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线基站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无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无线基站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无线设备。 本发明可以用于其中将多个无线设备串行连接(串联)到控制设备的无 线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图16是例示出无线基站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图16中例示的 无线基站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100、 一个或多个无线装备控制 器(REC) 200,以及一个或多个无线装备(RE) 300。
REC 200通过被称作Iub的接口 ,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到RNC 100。 REC200对应于作为无线基站的一种功能(组元)的基带处理单元。 每个RE 300对应于作为无线基站的一种功能的无线处理单元。就作为无 线基站的设备资源的有效使用而言,RE 300可被安装为与基带处理单元 分离,并作为向远程地区等提供无线区域(小区或区段)的远程无线设 备。此时,RE300通过例如被称作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CPRI)的电或光 串行接口 (CPRI接口),以可互相通信的方式连接到REC200。
例如,REC 200包括调制解调装备(MDE)201和发送/接收接口(TRX INF) 202,并且每个RE300包括放大单元301、发送/接收单元(TRX) 302,以及发送/接收天线(ANT) 303。 REC 200的发送/接收接口 202通 过CPRI连接到RE 300的对应发^/接收单元302。
MDE 201通过预定调制方案对从RNC 100接收到的并以RE 300提 供的无线区域(小区或区段)中存在的无线终端为目的地的下行链路(DL) 信号进行调制。经调制的信号被转发给与RE 300相对应的发送/接收接口 202。此外,MDE 201通过预定解调方案对从发送/接收接口 202接收到 的上行链路(UL)信号进行解调,并将经解调的信号发送到RNCIOO。
5注意,DL和UL信号可包括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
通过CPRI链路上将经MDE 201调制的DL信号从发送/接收接口 202 发送到RE 300的发送/接收单元302。在RE 300中,发送/接收单元302 对从REC 200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诸如频率转换(上变频)的预定无线发 送处理,之后,放大单元301将该信号放大到预定发送功率,随后通过 用作无线(Uu)接口的发送/接收天线303来发送该信号。
另一方面,放大单元301对从在RE 300提供的无线区域中存在的无 线终端发送的并且由发送/接收天线303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低噪放大 等,并且此后将该信号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302。之后,通过发送/接收 单元302对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诸如频率转换(下变频)的预定无线 接收处理,随后通过CPRI接口上的协议(CPRI链路)将信号发送到REC 200的对应发送/接收接口 202。 REC 200的发送/接收接口 202接收到的 信号被转发到MDE 201并被MDE 201解调。
上述无线基站系统可仅允许RE 300通过CPRI链路直接连接到REC
200。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No.2007-511955公报的日文译文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No.2007-529926公报的日文译文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No.2007-306362公报 (非专利文献l) CPRI规范V3.0 (2006-10-20),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CPRI);Interface Specification", [2008年4月25日搜索],因特网< URL: http :〃www.cpri .info/downloads/CPRI—v—3—0—2006-10-20.pdf >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目的是当多个RE被串行连接(串联)到REC时,能够 识别各个RE。
注意,除了上述目的之外,从稍后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每个 配置推导出的,并且不能通过常规技术获得的行为和效果也可被认为是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例如,应用以下系统和设备。
(1) 可以使用无线基站系统,其中作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无线 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站的组元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 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将信息发送到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 并随后由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接收的通信链路,所述信息在每次经过每个 所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以及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基于已经过每个 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信息的更新状态,来识别所述串联连接中的所述无 线设备。
(2) 可以使用无线基站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在所述无线基站系统中,
作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无线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站的
