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 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 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 复出现,迀延难愈。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口腔内存在着许多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在健康情况 下它们和人体保持着相对平衡,不会引起疾病,一旦人体抵抗力减弱,就可发生口腔局部炎 症、溃疡。如果给小儿吃过热、过硬的食物,或擦洗婴幼儿口腔时用力过大等,都可损伤口腔 粘膜而引起发炎、溃烂。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及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后,口腔不清洁,口 粘膜干燥,也可引起口疮。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发病率高。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脾胃积 热,虚火上炎,熏灼口舌从而出现口舌糜烂。常见症状为在口腔内唇、舌、颊粘膜、齿龈、硬胯 等处出现淡黄色或白色的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边沿整齐而有红晕,表面局部的痛, 有轻微口臭,唾液增多而且粘稠,常伴烦躁不安,不愿进食,身体消瘦,发热等症状。中医治 疗该病讲宄辩证治疗,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 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 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 治以清热解毒;虚证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原。中医将小儿口疮分为风热乘脾型、心火上炎 型和虚火上炎型三种主要类型,其中,虚火上炎型口腔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类型,症见口腔 溃烂、斑点较少,表面色黄白,周围颜色淡红,神疲颧红、虚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且反 复发作,西医采用抗生素治疗该病,抗生素治疗费用高,且易产生抗药性,降低人体抵抗力, 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中医治疗多针对致病根源全面调理机体,但多数方法起效 较慢,无法快速缓解患者痛苦,尤其是儿童患者极易对这种长期的治疗手段产生抵触心理, 不配合治疗,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为了克服现有治疗手段的不足,提供治疗虚火上炎 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散剂为纯中药制剂,儿童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可以 快速缓解患者患处疼痛,促进口疮创面愈合,标本兼治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疗效显著。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 份数为:芦荟7-10份,生地黄4-7份,当归3-5份,地骨皮3-5份,金针菜7-10份,雪梨10-15 份,牡丹皮5-7份,麦冬6-8份,马齿苋7-12份,母猪草3-5份,木锥花4-6份,肉桂2-4份, 蓝桉6-9份,连翘5-8份,天花粉3-5份,木鳖子3-5份,芋儿七6-9份,洋金花3-5份,菠萝 蜜7-10份,菠萝莓8-12份,炙甘草5-7份,附子1-3份。
[0006] 优选的,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7份,生地黄4份,当归 3份,地骨皮3份,金针菜7份,雪梨10份,牡丹皮5份,麦冬6份,马齿苋7份,母猪草3份, 木锥花4份,肉桂2份,蓝桉6份,连翘5份,天花粉3份,木鳖子3份,芋儿七6份,洋金花 3份,菠萝蜜7份,菠萝莓8份,炙甘草5份,附子1份。
[0007] 优选的,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10份,生地黄7份,当 归5份,地骨皮5份,金针菜10份,雪梨15份,牡丹皮7份,麦冬8份,马齿苋12份,母猪草 5份,木锥花6份,肉桂4份,蓝桉9份,连翘8份,天花粉5份,木鳖子5份,芋儿七9份,洋 金花5份,菠萝蜜10份,菠萝莓12份,炙甘草7份,附子3份。
[0008] 优选的,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9份,生地黄6份,当 归4份,地骨皮4份,金针菜8份,雪梨12份,牡丹皮6份,麦冬7份,马齿苋10份,母猪草 4份,木锥花5份,肉桂3份,蓝桉7份,连翘7份,天花粉4份,木鳖子4份,芋儿七7份,洋 金花4份,菠萝蜜8份,菠萝莓10份,炙甘草6份,附子2份。
