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皮肤因各种外力因素会导致创伤,从而失去天然的保护功能,进而组织会因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入侵、繁殖引起感染,并引发其它并发症。医用敷料 的使用,可W很大程度上阻止微生物、灰尘进入创伤组织,便于伤口的护理,促进伤口快速 愈合。
[0003] 传统的纱布类敷料,主要是由棉、麻材质原料经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制作工艺简 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此类敷料。但是,传统纱布敷料无法维 持创面愈合所需的湿润环境,而且易粘连伤口组织,换药时造成二次机械损伤。后来,人们 发明了凡±林纱布,便于伤口组织渗出液的引流,能提供足够的湿度,促进伤口愈合。然而, 该类凡±林纱布敷料不具有抗菌性,无法较好地控制伤口创面的感染,且凡±林油残留于 创面上难W清洗。
[0004] 专利CN203468859U公开了一种保湿性纳米银烧烫伤贴,它包括胶粘层、第一水凝 胶层、纳米银敷料层、第二水凝胶层和保护膜,所述胶粘层上覆贴有第一水凝胶层,所述第 一水凝胶层上覆贴纳米银敷料层,所述纳米银敷料层上设有第二水凝胶层,所述保护膜敷 盖在第二水凝胶层上,所述第一水凝胶层和第二水凝胶层均采用壳聚糖水凝胶。该实用新 型具有良好的保湿、抗菌、消炎、止痛、愈后疮痕小等效果。
[0005] 专利CN1850291公开了一种液体伤口敷料,其为含有0. 5~5.Owt%的透明质酸及其 衍生物和0. 0005~0. 04wt%纳米银的凝胶。该发明W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纳米银为主要原 料,与其他基质和辅料共同配制而成的凝胶状液体伤口敷料,对多种病菌菌的生长有明显 抑制作用,在处理媽疮,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腿部溃烂,压迫性溃瘍、静脉曲张性溃瘍,皮肤 龟裂,一级与二级烧伤,移植手术、外科手术创口、划伤及撕裂伤及磨损等上具有良好的效 果。
[0006] 现代纳米技术使古老的银重放异彩,纳米尺度的银显示出非同寻常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学性能。与普通银相比,纳米银在电学、光学和催化等众多方面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现已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环保材料和涂料等许多领域。由于纳米银粒具有优异的抗菌活 性,所W在医学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含纳米银的医疗产品包括纳米银织物、纳米银烧 烫伤贴、纳米银抗菌敷料、纳米银导尿管、纳米银眼药、纳米银生物材料、纳米银骨水泥、含 纳米银的屯、脏瓣膜、纳米银隐形避孕套等。纳米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纳米银的机会越来越多,纳 米银粒子也因此获得了W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与体内不同组织、细胞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的可能。特别是在医学领域,纳米银产品可直接应用于人体,与血液、体液或淋己系统接触。 与其他纳米材料相比,除了分散在空气中的纳米银可经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外,医用产 品中的纳米银更易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可能分布于全身其他脏器而产生毒副作用。 目前,国内对纳米银的毒副作用研究相对薄弱,而美国抑A已经明确禁止纳米银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快 速促进伤口愈合,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
[000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包括水凝胶层,所述水凝胶层涂覆在支撑层上,所述水凝胶 层不完全填充所述支撑层,所述水凝胶层的外侧设置保护层。
[0009] 所述支撑层为经编纺织而成的聚醋纤维纱布。
[0010] 所述保护层为阳薄膜、PU薄膜或阳T薄膜。
[0011] 所述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00~600g/m2。
[0012] 所述水凝胶层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亲水性高分子1~10份、甘油1~5份、无机 纳米抗菌剂1~10份、余量为纯化水。
[0013] 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駿甲基纤维素钢、哲己基纤维素、哲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 己締化咯烧酬或哲丙基甲基纤维素。
[0014] 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駿甲基纤维素钢、哲己基纤维素、哲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 己締化咯烧酬、哲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两种的组合物。
[0015] 所述无机纳米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锋粉末。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W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重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甘油依次分散于纯化水中,混合揽拌均匀,充 分溶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无机纳米抗菌剂,再次混合揽拌均匀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为 水凝胶;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步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覆于支撑层上,形成水凝胶层,然后在所述 水凝胶层和支撑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保护层,即得成品。
