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2

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针眼的药物,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破溃的眼病,西医称为麦粒肿。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多因内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其主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本病与季节、气候、年龄、性别无关。胞睑属五轮学说中之肉轮,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有节,胃纳脾输,则目得其养。胞睑位于眼珠前部,易受六淫之邪侵袭,内因恣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郁遏湿热,上壅胞睑,致胞睑红肿、疼痛、酿脓溃变。
[0003]按中医辨证,该病可分如下四种证型:
[0004](I)风热外袭: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0005](2)热毒炽盛:胞睑红肿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壅肿,口渴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0006](3)热毒内陷:胞睑肿痛增剧,伴见头痛,身热,嗜睡。局部皮色暗红不鲜,脓出不畅。舌质绛,苔黄糙,脉洪数。
[0007](4)脾虚湿热:针眼屡发,面色少华,多见于小孩,偏食,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0008]目前临床治疗针眼一般是靠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且不能根治,易复发,导致用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目前市面上也有治疗针眼的中药,但是这些中药做不到辩证施治,上述所述四种症型用同一组方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差,不能根治。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现在西医治疗针眼副作用大,易复发且依赖性强、中医治疗做不到辩证施治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本发明的口服液为纯中药制剂,对风热外袭型针眼具有明确的疗效,辩证施治,对症性强,无副作用,无依赖性。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0-36份、牛蒡子20-32份、桉叶15-30份、荚莲15-25份、菊花15-25份、升麻10-25份、白头翁10-22份、窝儿七10-18份、空心莲子草8_16份、茯苓8_16份、神曲8-16份、木香4-10份、大麦8-14份、鸡内金6_14份、苍术4_10份、白术3_9份、甘草10-20份、荆条蜜15-25份。
[0012]进一步的,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4-32份、牛蒡子23-29份、桉叶19-26份、荚莲18-22份、菊花18-22份、升麻14-21份、白头翁13-19份、窝儿七12-16份、空心莲子草10-14份、茯苓10-14份、神曲10-14份、木香6_8份、大麦10-12份、鸡内金8-12份、苍术6-8份、白术5_7份、甘草12-18份、荆条蜜18-22份。
[0013]进一步的,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8份、牛蒡子26份、桉叶22份、荚莲20份、菊花20份、升麻17份、白头翁16份、窝儿七14份、空心莲子草12份、茯苓12份、神曲12份、木香7份、大麦11份、鸡内金10份、苍术7份、白术6份、甘草15份、荆条蜜20份。
[0014]药理作用:
[0015]薄荷:入药部位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瘆,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瘆,温病初起,风瘆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牛蒡子: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瘆,消肿疗疮。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瘆不透,痈肿疮毒。牛蒡子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桉叶:入药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苦、辛,寒。归肺、胃、脾、肝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治感冒,高热头痛,肺热咳喘,百日咳,脘腹胀痛,腹泻痢疾,钩虫丝虫病,疟疾,风湿痛,痈疮肿毒,湿瘆疥癣,烧烫伤,外伤出血;荚莲:味酸;性微寒。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活血。主风热感冒;疔疮发热;产后伤风;跌打骨折。根:辛、涩,凉。祛瘀消肿。用于瘰疬,跌打损伤。枝、叶:酸,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疔疮发热,暑热感冒;外用于过敏性皮炎。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朋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菊花: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头状花絮。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升麻:药用部位为毛莨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发表透瘆,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瘆不透冲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者慎用;白头翁:入药部位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阴痒带下。