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中的气体干燥器,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气体控制系统的管路中,高压气源是依靠气体压缩机产生的,如果系统管路中没有联接气体干燥器作为辅助设施,则系统的可靠性很低。因此,汽车在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下线调试,其中气体干燥器的调试是调试中的重点工作。现有技术中,对于气体干燥器的调试,是采用车辆自身的气源来供气。具体而言,通过启动发动机带动气体压缩机运转,提供压缩气体,进而进行测试。此种方式存在启动慢,需要操作时间长等缺点。
[0003]人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调试过程中直接输入压缩后的外部气源,提高装配调试过程的工作效率。例如,公开号为CN203836444U,名称为一种车辆外部气源连接装置的专利中,利用气线接头直接外接外部气源,通过单向阀直接进入车辆。
[0004]上述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线接头直接连接外部气源的方式,虽然提高了装配调式的工作效率,但这中直接连接外部气源的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方式,存在极大的质量隐患。众所周知,在整车的装配和调试车间中气体质量相对比较差,气体中包含的成分很复杂,包含发动机产生的细小油雾,还有调试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杂质,难免会通过外部气源连接装置直接进入车辆。这些小油雾和小杂质一旦直接进入车辆的气孔系统管路中,会造成金属器件锈蚀、分子筛反冲再生功失效、通路变窄甚至堵塞、橡胶元件失效等问题,最终导致气体干燥系统中各种元件在使用周期内无法保障正常工作状态。
[0005]因此,需要对外接气源进行前处理,分离和过滤小油雾和杂质,保证接入车辆气孔系统的气体质量是保证调试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车辆气孔系统损耗、杜绝质量隐患的必要如提和关键步骤。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拆换更加方便,保证接入车辆气孔系统的气体质量是保证调试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车辆气孔系统损耗、杜绝质量隐串
■/Q1、O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装置、连接软管、引风装置和直通接头,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的出口端连通,另外一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引风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气路与所述直通接头连通,还包括喷射泵,所述喷射泵设置在所述引风装置和所述直通接头之间,所述喷射泵的入口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喷射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直通接头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喷射泵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引风装置的主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引风装置的下端辅出风口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圆筒部分以及与圆筒部分连接的圆台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与所述圆台部分共轴设置,所述圆台部分的内部高度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1.8-2.5倍,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高度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0.8-1.0倍。
[0010]优选地,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包括伸入圆筒部分并与之导通的进风管,由所述圆筒部分引出的出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台部分底部的出尘口。
[0011]优选地,所述出风管为圆管,在所述出风管的下端入口处,封闭设置有圆台形的过滤网。
[0012]优选地,所述出风管的轴线与所述圆筒部分的轴线重合,所述出风管由圆筒部分的顶部伸出,所述出风管的内部直径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0.35-0.4倍。
[0013]优选地,所述出风管设置有过滤网的下端面,位于所述圆台部分的顶端的上方,所述出风管的下端面到所述圆台部分的上部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为3-5厘米。
[0014]优选地,所述过滤网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过滤网。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了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有效的分离和过滤气体中的小油雾和杂质,保证接入车辆气孔系统的气体质量是保证调试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车辆气孔系统损耗、杜绝质量隐患。
[0016]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旋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包括与旋风除尘装置10、连接软管20、引风装置30和直通接头50,其中,连接软管20 —端与旋风除尘装置10的出口端连通,另外一端与引风装置30的入口端连通,引风装置30的出口端通过气路与直通接头50连通,在引风装置30与直通接头50之间还设置有喷射泵40,喷射泵40的入口端与引风装置30的出口端连通,出口端与直通接头50连通。
[0021]这样,旋风除尘装置10在引风装置30的作用下形成内部真空,气体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旋风除尘装置10,经过除尘和过滤后,顺着引风装置30的引导,进入到喷射泵40内,经过喷射泵40的加速进入直通接头50,完成了气体干燥前处理的除尘和过滤过程,能过将气体中夹杂的小油雾和杂物,保证了通过直通接头50接入车辆气体系统气体的质量,显著地减少了小油雾和杂质对车辆气孔系统损耗。
