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肾病患者的大豆蛋白物质及由其制成的食品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182

专利名称:用于肾病患者的大豆蛋白物质及由其制成的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肾病患者的大豆蛋白物质及用其制成的食品。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作为患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的肾病的 患者也在增加。作为针对已得肾病的患者的治疗方法,食疗联合药物疗法具有重要意 义。作为典型的食疗,阻抑蛋白摄入的低蛋白食疗为已知。在使用低蛋白食品的食疗 中,通常规定每天的蛋白质摄入为0.8-1.0g/kg体重。为保护肾功能,如上所述执行蛋白摄入限制作为肾病患者的食疗,但据报导该 蛋白摄入限制导致构成身体蛋白的分解、血液中氮化物的增加和肾脏负担的增加。此 外,必然需要摄入更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补偿卡路里摄取的不足。结果,会有导 致肥胖和导致各种继发性病症例如代谢综合症的问题。对肾脏负担较小的蛋白被认为对肾病患者是非常有益的,这是由于此类蛋白解 决了组分蛋白补充和卡路里摄取的问题。据报道,与动物蛋白相比,在糖尿病模式动物 和II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中,大豆蛋白(大豆分离蛋白SPI)能延缓从其初始病况向糖 尿病肾病的进展(非专利文献1、2和3)。此外,据报道,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均衡 摄入可阻抑肾病进展(专利文献1)。然而,以上文献的延迟作用并不足以比拟低蛋白疗 法,因此需要对肾表现出更强作用的蛋白。因此,更为有用的情况是,常规剂量的由含 大豆蛋白活性位点的级分(fraction)浓缩所得的物质表现出更强作用。(参考文献)非专利文献1: SandraR.Teixeira 等,J.Nutr.,133,673-678,2003.非专禾Ij文献 2 Joyce Trujillo 等,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88,1152, F108-F116, 2005.非专利文献3 JWAnderson 等,Am.J.Clinical Nutrition,68,1347,1998.专利文献1 JP 2007-176901 A发明公开待本发明解决的问题食疗中每天的蛋白摄入通常规定为0.8-1.0g/kg体重。然而,低蛋白疗法存在身 体蛋白分解、高脂饮食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失调等问题。尽管据报道大豆蛋白相对于动 物蛋白能够延迟肾病的进展,但存在对具有更强作用的新蛋白物质的极大需要。因此,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为肾病患者寻找具有高效延迟肾病的大豆蛋白物质和为肾病患者提供 采用了所述大豆蛋白物质的食品。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发明人已有以下概念大豆蛋白是数种蛋白的复合体(complex),并且活性位 点可存在于任何一种级分中且已寻找有效的级分,换言之,本发明人已进行各种研究, 以在目前熟知为大豆蛋白组分的7S球蛋白和IlS球蛋白中以及其它蛋白组分中寻找显著 的尿白蛋白抑制活性。
结果,发明人已发现,通过增加除7S球蛋白和IlS球蛋白之外的大豆酸沉淀性 大豆蛋白即“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的纯度得到的大豆分级分离蛋白具有 强烈降低尿白蛋白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本发明。即,本发明为(1) 一种用于肾病患者的蛋白补充的大豆蛋白物质,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包含非 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2) 一种用于肾病患者的蛋白补充的食品,所述食品包含非7S且非IlS的酸沉 淀性大豆蛋白;(3) 一种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的食品,所述食品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非 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4)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在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中的用 途;以及(5) 一种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有效量的非 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本发明的作用依照本发明,可提供与传统的大豆分离蛋白等相比,高效延迟肾病进展并可作 为蛋白来源被肾病患者摄取的大豆蛋白物质。本发明的分级分离非7S且非IlS的酸沉 淀性大豆蛋白不会造成构成身体蛋白的分解和高脂饮食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失调,因为 甚至当摄入与常规研究的大豆蛋白相等的量时,分级分离的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 大豆蛋白导致肾病的加重是轻微的,从而能对肾病患者提供有用的蛋白物质。