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或(和)体征。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DPN最常见的 类型。病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症状为四肢末端麻木感、刺痛、感觉异常,通常呈手套或袜 套样分布,多从下肢开始,呈长度依耐性,夜间加重。体格检查示足部皮肤色泽黯淡,汗毛稀 少,皮温较低;痛温觉、振动觉减退或缺失,踝反射正常或仅轻度减弱,运动功能基本完好。 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3]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在过去20年中上升了 4倍, 年龄3 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以此推算目前中国有近1亿成年人患有 糖尿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病史10年的病人发生周围神 经病变者可达60%以上。
[0004]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干扰了神经组织的能 量代谢,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1)多元醇代谢通路活性增多。长 期高血糖状态使山梨醇在细胞内大量积聚,造成神经组织对肌醇摄取减少,最终使 NaVK7ATP酶活性下降,使神经细胞肿胀、变性,生理功能降低,传导速度减慢,节 段性脱髓鞘和轴突消失,感觉神经损伤先于运动神经。(2)蛋白质糖基化使神经细胞结构和 功能受到损害。高浓度葡萄糖可使神经组织内蛋白质发生糖基化,轴突的逆行运输出现障 碍,干扰神经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轴突变性、萎缩,最终形成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 神经传导障碍。(3)糖尿病患者在高糖刺激性可导致微血管结构异常,表现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基底膜增厚,从而引起末梢神经缺血、缺氧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和变性。
[000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脉痹"、"血痹"、"络病"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多发于40岁以上、病程10年左右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用药疗效,我们认为该病 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精血耗损、脉络瘀阻。
[0006] 现代医学对该病的主要措施有控制血糖、调整代谢等,常用静滴硫辛酸、依帕司他 片(唐林)、胰岛素、甲基维生素B12等治疗,临床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
[0008]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红芪20-30份、红景天3-6份、黄精10- 20份、生地黄15- 20份、桑椹15- 20份、当归10-20份、太子参10 -15份、枸杞10-20份、三七6 -10份、石斛10 - 20份、 葛根10 - 15份、鸡血藤15 - 20份、威灵仙10 - 20份、地龙6 -15份和水蛭1-3份。
[0009] 优选地,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如下、红芪25份、红景天5份、黄精10份、生地黄20 份、桑椹15份、当归15份、太子参10份、枸杞15份、三七10份、石斛10份、葛根15份、鸡 血藤15份、威灵仙15份、地龙10份和水輕2份。
[0010] 本发明中药可按中药药剂学制备工艺和辅料,根据原方配伍比例制备成中药颗粒 剂或胶囊、口服液。
[0011] 本发明药物选取优质道地中药材,红芪以甘肃省宕昌县、岷县产的为佳。红景天以 产于西藏者佳。当归以甘肃省岷县产地为佳。
[0012]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为黄芪的一个亚种,是黄芪中的上品,仅产于甘 肃的岷县、武都、宕昌等地,因其皮色红润故称红芪。自古与黄芪通用,因为其产量稀少,药 性纯正,自古以来大多征作贡用,只在宫廷御方上出现。红芪为甘肃的道地药材,早在《神 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应用历史十分悠久。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 托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等疾病。红芪主要成分包括多糖,氨基酸,黄酮,生物碱等。红芪主要活性成分红芪多糖 (HPS)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增强淋巴因子活 化杀伤细胞(LA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多种生物效应,可调整血糖。国内学者研宄表明:红 芪在增强脾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SOD活性,降低衰老细胞数方面优于黄芪。
[0013] 红景天生长在高原地区,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扶正固体、补气养血、滋阴益肺的神 奇功效,历代藏医将其视为"吉祥三宝"。具有: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清肺止咳、化淤 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降糖降脂等多种功效,且无毒、无害,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很好的 保健作用。
[0014] 黄精味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作用。《日华子 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生肌,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本草纲目》:"补诸虚……填 精髓"。现代研宄证实: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淋 巴细胞转化作用;能降血脂及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呈 显著抑制作用;还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0015]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神农 本草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珍珠囊》:"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0016] 桑椹味性味甘、酸,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新修本 草》:"主消渴"。《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0017]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日华子本草》:"主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现代药理研宄 证实:当归浸膏有显著扩张离体豚鼠冠脉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麻醉犬静注本品心率无 明显改变,冠脉阻力和总外周阻力下降,冠脉血流量显著增加,心肌氧耗量显著下降,心排 出量和心搏指数有增加趋势。当归中性油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亦有明显保护作用。当归及其 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给小鼠口服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 成。