虚寒泻痢忌服;窝儿七:又名阿儿七,窝儿参,山荷叶,是一种药材,是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性味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可治风湿腰痛,风湿病,痈疮。《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清热凉血,活血止痛,并有泻下作用。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骨蒸劳热,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少腹结痛,痈肿;空心莲子草:全草入药。甘、性寒,味苦。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瘆。体外试验有抑菌作用(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注射液还有某些抗病毒作用(亚洲甲型流感病毒70?5株、乙脑病毒、狂犬病毒)。毒性很小,对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55.4g/kg ;茯苓:入药部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神曲:为辣寥、青蒿、杏仁泥、赤小豆、鲜苍耳子加入面粉或麸皮后发酵而成的曲剂。甘、辛,温。归脾、胃经。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木香: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大麦:药用部位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甘咸,凉。《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能健脾消食,除热止渴,利小便。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用于脾胃虚弱,食积饱满、涨闷;烦热口渴;小便不利。亦可用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脾虚无积滞者慎用;苍术: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瘘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荆条蜜:是荆条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花蜜。其蜜色泽艳,呈半透明琥珀状;结晶细腻乳白,气味芬芳,口感甜而不腻,浓度为41度?42度。蜜中含有葡萄糖32.9%、果糖41.4%、酸度为2.13%、酶度为179%、含糖量为0.27%,并含有10余种矿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酸等。荆条蜜呈浅琥珀色,透明度较低,气味清香,口感甜润、微酸,易结晶,结晶后细腻乳白色,久置后色泽加重。荆条蜜能促进体力恢复,也非常适合饭后容易困倦、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大者。美容、健体、润燥、祛风解毒、润肠通便、促进消化助吸收、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散寒清目。适合气血不足、伤风头痛、目赤、失眠者。常服荆条蜜,能增强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体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强心、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有辅助疗效,具有排脓托毒、止痛补虚之功效。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I)将薄荷、牛蒡子、桉叶、荚莲、菊花、升麻、白头翁、窝儿七、空心莲子草、茯苳、神曲、木香、大麦、鸡内金、苍术、白术、甘草混合并进行粉碎,加上述药物重量6倍、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2h,过325目网筛,收集乙醇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和滤渣;
[0018](2)将步骤(I)收集的滤渣加滤渣重量4倍的无菌水煎煮2h,过325目网筛,收集水提取滤液;
[0019](3)合并步骤(I)制得的乙醇提取滤液与步骤(2)制得的水提取滤液,加入荆条蜜并搅拌均匀,浓缩烘干至相对密度为1.10±0.02的浓缩液;
[0020](4)将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灌装,分装成1mL/瓶,压盖密封,用115°C饱和蒸汽进行灭菌,冷却,即得所述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
[0021]胞睑属五轮学说中之肉轮,内应于脾,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有节,胃纳脾输,则目得其养。胞睑位于眼珠前部,易受六淫之邪侵袭,内因恣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郁遏湿热,上壅胞睑,致胞睑红肿、疼痛、酿脓溃变。风热外袭型针眼即风热外袭,脾胃失调,正邪相争,风热之邪初犯胞睑,风邪为甚,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
[0022]在多年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指导下,本发明以疏风解表、清热凉血、健脾和胃为治贝1J。因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故方中以薄荷、牛蒡子、桉叶、荚莲、菊花疏风解表的药物为君药,升麻、白头翁、窝儿七、空心莲子草清热凉血的药物为臣药,茯苓、神曲、木香、大麦、鸡内金健脾和胃的药物为佐药,苍术、白术、甘草、蜂蜡、荆条蜜为使药。