组元的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将 信息发送到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并随后由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接收的通 信链路,所述信息每次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以及识别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基于已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信息的更新状态,来 识别所述串联连接中的所述无线设备。
(3) 可以使用无线基站系统中的无线设备,在所述无线基站系统中,
作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所述无线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
站的组元的控制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标识符获取单元,所述标识 符获取单元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到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并随后由所 述控制设备进行接收的通信链路的信息,并且所述信息每次从前级侧的 通信链路部分经过所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所述标识符获取单元基于所
述信息获取标识符;以及转发单元,所述转发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标识符
来更新所述信息,并将经更新的信息转发到后级侧的通信链路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说明中加以阐述,
并且部分地从说明变得明了,或者可从对本实施方式的实践中而获知。
通过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组元单元及其组合,可以实现并获得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
应当理解,以上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
而非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是例示了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图,关注于CPRI
协议栈体系结构;
图2是例示了 CPRI协议栈的示例的图3是示意性描述了 CPRI协议中的示例性时分复用的图4是例示了 CPRI协议中的示例性帧格式的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详细示例配置的图6是例示了图5中示例的RE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7是示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简化串联连接的图8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RE识别处理)的原 理图9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RE识别处理)的流 程图10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CPRI链路异常通 知)的原理图11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CPRI链路异常通 知)的流程图12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RE软件异常通知) 的原理图13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RE软件异常通知) 的流程图14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RE的操作(RE识别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描述本实施方式的RE的操作(CPRI链路/RE软件异常通知) 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例示了无线基站系统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方式。然而,注意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在性质上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并不意图排除下面未指出的各种修改和技 术应用。即,在不偏离本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对其 进行各种修改(例如通过组合多个实施例)来实现本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 CPRI协议栈体系结构
图1是例示了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图,关注于CPRI 协议栈体系结构。图1中例示的系统示例性地包括通过Iub接口以可互 相通信的方式连接到RNC 10的REC (RE控制设备)20;和以可互相通 信的方式连接到REC 20的RE 30。
如图1中所示例的,在CPRI标准中,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术语 RE和REC分别对应于作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远程无线设备和基带处理 单元,并且RE与REC之间的接口为CPRI链路。
如图2中所示例的,在CPRI标准(协议)中,对于层2 (L2)来说, 定义了 (支持)IQ数据、供应商特定信息(供应商特定)、以太网(Ethernet 注册商标)、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过程)、Ll带内协议等。对于层1 (LI)来说,定义了 (支持)L2信号和信息的时分复用和电传输或光传 输。注意,CPRI标准不提供高于L2的层的任何特定定义。图1和2示 例出,对于较高层,可以定义(支持)业务接入点(SAP),诸如用户面、 控制和管理面以及同步信息(SYNC)。
在图2中示例的CPRI协议栈体系结构内,用户面信号(数据)包括 基带复信号(IQ数据)和供应商特定信息。供应商特定信息为额外定义 信息(时隙),并且能够由REC和RE设备供应商来自由定义。
控制和管理(C&M)面信号(数据)例如包括供应商特定信息、 要求高度实时性能的信号、要在HDLC (在CPRI标准中未提供HDLC 的定义)上传输的L3协议数据、以太网数据,以及L1带内协议数据(针 对优先信令数据)。
包括上述用户面数据、C&M面数据、同步信息以及供应商特定信息 等的数据被时分复用,并且被电传输或光传输。
在时分复用中,如图3中所例示的那样,例如,编号W=0到15的
916个字(16个字节)形成基本帧,256个复用的基本帧形成超帧 (hyperframe),此外,150个复用超帧形成无线帧。无线帧是要在RE提 供的无线区域(小区或区段)上发送和接收的帧。
如图4中所示例的,基本帧的第一字节是用来发送C&M面数据的控 制字,而剩余的15个字节是用来发送诸如IQ数据的用户面数据的数据 字。注意,控制字通过将一个超帧的256个字节组织成4字节X64子信 道来呈现头部的意思。
