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10-23  4

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紫癜(purpura)是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在西医中分为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癒(thrombocytopenic purpura)。西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过敏原可由药物、食物、花粉、虫咬等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弓I起的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
[0003]西医认为本病与免疫有关,治疗以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为主,对发病急暴的患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近期疗效肯定。但对于慢性反复发作患者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激素和抗生素,长期大量地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4]中医把此病归入“血症”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 T001.1?001.9-94)本病分为风热伤络型、血热伤络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四类。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骤见青紫或鲜紫色点状或斑块,此起彼伏。身热烦渴,面红升火,可伴有齿衄、鼻衄,甚或便血、尿血、月经过多。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见效快、花费低、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
[0006]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组成为:腊里叶、紫草、菟丝子、赤药、牡丹皮、天葵子、白茅根、猪哥刺头、槐花、大黄、板蓝根、贯众、仙鹤草、血余炭、合欢花、甘草、白鲜皮、黄连、地榆炭、小蓟、槐角、藕节、白芍。
[0007]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腊里叶15-25、紫草20-30、菟丝子20-30、赤药12-18、牡丹皮12-18、天葵子10-15、白茅根10-15、猪哥刺头10-15、槐花15-20、大黄10-18、板蓝根10-15、贯众10-15、仙鹤草10-15、血余炭12-18、合欢花10-18、甘草8-15、白鲜皮8-12、黄连8-12、地榆炭8-12、小蓟8-12、槐角 8-12、藕节 8-12、白芍 8-12。
[0008]优选的,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腊里叶20、紫草25、菟丝子25、赤药15、牡丹皮15、天葵子12、白茅根12、猪哥刺头12、槐花18、大黄15、板蓝根12、贯众12、仙鹤草12、血余炭15、合欢花15、甘草10、白鲜皮10、黄连10、地榆炭10、小蓟10、槐角10、藕节10、白苟10。
[000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药理药性如下。
[0010]腊里叶:性味甘、微涩、凉。有疏风、清热、凉血的功效。本发明选用大戟科欣苋菜属金边桑的叶,生用。
[0011]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可凉血,活血,解毒透瘆。常用于血热毒盛、斑瘆紫黑、麻瘆不透、疮疡、湿瘆、水火烫伤。常作为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本发明选用硬紫草。
[0012]菟丝子:味微辛,平,为养阴通络上品。《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瘘、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先兆流产、带下等症。本发明选用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洗净,干燥,生用。
[0013]赤药:性微寒、味苦。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本发明选用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芍药的根,生用。
[0014]牡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常作为凉血药、利水药、去湿药。本发明选用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晒干入药。
[0015]天葵子: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小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之功效。《医林纂要.药性》记载泻肝、胆、肾命相火之邪,解一切热毒,金石药毒。定小儿惊悸,治吐血,衄血,涂火疮热毒。”。本发明选用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去杂质,抢水洗净,干燥。
[0016]白茅根:性寒、味甘;归心、肺、胃、膀胱经;性缓入血,降而有升,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紫癜,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本发明选用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洗净,晒干。
[0017]猪哥刺头:性凉、味甘苦。有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的功用。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及痈疖等。本发明选用猪哥刺头地上全草,晒干,入药。
[0018]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親质、槐花二醇(sophorad1l)、维生素A等物质。研宄报道,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本发明选用生槐花。
[0019]大黄: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脾经。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略血;衂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本发明中选用生大黄。
