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 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60岁以后的老年人在进入老龄后,会再度出现类似绝经期第一次更年期后的再次 更年期,简称为第二次更年期,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属老年病范畴。一般老年人在进入老龄 后,一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女士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类似症状,女性比例大于男性。症状为不明 原因地突发潮热、汗出,几分钟自然消失,焦虑易怒,抑郁多疑,喜怒无常;睡眠不佳;疑虑 患病,莫名所苦;有的血压升高,心悸不适,甚至心律失常。体检无异常指标,医生难以作出 疾病诊断,患者却异常痛苦。目前还没有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症的特效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基础方原料药组成为:
[0006] 黄芩5-15重量份 竹茹8-22重量份 枳实10-25重量份 陈皮8-22重量份 制半夏3-12重量份 茯苓10-25重量份 甘草6-19重量份 黄连3-12重量份 莲子芯3-12重量份 淫羊藿13-37重量份 阳起石13-37重量份 紫石英20-60重量份。
[000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础方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0008] 黄芩10重量份 竹茹15重量份 枳实18重量份 陈皮15重量份 制半夏8重量份 茯等18重量份 甘草13重量份 黄连8重量份 莲子芯8重量份 淫羊藿25重量份 阳起石25重量份 紫石英40重量份。
[000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础方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0010] 黄芩7重量份 竹茹20重量份 枳实12重量份 陈皮20重量份 制半夏5重量份 茯苓23重量份
[0011] 甘草8重量份 黄连10重量份 莲子芯5重量份 淫羊藿35重量份 阳起石15重量份 紫石英58重量份。
[00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础方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0013] 黄芩13重量份 竹茹10重量份 枳实23重量份 陈皮10重量份 制半夏10重量份 茯苓12重量份 甘草17重量份 黄连5重量份 莲子芯10重量份 淫羊藿15重量份 阳起石35重量份 紫石英22重量份。
[0014]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精神偏执,易怒易忧再增加如下原 料药:萱草8-22重量份,合欢6-19重量份。优选为萱草15重量份,合欢13重量份;或萱草 10重量份,合欢17重量份;或萱草20重量份,合欢8重量份。
[0015]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绪抑郁再增加如下原料药:柴胡 8-22重量份,白芍8-22重量份,厚朴8-22重量份。优选为柴胡15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 厚朴15重量份;或柴胡10重量份,白芍20重量份,厚朴10重量份;或柴胡20重量份,白芍 10重量份,厚朴20重量份。
[0016]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痰湿内阻再增加如下原料药:桑白 皮20-60重量份,胆南星3_12重量份,青朦石20-60重量份。优选为桑白皮40重量份,胆南 星8重量份,青朦石40重量份;或桑白皮22重量份,胆南星10重量份,青朦石58重量份; 或桑白皮58重量份,胆南星5重量份,青朦石22重量份。
[0017]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夜寐不佳再增加如下原料药:炒酸 赛仁8_22重量份,五味子3_12重量份,远志3_12重量份,柏子仁5_15重量份,龙骨20-60 重量份。优选为炒酸赛仁15重量份,五味子8重量份,远志8重量份,柏子仁10重量份,龙 骨40重量份;或炒酸枣仁10重量份,五味子10重量份,远志5重量份,柏子仁13重量份, 龙骨22重量份;或炒酸赛仁20重量份,五味子5重量份,远志10重量份,柏子仁7重量份, 龙骨58重量份。
[0018]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尿频或尿失禁再增加如下原料药: 桑螺銷6-19重量份,金楼子6-19重量份,狗脊8-22重量份,覆盆子8-22重量份。优选为 桑螵蛸13重量份,金樱子13重量份,狗脊15重量份,覆盆子15重量份;或桑螵蛸8重量 份,金樱子17重量份,狗脊10重量份,覆盆子20重量份;或桑螵蛸17重量份,金樱子8重 量份,狗脊20重量份,覆盆子10重量份。
[001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 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汤剂。
[002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纯天然中药原料,而且是常见、常用,不含毒、麻、限、剧类的 药物组合。组合物无阴阳寒热偏颇倾向,本发明成本低,对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效果 显著,无毒副作用。