[0009] 本发明为了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采取滋阴降火、引火归元、祛腐生肌、消炎 止疼的方法,在针对虚火上炎的病因治疗该病的同时,有效缓解患者患处疼痛,快速减轻患 者痛苦,避免儿童患者产生抵触心理,确保治疗效果。根据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通过大量 实验筛选中药原料,精炼制剂方法,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 果。选取的原料药中:芦荟:清热凉肝,泻下杀虫,其所含的羟基类、蒽醌类衍生物如芦荟大 黄素等有机活性成分多具杀、抑皮肤表面细菌作用,而复合多糖和有机酸又是天然的保湿 素,能补充皮肤中损失的水分,修复皮肤细胞;生地黄:甘苦,性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 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当归:味甘,温,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瘘 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地骨皮:性寒,味甘,凉血除蒸,清 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金针菜:别名萱草、忘 忧草、黄花菜,干制品称金针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 中铁的含量约是菠菜的20倍,且富含抗坏血酸.有清热、利尿、安神、益智、明目等功效;雪 梨:清心润肺、清热消痰;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 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麦冬:甘,微苦,微 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 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收湿止痒、 清热消肿、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的作用。马齿苋对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 然抗生素"之称,同时马齿苋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美白滋 养皮肤;母猪草:味苦,性寒,清热除湿,解毒散结,止咳化痰,主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瘰疬, 痰热咳嗽,癫痫;木锥花: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利尿,治肺炎,气管、支气管 炎,咳嗽痰多,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肉桂:辛、甘,大热,有小毒,入肝、 脾、肾经,《汤液本草》云:"肉桂入足少阴肾,太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本草 求真》云:"肉桂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盖因气味甘 辛,其色紫赤,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 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但精亏血少,肝旺火起者,切忌。"肉桂用于"引火归元",治疗肾阴亏 虚,虚阳外浮之虚热证,常与滋阴药合用,正如《医方集解》所说:"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名七 味地黄丸,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肉桂配合滋阴之剂可治虚热证,是因心包相火附于命 门,男子藏精,女以系胞。若火无所附则上炎,虽大热烦渴,口唇干裂,脉见洪大重按微弱, 治以甘温辛热之肉桂少量,以热治热,热因热用,引火归元,促其阳附于阴,阴平阳秘,精神 乃治,注意剂量不宜过大,由于肉桂辛甘大热,气味纯阳,其气下行,益火消阴,大补阳气,适 用于下焦命火不足者,欲引火归元以降虚热,必与滋阴药合用方保无虑,一旦过量极易助阳 耗阴,若任其大热补阳,辛散走窜,则阴益虚,阳益亢,有害而无益矣;蓝桉:味微辛、微苦, 性平,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 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 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瘆,脚癣,皮肤消毒;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 结,疏散风热,现代医学研宄证实,连翘浓缩煎剂
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 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天花粉:清热生 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木鳖子:消肿散结,解毒,追 风止痛,主痈肿,疔疮,无名肿毒,痔疮,癣疮,粉刺,默黑,乳腺炎,淋巴结结核,痢疾,风湿痹 痛,筋脉拘挛,牙龈肿痛;芋儿七:味甘微辛,性温,止血,镇痛,生肌,除风湿,消肿毒,治外 伤出血,各种腰痛,劳伤,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洋金花:平顺止咳,麻醉止痛,解痉止搐;菠 萝蜜: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肺 炎、咽喉炎、视网膜炎、乳腺炎、产后乳房充血、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关节炎、关节周围炎、蜂 窝组织炎、小腿溃疡等疾病均有疗效,研宄发现菠萝蜜有抗氧化、抑菌、抗炎、辅助抗肿瘤、 抑制黑色素生成和辅助降血糖等现代药用功效;菠萝莓: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 菠萝朊酶能溶解阻塞于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 除炎症和水肿,它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 防癌作用,它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炙甘草:含有 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 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 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 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 有起死之殊功。