[0020]板蓝根: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本发明选用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0021]贯众:性味:辛,苦,寒。入肺经。可清热解毒。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本草图经》记载:止鼻衄。《滇南本草》记载:祛毒,止血,解水毒。《陕西中草药》记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本发明选用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洗净,切块,干燥。
[0022]仙鹤草:苦,凉,味辛、涩,性偏温,入肺、肝、脾三经,可清热凉血止血,能生真阴之虚。此草止血和血,又能补益收敛止血,其性能平不偏,故寒性、热性出血均可应用,有补脾益气的功效,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仙鹤草含仙鹤草素,它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增加,兼有强心作用。本发明选用仙鹤草全草洗净,晒干,切段,生用。
[0023]血余炭:苦、微温。有消瘀、止血、利小便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妇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证。本发明选用人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0024]合欢花:性味甘,平,有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清心明目的功效。本发明选用南蛇藤科合欢的花入药。
[0025]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经。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本发明中用生甘草。
[0026]白鲜皮:性味苦、咸,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
[0027]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瘆;湿瘆;疥癣;黄疸;湿热痹。本发明选用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
[0028]黄连:性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瘆,湿疮,耳道流脓。本发明选用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0029]地榆炭:苦酸;寒;无毒。归、肺、肾、大肠经。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瘆,金疮,烧伤。本发明选用地榆的干燥根,切片,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0030]小蓟:甘、苦,凉。归心、肝经。可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本发明选用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干燥入药。
[0031]槐角:寒;苦;归肝、大肠经。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本发明选用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实,洗净,干燥入药。
[0032]藕节:为藕连接部分,性平、味甘涩。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 的药用价值,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本发明选用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大根茎。除去须根,晒干,生用。
[0033]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白芍中含有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在本发明中采用生白苟。
[0034]中医认为,血热伤络型紫癜的基本病因病机为:热毒壅盛,迫血妄行,灼伤络脉,血液外渗,故见皮肤瘀点瘀斑,色泽鲜红;血随火升,上出清窍则鼻衄;胃络受损则齿衄;呕血、便血;热毒下注膀胱则尿血;发热、心烦、口渴、便秘均为热毒内盛、血分郁热之象。
[003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技术方案,其中腊里叶、紫草清热凉血,菟丝子活血养阴。赤药、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天葵子消肿散结,白茅根、猪哥刺头加强凉血止血之力。槐花清肝泻火,大黄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板蓝根、贯众加强清热解毒抗病毒之力。仙鹤草、血余炭补虚止血。合欢花理气、安神、活络。甘草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方中用贯众、白鲜皮、牡丹皮清肺热以引火下行,以有效治疗因血随火升,上出清窍而引起的鼻衄;用黄连以清胃热以止血,以有效治疗因胃络受损而引起的齿衄;用地榆炭清热利湿止血,槐花收敛止血,以有效治疗因邪热损伤胃肠脉络而引起便血;用小蓟、槐角、藕节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以有效治疗因热毒下注膀胱而引起的尿血、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0036]以上诸药合用,各药性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共同达到治愈血热伤络型紫癜的目的。
[0037]制备、服用方法及用量:
取本发明方,粉碎过80-200目筛,用8-10倍凉水浸泡30-60分钟。第一遍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滤液。第二遍,向药渣中加4-5倍水,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滤液。两遍滤液混合,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分两次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每次150ml。服药期间忌食腥辣。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0039]实施例1:
(1)称取腊里叶25克、紫草30克、菟丝子30克、赤药18克、牡丹皮18克、天葵子15克、白茅根15克、猪哥刺头15克、槐花20克、大黄18克、板蓝根15克、贯众15克、仙鹤草15克、血余炭18克、合欢花18克、甘草15克、白鲜皮12克、黄连12克、地榆炭12克、小蓟12克、槐角12克、藕节12克、白芍12克;
