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及方法

xiaoxiao2020-10-23  15

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胸外科手术后的常规装置,引出胸腔内积存的气体和液体,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预防纵膈移位及肺受压。
[0003]目前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多依靠病人呼吸时肺的挤压和胸腔内压力的改变及重力作用达到引流效果。必要时,采取持续性的负压吸引。但是,负压吸引时的压力无法随呼吸时胸腔内压力的改变而变化,无法产生对呼吸的辅助作用,在病人呼气时,因为持续负压的存在,反而还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反作用,不利于引流及肺功能的恢复。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胸腔内的压力,并根据需求控制负压产生器的工作,加速胸腔内气体、液体的排出,起到呼吸泵的作用,可部分达到简易呼吸机的作用却没有呼吸机的相关副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心肺功能负担,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集液器以及与所述集液器连通、进而通过所述集液器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负压发生器,所述引流管上远离所述集液器的一端形成有引流入口,在靠近所述引流入口的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形成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形成在所述引流管内部及所述集液器内部的传输线与所述负压发生器电连接。
[0006]如上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在靠近所述引流入口的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引流孔。
[0007]如上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引流入口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引流入口的末端引流孔与所述引流入口的距离。
[0008]如上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在所述传输线外侧设置有保护套。
[0009]如上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所述引流管材料为医用树脂或者医用硅橡胶。
[0010]如上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并通过所述传输线传输的压力信号;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的大小,并输出比较结果;
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输出; 负压产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负压并输出至所述集液器内。
[0011]一种基于上述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实现呼吸辅助引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中的引流管放置于胸腔内,使得所述引流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胸腔内;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胸腔内的压力,将检测结果通过位于所述引流管内的传输线传输至位于体外的负压发生器中;
所述负压发生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对应的胸腔压力,并将该胸腔压力与设定压力作比较;在吸气时的胸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压力时,负压发生器工作,通过所述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中的集液器和所述引流管控制所述胸腔内形成负压;在呼气时的胸腔压力不小于所述设定值时,负压发生器停止工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引流管、集液器和负压发生器的装置,在引流管中设置了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患者胸腔内的压力,并根据胸腔压力的大小控制负压发生器是否工作。当检测到吸气时胸腔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启动负压发生器开始工作,通过引流管在胸腔内形成负压,促进胸腔内气体、液体的流出及肺的膨胀;而当检测到呼气时胸腔内的压力不小于设定压力时,负压发生器停止工作,使胸腔内的负压迅速减小,促进肺弹性回缩,使肺泡及气管内压力迅速增高,加速了肺内废气及气管内痰液、血块的排出,起到呼吸泵的作用。从而,减轻了患者心肺功能的负担,改善呼吸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辅助呼吸机的功能,实现辅助呼吸时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气管插管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在辅助呼吸的同时,还能加速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除,实现引流功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负压发生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的本发明呼吸辅助引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是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负压发生器的原理框图。
[0016]如图1及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负压发生器2和集液器3。引流管I 一端与集液器3连通,另一端形成有引流入口 11。负压发生器2与集液器3连通,进而通过集液器与引流管I连通。具体而言,集液器3包括有并排设置的第一腔室31、第二腔室32及第三腔室33。第一腔室31顶部形成有两个开口,引流管I通过其中一个开口与第一腔室31连通。第二腔室32顶部形成有一个开口,第二腔室32的该开口通过连接管34与第一腔室31顶部的另一个开口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的连通。第三腔室33与第二腔室32之间形成有通孔35,利用该通孔35实现第三腔室33与第二腔室32的连通。第三腔室33顶部也形成有开口,负压发生器2通过连接管及第三腔室33顶部的该开口与第三腔室33连通。采用该结构形式的集液器3,可以有效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分离。
[0017]在引流管I上、靠近引流入口 11的引流管外壁上形成有压力传感器4,用来检测胸腔内的压力。压力传感器4通过形成在引流管I内部和集液器3内部的传输线5与负压发生器2电连接。引流管I优选的材料为医用树脂或者医用硅橡胶。
[0018]传输线5位于引流管I内部的部分优选固定在引流管I的内壁上。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传输线5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6,传输线5通过保护套6固定在引流管I的内壁上。通过设置保护套6,可以保护传输线5,避免因为气体流动或者胸腔内的积液排出而影响传输线5正常传输信号。
[0019]在靠近引流入口 11的引流管I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引流孔12。引流孔12的设置,增加了胸腔内积气和积液进入引流管I的通道,以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优选的,压力传感器4与引流入口 11的距离要大于距离引流入口最远的末端引流孔121与引流入口 11的距离。也即,压力传感器4形成在引流管外壁上、未开设引流孔12的位置处,避免压力传感器4影响引流孔12的引流效果。更优选的,压力传感器4与末端引流孔121间隔2cm。负压发生器2作为产生负压的主要设备,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可控地产生负压。