[0017] 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具有一定的水含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响生命体的代 谢过程,而代谢产物又可通过水凝胶排出,该样,在湿润的环境下,伤口不会结挪,且比在干 燥环境下愈合更快。此外,还能抵御细菌的入侵,防止感染;不粘连伤口,不破坏新生组织。 [001引本发明中支撑层主要用于支撑和涂覆水凝胶,使其不易变形,保持良好的机械性 能,本发明优选经编纺织而成的聚醋纤维纱布,其机械性能好,便于涂布均匀,具有一定的 导液功能。
[0019] 保护层可选择透明的PE薄膜、PU薄膜或PET薄膜。其它防潮性好,机械强度高, 尺寸稳定的材料均可用于本发明的保护层,对复合敷料功能层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即 可。
[0020] 本发明中水凝胶由亲水性高分子、甘油、无机纳米抗菌剂和纯化水制成,其中亲水 性高分子采用駿甲基纤维素钢、哲己基纤维素、哲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己締化咯烧酬、哲 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主要起吸水、保水、抗菌的作用,为伤口创造一个潮 湿的环境;无机纳米抗菌剂采用纳米氧化锋粉末,其中纳米氧化锋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是一种光催化半导体抗菌剂。作为一种半导体,氧化锋是直接跃迁、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相 当于波长为368nm光子的能量,有较高的激子束缚能,当能量大于或等于能隙的光照射时, 纳米氧化锋吸收能量高于其禁带宽度的短波光福射,产生电子跃迁,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动 的带负电的电子,同时留下带正电的空穴,形成空穴-电子对,空穴可W激活氧和氨氧根, 使吸附于其上的水和空气变成活性的氧和氨氧根,它们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损伤细 菌的细胞膜而产生杀灭细菌的作用。此外,纳米氧化锋既能屏蔽紫外线防晒,又能抗菌保 健、防衰老,具有很好的护肤美容作用。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选取聚醋纤维纱布作为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是由聚 醋长纤维经交叉纺织而成的,与传统的脱脂棉纱布相比,具有初性好、不易变形的优点,易 于水凝胶层的涂布,且可W根据创面的大小剪裁适宜尺寸的敷料,方便使用。
[0022] 2)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中加入的亲水性高分子,使其具有超强的吸收创 面渗出液的能力,能为伤口提供一个适应的湿润环境,而且易于清除,不粘连伤口,促进伤 口创面的快速愈合。
[0023] 3)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加入了抗菌性优异且持久的纳米氧化锋粉,与传 统的抗菌剂相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不变质等优点,同时锋也是人体所必 须的微量元素之一,该使得本发明敷料既可有效控制伤口创面的感染,又可为人体提供微 量元素,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0024] 4)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优选PE薄膜作为保护层,PE薄膜表面平整光滑, 易于与水凝胶纱布剥离,方便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使用,同时可W防止水凝胶纱布与外层 包装纸的粘结。
【附图说明】
[0025] 图1;本发明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 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7] 如图1所示,本发明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包括水凝胶层1,所述水凝胶层1涂覆在 支撑层2上,所述水凝胶层1不完全填充所述支撑层2,所述水凝胶层1的外侧设置保护层 3,所述保护层3的长度大于所述水
凝胶层1的长度。
[002引本发明中,所述保护层3的宽度大于所述水凝胶层1的宽度,保护层3W覆盖和包 裹水凝胶层1和支撑层2的外露部分为宜。
[0029] 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层2优选采用经编纺织而成的聚醋纤维纱布。所述保护层3 可采用PE薄膜、PU薄膜或阳T薄膜;优选PE薄膜。
[0030] 优选的,所述水凝胶层1的涂布量为500~600g/m2。
[0031] 上述水凝胶由亲水性高分子、甘油、无机纳米抗菌剂和纯化水制成,各成分的重量 份组成依次为1~10份、1~5份、1~10份、余量为纯化水。
[0032] 其中,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駿甲基纤维素钢、哲己基纤维素、哲丙基纤维素、黄原 胶、聚己締化咯烧酬或哲丙基甲基纤维素;或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駿甲基纤维素钢、哲己基 纤维素、哲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己締化咯烧酬、哲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两种的组合物。所述 无机纳米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锋粉末。
[0033] 本发明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制备方法,可按W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上述重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甘油依次分散于纯化水中,混合揽拌均匀,充 分溶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无机纳米抗菌剂,再次混合揽拌均匀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为 水凝胶;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步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覆于支撑层上,形成水凝胶层,然后在所述 水凝胶层和支撑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保护层,即得成品。
