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4  13

专利名称: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
背景技术
我国设施农业的特点是广大农户是设施农业的经营主体,因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户的设施农业为倘易设施农业,近几年的较先进水平为亩投资5万元左右,相当于现代智能温室的2%,设施果蔬的亩效益O. 8-1. 5万元(一年一茬或两茬),相当于大田同类作物的5-8倍。农村现有设施农业以大棚菜为代表,山东寿光起步最早,现已普及北方各省区,温室大棚的基本做法是三面有两米厚的土打墙,(不含墙后堆土,下同),棚顶为钢、 木结构棚架(近几年新建的基本都是钢拱棚架),单层棚膜绷在棚架上,棚膜上再盖草苫子保温层,大棚一律东西向,棚面单坡向南,白天卷起草苫子靠日照提高棚温,棚温过高可开天窗放风降温,日落放下草苫子保温,靠厚墙蓄热释放维持棚温不下降至零下,华北、中原、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冬季不加火,东北、西北高寒地区一亩加十个火炉,三九天夜间不能停火,一亩棚一个冬季烧煤20-30T,山东寿光的该模式温室大棚已发展到第五、六代,由地上温棚改为半地下温棚,棚地下挖I. 3米,棚墙棚顶建造方法不变。现行温室大棚主要缺陷是1、土地利用率太低,就地挖土打2米厚的三面围墙,有的又在土打墙外砌一层24公分厚的砖墙,一座棚内8X50米的标准棚,墙占地130m2(不含堆土占地,下同),棚内通道、加火区宽I. 2米,山地60m2,棚南边钢拱落地有砼基础宽
O.5米,占地25m2,棚内靠南边基础处O. 5米不能种植,占地25m2,大棚占地不含棚外堆土为567m2,棚内可以种植的土地面积49X6. 3 = 308. 7m2,土地利用率为308. 7 + 567X100% =54%,两棚间纵向空地宽一般5米,土地利用率降为37%,横向(顶头)通车、建房、堆有机月巴,宽20米,按两排棚一条路计算,横向占地宽平均为15米(顶头棚间空5米),只算顶头空地,土地利用率降为34%。我国人均已不足I. 4亩耕地,其中可种果蔬的优质地约30%,即人均不足优质耕地O. 42亩,这样浪费耕地是不行的。建设施工中虽要求保留熟土,实际很难做到,表层熟土实用于打墙,留下生土两年改造不过来,生产成本加大,前两年产出少了。2、春夏秋自然生长期三面围墙严重影响通风光照,棚内作物减产、多病。春提早、秋延晚种植都不能充份利用太阳光照生产农产品,光合作用效果不好,产品质量差。严冬生产或植株保鲜成本高。风险大,新疆只有冬季日照较好的逆温带冬季有温棚菜产出,中原、华北的大棚菜经不起2009-2010年冬季严寒的考验,损失惨重,至全国菜价大涨,一时成为亟待解决的民十问题之一。3、除春夏秋的通风光照不好外,单坡棚面南边拱面落地,致高度不够,北边又有加
火、行人道,这种大棚不适合种果树,不能取得树结水果早熟、留树保鲜和一年两熟的高效.、/■
Mo
实用新型内容[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其造价与现行农用温棚接近,土地利用率高,抗风雪压力强,御寒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一年四季均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包括前基础和后基础,所述前基础与后基础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均匀间隔的内拱,内拱的外侧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基础和后基础上的外拱,相邻两个外拱的下侧以及相邻两个内拱的上侧焊接有若干水平拉杆,内拱和外拱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拱竖直段和外拱竖直段,内拱与外拱之间以及内拱竖直段与外拱竖直段之间均设有若干连接筋,外拱的上方铺设外棚膜,外棚膜的上方设置防雨雪膜,防雨雪膜与外拱之间设置保温层,内拱的下方铺设内棚膜,内棚膜通过若干第一棚膜卡子固定在内拱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前基础和后基础上分别固定若干均匀排列的预埋铁件,内拱和外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预埋铁件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内拱的下侧均设有拱架下弦,拱架下弦的通过若干下弦吊筋固定在内拱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外棚膜的上方靠近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二棚膜卡子。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保温层为草苫子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I、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不浪费农田的农业设施,春天去掉棚膜,通风光照与大田相同,棚间亦可种植,同时可在温棚内部设置外加热内循环供暖系统,棚内的土地利用率为100% ;2、拱架两边一样高,棚内可种植各种蔬菜,也可种植各种果树,盛夏日照强烈,在拱架上铺设遮阳网,通风效果不减,有利于棚内作物生长,果实不得日灼病;3、棚架的寿命可达20年以上,维修方便;4、建棚可工厂化作业,产品规范,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同时适合老园地改造,不需园内挖土打墙,建棚不损害果树,农户可以接受,葡萄留树保鲜的亩产效益10万元以上,一年两熟的可达15万,极大的提高了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前基础;2、后基础;3、内拱;4、外拱;5、水平拉杆;6、内拱竖直段;7、外拱竖直段;8、连接筋;9、外棚膜;10、防雨雪膜;11、保温层;12、内棚膜;13、第一棚膜卡子;14、拱架下弦;15、下弦吊筋;16、第二棚膜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