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0002]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 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 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临床表 现: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短者,预后越 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 症状。前躯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典型 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 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相应出现的征象为:张 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 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 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 停。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 者,常示病情严重。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强烈 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的呼吸肌和膈 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0003] 治疗措施主要有:1.凡能找到伤口,伤口内存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应在抗毒 血清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 冲洗。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痂下有无窦道或死腔。2.抗毒素的应用。目的 是中和游离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分别由肌肉注 射与静脉滴入。静脉滴入应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入。用药前应作皮内过敏试 验。连续应用或加大剂量并无意义,且易致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 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3.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 患者。据病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可供选用的药物有: 10%水化氯醛,保留灌肠量;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地西泮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每日 一次。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静脉缓慢滴入,但低血容量时忌用。痉挛发作频繁 不易控制者,可用硫喷妥钠缓慢静注,但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用于已作气管切 开者比较安全。但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可酌情用洛贝林、可拉明等。4.注 意防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 咬伤舌等。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还可利用高压氧舱辅助治疗。气管切开 患者应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雾化、湿化、冲洗等。要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并 预防压疮。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已并发肺部感染者, 根据菌种选用抗生素。5.由于患者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 多。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必要 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外营养。6.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 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如伤口 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
[0004] 申请公布号CN103272121A(申请号201310225561. 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 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百蕊草13-17份、玉竹13-17份、土 贝母13-17份、白芍13-17份、黄芪10-14份、生地黄10-14份、车前草10-14份、当归9-11 份、蜈蚣9-11份、僵蚕9-11份、钩藤6-8份、白附子6-8份、防风6-8份、全蝎4-6份、天南 星4-6份。申请公布号CN104127712A(申请号201410403210. 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 了一种防治破伤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蝉蜕15~25份、防 风15~25份、荆芥15~25份、全蝎6~12份、蜈蚁1~5份、天麻5~15份、炒僵蚕5~ 15份、天南星4~10份、禹白附3~8份、蒲公英10~20份、拳参5~15份、黄芪5~15 份、槐米5~15份、白芍5~15份、甘草1~5份。申请公布号CN104435773A(申请号 201410637496. 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制剂,选择的中药原 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天南星15份、乌梢蛇10份、威灵仙12份、蝉衣15份、白僵蚕20份、 天麻15份、防风18份、草乌15份、白菊花30份、白附子9份、全蝎10份。
[0005] 西医治疗破伤风主要采用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 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等方法。但是,西医治疗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毒副 作用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制 法。本发明治疗费用较低、治愈时间较短、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云防风 8-16,人头七7-10,苏木8-13,关白附9-16,牛毛七11-15,胆星10-13,紫珠12-16,蓖麻根 13-18,竹沥9-15,儿茶7-14,蜈蚁4-6,积雪草11-15,太子参12-18,山梗菜9-17。