[0034]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意图,下面通过两组对比实验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 明。
[0035] 1)改变无机纳米抗菌剂的种类 本发明:水凝胶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亲水性高分子55g、甘油35g、纳米氧化锋粉 末50g、纯化水860g; 其中,亲水性高分子选用駿甲基纤维素钢,分子量为150,000~30,000,脱己酷度为 85% ;纳米氧化锋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0~lOOnm。
[0036] 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重量的各原料,然后将亲水性高分子55g、甘油35g依次分 散于纯化水中,混合揽拌均匀,充分溶胀后,加入纳米氧化锋粉末50g,再次混合揽拌均匀形 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水凝胶。
[0037] 对比例1 ;水凝胶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駿甲基纤维素钢55g、甘油35g、纳米 银50g、纯化水860g;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10~lOOnm;制备方法同本发明。
[003引对比例2;水凝胶由W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駿甲基纤维素钢55g、甘油35g、纯化 水930g,制备方法同本发明。
[0039] 使用本发明及对比例1、2的水凝胶,采用本发明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制备方 法,将上述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聚醋纤维纱布上,形成水凝胶层,然后在所述水凝 胶层和聚醋纤维纱布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薄膜,即得成品。
[0040] 对使用本发明及对比例1、2水凝胶所制备的敷料成品做如下测定实验,具体如 下: ①抗菌实验;取本发明、对比例1及对比例2所得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剪成1厘米X1 厘米大小,精确称重后置于无菌锥形瓶中作为样片组,并按上述方法制备不加水凝胶纱布 敷料的对照样片组,将四组分别加入70毫升的磯酸盐缓冲液(0. 〇3moL/L)和5mL铜绿假单 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菌液,在25°C、200rpm/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小时, 分别于1小时取样,计算细菌数量变化。每批实验重复4次,计算平均抑菌率。
[0041] 抑菌率的计算:依据公式X= (A-B)/AX100%,X为抑菌率;A为试验样品振荡前平 均菌落数;B为试验样品振荡后平均菌落数。判断标准;不加样片组振荡前后的菌落数差值 要在10W内,试验样品抑菌率与对照组样品抑菌率之差> 26%,可判定该产品有抗菌作用。
[0042] ②抑菌环实验:将本发明及对比例1、2所得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用打孔器制成 直径为5mm的圆形皮片,自然惊干待用。整个过程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保证无菌。将待 测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C培养 16~1她,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毫升生理盐水中,调整浊度与 比浊度相同。用无菌棉拭子薩取试验菌悬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均匀涂抹3~4次, 每涂1次平板转动60°,最后将棉拭子沿平板周边绕抹2圈,保证涂抹均匀。每组实验放2 个染菌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每个平板放试验样片3片,阴性对照样片1片。各样片中屯、之 间相距>24毫米,与平板周缘相距> 15毫米。贴放好后,用无菌綴子轻压样片,使其紧贴 于平板表明,盖好平皿,置37°C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0043] 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直径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7mm,判定为有抑菌作用;抑菌 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判为无抑菌作用;每组实验重复4次。
[0044] ⑨稳定性实验:将本发明及对比例1、2制备的敷料置于4°C、无菌条件下贬存,45 天后重做抑菌实验,观察其抑菌效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直径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7mm,判定为有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判为无抑菌作用;每组实验重复4次。
[004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e化/offlimasaerwinosaATCC27853,简称PA)、金黄色葡 萄球菌(沉逆7如7(9C(9cc"sATCC25923,简称SA)、白色念珠菌(化?知7如<3化ica/7 ATCC10231,简称M)均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46] 上述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47] 表1不同纳米抗菌剂的实验结果
注;表中的数据均为实验均值,各数据经检验,P值均小于0.05。为了方便对比,在下面 的描述中将含有纳米氧化锋粉末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记为A,含有纳米银的水凝胶抗菌 纱布敷料记为B,不含无机纳米抗菌剂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记为C。