[0021]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0022] 实验例一:临床试验
[0023] I、临床观察
[0024] 选取500例第二次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年龄在60 - 75岁,均为女性,症状为不明 原因地突发潮热、汗出,焦虑易怒,抑郁多疑,喜怒无常;睡眠不佳;疑虑患病,莫名所苦、尿 频或尿失禁;有的血压升高,心悸不适,甚至心律失常。
[0025] 2、药物选择
[0026] 本发明治疗组1选本发明胶囊剂(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0? 5g/粒,一日三次, 每次2粒。
[0027] 本发明治疗组2选本发明片剂(按照实施例2方法制备),每片0.25g,一日三次, 每次2片。
[0028] 本发明治疗组3选本发明丸剂(按照实施例3方法制备),每丸6g,每日三次,每 次1丸。
[0029] 本发明治疗组4选本发明颗粒剂(按照实施例4方法制备),每袋6g,每日三次, 每次1袋。
[0030] 本发明治疗组5选本发明口服液(按照实施例5方法制备),每支10ml,每日两 次,每次1支。
[0031] 3、诊断标准
[0032] 1)年龄在60-70岁之间或更高,属老龄范畴。
[0033] 2)出现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类似症状:潮热汗出,焦虑易怒,抑郁多疑,睡眠不佳, 周身不适,莫名所苦,心悸,有的血压升高。
[0034] 3)体检无阳性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变化;排除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病变;排除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诊断;无痴呆现象。
[0035] 4)实验室检查有雌激素水平降低的相关检验指标。
[0036] 4、疗效标准
[0037] 服用本发明胶囊剂(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20天潮热、汗出,精神、心理症状减 轻,检验指标上升或无变化为有效;服用本发明胶囊剂10天潮热、汗出,精神、心理症状减 轻,检验指标上升或无变化为显效;服药10天治疗潮热、汗出,精神、心理症状消失,检验指 标上升或无变化,三年内未反复为治愈。
[0038] 5、治疗结果
[0039]
[0040] 6、结论
[0041] 治疗组1-5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均能达到97%以上。说明本发明治疗第二次 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
[0042]实验例二:典型病例
[0043] 病例1:冯某某女74岁。8年前空腹血糖持续超过正常值,长期中西药控制血糖在 正常范围。2015年2月份开始睡眠不佳,夜尿频,约3-4次。因咳嗽等原因会有尿失禁现 象,夜间排尿去厕所不到10米的距离亦有尿液滴沥。情绪烦躁,抑郁不快。常
多疑,易怒。 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胶囊(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一日三次,每次2粒),一周后夜尿次 数减少,情绪转佳。服药半月后,烦躁、抑郁、易怒现象消失。积极乐观,一年内未复发。
[0044] 病例2:冯某某女,63岁,教师。自述47岁绝经,绝经期曾有过潮热汗出、烦躁易 怒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近两个月又出现烦躁易怒、忧虑多疑,常有不幸事情将发生的感 觉。口干,自觉舌在口腔内转动不灵,咽中异物感。到多处医院均未作出明确诊断。舌根苔 褐色,右脉平,左脉弦,两尺弱。诊断: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服用本发明片剂(按照实施例 2方法制备,一日三次,每次2片),一周后二诊:诸症明显减轻,口干口苦尚在。舌暗,两脉 寸滑尺弱。继续服用一周后口干口苦、舌暗、两脉寸滑尺弱症状均消失,两脉来去从容,诸症 痊愈。
[0045] 病例3:房某某女,60岁。自述近期烦躁易怒,夜难入寐,无食欲,食而无味。自认 为"多吃了大酱"引起咽中异物感,体检无异常所见。个人担心得了怪病来诊。查体无异常, 舌边齿痕明显,右脉洪实,左脉迂曲。诊断为第二次更年期综合症。服用本发明丸剂(按照 实施例3方法制备,一日三次,每次1丸),服药两周,诸症痊愈。
[0046] 病例4:赵某某女,68岁,工人。自述身体状况极佳,40岁时因丈夫去世突然绝经。 之后工作亦积极,无病症。近两个月来,潮热汗出,情绪激动,昼则易睏,夜则难眠,情绪异 常。对自己不能自控异常痛苦。查体:面部、目胞浮肿,下肢浮肿。舌红,苔黄厚,两脉滑。 诊断为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服用本发明颗粒剂(按照实施例4方法制备,一日三次,每次 1袋),一周后:面部、目胞浮肿消失,下肢仅踝部轻微浮肿。自觉情绪舒畅,不再发怒。惟浑 身酸痛,大便四、五日一解。脉仍有滑象。继续服用一周后性情舒缓,脉象转平,惟感倦殆。 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状消失,痊愈。
[0047] 病例5:李某某女,65岁,保洁员。自述近期每至夜间1、2点钟,出现咽干,头汗出, 睡眠不佳,夜尿频,尿失禁等现象。到多个市级以上医院检查均未作出疾病诊断,在本院检 验血脂、心电图亦无异常。两脉浮洪,舌微红,苔白腻。诊断: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服用本 发明口服液(按照实施例5方法制备,一日三次,每次1支),一周后来诊症状明显减轻,后 继续再服一周痊愈。
