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中药。
经检索有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发明相同的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虽然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较多,但一般药物服用时间较长,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且一些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较大。现有国内使用的进口新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价格较高等原因,使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且部分药物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胃酸减少等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且复发率低、治疗费用少的一种新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在考虑治疗效果显著、价格低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炮蹄甲粉、珍珠粉、枯矾碾粉经配制成治疗胃及十二指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炮蹄甲粉占总含量的75-90%,所述的珍珠粉占总含量的5-12%,所述的枯矾碾粉占总含量的4-8%。
所述的上述药物的碾粉为经研磨后采用100-120目筛网滤筛后的粉末。
制备时,将炮蹄甲粉经浸泡除杂质、污物后加入明矾进行火煅,经火煅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并用网筛对粉末进行滤筛,经滤筛后的粉末加入经滤筛过的珍珠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炮蹄甲粉含有天氡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富于蛋白质,从而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由于炮蹄甲粉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病灶处局部的血液循环;由于珍珠粉具有镇心定惊,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作用,从而既能保护溃疡面,又能促使新鲜肉芽的组织生长,使溃疡面更易愈合;由于枯矾碾粉能对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从而在配合炮蹄甲粉、珍珠粉后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去腐生新、收敛生肌的功效;由于药物来源丰富、制作过程简单,疗效显著,见效快,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以下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取炮蹄甲85g,明矾5g混合均匀后装入烤煅器皿中烤煅至金黄色,将经烤煅的炮蹄甲、明矾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至末,并用120目网筛筛滤。将筛滤过的炮蹄甲与枯矾的粉末盛装待用。取120目的珍珠粉10g与上述粉末进行混合均匀后,用0.5g只的胶囊灌装,以便及时服用。
使用时,每日三次,每次2粒,饭前服用,连服30天为一个疗程,自1995年4月以来,本药临床应用180例,其中139例病人2-3天疼痛缓解,返酸、烧心、嗳气等症状消失,38例病人病状明显减轻,服药后3-4周后作胃镜复查,溃疡病灶愈合170例;病灶缩小,溃疡面变浅6例,近期疗效临床治愈率94.4%,好转率3.3%。1995年9月由上海瑞金医院帮助临床验证,该院消化内科选择了11例胃角溃疡病人给予单服本发明的药物,结果胃病症状于服药5-7天后不同程度缓解;15-20天后所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10例。追踪观察120例治疗半年后的病人,结果表明,其中病情稳定胃镜复查病灶无复发110例,中远期复发率为8.33%。
以下为典型病例(1)、傅一光,男,江苏南通市人,患者反复发作性上腹痛,伴嘈杂嗳气,曾用猴头菌片、胃复安未见明显疗效。后来疼痛加重,作胃镜检查见胃小弯溃疡,有一3×2cm溃疡。后服本发明所述的药,每日3次,每次3粒,3天后上腹痛、嘈杂明显减轻,一周后上述症状消除,二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
(2)、薛兰芳,女,江苏通州市人,曾有胃痛史,形体消瘦,来诊时,疼痛难忍,得食痛减,平卧稍舒,苔薄黄质偏淡,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溃疡,曾用西米替丁二月,一度好转,未久又作,服本发明所述的药,一日三次,20天后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未见溃疡,已愈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炮蹄甲粉、珍珠粉、枯矾碾粉配制而成,所述的炮蹄甲粉占总含量的75-90%,所述的珍珠粉占总含量的5-12%,所述的枯矾碾粉总含量的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药物的碾粉为经研磨后采用100-120目筛网滤筛后的粉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它主要由炮蹄甲粉、珍珠粉、枯矾碾粉经筛滤后混合配制而成;由于炮蹄甲粉具有活血化瘀,改善病灶处血液循环,且含有17和氨基酸,从而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珍珠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枯矾碾粉对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有抑制作用,从而共同起到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由于药物来源丰富,制作简单,药效显著,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P1/04GK1325687SQ0011230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孙祥, 许俊 申请人:如皋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