[0048] 由表1可W看出,A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100%,比B的抑菌率明显高,C的 抑菌率明显偏弱;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说,两者的抑菌率相差不大;对于白色念珠菌 而言,A的抑菌率高于B。从抑菌环实验可W看出,A和B均有抑菌作用,而C无抑菌作用。 从稳定性实验可W看出,A的稳定性最好,基本没有变化;B的稳定性稍有下降,但对铜绿假 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下降较为明显;C的抑菌作用很微弱,几乎可W忽略。
[0049] 2)改变水凝胶的涂布量 本发明;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50g/m2,水凝胶的配方为:駿甲基纤维素钢55g、甘油 35g、纳米氧化锋粉末50g、纯化水860g。
[0050] 对比例3 ;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450g/m2,其余同本发明。
[0化^ 对比例4 ;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650g/m2,其余同本发明。
[0化2] 对通过上述工艺得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同样做抗菌实验、抑菌环实验和稳 定性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
[0053] 表2不同水凝胶涂布量的实验结果
由表2可W看出,水凝胶的涂布量不同,对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抗菌性能 有重要的影响。当水凝胶涂布量为450g/m2,抑菌率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度大于水凝胶涂布 量为650g/m2时的结果,该可能与抗菌剂的含量有关。而水凝胶涂布量为650g/m2时,抑菌 率仍然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凝胶涂布量过大,使支撑层变形或受挤压,进而影响了抑菌剂 的释放或循环,最终导致抑菌率的降低。抑菌环实验可W看到,虽然涂布量变化后,水凝胶 抗菌纱布敷料仍然具有抑菌作用,但是涂布量过大过小,明显使抑菌圈缩小。稳定性实验表 明,在同样的环境下放置45天,水凝胶的涂布量不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很大。上述实验表 明,在其它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只有水凝胶涂布量合适,才能保证抑菌剂在敷料内的正常释 放和循环,达到最好的抑菌效果和维持敷料的抑菌稳定性。
[0054] 3)与市售凡壬林纱布的比较 将本发明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与市售的某品牌凡±林纱布分别进行临床实验,比 较治疗效果及可接受程度。
[0化5] 实验病例;溃瘍、媽疮及创伤伤口 50例,随机分入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组(简称: 水凝胶敷料组)和凡±林纱布组,每组各25例。
[0化6] 实验方法;按照外科常规方法进行敷药和换药,固定护±换药,隔日换药1次。
[0化7] 观
察指标:从接受治疗起,4周内每周记录患者伤口面积。同时,对换药的可接受 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伤口粘连、伤口浸泡、换药疼痛及换药出血4项,每一项评价 内容分为没有、轻度、中度和重度4种,其中,换药疼痛由患者直接评价,其余3项由换药护 ±评价。
[00郎]实验结果 1)伤口面积:治疗后第1、2、3、4周,水凝胶敷料组伤口面积平均减少42. 7%、60. 4. 2%、 75. 6%、92. 8%,凡±林纱布组伤口面积平均减少39. 8%、58. 6%、65. 8%、83. 9%。由此可W看出, 本发明的水凝胶敷料组治疗后,伤口面积缩小显著,与传统凡±林纱布相比,伤口愈合效果 明显。
[0059] 2)换药可接受程度 护理人员每次换药均进行可接受程度评估,共计350次。统计结果见表3。
[0060] 表3换药可接受程度比较
由表3结果显示,水凝胶敷料组在伤口粘连、伤口浸泡、换药疼痛及换药出血4项可接 受程度评价中均优于传统的凡±林纱布,尤其是水凝胶敷料组的伤口粘连明显轻于凡±林 纱布组,效果显著,其次是换药疼痛,还有伤口浸泡及换药出血也比较轻微,充分显示出水 凝胶敷料组的优越性。
[0061] 实施例1 称取20g哲己基纤维素、30g駿甲基纤维素钢分散于890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lOg甘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0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 水凝胶。
[0062]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63] 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00g/m2。
[0064]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化]其中,哲己基纤维素的分子量为100,000~30,000,駿甲基纤维素钢的分子量为 15,000~30,000,脱己酷度为85% ;无机纳米抗菌剂氧化锋粉的平均粒径为10~100皿。
[0066] 实施例2 称取lOg駿甲基纤维素钢分散于905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35g甘油,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50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水凝胶。
[0067]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U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68] 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50g/m2。
[0069]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70] 其中,駿甲基纤维素钢的分子量为50,000~100,000,脱己酷度为75% ;无机纳米抗 菌剂氧化锋粉的平均粒径为10~lOOnm。
[0071] 实施例3 称取lOOg黄原胶分散于810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20g甘油,混合均匀后再加 入70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水凝胶。