(2)将上述重量的中药组合物粉碎过120目筛,用8倍凉水浸泡60分钟。第一遍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滤液。第二遍,向药渣中加4倍水,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滤液。两遍滤液混合,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0040]实施例2:
(1)称取腊里叶15克、紫草20克、菟丝子20克、赤药12克、牡丹皮12克、天葵子10克、白茅根10克、猪哥刺头10克、槐花15克、大黄10克、板蓝根10克、贯众10克、仙鹤草10克、血余炭12克、合欢花10克、甘草8克、白鲜皮8克、黄连8克、地榆炭8克、小蓟8克、槐角8克、藕节8克、白芍8克;
(2)将上述重量的中药组合物粉碎过80目筛,用10倍凉水浸泡45分钟。第一遍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滤液。第二遍,向药渣中加5倍水,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滤液。两遍滤液混合,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0041]实施例3:
(1)称取腊里叶20克、紫草25克、菟丝子25克、赤药15克、牡丹皮15克、天葵子12克、白茅根12克、猪哥刺头12克、槐花18克、大黄15克、板蓝根12克、贯众12克、仙鹤草12克、血余炭15克、合欢花15克、甘草10克、白鲜皮10克、黄连10克、地榆炭10克、小蓟10克、槐角10克、藕节10克、白芍10克;
(2)将上述重量的中药组合物粉碎过100目筛,用10倍凉水浸泡50分钟。第一遍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滤液。第二遍,向药渣中加4倍水,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滤液。两遍滤液混合,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0042]下面通过临床实验对本发明的疗效进行验证。
[0043]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61例观察病例为2011年8月-2014年6月临沂市郯城县皮防站门诊紫癜患者,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彳丁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 T001.1?001.9-94)
有关血热伤络型紫癜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5?35岁,平均年龄17岁;均以皮肤紫癜为主症,伴齿衄、鼻衄、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等症。
[0044]1.2治疗方法:
予以患者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分两次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每次150ml ο服药期间忌食腥辣。连续服用2周。
[0045]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 T001.1?001.9-94)拟定:
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
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有效率为治愈率、好转率之和。
[0046]1.4治疗结果
61例患者治愈46例(75.41%),好转12例(19.67%),未愈3例(4.92%),有效率为95.08%。对于6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0047]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16岁,学生。2012年7月就诊。经检查,双下肢大面积紫癜。又查血小板计数正常。紫癜压之不退色。舌质红,脉数而有力,月经过多。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中医分型为血热伤络型。服本发明方,一疗程病愈。继续服用一疗程后停药,随访2年,未复发。
[0048]病例2:蔡某某,男,42岁,工人。2012年4月就诊。近一周因牙龈出血、尿血、下肢紫癜.入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用青霉素和激素治疗,疗效不理想。根据就诊时舌诊和脉诊结合发病特点,定为血热伤络型紫癜。给予本发明方治疗,服药一疗程,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两疗程后病愈。随访3年,未复发。
[0049]病例3:王某某,女,25岁,自由职业者。2011年10月就诊。检查为皮肤大面积紫癜、淤斑、鼻衄、月经过多,在外院应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结合舌诊和脉诊,中医分型为血热伤络型紫癜。服本发明方,两疗程病愈。继续服用一疗程后停药,随访2年,未复发。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有效成分组成为:腊里叶、紫草、菟丝子、赤药、牡丹皮、天葵子、白茅根、猪哥刺头、槐花、大黄、板蓝根、贯众、仙鹤草、血余炭、合欢花、甘草、白鲜皮、黄连、地榆炭、小蓟、槐角、藕节、白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腊里叶15-25、紫草20-30、菟丝子20-30、赤药12-18、牡丹皮12-18、天葵子10-15、白茅根10-15、猪哥刺头10-15、槐花15-20、大黄10-18、板蓝根10-15、贯众10-15、仙鹤草10-15、血余炭12-18、合欢花10-18、甘草8-15,白鲜皮8-12,黄连8-12、地榆炭8-12、小蓟8-12、槐角8_12、藕节8_12、白芍8_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腊里叶20、紫草25、菟丝子25、赤药15、牡丹皮15、天葵子12、白茅根12、猪哥刺头12、槐花18、大黄15、板蓝根12、贯众12、仙鹤草12、血余炭15、合欢花.15、甘草10、白鲜皮10、黄连10、地榆炭10、小蓟10、槐角10、藕节10、白芍1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是由腊里叶、紫草、菟丝子、赤药、牡丹皮、天葵子、白茅根、猪哥刺头、槐花、大黄、板蓝根、贯众、仙鹤草、血余炭、合欢花、甘草、白鲜皮、黄连、地榆炭、小蓟、槐角、藕节、白芍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血热伤络型紫癜具有见效快、花费低、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IPC分类】A61K36/899, A61K35/36, A61P7/04
【公开号】CN104906415
【申请号】CN201510310981
【发明人】王婷婷, 杜敏强, 任金总
【申请人】王婷婷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