包括前基础I和后基础2,所述前基础I与后基础2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均匀间隔的内拱3,内拱3的外侧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基础I和后基础2上的外拱4,相邻两个外拱4的下侧以及相邻两个内拱3的上侧焊接有若干水平拉杆5,内拱3和外拱4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拱竖直段6和外拱竖直段7,内拱3与外拱4之间以及内拱竖直段6与外拱竖直段7之间均设有若干连接筋8,外拱4的上方铺设外棚膜9,外棚膜9的上方设置防雨雪膜10,防雨雪膜10与外拱之间设置保温层11,内拱3的下方铺设内棚膜12,内棚膜12通过若干第一棚膜卡子13固定在内拱3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前基础I和后基础2上分别固定若干均匀排列的预埋铁件,内拱3和外拱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预埋铁件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内拱3的下侧均设有拱架下弦14,拱架下弦14的通过若干下弦吊筋15固定在内拱3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外棚膜9的上方靠近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二棚膜卡子16。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所述保温层11为草苫子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不浪费农田的农业设施,春天去掉棚膜,通风光照与大田相同,棚间亦可种植,同时可在温棚内部设置外加热内循环供暖系统,棚内的土地利用率为100% ;2、拱架两边一样高,棚内可种植各种蔬菜,也可种植各种果树,盛夏日照强烈,在拱架上铺设遮阳网,通风效果不减,有利于棚内作物生长,果实不得日灼病;3、棚架的寿命可达20年以上,维修方便;4、建棚可工厂化作业,产品规范,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同时适合老园地改造,不需园内挖土打墙,建棚不损害果树,农户可以接受,葡萄留树保鲜的亩产效益10万元以上,一年两熟的可达15万,极大的提高了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包括前基础(I)和后基础(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础(I)与后基础(2)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均匀间隔的内拱(3),内拱(3)的外侧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基础(I)和后基础(2)上的外拱(4),相邻两个外拱(4)的下侧以及相邻两个内拱(3)的上侧焊接有若干水平拉杆(5),内拱(3)和外拱(4)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拱竖直段(6)和外拱竖直段(7),内拱(3)与外拱(4)之间以及内拱竖直段(6)与外拱竖直段(7)之间均设有若干连接筋(8),外拱(4)的上方铺设外棚膜(9),外棚膜(9)的上方设置防雨雪膜(10),防雨雪膜(10)与外拱之间设置保温层(11),内拱(3)的下方铺设内棚膜(12),内棚膜(12)通过若干第一棚膜卡子(13)固定在内拱(3)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础(I)和后基础(2)上分别固定若干均匀排列的预埋铁件,内拱(3)和外拱(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预埋铁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拱(3)的下侧均设有拱架下弦(14),拱架下弦(14)的通过若干下弦吊筋(15)固定在内拱(3)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膜(9)的上方靠近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二棚膜卡子(16)。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地式农用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1)为草苫子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式农用温棚,包括前基础和后基础,所述前基础与后基础之间连接有若干水平均匀间隔的内拱,内拱的外侧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基础和后基础上的外拱,相邻两个外拱的下侧以及相邻两个内拱的上侧焊接有若干水平拉杆,内拱和外拱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拱竖直段和外拱竖直段,内拱与外拱之间以及内拱竖直段与外拱竖直段之间均设有若干连接筋,外拱的上方铺设外棚膜,外棚膜的上方设置防雨雪膜,防雨雪膜与外拱之间设置保温层,内拱的下方铺设内棚膜,内棚膜通过若干第一棚膜卡子固定在内拱上。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农用温棚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棚架的寿命可达20年以上,维修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作物生产效益。
文档编号A01G9/14GK202617835SQ201220310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王山虎 申请人:王山虎, 戴传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