] 本发明的药理药效方解如下: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 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莖。味甘、平,归心、肺、脾、 胃经,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能缓和药性, 降低毒性。如甘草汁煮远志、吴茱萸。
[0014] 雪梨,梨,亦食亦药,性味甘、微酸,寒;归肺、胃经。具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功 效,常用于阴虚火旺,燥热伤肺,干咳痰黏,津伤口渴的辅助治疗。据《本草纲目》记载,"梨 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咽炎、急性气管 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的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雪梨味甘、性寒,具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养血生肌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梨可以生吃,榨汁饮用,也可以 用于增加药物润肺功能的炮制辅料。
[0015] 平贝母,性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 干咳少血,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16] 本发明是依据中医理论基础,利用上述药物配伍,使平贝母、甘草和雪梨相须相 使,共同奏效,提高平贝母的清热润肺、祛痰、止咳功效,同时有一定的平喘效果。三味药通 过配伍,经本发明制备后,达到有效增加平贝母清热润肺、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同时,又 使平贝母的性能趋于甘平,改善了平贝母的口感,使服用人群更易服用。
[0017] 为证明该发明的有效性从药效学方面进行了药理实验,报告如下: 1、止咳实验(氨水引咳法)见下表: 平贝母、甘草液、甘草雪梨制平贝母止咳效应比较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〇.05。
[0018] 由上表可见平贝母、甘草液、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均能降低小鼠咳嗽反应率,与模型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〇.05),且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组止咳作用强于平贝母组及甘 草液组,并与可待因组相当。
[0019] 2、祛痰实验(酚红法) 平贝母、甘草液、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祛痰作用比较(i±s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〇. 05, #p〈0. 01 ;与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组比较:#p〈0. 05由上表可见:各给药组的OD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或p〈0. 01),说 明实验组均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且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组的祛痰作用明显优于平贝母组及甘 草组。
[0020] 3、平喘实验(喷雾致喘法)
平贝母、甘草液、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平喘作用比较(i±s ) 与模型组比较:*p〈〇. 05, #p〈0. 01;与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组比较:#p〈0. 05由上表可见:平贝母组及甘草组小鼠出现IV级反应潜伏期有延长趋势,但与模型对 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〇. 05),甘草雪梨制平贝母组则能明显延长小鼠IV级反应潜伏期 (p〈0. 05),提示其平喘作用明显优于平贝母组及甘草组。
[0021] 综合以上3个药理作用对比实验经过本发明炮制后的平贝母的止咳、祛痰、平喘 效果较平贝母原生药材和甘草有显著增强的作用。
[0022 ] 下面结合临床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一、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诊断学"诊断为:肺热燥咳,干咳少血,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23] 二、纳入标准: 凡属上述标准均可纳入临床。三、使用方法: 配伍组方中配伍使用或单方使用。四、疗效判断标准: 通过制平贝母治疗后均达到改善患者症状。
[0024]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是依据中医理论基础,利用上述药物配伍关系将 甘草的润肺止咳和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相须相使作用,共同奏效,以提高平贝母的润 肺、清热、祛痰、止咳功效。三味药通过配伍,经本发明制备后,达到了有效增加平贝母润肺、 清热、祛痰、止咳作用的同时,又使平贝母的性能趋于甘平,改善了平贝母的口感,使服用人 群更易服用。在相同剂量下,可以达到增效的目的,对保护和利用稀缺药用资源具有极大意 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实施方案和病例应用,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 发明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 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中。