[0072]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T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73] 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600g/m2。
[0074]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75] 其中,无机纳米抗菌剂氧化锋粉的粒径为10~50nm。
[0076] 实施例4 称取75g聚己締化咯烧酬分散于850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50g甘油,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25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水凝胶。
[0077]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7引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40g/m2。
[0079]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80] 其中,无机纳米抗菌剂氧化锋粉的粒径为10~lOOnm。
[0081] 实施例5 称取lOg哲丙基纤维素、20g哲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于830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 入40g甘油,混合均匀后再加入lOO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 得水凝胶。
[0082]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83] 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80g/m2。
[0084]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85] 其中,无机纳米抗菌剂氧化锋粉的粒径为10~25皿。
[0086] 实施例6 称取95g駿甲基纤维素钢分散于870g纯化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25g甘油,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lOg纳米氧化锋粉,充分揽拌均匀后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得水凝胶。
[0087] 将上述得到的水凝胶均匀涂布于支撑层聚醋纤维纱布上,然后在水凝胶层和支撑 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PE薄膜作为保护层,即得本发明的成品。
[008引本实施例中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550g/m2。
[0089] 为了方便携带,可在所述保护层的外侧设置离型纸。
[0090] 其中,无机纳米抗菌剂氧化锋粉的粒径为10~50nm。
【主权项】
1. 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凝胶层,所述水凝胶层涂覆在支撑 层上,所述水凝胶层不完全填充所述支撑层,所述水凝胶层的外侧设置保护层,所述保护层 的长度大于所述水凝胶层的长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经编纺织而 成的聚酯纤维纱布。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PE薄膜、PU 薄膜或PET薄膜。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宽度大于所 述水凝胶层的宽度。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的涂布量为 500~600g/m2〇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层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亲水性高分子1~1〇份、甘油1~5份、无机纳米抗菌剂]-10份、余量为纯化 水。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羧甲 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高分子为羧甲 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 两种的组合物。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抗菌剂为纳 米氧化锌粉末。10. -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重量份的亲水性高分子、甘油依次分散于纯化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充 分溶胀后,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无机纳米抗菌剂,再次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为 水凝胶;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步制备的水凝胶均匀涂覆于支撑层上,形成水凝胶层,然后在所述 水凝胶层和支撑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保护层,即得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亲水性高分子、甘油分别分散于纯化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充分溶胀后,加入无机纳米抗菌剂,再次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均一的混合物,即为水凝胶;然后将所得水凝胶均匀涂覆于支撑层上,形成水凝胶层,然后在所述水凝胶层和支撑层的外露部分覆盖上保护层,即得成品。本发明所得水凝胶抗菌纱布敷料的生物相容性好,快速促进伤口愈合,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抗菌效果明显。
【IPC分类】A61F13/02, A61L15/42, A61L15/26, A61L15/44, A61L15/46, A61L15/18
【公开号】CN104906620
【申请号】CN201510245182
【发明人】朱天钢, 刘尧, 张艳琦
【申请人】南阳市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