[0048] 病例6:董某某女,64岁,家务。自述近期睡眠欠佳,情绪激动,稍有情绪变化则胃 脘不适,反酸。又担心血压增高,自备血压计,每有5mmHg汞柱变化也会头昏。潮热汗出,短 时间内自行消失。检查并结合以往体检资料无异常发现。右脉滑,左脉弦细,舌苔无异常。 诊断为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服用本发明汤剂(按照实施例6方法制备,一日二次),服药 一周后自述潮热汗出,动辙胃脘不适很少出现。但夜间偶有反酸。左脉弦细转平,舌滑湿。 继续服用一周后复诊:诸症均消失,头清目明,停药一年后未见复发。
[0049]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基础方的原料 药组成为: 黄芩5-15重量份 竹茹8-22重量份 枳实10-25重量份 陈皮8-22重量份 制半夏3-12重量份 茯冬10_25重量份 甘草6-19重量份 黄连3_12重量份 莲子芯3_12重量份 淫羊藿13-37重量份 阳起石13-37重量份 紫石英20-60重量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基础方的原料药组成为: 黄芩10重量份 竹茹15重量份 枳实18重量份 陈皮15重量份 制半夏8重量份 茯苳18重量份 甘草13重量份 黄连8重量份 莲子芯8重量份 淫羊藿25重量份 阳起石25重量份 紫石英40重量份;或 黄芩7重量份 竹茹20重量份 枳实12重量份 陈皮20重量份 制半夏5重量份 茯苓23重量份 甘草8重量份 黄连10重量份 莲子芯5重量份 淫羊藿35重量份 阳起石15重量份 紫石英58重量份;或 黄芩13重量份 竹茹10重量份 枳实23重量份 陈皮10重量份 制半夏10重量份 茯苓12重量份 甘草17重量份 黄连5重量份 莲子芯10重量份 淫羊藿15重量份 阳起石35重量份 紫石英22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 下原料药: 萱草8-22重量份,合欢6-19重量份;或柴胡8-22重量份,白芍8-22重量份,厚朴8-22 重量份;或桑白皮20-60重量份,胆南星3_12重量份,青朦石20-60重量份;或炒酸赛仁 8_22重量份,五味子3_12重量份,远志3_12重量份,柏子仁5_15重量份,龙骨20-60重量 份;或桑螵蛸6-19重量份,金樱子6-19重量份,狗脊8-22重量份,覆盆子8-22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 料药: 萱草15重量份,合欢13重量份;或萱草10重量份,合欢17重量份;或萱草20重量份, 合欢8重量份。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 料药: 柴胡15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厚朴15重量份;或柴胡10重量份,白芍20重量份,厚 朴10重量份;或柴胡20重量份,白苟10重量份,厚朴20重量份。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 料药: 桑白皮40重量份,胆南星8重量份,青朦石40重量份;或桑白皮22重量份,胆南星10 重量份,青朦石58重量份;或桑白皮58重量份,胆南星5重量份,青朦石22重量份。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 料药: 炒酸赛仁15重量份,五味子8重量份,远志8重量份,柏子仁10重量份,龙骨40重量 份;或炒酸枣仁10重量份,五味子10重量份,远志5重量份,柏子仁13重量份,龙骨22重 量份;或炒酸赛仁20重量份,五味子5重量份,远志10重量份,柏子仁7重量份,龙骨58重 量份。8. 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方的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料 药: 桑螵蛸13重量份,金樱子13重量份,狗脊15重量份,覆盆子15重量份;或桑螵蛸8重 量份,金樱子17重量份,狗脊10重量份,覆盆子20重量份;或桑螵蛸17重量份,金樱子8 重量份,狗脊20重量份,覆盆子10重量份。9. 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 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汤剂。10. 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中 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黄芩、竹茹枳实、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黄连、莲子芯、淫羊藿、阳起石和紫石英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和汤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为纯天然中药原料,而且是常见、常用,不含毒、麻、限、剧类的药物组合。组合物无阴阳寒热偏颇倾向,本发明成本低,对治疗第二次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IPC分类】A61P15/12, A61K33/14, A61K35/02, A61K36/899, A61K33/26, A61K35/64
【公开号】CN104906442
【申请号】CN201510388317
【发明人】于景宏
【申请人】于景宏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