[0018] 太子参性味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生津润肺。本品能补脾肺 之气,兼能养阴生津,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现代药理研宄证实太子参对 淋巴细胞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0019]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本草经集注》: "补益精气,强盛阴道"。《药性论》:"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令人长寿"。现 代研宄证实:枸杞子对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血睾酮水平,起强 壮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对正常健康人也有显著升白细胞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突 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0020]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的作用, 《本草求真》:"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 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现代研宄证实:本品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 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能够降低 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镇痛、 抗炎、抗衰老等作用。
[0021] 石斛性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神农本草经》: "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 热,生津,已劳损"。《本草再新》:"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
[0022] 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胃经。《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 阴气,解诸毒。"现代药理研宄:葛根具有降血糖作用。
[0023] 鸡血藤性味苦、微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本草纲目 拾遗》:"其藤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瘫。";"壮筋骨,已酸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 足麻木,瘫痪等证。"。《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 如肢体及腰膝疼痛,麻木不仁等。又有活血镇痛之效。"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膀胱经。本品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既能袪风湿, 又能通
经络而止痛,为治风湿痹痛要药。并能消痰逐饮,用于痰饮、噎膈、痞积。《本草汇 言》:"大抵此剂宣行五脏,通利经络,其性好走,亦可横行直往。追逐风湿邪气,荡除痰涎冷 积,神功特奏。"《药品化义》:"灵仙,其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 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 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本品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 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症。
[0024] 水蛭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 血逐瘀,无子,利水道。"。现代研宄药理作用:水蛭水煎剂有强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 蛋白的凝聚时间,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大鼠体内血栓 形成,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水蛭煎剂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能降血脂,消 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0025] 该发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药复合物以红芪、红景天、生地黄、黄精补益肝 肾气血为君药,太子参、枸杞、当归、桑椹、石斛滋养脏腑精血为臣药;葛根、鸡血藤、三七、地 龙、水蛭、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佐药;威灵仙通行十二经,既能袪风湿,又能通经络而止痛, 并能消痰逐饮为使药。上述药物配方严谨,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肝肾亏虚、精血 耗损、脉络瘀阻。针对主要病机共同发挥补益肝肾、滋养精血、化瘀通脉的功用。通过大量 临床资料验证,该方临床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本人发明的佛手神饮通 过补益肝肾、滋养精血、化瘀通脉,可改善糖尿病作为神经病变患者的微血管循环,提高神 经细胞血液供应,纠正神经细胞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0026] 本发明可以按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经临床大量运 用高效、安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该制剂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国内相关文献的临床疗效。 可缩短住院日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节省了医疗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 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1 配方:红苗25g,红景天5g,黄精10g,生地黄20g,桑椹15g,当归15g,太子参10g, 枸杞15g,三七10g,石斛10g,葛根15g,鸡血藤15g,威灵仙15g,地龙10g,水輕2g。本 实施例配方效果最佳。