肾病患者 摄入采用了分级分离的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的食品,对改善肾病患者的 QOL (生活质量)有用。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用于延迟肾病的初始进展的活性位点也存在于分级分离 自大豆蛋白的非7S且非1I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中,以及通过使用非7S且非1IS的酸沉 淀性大豆蛋白获得用于肾病患者的大豆蛋白物质。下面,将详述本发明。本发明的“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意指通过增加在大豆的酸沉淀 性大豆蛋白中的除7S球蛋白和IlS球蛋白之外的次要(minor)酸沉淀性大豆蛋白(由于大 量的结合脂类,在下文中有时缩写为“LP”(亲脂蛋白))的纯度而得到的大豆蛋白物质 (在下文中“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有时称为“高LP-SPI”)。本文所 用“酸沉淀性大豆蛋白”意指在大豆蛋白中的具有以下性质的蛋白,其在溶液(例如脱 脂豆浆)的pH调节至酸性(pH4-6)时被沉淀。因此,大豆分离蛋白中所含的蛋白符合
“酸沉淀性大豆蛋白”,而在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期间不被沉淀的乳清蛋白不包括在“酸 沉淀性大豆蛋白”中。“7S球蛋白”,其也被称作“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 ”,意指由三
类亚基(α'、α和β)组成的糖蛋白。所述亚基随机组合形成三聚体结构。7S球蛋白 的等电点接近pH 4.8,而分子量为约170000。在下文中“7S球蛋白”缩写为“7S”。同样地,“11S球蛋白”也被称作“大豆球蛋白”,其中酸性亚基和碱性亚 基通过二硫键结合,六个分子的这些亚基形成六聚体结构。lis球蛋白的分子量为约360000。在下文中“11S球蛋白”缩写为“11S”。7S和IlS两者均为大豆中包含的典型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并且是蛋白质体中贮 存的主要贮藏蛋白。尽管根据种类可能有变动,但在由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CBB))染色和SDS电泳的密度测定法测量峰面积的情况下,7S和IlS为在传统大豆 分离蛋白(SPI)中占全部大豆蛋白70%或以上的组分。相比之下,LP是除7S和IlS之外的各种酸沉淀性大豆蛋白的聚集物,并且,由 于LP的基本性质未被很好地了解(这归咎于与7S和IlS相比,LP在SDS电泳中几乎不 能用CBB染色的性质),因此很难用该方法得到准确的定量。因此,可采用下述方法作为简化法从7S、IlS和LP蛋白中各自选择主要蛋白 并根据所选蛋白的染色比估计LP的含量。[用于估计LP含量的方法](a)作为各蛋白的主要蛋白α亚基和α ‘亚基(α + α ‘)选自7S ;酸性亚基 (AS)选自IlS ; 34kDa蛋白和脂肪加氧酶(P34+Lx)选自LP,这些所选蛋白的染色比通 过SDS-PAGE检测。可在表1所示条件下进行该电泳。(b)计算 X(%):X(%) = (P34+Lx)/{(P34+Lx) + (a + a ‘ )+AS}X100%。(c)因为在热灭菌前,通过以上方法1和2测得的制备自低改性脱脂大豆的分离 蛋白的LP含量变为约38%,故(P34+Lx)乘以修正系数k* = 6,得到X = 38(%)。(d)即,亲脂蛋白含量指数(在下文中缩写为LCI)由以下表达式计算。(表 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肾病患者的蛋白补充的大豆蛋白物质,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包含非7S且非 li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
2.一种用于肾病患者蛋白补充的食品,所述食品包含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 蛋白。
3.一种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的食品,所述食品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非7S且 非li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
4.非7S且非Il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在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中的用途。
5.一种用于延迟肾病患者的肾病进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有效量的非7S且非 lis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高效延迟肾病进展、适于肾病患者的大豆蛋白物质,以及由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制成的适于肾病患者的食品。本发明依据获得以下认识完成在酸沉淀性大豆蛋白之中,通过增加除7S球蛋白和11S球蛋白之外的酸沉淀性大豆蛋白的纯度得到的分级分离大豆蛋白,具体而言,“非7S且非11S的酸沉淀性蛋白”,具有降低尿中白蛋白水平的强烈作用。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2014657SQ20098011687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河野光登, 浅野间将志 申请人:不二制油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