[001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11] (1)生地黄、当归、地骨皮、金针菜、牡丹皮、麦冬、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 子、芋儿七、洋金花、炙甘草、附子粉碎,过80目筛得混合粉末,备用;
[0012] (2)步骤⑴所得混合粉末加入总质量倍数6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 小时,煎煮后过5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0013] (3)芦荟、雪梨、菠萝蜜去核,菠萝莓去蒂,与马齿苋、木锥花、母猪草混合洗净,加 入步骤(2)所得滤液榨汁后静置2小时,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滤液真空浓缩为原体积 的10%的浓缩液,浓缩温度低于45°C;
[0014] (4)将步骤⑶所得的浓缩液冷冻成固体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干 燥温度为 _25~_20°C、压力为-〇. 09~-〇. 08Mpa,所得干燥固体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所得 粉末过1000目筛即得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
[0015] 该中药药液的使用方法:用纯净水清洁患处后,再用消毒棉签蘸取该中药药液擦 拭患处,一日3-4次。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 采取滋阴降火、引火归元、祛腐生肌、消炎止疼的方法,在针对病因治疗该病的同时,有效缓 解患者患处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快速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儿童患者产生抵触心理,确保 治疗效果,具体的说:
[0017] (1)该药液采用纯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诸药中,芦荟、生地黄为君药,针 对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病症和病因,起滋阴降火、祛腐生肌、消炎止疼之效,标本兼治该 病,快速缓解患处疼痛,减少患者痛苦;当归、地骨皮、金针菜、雪梨、牡丹皮、麦冬、马齿苋、 母猪草、木锥花、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子、芋儿七、洋金花、附子为臣药,其中,马齿 苋、木锥花、连翘、木鳖子、芋儿七、洋金花、蓝桉可以增益君药消炎止疼之效,直接作用于溃 疡面,有效杀菌治疗口疮,快速缓解患处肿疼,减轻患者痛苦,当归、地骨皮、金针菜、雪梨、 麦冬、牡丹皮、马齿苋、母猪草、木锥花、连翘、天花粉、蓝桉可增益君药滋阴降火之效,针对 虚火上炎的病因治疗口疮,肉桂、附子为温阳之品,与滋阴类药物同用,可起引火归元之效, 更好的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马齿苋、芋儿七可增益君药芦荟祛腐生肌之效,可促进患 处溃疡面愈合;菠萝蜜和菠萝莓为佐,菠萝蜜和菠萝莓不仅可以增强君药和臣药的消炎止 痛之效,同时还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增加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促进其他 诸药的药效发挥;炙甘草为引,温中散寒,调和诸药,更好的治疗该病。该中药药液采用现代 先进的医药制药技术制成,具有标本兼治起效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安全无毒副作用的 显著优点,适应于对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治疗。尤其适宜儿童使用,有效避免了采用抗生 素药物治疗该病所产生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问题。
[0018] (2)该中药药液在原料药的选取中采用了能够改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菠萝蜜和 菠萝莓作为佐药,通过改善涂药部位血液循环的方法,加快局部血流速度,促进透皮吸收, 使透皮吸收的药物有效成分能快速随血流到达患处,增进药物疗效,菠萝蜜和菠萝莓作为 食品级材料,相较于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如氮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二甲基亚砜及 其同系物,其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和毒副作用更小,尤其对于儿童,使用更加安全。
[0019] (3)该中药药液在制备过程中,将原料药预先研磨成粉再进行煎煮,增加了原料药 和水的接触面积,更加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可以充分利用原料药,将所得药物提取 液晾凉至室温再与菠萝蜜、菠萝莓等混合榨汁,冷提取菠萝蜜等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 避免菠萝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受到高温破坏,更好的保证药 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 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21] 实施例I