其中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瘆,消肿疗疮,桉叶风解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荚莲疏风解毒、清热解毒,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五味药配伍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升麻发表透瘆,清热解毒,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窝儿七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的功效,空心莲子草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作用,此五味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功效,还能辅佐君药发挥其疏风解表的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大麦能健脾消食,除热止渴,利小便,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共奏健脾和胃之功;苍术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白术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苍术与白术配伍可引药入脾,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蜂蜡解毒敛疮,生肌止痛,针对方中有若干寒性药物,甘草与蜂蜡能调和诸药,荆条蜜气味芬芳,口感甜而不腻,能祛风解毒、开胃健脾、调理肠胃、益气补中、发汗散热,使本发明具有清香的气味,甜润的口感。全方共奏疏风解表、清热凉血、健脾和胃之功,更有苍术、白术配伍,可将诸药引药入脾,使诸药快速到达病灶部位,助诸药迅速发挥药效,疏风解表,除风热之邪,健脾和胃,脾胃韵健,胃纳脾输,病情自愈。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I)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的药物组方符合中医理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所有原药料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在一起以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共奏疏风解表、清热凉血、健脾和胃之功,达到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目的;
[0025](2)本发明制备成口服液,并添加荆条蜜,使本发明具有清香的气味,甜润的口感,无论成人、儿童均可接受,并添加苍术、白术,能引药入脾,能快速发挥药效,助诸药疏风解表、清热凉血、健脾和胃,除风热之邪,健脾和胃,胃纳脾输,针眼即愈;
[0026](3)本发明的口服液在治疗上辨证施治,针对风热外袭型针眼疗效明确,对症性强,专病专治,作用可靠,经药物试验证明,本发明无毒副作用,可放心服用,可快速治愈针目艮,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0份、牛蒡子20份、桉叶15份、荚莲15份、菊花15份、升麻10份、白头翁10份、窝儿七10份、空心莲子草8份、茯苓8份、神曲8份、木香4份、大麦8份、鸡内金6份、苍术4份、白术3份、甘草10份、荆条蜜15份。
[0030]所述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I)将薄荷、牛蒡子、桉叶、荚莲、菊花、升麻、白头翁、窝儿七、空心莲子草、茯苳、神曲、木香、大麦、鸡内金、苍术、白术、甘草混合并进行粉碎,加上述药物重量6倍、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2h,过325目网筛,收集乙醇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和滤渣;
[0032](2)将步骤(I)收集的滤渣加滤渣重量4倍的无菌水煎煮2h,过325目网筛,收集水提取滤液;
[0033](3)合并步骤⑴制得的乙醇提取滤液与步骤⑵制得的水提取滤液,加入荆条蜜并搅拌均匀,浓缩烘干至相对密度为1.10±0.02的浓缩液;
[0034](4)将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灌装,分装成1mL/瓶,压盖密封,用115°C饱和蒸汽进行灭菌,冷却,即得所述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36份、牛蒡子32份、桉叶30份、荚莲25份、菊花25份、升麻25份、白头翁22份、窝儿七18份、空心莲子草16份、茯苓16份、神曲16份、木香10份、大麦14份、鸡内金14份、苍术10份、白术9份、甘草20份、荆条蜜25份。
[0037]实施例2的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4份、牛蒡子23份、桉叶19份、荚莲18份、菊花18份、升麻14份、白头翁13份、窝儿七12份、空心莲子草10份、茯苓10份、神曲10份、木香6份、大麦10份、鸡内金8份、苍术6份、白术5份、甘草12份、荆条蜜18份。
[0040]实施例3的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1]实施例4
[0042]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32份、牛蒡子29份、桉叶26份、荚莲22份、菊花22份、升麻21份、白头翁19份、窝儿七16份、空心莲子草14份、茯苓14份、神曲14份、木香8份、大麦12份、鸡内金12份、苍术8份、白术7份、甘草18份、荆条蜜22 份。
[0043]实施例4的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4]实施例5
[0045]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8份、牛蒡子26份、桉叶22份、荚莲20份、菊花20份、升麻17份、白头翁16份、窝儿七14份、空心莲子草12份、茯苓12份、神曲12份、木香7份、大麦11份、鸡内金10份、苍术7份、白术6份、甘草15份、荆条蜜20份。
[0046]实施例5的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47]实施例6
[0048]实施例1-5的口服液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
[0049]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0050]健康成年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相当,均在180-220g之间,试验前16小时内禁食,然后将本发明的口服液对小鼠用经口灌胃法多次染毒,灌胃剂量为5000mg(药物有效成分)/kg体重,然后继续禁食3-4天,试验大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未出现明显中毒现象和死亡现象,处死后解剖无明显异常,判断本发明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0051]长期毒性试验:
[0052]健康成年小鼠20只,体重18_22g,将本发明的口服液与小鼠饲料拌匀后给小鼠喂养,小鼠食用量为49.Sg生药/kg/天,连续喂养10周,停药3周后对小数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进行检测,试验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0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0053]实施例7
[0054]临床试验研宄:
[0055]1、临床资料
[0056]发明人于2013年11月份-2014年10月份期间共收治96例风热外袭型针眼的患者,年龄12-48岁,病程1-12个月,临床表现为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0057]2、诊断依据
[0058]初起胞睑痒痛,睑弦微肿,按之有小硬结,形如麦粒,压痛明显。
[0059]局部红肿疼痛加剧,逐渐成脓,起于睑弦者在睫毛根部出现脓点,发于睑内者,睑内面出现脓点,破溃或切开排出脓后,症情随之缓解;
[0060]严重针眼,胞睑漫肿,皮色暗红,可伴有恶寒发热,耳前常有譽核,发于外眦部,每易累及白睛浮肿,状如鱼胞。
[0061 ] 本病有反复发作和多发倾向。
[0062]3、治疗方法
[0063]口服,每日两次,每次I瓶,一周为一个疗程。
[0064]4、疗效评定
[0065]治愈:红肿消散或脓液排出,疮口平复。
[0066]好转:红肿缩小,症状减轻。
[0067]未愈:症状未改善,或溃后硬结不消复发。
[0068]5、治疗结果
[0069]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96例患者中,治愈80例,好转16例,未愈O例;经统计学分析治愈率达83.33%,总有效率达100%,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表明用药安全有效。停药后无复发。
[0070]6、典型病例
[0071]病例1:张某,男,12岁,右眼睑局部微有红肿痒痛,按之有小硬结,并伴有头痛、发热症状,舌苔薄白。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口服液I个疗程后,小硬结基本消失,红肿大部分消失,继续服用I个疗程后,硬结完全消失,无红肿痒痛,无头痛、发热症状。随访一年未复发。
[0072]病例2:刘某,女,23岁,右侧下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痒痛,伴有发热症状。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口服液I个疗程后,红肿消失,无疼痛,针眼消退。随访两年未复发。
[0073]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
【发明内容】
并加以实施,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0-36份、牛蒡子20-32份、桉叶15-30份、荚莲15-25份、菊花15-25份、升麻10-25份、白头翁10-22份、窝儿七10-18份、空心莲子草8_16份、茯苓8_16份、神曲8-16份、木香4-10份、大麦8-14份、鸡内金6-14份、苍术4-10份、白术3-9份、甘草10-20份、荆条蜜15-2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4-32份、牛蒡子23-29份、桉叶19-26份、荚莲18-22份、菊花18-22份、升麻14-21份、白头翁13-19份、窝儿七12-16份、空心莲子草10-14份、茯苓10-14份、神曲10-14份、木香6-8份、大麦10-12份、鸡内金8_12份、苍术6-8份、白术5-7份、甘草12-18份、荆条蜜18-22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8份、牛蒡子26份、桉叶22份、荚莲20份、菊花20份、升麻17份、白头翁16份、窝儿七14份、空心莲子草12份、茯苓12份、神曲12份、木香7份、大麦11份、鸡内金10份、苍术7份、白术6份、甘草15份、荆条蜜20份。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薄荷、牛蒡子、桉叶、荚莲、菊花、升麻、白头翁、窝儿七、空心莲子草、茯苳、神曲、木香、大麦、鸡内金、苍术、白术、甘草混合并进行粉碎,加上述药物重量6倍、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提取2h,过325目网筛,收集乙醇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和滤渣; (2)将步骤(I)收集的滤渣加滤渣重量4倍的无菌水煎煮2h,过325目网筛,收集水提取滤液; (3)合并步骤(I)制得的乙醇提取滤液与步骤(2)制得的水提取滤液,加入荆条蜜并搅拌均匀,浓缩烘干至相对密度为1.10±0.02的浓缩液; (4)将步骤(3)制得的浓缩液灌装,分装成1mL/瓶,压盖密封,用115°C饱和蒸汽进行灭菌,冷却,即得所述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外袭型针眼的口服液,制成口服液的有效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薄荷20-36份、牛蒡子20-32份、桉叶15-30份、荚蒾15-25份、菊花15-25份、升麻10-25份、白头翁10-22份、窝儿七10-18份、空心莲子草8-16份、茯苓8-16份、神曲8-16份、木香4-10份、大麦8-14份、鸡内金6-14份、苍术4-10份、白术3-9份、甘草10-20份、蜂蜡10-20份、荆条蜜80-120份。本发明的口服液具有清香的气味,甜润的口感,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凉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风热外袭型针眼具有明确的疗效,对症性强,可快速治风热外袭型针眼,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5/644, A61K35/57, A61K9/08, A61P27/02, A61K36/8998
【公开号】CN104906457
【申请号】CN201510387025
【发明人】袁国防
【申请人】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