[0028] 工艺:可按中药药剂学制备工艺和辅料制备成胶囊,每天服3次。
[0029] 实施例2 红苗20g,红景天3g,黄精15g,生地黄15g,桑椹15g,当归10g,太子参10g,枸杞l〇g,三七6g,石斛10g,葛根10g,鸡血藤15g,威灵仙10g,地龙6g,水輕Ig。
[0030] 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共600ml,餐后半小时每次口服200mL,每天服 3次。
[0031] 实施例3 红芪30g,红景天6g,黄精20g,生地黄20g,桑椹20g,当归20g,太子参15g,枸杞20g, 三七l〇g,石斛20g,葛根15g,鸡血藤20g,威灵仙20g,地龙15g,水蛭3g。
[0032] 煎服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共600ml,餐后半小时每次口服200mL,每天服 3次。
[0033] 《相关实验资料》 1、选取病例标准:选取本发明人所在宕昌县人民医院内科2009年6月至2014年3月 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2例,按1:1比例以随即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二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体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P>〇.〇5),具有可比性。
[0034] 2、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 科医师分会组织撰写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疗规范》诊断。(1)明确的糖尿病病 史;(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 (4)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温度觉异常;尼龙丝检查,足 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NCV)有2项或2项以上减 慢。排除其它病变(腰椎病、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症、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药物中毒等)。
[0035] 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宣教,适量运动。根据患者血压、血脂加 用降糖、降压及他汀类降脂药。治疗组给予本发明中药口服液,每次口服200mL,每天服3 次。对照组不服用中药。15天为1疗程。两组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0036] 4、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多伦多(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以疗效指数作 为判定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临床疫愈:积 分减少3 95%;显效:积分减少3 70%;有效:积分减少3 30%;无效:积分减少< 30%。
[0037] 5、治疗结果见表1 :痊愈率3. 03%,显效率63. 63%,有效率90. 90%,无效9. 09%。
[0038] 6、统计学方法:结果以;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以P〈0. 05为有统计 学意义。
[0039] 7、结论通过大量临床资料验证,本发明中药具有高效、安全,节约医疗成本,简便 易行、低毒副作用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及使用前景。
[0040] 典型病例: 1、马xx,男,57岁,宕昌县居,糖尿病病史7年,出现麻木刺痛病史3年,经多种方法治 疗疗效不佳。在我院住院期间,经综合治疗,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 失。
[0041] 2、杨XX,女,61岁,患糖尿病病史9年,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年,一直使用胰岛 素控制血糖,长期服用甲钴胺,硫辛酸等药物,临床效果不佳。在调整血糖、控制血压的基础 上,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基本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
[0042] 3、车XX,男,58岁,患糖尿病病史15年,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年,双下肢冰凉, 长期穿棉袜不缓解,经针灸理疗效果也不理想。一直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长期服用甲钴 胺,硫辛酸等药物,临床效果不佳。在我院住院期间,经综合治疗,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 疗程后,症状缓解,按原方比例将本发明中药改为胶囊剂长期服用,上述症状基本稳定。
[0043] 4、罗xx,男,65岁,患糖尿病病史5年,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月,一直使用二甲 双胍、格列喹佟控制血糖,长期服用甲钴胺,唐林等药物,症状时轻时重。在调整血糖、控制 血压的基础上,服用本发明所述药物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 基本消失。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红芪20-30份、红景天3- 6份、黄精10- 20份、生地黄15- 20份、桑椹15- 20份、当归 10 - 20份、太子参10 -15份、枸杞10 - 20份、三七6 -10份、石斛10 - 20份、葛根10- 15份、鸡血藤15 - 20份、威灵仙10 - 20份、地龙6 -15份和水蛭1-3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 量份配比如下,红芪25份、红景天5份、黄精10份、生地黄20份、桑椹15份、当归15份、 太子参10份、枸杞15份、三七10份、石斛10份、葛根15份、鸡血藤15份、威灵仙15份、地 龙10份和水蛭2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红芪20-30份、红景天3—6份、黄精10—20份、生地黄15—20份、桑椹15—20份、当归10—20份、太子参10 —15份、枸杞10—20份、三七6—10份、石斛10—20份、葛根10—15 份、鸡血藤15—20份、威灵仙10—20份、地龙6—15份和水蛭1-3份。本发明中药具有补益肝肾、滋养精血、化瘀通脉的功用。可改善糖尿病作为神经病变患者的微血管循环,提高神经细胞血液供应,纠正神经细胞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本发明中药经临床大量运用高效、安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3/10, A61K35/62, A61K36/8984, A61P25/02
【公开号】CN104906389
【申请号】CN201510298260
【发明人】宋义清
【申请人】宋义清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