[0008] -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药制备而成:云防风10-14,人头七8-9. 5,苏木9-12,关白附11-15,牛毛七12-14,胆星 11-12,紫珠13-15,蓖麻根14-17,竹沥11-14,儿茶9-12,蜈蚣4. 5-5. 5,积雪草12-14,太子 参15-17,山梗菜11-16。
[0009] -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 料药制备而成:云防风12,人头七9,苏木11,关白附13,牛毛七13,胆星11. 5,紫珠14,蓖 麻根16,竹沥13,儿茶10,蜈蚁5,积雪草13,太子参16,山梗菜14。
[0010]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关白附,用水浸泡3-7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80-100°C水,水的量为 关白附重量的5-9倍,浸润40-70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10-1/6,闷润1. 8-3. 2小 时,文火焙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11] 优选在于步骤(1)中,用水浸泡4-6日。
[0012] 优选在于步骤(1)中,加入85-95°C水。
[0013] 优选在于步骤(1)中,水的量为关白附重量的6-8倍。
[0014] 优选在于步骤(1)中,浸润45-65分钟。
[0015] 优选在于步骤(2)中,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9-1/7。
[0016] 优选在于步骤(2)中,闷润2. 2-3小时。
[0017] 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用水浸泡5日。
[0018] 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加入90°C水。
[0019]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水的量为关白附重量的7倍。
[0020] 更加优选的,步骤(1)中浸润60分钟。
[0021] 更加优选的,步骤(2)中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8。
[0022] 更加优选的,步骤(2 )中闷润2. 6小时。
[0023]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经科学组方制备而成。除此之外,本发 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 治疗费用较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 治愈时间较短,减轻患者痛苦; 3、 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4、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能够抑
制病毒蔓延,恢复机体正气,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5、 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5] 实施例1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每份为560g):云防风8份,人头七7份,苏木8份,关白附9份,牛毛七11份,胆星10份, 紫珠12份,蓖麻根13份,竹沥9份,儿茶7份,蜈蚣4份,积雪草11份,太子参12份,山梗 菜9份。
[0026]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关白附,用水浸泡3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80°C水,水的量为关白附 重量的5倍,浸润40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10,闷润1.8小时,文火焙 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27] 本发明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使用方法是:敷于患处,每日两次。
[0028] 实施例2-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每份为560g):云防风16份,人头七10份,苏木13份,关白附16份,牛毛七15份,胆星13 份,紫珠16份,蓖麻根18份,竹沥15份,儿茶14份,蜈蚣6份,积雪草15份,太子参18份, 山梗菜17份。
[0029]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关白附,用水浸泡7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KKTC水,水的量为关白 附重量的9倍,浸润70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6,闷润3. 2小时,文火焙 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30] 典型病例一:沈XX,男,34岁。主诉:阵发性抽搐、全身发紧一周。两周前,患者被 菜刀割伤手指,当时未作清创处理。1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抽搐、全身发紧症状。曾到附近 医院诊治,诊断为破伤风,予大剂量破伤风抗毒素静脉滴注无明显好转。2011年9月4日 来诊。诊见患者颈项强直,阵发性抽搐,牙关紧闭,意识清醒,心肺(-),心率85次/min。腹 肌、背肌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正常。诊断为破伤风。使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破伤风 的中药外用制剂,敷于患处,一日两次。治疗3天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3天,诸 症全消,随访无复发。
[0031] 实施例3-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海份为560g):云防风10份,人头七8份,苏木9份,关白附11份,牛毛七12份,胆星11份, 紫珠13份,蓖麻根14份,竹沥11份,儿茶9份,蜈蚣4. 5份,积雪草12份,太子参15份,山 梗菜11份。
[0032]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关白附,用水浸泡4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85°C水,水的量为关白附 重量的6倍,浸润45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9,闷润2. 2小时,文火焙 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33] 典型病例二:尤XX,女,50岁。主诉:张口困难,间断性抽搐1周。患者于两周前, 锈钉刺伤左足跟部,未经医生处理,自行包扎。1周后,患者出现张口困难,间断性抽搐,曾 到附近诊所肌肉注射青霉素,未能奏效。2011年7月16日来诊。诊见患者苦笑面容,左下 肢肌肉间断性抽搐,口角稍下垂,牙关噤,张口困难,怕光,厌声响。诊断为破伤风。使用本 实施例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敷于患处,一日两次。4天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 继续使用4天,诸症悉消,治愈。随访无复发。
[0034] 实施例4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每份为560g):云防风14份,人头七9. 5份,苏木12份,关白附15份,牛毛七14份,胆星 12份,紫珠15份,蓖麻根17份,竹沥14份,儿茶12份,蜈蚣5. 5份,积雪草14份,太子参 17份,山梗菜16份。