[0 020]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意,负压发生器2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接收模块21、比较模块22、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23及负压产生模块24。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4检测并通过传输线5传输来压力信号;比较模块22用于比较接收模块21接收到的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的大小,并输出比较结果;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23用于根据比较模块22的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输出;负压产生模块,用于根据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23输出的控制指令决定是否产生负压,并将产生的负压输出至集液器3内。
[0021]上述结构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使用时,引流管I上形成有引流入口 11的一端穿过胸壁7的皮肤切口,插入到胸腔内部,固定住引流管1,使得引流管I上的引流入口 11、压力传感器4及引流孔12均位于胸腔内,部分引流管位于体外。
[0022]在正常的自主呼吸过程中,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腔内产生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的负压,外面的大气压高于气道和肺泡内的气压,进而使气体进入到肺完成吸气动作;吸气完成后胸廓和肺弹性回缩,使得肺与气管内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进而使气体从胸腔呼出到大气中完成呼吸动作。而对于胸外科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术中患侧长时间停止通气,恢复通气后常常分泌物增加,肺叶无通气而出现肺不张的现象,同时也由于术后切口疼痛导致患者不敢深呼吸或用力咳嗽,进而导致气管内的痰液及血凝块排出困难,阻塞气道导致肺不张,继而引发肺炎、肺脓肿甚至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同时不敢用力咳嗽,导致胸膜腔内积气、积液排出困难,也加重了肺不张及胸腔内感染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而采用上述结构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可以有效地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恢复,并实现有效的引流,具体的呼吸辅助引流方法如下:
当患者开始吸气时,插入到胸腔内的引流管I上的压力传感器4检测胸腔内的压力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设置在引流管I内部的传输线6传输到负压发生器2中的接收模块21。接收模块21接收胸腔内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胸腔压力后,比较模块22将该胸腔压力与设定压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是否产生负压。具体而言,如果比较结果是吸气时的胸腔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则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23输出开始工作的控制指令至负压产生模块24,负压产生模块24开始工作,通过与负压发生器2相连通的集液器3以及与集液器3相连通的引流管1,最终在胸腔内形成负压,从而使胸腔内的压力降低而帮助大气中的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的动作。同时,促使肺复张及胸腔内积气积液的通过引流入口 11及引流孔12进入到引流管I中,并经引流管I排出到集液器3中。当患者开始呼气时,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的压力信号经过比较模块22比较后,得到的比较结果是呼气时的胸腔压力不小于设定压力,则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23输出停止工作的控制指令至负压产生模块24,控制负压产生模块24停止工作。负压产生模块24停止工作,最终使引流管I及胸腔中的负压消失,肺回缩增加了肺泡和气道的压力,加速了肺内气体的排出,进而帮助完成呼气的动作。
[0023]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及方法,可以实时检测胸腔内的压力,结合患者的呼吸动作增加或降低胸腔内的压力,有效地排出胸腔内的积气和积液,增加了肺的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减轻了患者心肺功能的负担,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同时,可以部分取代呼吸机的功能却没有常规呼吸机导致的一系列副作用。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集液器以及与所述集液器连通、进而通过所述集液器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负压发生器,所述引流管上远离所述集液器的一端形成有引流入口,在靠近所述引流入口的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形成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形成在所述引流管内部及所述集液器内部的传输线与所述负压发生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引流入口的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引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引流入口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引流入口的末端引流孔与所述引流入口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线外侧设置有保护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材料为医用树脂或者医用硅橡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并通过所述传输线传输的压力信号;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压力信号与设定压力的大小,并输出比较结果; 指令生成与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生成控制指令并输出; 负压产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产生负压并输出至所述集液器内。7.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实现呼吸辅助引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中的引流管放置于胸腔内,使得所述引流管上的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胸腔内; 利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胸腔内的压力,将检测结果通过位于所述引流管内的传输线传输至位于体外的负压发生器中; 所述负压发生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对应的胸腔压力,并将该胸腔压力与设定压力作比较;在吸气时的胸腔压力小于所述设定压力时,负压发生器工作,通过所述呼吸辅助引流装置中的集液器和所述引流管控制所述胸腔内形成负压;在呼气时的胸腔压力不小于所述设定压力时,负压发生器停止工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辅助引流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集液器以及与所述集液器连通、进而通过所述集液器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负压发生器,所述引流管上远离所述集液器的一端形成有引流入口,在靠近所述引流入口的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形成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形成在所述引流管内部及所述集液器内部的传输线与所述负压发生器电连接。利用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胸腔内的压力,结合患者的呼吸动作增加或降低胸腔内的压力,有效的排出胸腔内的积气和积液,增加了肺的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减轻了患者心肺功能的负担,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可能,避免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
【IPC分类】A61M1/00
【公开号】CN104906642
【申请号】CN201510380326
【发明人】王伦青, 姬忠义, 张璐, 尹辉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