[0022]旋风除尘装置10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将气体中的小油雾和杂质分离和过滤干净即可。在旋风除尘装置10的一种优选结构形式中,如图2所述,包括伸入旋风除尘装置10并与之导通的进风管11、由旋风除尘装置10引出的出风管12以及设置在旋风除尘装置10下端的收集装置。其中,旋风除尘装置10包括圆筒部分110以及与圆筒部分110连接的圆台部分120。圆筒部分110与圆台部分120共轴设置。进风管11伸入圆筒部分110的内部,出风管12有圆筒部分110的内部引出,圆台部分120的底部设置有出尘口 13。
[0023]较佳地,为了更好的分离和过滤气体中的小油雾,圆台部分120的内部高度H是圆筒部分I1的内部直径D的1.8-2.5倍;圆筒部分110的内部高度K是圆筒部分120的内部直径D的0.8-1.0倍。
[0024]本发明的旋风除尘器10在使用时,在出风管12的上端连通引风装置30,在高速运转的风力的作用下,带有小油雾和杂质气体通过进风管11进入I内部并沿旋风除尘装置10的内壁高速旋转且慢慢下沉,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小油雾和杂质的密度不一样,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并下降到圆台部分120的底部,最后由出尘口 13排至收集装置中。
[0025]较佳地,为了加强除尘效果,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风管12为圆管,在出风管12的下端入口处,封闭设置有圆台形的过滤网,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网是由金属材质制作而成。
[0026]较佳地,出风管12的轴线与圆筒部分110的轴线重合,出风管12由圆筒部分110的顶部伸出,出风管12的内部直径d是圆筒部分110的内部直径D的0.35-0.4倍。
[0027]较佳地,出风管12设置有过滤网的下端面,位于圆台部分120的顶端的上方,出风管12的下端面(面积最小的底面)到圆台部分120的上部底面(面积较大的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e为3-5厘米。
[0028]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喷射泵40具有有第一进口 41和第二进口 42,第一进口41与引风装置30的主出口连通,第二进口 42与引风装置30的下端辅出风口连通,气流通过引风装置30的主出口进入喷射泵40后,存在一定的压力差,从而带动驱动更多的气流从其下段的辅出口进入第二进口 42,显著提高了整个输出气路的效率。
[0029]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装置、连接软管、引风装置和直通接头,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的出口端连通,另外一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引风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气路与所述直通接头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泵,所述喷射泵设置在所述引风装置和所述直通接头之间,所述喷射泵的入口端与所述引风装置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喷射泵的出口端与所述直通接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泵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引风装置的主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引风装置的下端辅出风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圆筒部分以及与圆筒部分连接的圆台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与所述圆台部分共轴设置,所述圆台部分的内部高度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1.8-2.5倍,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高度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0.8-1.0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包括伸入圆筒部分并与之导通的进风管,由所述圆筒部分引出的出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台部分底部的出尘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为圆管,在所述出风管的下端入口处,封闭设置有圆台形的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轴线与所述圆筒部分的轴线重合,所述出风管由圆筒部分的顶部伸出,所述出风管的内部直径是所述圆筒部分的内部直径的0.35-0.4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设置有过滤网的下端面,位于所述圆台部分的顶端的上方,所述出风管的下端面到所述圆台部分的上部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为3-5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过滤网。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中的气体干燥器,公开一种气体干燥前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装置、连接软管、引风装置和直通接头,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旋风除尘装置的出口端连通,另外一端与引风装置的入口端连通,引风装置的出口端通过气路与所述直通接头连通,还包括喷射泵,喷射泵设置在引风装置和直通接头之间,喷射泵的入口端与引风装置的出口端连通,喷射泵的出口端与直通接头连通。本发明保证接入车辆气孔系统的气体质量是保证调试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车辆气孔系统损耗、杜绝质量隐患。
【IPC分类】B01D45/16, B01D50/00
【公开号】CN104906878
【申请号】CN201510333966
【发明人】王迪蔚
【申请人】王迪蔚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