[0035]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关白附,用水浸泡6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95°C水,水的量为关白附 重量的8倍,浸润65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7,闷润3小时,文火焙干, 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36] 典型病例三:刘XX,男,46岁。主诉:阵发性抽搐,呼吸急促4天。10天前,患者伤 到左手腕部,未经医生处理,自行包扎。6天后,出现嘴嚼软弱无力,同时颈椎僵硬不灵活,经 当地医院确诊为破伤风,给予抗病毒、解痉治疗,未见好转。8天后,病情加重,出现阵发性 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遂前来就诊。诊见患者阵发性抽搐,喉咙生痰,呼吸急促,时时汗出, 便秘尿赤,舌苔黄厚,脉弦数。诊断为破伤风。使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 剂,敷于患处,一日两次。6天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使用6天,诸症全消,随访未见复发。 [0037] 实施例5-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每份为560g):云防风12份,人头七9份,苏木11份,关白附13份,牛毛七13份,胆星11. 5 份,紫珠14份,蓖麻根16份,竹沥13份,儿茶10份,蜈蚣5份,积雪草13份,太子参16份, 山梗菜14份。
[0038] 上述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关白附,用水浸泡5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90°C水,水的量为关白附 重量的7倍,浸润60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8,闷润2. 6小时,文火焙 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
[0039]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云防风: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竹叶西风芹、松叶西风芹和多毛西风芹的根。药性:味辛; 微甘;性微温。归肺、肝、脾经。功用主治:祛风胜湿,止痛止痉。主感冒,头痛,牙痛,胃脘胀 痛,泄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惊风,风瘆,湿瘆,疮肿。
[0040] 人头七: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为兰科植物角盘兰的带根茎全草。药性: 味甘;性温。功用主治:补肾健脾,调经活血,解毒。主头昏失眠,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 不调,毒蛇咬伤。
[0041] 苏木:基原: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药性:甘;咸;平;无毒。归心、肝、胃、大肠 经。功用主治: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 月中,跌打损伤,破伤风。
[0042] 关白附:基原: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药性:辛;甘;热;有毒。归肝、胃 经。功用主治:祛风痰,定惊痫,散寒止痛。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癫痫,偏正头痛,风痰眩 晕,破伤风,小儿惊风,风湿痹痛,面部(黑干)(黑曾),疮疡疥癣,皮肤湿痒。
[0043] 牛毛七:基原: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药性:甘;淡;平。归心、肺经。功 用主治: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止血镇痛。主骨蒸潮热,神经衰弱,风湿麻木,筋骨 疼痛,癫狂,外伤出血。
[0044] 胆星:基原:为制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拌制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 胆汁经发酵而制成的加工品。药性:味苦;微辛;性凉。归肝、胆、肺经。功用主治:清火化 痰,熄风定惊。主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
[0
045] 紫珠:别名紫荆、紫珠草,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树、华紫 珠、老鸦糊的叶。药性:苦、涩;凉。功用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 血,尿血,牙銀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0046] 蓖麻根:基原: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药性:辛;平;小毒。归心、肝经。功用主 治:祛风解痉,活血消肿。主破伤风,癫痫,风湿痹痛,痈肿瘰疬,跌打损伤,脱肛,子宫脱垂。 [0047] 竹沥: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药性:甘;苦;寒。 归心、肝、肺经。功用主治:清热降火,滑痰利窍。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 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0048] 儿茶:基原: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药 性:苦、涩,微寒。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敛疮止血。用于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 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皮肤湿瘆,口疮,扁桃体炎。
[0049] 蜈蚣:基原: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的全体。药性: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功 用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喁,破伤风,风湿顽 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疮疡,瘰疬。
[0050] 积雪草:基原:为双子叶植物伞形科积雪草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成分:含多种 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苷、参枯尼苷、异参枯尼苷,羟基积雪草苷、玻热 模苷、破热米苷和破热米酸,以及马达积雪草酸等。药性: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功用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是东方人的长寿药,可益脑提神。研宄表明具有滋补、消炎、愈 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疗效,对血液净化及免疫力有激活作用, 因其可刺激深层皮肤细胞的更替。它是神经滋补剂,能提高记忆力,减轻精神疲劳;还可降 血压,治疗肝病等。宜忌:剂量过大会引起眩晕。
