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按键装置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9-10  11

触摸按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包括面板、黏合层、传感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所述黏合层贴合于所述面板上;所述传感层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黏合层与所述面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并收容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并收容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中。上述触摸按键装置中,在传感层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触摸按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按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触摸按键技术作为触控技术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机械式按键输入方式存在的易磨损、寿命短等问题。触摸按键技术具体通过检测电荷的微小变化来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触摸式按键可分为四大类: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感应按键。
[0003]其中,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因其不易受温度、静电、水、灰尘等外界因素影响,操作准确性高等特点,正迅速替代传统的按键式开关用户界面。它本身不需要机械动作,而且可以使产品完全密封,使设计更加现代美观和耐用,且具有更大的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相较于机械式按键和电阻式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不仅耐用,造价低廉,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安装,防水防污。
[0004]作为触摸输入的核心部件,透明导电膜的透过率和导电性对透明触摸按键装置的整体性能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在传统的触摸按键装置中,其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不佳,进而降低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键触摸操作准确性较好的触摸按键装置。
[0006]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包括:
[0007]面板;
[0008]黏合层,贴合于所述面板上;
[0009]传感层,其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黏合层与所述面板相贴合;
[0010]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中;及[0011 ] 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两层感应层,两层所述感应层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的表面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基质层,所述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第一基质层及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两侧,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第一基质层,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介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之间,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基质层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线电极,所述引线电极与所述传感层电连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所述引线电极收容于所述第三网格状凹槽中。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电极为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0024]上述触摸按键装置中,在传感层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触摸按键装置的截面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的截面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的具体结构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5 (a)至图5 (d)为图4所示的触摸按键装置中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1]图7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2]图8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3]图9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4]图10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5]图11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0036]图12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触摸按键装置10,包括面板
11、黏合层12、传感层13、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
[0041]面板11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玻璃等非导电材料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1为PMMA,厚度为1.0?1.5mm。请一并参阅图4,面板11印刷有用于识别按键的图案,根据触摸按键的功能,印刷不同的图案。触摸按键装置10还包括引线组16,引线组16连接触摸按键与外部的控制响应装置(图未示),触摸按键装置10接收触摸动作,并通过引线组16将触摸动作传送至控制响应装置。
[0042]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黏合层12介于面板11和传感层13之间,传感层13通过黏合层12与面板11相贴合。黏合层12为透明光学胶,如OCA光学胶或透明UV胶等。
[0043]传感层13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相独立。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均呈网格状。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的宽度为0.2 μ m?5 μ m,高度为2 μ m?6 μ m,且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I。
[0044]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请一并参阅图5 (a)至图5 (d),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可以为正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曲边四边形或随机网格中的任意一种。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也为正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曲边四边形或随机网格状结构。
[004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层13包括两层感应层135。两层感应层135之间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感应层135包括基底135a,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两层感应层135的基底135a的表面上,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上述触摸按键装置10还包括引线电极17,传感层13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引线电极17与传感层13电连接,并与引线组16相连。
[0046]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6,感应层135可同时包括基底135a及基质层135b,基质层135b设置于基底135a上,两层感应层135的基底135a通过光学胶相贴合,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两层感应层135的基质层135b远离基底135a的表面上。同时,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在基质层135b或者基底135a表面上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的最小宽度可以为10 μ m?200 μ m,高度可以为5 μ m?10 μ m。
[0047]在另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传感层13包括感应层235,感应层235包括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中,以使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布于感应层235的两个侧面上。
[0048]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感应层235包括基底235a、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分别设置于基底235a的两侧,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远离基底235a的表面上,最终使得第一导电层14与第二导电层15分别设置于第一基质层235b和第二基质层235c上。
[0049]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上均开设有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引线电极17与传感层13电连接。
[0050]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均可以省去,基底235a即为感应层235,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基底235a的两个侧面上。同时,请一并参阅图9,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在基质层135b或者基底235a表面上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0051]在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层13包括感应层335。感应层335包括基底335a及第一基质层335b,基底335a与第一基质层335b相连接,第一导电层14设置于基底335a靠近第一基质层135b的表面上,第二导电层15设置于第一基质层1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
[0052]具体的,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开设于基底335a靠近第一基质层135b的表面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开设于第一基质层3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基底335a及第一基质层335b上还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
[0053]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11,感应层335还可包括第二基质层335c,第二基质层335c介于基底335a与第一基质层335b之间,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开设于第二基质层335c靠近第一基质层335b的表面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开设于第一基质层3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此外,请一并参阅图12,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0054]上述触摸按键装置10中,在传感层13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00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 黏合层,贴合于所述面板上; 传感层,其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黏合层与所述面板相贴合; 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中 '及 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两层感应层,两层所述感应层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基质层,所述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第一基质层及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两侧,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第一基质层,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介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之间,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基质层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线电极,所述引线电极与所述传感层电连接。
11.根据权力要求10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所述引线电极收容于所述第三网格状凹槽中。
12.根据权力要求10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电极为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13.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文档编号】H03K17/96GK203387486SQ20132046360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晟, 孙超, 顾滢 申请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