[0022] -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 份数为:芦荟7份,生地黄4份,当归3份,地骨皮3份,金针菜7份,雪梨10份,牡丹皮5份, 麦冬6份,马齿苋7份,母猪草3份,木锥花4份,肉桂2份,蓝桉6份,连翘5份,天花粉3 份,木鳖子3份,芋儿七6份,洋金花3份,菠萝蜜7份,菠萝莓8份,炙甘草5份,附子1份。
[0023] 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1)生地黄、当归、地骨皮、金针菜、牡丹皮、麦冬、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 子、芋儿七、洋金花、炙甘草、附子粉碎,过80目筛得混合粉末,备用;
[0025] (2)步骤(1)所得混合粉末加入总质量倍数6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 小时,煎煮后过5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0026] (3)芦荟、雪梨、菠萝蜜去核,菠萝莓去蒂,与马齿苋、木锥花、母猪草混合洗净,加 入步骤(2)所得滤液榨汁后静置2小时,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治疗虚火上炎 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
[0027] 该中药药液的使用方法:用纯净水清洁患处后,再用消毒棉签蘸取该中药药液擦 拭患处,一日3-4次。
[0028] 实施例2
[0029]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 份数为:芦荟9份,生地黄6份,当归4份,地骨皮4份,金针菜8份,雪梨12份,牡丹皮6 份,麦冬7份,马齿苋10份,母猪草4份,木锥花5份,肉桂3份,蓝桉7份,连翘7份,天花 粉4份,木鳖子4份,芋儿七7份,洋金花4份,菠萝蜜8份,菠萝莓10份,炙甘草6份,附子 2份。
[0030] 所述的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1] 实施例3
[0032]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 份数为:芦荟10份,生地黄7份,当归5份,地骨皮5份,金针菜10份,雪梨15份,牡丹皮7 份,麦冬8份,马齿苋12份,母猪草5份,木锥花6份,肉桂4份,
蓝桉9份,连翘8份,天花 粉5份,木鳖子5份,芋儿七9份,洋金花5份,菠萝蜜10份,菠萝莓12份,炙甘草7份,附 子3份。
[0033] 所述的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4] 实施例4毒性实验
[0035] 对该中药药液"急性经口毒性一次限量试验法"实验,选取健康成年小鼠,体重 18-22g,60只,雌雄各半,同性别小鼠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10%。实验开始前 16h内禁食,然后对成年小鼠任意平均分为3组用经口灌胃法给药,分别给予实施例1至3 的中药药液,灌胃计量以lOOmg/Kg体重计,然后继续禁食3天,试验小鼠全身状况、饮食、 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未出现震颤、抽搐、流涎、腹泻、嗜睡、昏迷等明显中毒现象和死亡现 象,处死后解剖无明显异常,判断该药物对成年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0036] 实施例5临床试验:
[0037]随机选取240名风热乘脾型小儿口疮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患者年龄2~6岁,平均 3. 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实验C组,给药方法:用 纯净水清洁患处后,再用消毒棉签蘸取该中药药液擦拭患处,一日3-4次。各组给药情况如 下:
[0038] 对照组A:给予对照中药药液;
[0039]实验A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药液;
[0040] 实验B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药液;
[0041] 实验C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药液;
[0042]其中,制成对照组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7份,生地黄4份,当归 3份,地骨皮3份,金针菜7份,雪梨10份,牡丹皮5份,麦冬6份,马齿苋7份,母猪草3份, 木锥花4份,肉桂2份,蓝桉6份,连翘5份,天花粉3份,木鳖子3份,芋儿七6份,洋金花 3份,炙甘草5份,附子1份。
[0043]该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生地黄、当归、地骨皮、金针菜、牡丹皮、麦冬、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 子、芋儿七、洋金花、炙甘草、附子粉碎,过80目筛得混合粉末,备用;
[0045] (2)步骤⑴所得混合粉末加入总质量倍数6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 小时,煎煮后过5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0046] (3)芦荟、雪梨、马齿苋、木锥花、母猪草混合洗净,加入步骤(2)所得滤液榨汁后 静置2小时,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对照组的中药药液。
[0047]治疗过程以3天为一个疗程,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评价各组中药药液的疗效,疗 效评价标准为:
[0048] 治愈:患者所有病症完成消失,愈后三个月无复发;
[0049]好转:患者病症明显缓解,或病症完全消失,但三个月内复发;
[0050] 无效:病症无变化或加重。
[0051] 统计结果如下:
[0052]
[0053] 临床典型实施例:
[0054] 1、钱某,3岁,女,患者口腔中可见多块黄白色溃疡面,溃疡面周围为淡红色,患处 疼痛难忍,患者虚烦口干、舌红少苔,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药液治疗,当次使用疼痛 症状即有所缓解缓解,一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溃疡面开始愈合,二个疗程症状全 部消失,溃疡全部愈合,病症完全消失,停药三个月内无复发。
[0055] 2、姜某某,2岁,男,患者口腔中可见一块较大的黄白色溃疡面,舌红少苔,疼痛难 忍,曾用外涂口疮散的方法治疗,愈后反复发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药液治疗,治 疗当天患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溃疡全部愈合,病症完全消失, 停药三个月内无复发。
[0056] 3、张某,5岁,男,口腔中可见大块黄白色溃疡面,溃疡面周围为淡红色,患处疼痛, 舌红少苔、神疲颧红、患者自觉口干虚烦,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药液治疗,治疗当天 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一个疗程后,溃疡面基本愈合,疼痛感减轻,使用三个疗程,溃疡面完全 愈合,全部病症消失,停药三个月内无复发。
[0057] 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映,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治疗虚火上炎型小 儿口疮的中药药液,能够快速缓解患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可安全有效治愈治 疗虚热上炎型小儿口疮,治愈后无复发,是理想的治疗药物。
[0058]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
【发明内容】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 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 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7-10份,生地黄4-7份,当归3-5份,地骨皮3-5份,金针菜7-10 份,雪梨10-15份,牡丹皮5-7份,麦冬6-8份,马齿苋7-12份,母猪草3-5份,木锥花4-6 份,肉桂2-4份,蓝桉6-9份,连翘5-8份,天花粉3-5份,木鳖子3-5份,芋儿七6-9份,洋 金花3-5份,菠萝蜜7-10份,菠萝莓8-12份,炙甘草5-7份,附子1-3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7份,生地黄4份,当归3份,地骨皮3份,金 针菜7份,雪梨10份,牡丹皮5份,麦冬6份,马齿苋7份,母猪草3份,木锥花4份,肉桂2 份,蓝桉6份,连翘5份,天花粉3份,木鳖子3份,芋儿七6份,洋金花3份,菠萝蜜7份,菠 萝莓8份,炙甘草5份,附子1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10份,生地黄7份,当归5份,地骨皮5份,金 针菜10份,雪梨15份,牡丹皮7份,麦冬8份,马齿苋12份,母猪草5份,木锥花6份,肉桂 4份,蓝桉9份,连翘8份,天花粉5份,木鳖子5份,芋儿七9份,洋金花5份,菠萝蜜10份, 菠萝莓12份,炙甘草7份,附子3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其特征在于:制成 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芦荟9份,生地黄6份,当归4份,地骨皮4份,金 针菜8份,雪梨12份,牡丹皮6份,麦冬7份,马齿苋10份,母猪草4份,木锥花5份,肉桂 3份,蓝桉7份,连翘7份,天花粉4份,木鳖子4份,芋儿七7份,洋金花4份,菠萝蜜8份, 菠萝莓10份,炙甘草6份,附子2份。5.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生地黄、当归、地骨皮、金针菜、牡丹皮、麦冬、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子、芋 儿七、洋金花、炙甘草、附子粉碎,过80目筛得混合粉末,备用; (2) 步骤(1)所得混合粉末加入总质量倍数6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小 时,煎煮后过5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3) 芦荟、雪梨、菠萝蜜去核,菠萝莓去蒂,与马齿苋、木锥花、母猪草混合洗净,加入步 骤(2)所得滤液榨汁后静置2小时,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滤液,即得治疗虚火上炎型小 儿口疮的中药药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的中药药液及其制备方法,制成所述中药药液的原料药为:芦荟、生地黄、当归、地骨皮、金针菜、雪梨、牡丹皮、麦冬、马齿苋、母猪草、木锥花、肉桂、蓝桉、连翘、天花粉、木鳖子、芋儿七、洋金花、菠萝蜜、菠萝莓、炙甘草、附子。该散剂为纯中药制剂,儿童使用安全无副作用,可以快速缓解患者患处疼痛,促进口疮创面愈合,标本兼治虚火上炎型小儿口疮,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K36/8968, A61P1/02
【公开号】CN104906352
【申请号】CN201510372786
【发明人】袁国防
【申请人】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