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4  12

专利名称: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
背景技术
柿饼是用柿子脱涩酿制而成的饼状食品,旧称干柿、柿干,可直接食用,亦可用做点心馅。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香甜,性甘湿、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毒、健脾涩肠。柿饼的制作一般包括去皮、脱涩、酿制和上霜等步骤,其中酿制和上霜是制作的关键。酿制是让柿子果汁充分糖化,在此期间适当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是必要的,如果看护和调节不及时,特别容易导致柿饼发霉,影响柿饼的质量,甚至报废扔掉。目前,制作柿饼大多是摊开晾晒,遇到下雨天在用苇席将未晒成的柿饼遮盖起来, 这样碰到雨天就特别容易发霉。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柿饼晾晒架,但这些晾晒架操作起来不方便,人的工作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并且制成的柿饼口感欠佳,品质不高,营养价值经晾晒后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该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通风良好、制作出的柿饼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和多个绕连接座均匀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吊板,所述吊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柿子果把的卡口,所述卡口沿吊板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卡口内部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刀刃,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供吊绳穿过的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的下部设置有防止吊绳反向拉出的止扣结构。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下表面且位于卡口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条形齿。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的宽度沿吊板向连接座方向逐渐缩小。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扣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竖直通孔下部的止回片,所述止回片的一端与竖直通孔下部的内壁连接,所述止回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下倾斜,所述止回片能够绕其与通孔内壁的连接点转动,多个所述止回片的自由端围绕形成的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吊绳的直径。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向上倾斜。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肋板和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与连接座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肋板的一端与连接座的上部连接,所述肋板的另一端与水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肋板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水平板的一端相连接。上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水平板、加强板和吊板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操作。2、本实用新型通过止扣结构和吊绳相配合完成对吊架的固定,防止吊架从吊绳上脱落,使人们操作起来比较方便。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齿方便卡口上的刀刃快速的切入柿饼果把,提高了人们的操作效率。4、本实用新型所述卡口的宽度沿吊板向连接座方向逐渐缩小。这样使得卡口呈“ V”型,方便将柿饼果把牢固的夹持住。5、本实用新型所述吊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向上倾斜。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柿子果把从卡口脱离。6、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成本低、通风良好、制作出的柿饼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I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连接座;2—连接板;2-1—肋板;2-2一加强板; 2-3—7_K平板; 3—吊板;3-1—条形齿; 4一止回片;5—竖直通孔;6—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包括连接座I和多个绕连接座I均匀设置的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I上,所述连接板2的另一端连接有吊板3,所述吊板3远离连接座I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柿子果把的卡口 6,所述卡口6沿吊板3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卡口 6内部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刀刃,所述连接座I上设置有供吊绳穿过的竖直通孔5,所述竖直通孔5的下部设置有防止吊绳反向拉出的止扣结构。使用时,将吊绳穿过竖直通孔5,吊绳与止扣结构相配合从而将该吊架固定在吊绳上,柿子去皮后将柿子果把卡在卡口 6内,然后进行脱涩酿制。本实施例中,通过止扣结构和吊绳相配合完成对吊架的固定,防止吊架从吊绳上脱落,使人们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为四个。在实际使用时,连接板2的数量可以根据柿饼的大小灵活调整,以适应柿饼的制作。所述连接板2与连接座I 一体成型。[003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吊板3的下表面且位于卡口 6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条形齿3-1。通过设置条形齿3-1方便卡口 6上的刀刃快速的切入柿饼果把,提高了人们的操作效率。如图3所示,所述卡口 6的宽度沿吊板3向连接座I方向逐渐缩小。这样使得卡口 6呈“V”型,方便将柿饼果把牢固的夹持住。如图I和图3所示,所述止扣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竖直通孔5下部侧壁上的止回片4。所述竖直通孔5上部的孔径等于吊绳的直径,所述竖直通孔5下部的孔径大于竖直通孔5上部的孔径。所述止回片4的一端与竖直通孔5下部的内壁连接,所述止回片4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下倾斜,所述止回片4能够绕其与通孔5内壁的连接点做小幅度的转动,多个所述止回片4的自由端围绕形成的通道的直径小于吊绳的直径,当吊绳由上向下从多个止回片4自由端围绕成的空隙穿过时,所述止回片4的自由端向下运动,当吊绳反向拉出时,所述止回片4的自由端将吊绳卡住,从而避免将吊绳反向拉出。 如图I所示,所述吊板3远离连接座I的一端向上倾斜。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柿子果把从卡口 6脱离。优选的做法是,所述吊板3远离连接座I的一端向上倾斜的角度为3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吊板3的一端向上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当地柿子的形状进行调整。如图I所不,所述连接板2包括肋板2_1和水平板2_3,所述水平板2_3的下表面与连接座I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肋板2-1的一端与连接座I的上部连接,所述肋板2-1的另一端与水平板2-3的一端连接,所述肋板2-1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的一端与连接座I相连接,所述加强板2-2的另一端与水平板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加强板2-2的下表面与水平板2-3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设置加强板
2-2,保证了该吊架的整体强度。优选的做法是,所述肋板2-1、水平板2-3、加强板2-2和吊板3 —体成型。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I)和多个绕连接座(I)均匀设置的连接板(2 ),所述连接板(2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I)上,所述连接板(2 )的另一端连接有吊板(3),所述吊板(3)远离连接座(I)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柿子果把的卡口(6),所述卡口(6)沿吊板(3)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卡口(6)内部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刀刃,所述连接座(I)上设置有供吊绳穿过的竖直通孔(5),所述竖直通孔(5)的下部设置有防止吊绳反向拉出的止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3)的下表面且位于卡口(6)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条形齿(3-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6)的宽度沿吊板(3)向连接座(I)方向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扣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竖直通孔(5)下部的止回片(4),所述止回片(4)的一端与竖直通孔(5)下部的内壁连接,所述止回片(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向下倾斜,所述止回片(4)能够绕其与通孔(5)内壁的连接点转动,多个所述止回片(4)的自由端围绕形成的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吊绳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3)远离连接座(O的一端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包括肋板(2-1)和水平板(2-3),所述水平板(2-3)的下表面与连接座(I)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肋板(2-1)的一端与连接座(I)的上部连接,所述肋板(2-1)的另一端与水平板(2-3)的一端连接,所述肋板(2-1)的下方竖直设置有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的一端与连接座(I)相连接,所述加强板(2-2)的另一端与水平板(2-3)的一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2-1)、水平板(2-3)、加强板(2-2)和吊板(3) —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包括连接座和多个绕连接座均匀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吊板,所述吊板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柿子果把的卡口,所述卡口沿吊板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卡口内部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刀刃,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供吊绳穿过的竖直通孔,所述竖直通孔的下部设置有防止吊绳反向拉出的止扣结构。该用于制作柿饼的吊架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通风良好、制作出的柿饼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23N12/08GK202680416SQ2012203091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祥瑞, 王秀芳 申请人:王秀芳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