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8

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病毒型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目前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单纯的使用退烧药,只能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疗程短的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各原料组成重量配比为: 赤小豆90-100g、蛋清100-110g、露蕊乌头10-12g、铁棒锤15_18g、棘豆8_10g、宽筋藤
18-20g、肉果草3-5g、兔耳草10-12g、石灰华l_3g、黄草乌8_10g、角茴香6_8g。
[0005]露蕊乌头:驱风镇痛,温中祛寒;
铁棒锤:镇痛、抗炎,消肿败毒,去腐生肌;
棘豆:清热解毒,生肌愈疮,治疮疖肿痛;
宽筋藤:清血热,除时疫热,能调和和合紊乱;
肉果草:能够治疗痈疖溃烂、疮疡久溃不愈;
兔耳草:行血凉血,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消炎解毒,去肿毒,止血生肌;
石灰华:消外伤引起的炎症;
黄草乌: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抗炎、镇痛、解热;
角茴香:清热,消炎,止痛;
本发明中药配合能够散风解表,清热消肿,活血解毒,抗炎止痛,以外治涂敷之法针对腮腺炎之病理病机,快速拔除邪毒并扶正固本,临床用于治疗病毒型腮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留下并发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各原料组成重量配比为:
赤小豆90-100g、蛋清100-110g、露蕊乌头10-12g、铁棒锤15_18g、棘豆8_10g、宽筋藤18-20g、肉果草3-5g、兔耳草10-12g、石灰华l_3g、黄草乌8_10g、角茴香6_8g。
[0007]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发明人在20011年I?6月共收治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患者年龄在6-30岁,患者在发病前2— 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有发热、乏力、肌肉痰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起病1-2 d腮腺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儿有颁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
[0008]采取以下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将赤小豆微火翻炒15-20分钟,与露蕊乌头、铁棒锤、棘豆、宽筋藤、肉果草、兔耳草、石灰华、黄草乌、角茴香混合研磨成粉末状,与蛋清混合,涂敷在患病处。
[0009]以上患者,连续在患处涂覆3-5天,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涂覆3-5天90%的患者都可痊愈(腮肿完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消失),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成重量配比为: 赤小豆90-100g、蛋清100-110g、露蕊乌头10-12g、铁棒锤15_18g、棘豆8_10g、宽筋藤18-20g、肉果草3-5g、兔耳草10-12g、石灰华l_3g、黄草乌8_10g、角茴香6_8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型腮腺炎的中药,其由赤小豆、蛋清、露蕊乌头、铁棒锤、棘豆、宽筋藤、肉果草、兔耳草、石灰华、黄草乌、角茴香混合制成,本发明中药配合能够散风解表,清热消肿,活血解毒,抗炎止痛,以外治涂敷之法针对腮腺炎之病理病机,快速拔除邪毒并扶正固本,临床用于治疗病毒型腮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留下并发症。
【IPC分类】A61P31/14, A61K35/57, A61K36/898
【公开号】CN104906376
【申请号】CN201510313246
【发明人】孔令刚
【申请人】孔令刚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