[0026] 实施例1: 1、 取50g平贝母药材,除杂质,用抢水洗的方法洗净,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 30°C干燥1小时,干燥至含水量20% ; 2、 选取30g甘草的净选、浸润、切片,加120g水煎煮2次,每次15分钟,滤过,合并煎液 而得甘草; 3、 选取40g新鲜雪梨净选、压榨、加40g清水过滤,而得雪梨汁; 4、 将步骤2和3混合均匀得到甘草雪梨汁备用; 5、 将步骤1干燥的平贝母原料置于步骤4)甘草雪梨汁中搅拌均匀在恒温25°C浸制8 小时,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使其分布均匀,浸透平贝母且完全吸收甘草雪梨汁; 6、 将步骤5处理得到的平贝母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30°C干燥3小时,干燥至 含水量12%,即得。
[0027] 实施例2: 1、 取300g平贝母药材,除杂质,用抢水洗的方法洗净,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 温30°C干燥1小时,干燥至含水量20% ; 2、 选取90g甘草的净选、浸润、切片,加200g水煎煮2次,每次15分钟,滤过,合并煎 液而得甘草; 3、 选取240g新鲜雪梨净选、压榨、加400g清水过滤,而得雪梨汁; 4、 将步骤2和3混合均匀得到甘草雪梨汁备用; 5、 将步骤1干燥的平贝母原料置于步骤4)甘草雪梨汁中搅拌均匀在恒温25°C浸制12 小时,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使其分布均匀,浸透平贝母且完全吸收甘草雪梨汁; 6、 将步骤5处理得到的平贝母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30°C干燥4小时,干燥至 含水量15%,即得。
[0028] 实施例3: 1、取100g平贝母药材,除杂质,用抢水洗的方法洗净,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 30°C干燥1小时,干燥至含水量20% ; 2、选取50g甘草的净选、浸润、切片,加150g水煎煮2次,每次15分钟,滤过,合并煎 液而得甘草; 3、 选取50g新鲜雪梨净选、压榨、加100g清水过滤,而得雪梨汁; 4、 将步骤2和3混合均匀得到甘草雪梨汁备用; 5、 将步骤1干燥的平贝母原料置于步骤4)甘草雪梨汁中搅拌均匀在恒温18°C浸制8 小时,期间每隔4小时搅拌1次,使其分布均匀,浸透平贝母且完全吸收甘草雪梨汁; 6、将步骤5处理得到的平贝母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23°C干燥2小时,干燥至 含水量14%,即得。
[0029] 通过以下典型病例进一步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病例1 某男,17岁,中医诊断:干咳,无痰,早晚加重,潮热、盗汗,脉数细;舌红苔薄白;中医诊 断为肺阴虚、肺热燥咳。
[0030] 治疗: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甘草雪梨制平贝母2克,研磨冲服,每日3次。
[0031] 效果:服用5天后咳嗽症状减轻,继续坚持服用3周后痊愈。
[0032] 病例 2 某女,55岁;中医诊断:气短乏力、燥热、脉细弱,舌苔干红少津,属肺阴虚致久咳,干咳 伴有咳喘声。
[0033] 治疗: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甘草雪梨制平贝母2克,研末冲服每日3次,14天一 个疗程。
[0034] 效果:本发明增强了止咳作用,同时雪梨有清肺、甘草止咳平喘的功效,服用7天 后咳喘症状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久咳症状痊愈,气短乏力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0035] 病例 3 某男,45岁;中医诊断,舌红少津,脉细沉,干咳无痰、乏力、纳差,干咳,属肺肾阴虚、久 病伤阴燥咳。
[0036] 治疗: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甘草雪梨平贝母2克,研末冲服,一日3次,14天为 一疗程。
[0037] 效果:服用本品后3天干咳症状减轻,坚持服用2个疗程所有阴虚症状消失、痊愈。
【主权项】
1. 一种雪梨蜜制平贝母,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蜂蜜5~60、雪梨5~100、平贝母5~100。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梨蜜制平贝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平贝母原材料,拣去杂质,用抢水洗的方法洗净,置于低温真空干燥箱中,经低温 30°C干燥1小时,干燥至含水量20%以下; 2) 选取蜂蜜加入锅内加热,炼至105~110°C而得的制品,炼蜜含水量在30%以上,色 泽无明显变化,稍有粘性的炼蜜备用; 3) 选取新鲜雪梨压榨,滤过,加入1~3倍清水得雪梨汁; 4) 将步骤2)和3)混合均匀得到炼蜜雪梨汁备用; 5) 将平贝母放入步骤4)制备的炼蜜雪梨汁中温度控制在10~30°C浸制2~48小时, 期间每隔6小时搅拌1次,使其分布均匀,浸透平贝母且完全吸收炼蜜甘草汁; 6) 将步骤5)浸制后的平贝母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草雪梨制平贝母及其制备方法,由甘草雪梨炮制成制平贝母,所述的药物配伍,使平贝母、甘草和雪梨相须相使,共同奏效,提高平贝母的清热润肺、祛痰、止咳功效,同时有一定的平喘效果。三味药通过配伍,经本发明制备后,达到有效增加平贝母清热润肺、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同时,又使平贝母的性能趋于甘平,改善了平贝母的口感,使服用人群更易服用。
【IPC分类】A61P11/10, A61P11/14, A61K36/8966, A61P11/00
【公开号】CN104906337
【申请号】CN201510375918
【发明人】睢大筼, 袁小平, 谢勇
【申请人】吉林省北域西洋参研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