[0051] 太子参:基原: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药性:甘,微苦,性微寒。归脾、肺经。 功用主治: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 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0052] 山梗菜:基原:为桔梗科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药性:味辛;性平;小毒。归 肺、肾经。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肝硬腹水,朋 月中,痈疽疔毒,蛇犬伤,蜂霄。
[0053]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2009年 4月-2012年7月,在5所医院筛选274例破伤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随机分为两组,实 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人)。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使用方 法:敷于患处,每日两次。对照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青霉素钠 等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疗效情 况判断标准:治愈:全身症状及抽搐消失,无并发症,伤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及抽搐基本 控制,未出现并发症,伤口已愈合或未完全愈合;无效:全身症状及抽搐仍存在,出现并发 症者。总有效包括治愈和好转。治疗14天后,结果如表1所示。
[0054] 表1 :本发明所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效果验证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愈128例(93. 43%),好转8例(5. 84%),无效1例(0. 73%),总有效 率99. 27% ;对照组:治愈83例(60. 58%),好转28例(20. 44%),无效26例(18. 98%),总有效 率81. 02%。试验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疗效大幅度提高,而且治愈率显 著提升,并且无效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5] 本发明以云防风、人头七、苏木和关白附等为主要原料药,制成治疗破伤风的中药 外用制剂。方中云防风祛风胜湿,止痛止痉。人头七补肾健脾,调经活血,解毒。苏木活血 祛瘀,消肿定痛。关白附祛风痰,定惊痫,散寒止痛。牛毛七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 止血镇痛。胆星清火化痰,熄风定惊。紫珠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蓖麻根祛风解痉,活血消 肿。竹沥清热降火,滑痰利窍。儿茶清热化痰,敛疮止血。蜈蚣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 结。积雪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山梗菜祛痰止咳,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诸药合用,相互协调,共奏清热解毒、祛风止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通络止痛、 攻毒散结之功效,能够抑制病毒蔓延,恢复机体正气,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0056]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 而成:云防风8-16,人头七7-10,苏木8-13,关白附9-16,牛毛七11-15,胆星10-13,紫珠 12-16,蓖麻根13-18,竹沥9-15,儿茶7-14,蜈蚁4-6,积雪草11-15,太子参12-18,山梗菜 9-17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 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云防风10-14,人头七8-9. 5,苏木9-12,关白附11-15,牛毛七 12-14,胆星11-12,紫珠13-15,蓖麻根14-17,竹沥11-14,儿茶9-12,蜈蚣4. 5-5. 5,积雪草 12-14,太子参15-17,山梗菜11-16。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 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云防风12,人头七9,苏木11,关白附13,牛毛七13,胆星11. 5,紫珠 14,蓖麻根16,竹沥13,儿茶10,蜈蚁5,积雪草13,太子参16,山梗菜14。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如下: (1) 取关白附,用水浸泡3-7日,每日换水一次,取出,阴干,加入80-100°C水,水的量为 关白附重量的5-9倍,浸润40-70分钟,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2) 取蜈蚣,除去头、足,喷入白酒,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10-1/6,闷润1. 8-3. 2小 时,文火焙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关白附、竹沥和蜈蚣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置5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 细粉,过170目筛; (4)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匀,加入竹沥,调匀成糊状,即得。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用水浸泡4-6日(优选用水浸泡5日)。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加入85-95 °C水(优选加入90 °C水)。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水的量为关白附重量的6-8倍(优选水的量为关白附重量的7倍)。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浸润45-65分钟(优选浸润60分钟)。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9-1/7 (优选白酒的量为蜈蚣重量的1/8)。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闷润2. 2-3小时(优选闷润2. 6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制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云防风8-16,人头七7-10,苏木8-13,关白附9-16,牛毛七11-15,胆星10-13,紫珠12-16,蓖麻根13-18,竹沥9-15,儿茶7-14,蜈蚣4-6,积雪草11-15,太子参12-18,山梗菜9-17。本发明治疗费用较低、治愈时间较短、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21/02, A61K35/648, A61K36/899, A61P31/04
【公开号】CN104906437
【申请号】CN201510376880
【发明人】钊桂英
【申请人】钊桂英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