(1.2)无线基站系统的细节
图5是例示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系统的详细示例结构的图。 图5中例示的无线基站系统示例性地包括RNCIO、 REC20、组成第一 RE组的多个RE 30-1到30-N,以及组成第二 RE组的多个RE 30-1到 30-M。注意,N和M分别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并且可以是N=M。 还应注意,尽管在图5中存在两个RE组,但是也可以是一个RE组或者 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RE组。在RE组中,当不对RE 30-1到30-N(或M) 之间进行区分时,它们被简单标示为"RE30"。
RNC 10通过Iub接口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到一个或多个REC 20。 REC 20通过CPRI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到一个或多个RE组。 每个RE组具有作为组构件的多个RE30-1到30-N (或M),并且组构件 30通过CPRI彼此串行连接(级联)。这种连接形式(拓扑)也被称为链 式连接或串联连接。
因此,在RNC 10与REC20之间能够进行通过Iub接口 (协议)的 通信,并且在REC 20与RE 30之间以及在RE 30之间能够进行通过CPRI 协议的通信。通过这些通信,RNC 10可以对REC 20和RE 30执行控制、 操作管理维护(OAM)等。
更具体来说,REC20具有作为基带处理单元的功能,并且示例性地 包括调制解调装备(MDE) 21和发送/接收接口 (TRXINF) 22,所述发 送/接收接口 (TRXINF) 22的数目对应于RE组的数目。每个RE 30包 括放大单元(AMP) 31、发送/接收单元(TRX) 32以及发送/接收天线 33。在REC 20中,MDE 21按预定调制方案对从RNC 10接收到的并以 RE 30所提供的无线区域(小区或区段)中存在的无线终端为目的地的 DL信号进行调制。经调制的信号被转发到对应于RE 30所属的RE组的 发送/接收接口 22。此外,MDE 21按预定解调方案对从发送/接收接口 22 接收到的上行链路(UL)信号进行解调,并将经解调的信号发送到RNC 10。注意,DL和UL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
在CPRI链路上,将MDE 21调制的DL信号从发送/接收接口 22发 送到RE 30的发送/接收单元32。在RE 30中,发送/接收单元32对从REC 20或其前级的RE30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诸如频率转换(上变频)的预定 无线发送处理,之后,放大单元31将该信号放大到预定发送功率,随后 从发送/接收天线33发送该信号。
另一方面,通过放大单元31对从由RE30提供的无线区域中的无线 终端发送并由发送/接收天线33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低噪放大等,并且随 后将该信号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32。此后,通过发送/接收单元32对所 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诸如频率转换(下变频)的预定无线接收处理, 并且随后在CPRI链路上,将该信号发送到REC 20的对应发送/接收接口 22,或其前级的RE30的发送/接收单元32。 REC 20的发送/接收接口 22 接收到的信号被转发到MDE21并由MDE21解调。
每个发送/接收接口 22通过CPRI连接到属于对应RE组的第一 RE 30-1的发送/接收单元32,并在CPRI链路上与发送/接收单元32通信。 例如,发送/接收接口 22在CPRI链路上将从MDE 21接收到的经调制信 号发送到对应的第一RE30-1的发送/接收单元32。此外,发送/接收接口 22在CPRI链路上接收从第一 RE 30-1的发送/接收单元32发送的经调制 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到MDE21。
因此,每个发送/接收接口 22具有生成并发送/接收已经描述的要在 CPRI链路上传输的基本帧和超帧的功能,所述CPRI链路为预定通信链 路的示例。因此,发送/接收接口22可以生成并发送/接收基于CPRI标准 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
供应商特定信息是可由每个RE 30更新的信息的示例。这种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定义为每次经过RE 30时将被RE 30更新的信息。通过 发送/接收接口 22将该信息发送到DL CPRI链路,发送/接收接口 22可以 基于已经过每个RE 30的信息的更新状态来识别串联连接中的RE 30。
因此,如图5中所示例的,每个发送/接收接口 22具有作为发送单元 221的功能和作为识别单元222的功能,所述发送单元221将作为上述信 息的示例的供应商特定信息(控制字)发送到CPRI链路,所述识别单元 执行上述识别处理。注意,作为识别单元222的功能可以在发送/接收接 口 22之间共享。
在每个RE30中,发送/接收单元32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和通过已描述 的CPRI协议(CPRI通信)进行通信的功能。无线通信功能使得能够通 过发送/接收天线33进行无线通信,而CPRI通信功能使得能够在CPRI 链路上与REC20 (发送/接收接口22)或另一RE30 (发送/接收单元32) 进行通信。
作为无线通信功能的示例,每个发送/接收单元32具有预定无线发送 /接收处理功能,诸如对待发送到放大单元31的DL信号的频率转换(上 变频),和对从放大单元31接收的UL信号的频率转换(下变频)。
看一下CPRI通信功能,如图6中所例示的那样,每个发送/接收单 元32包括例如光模块321和322、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323,以 及中央处理单元(CPU) 324。此外,FPGA 323例如包括重置(RST) 功能单元3231、监视(watchdog)功能单元3232、 DL功能单元3233, 以及UL功能单元3234。注意,FPGA323可以被实施为单独的集成电路 (LSI等)。
光模块321和322分别被提供用于通过光信号来执行CPRI链路通信 的情况,并且具有光电转换功能,所述光电转换功能用于将接收光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发送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光模块321是用于与REC 20 (发送/接收接口 22) 或其前级的RE30 (发送/接收单元32)连接的光接口,而光模块322是 用于与其后级的RE30 (发送/接收单元32)连接的光接口。注意,前级 指的是当在特定RE 30处观察时更靠近REC 20的一侧(UL方向),而后
12级指的是离REC20较远的一侧(DL方向)。
光模块321监控在REC 20或前级RE 30侧的CPRI链路(DL)中是 否存在异常,而光模块322监控在后级RE 30侧的CPRI链路(UL)中 是否存在异常。DL CPRI链路中是否存在异常被报告给FPGA 323的DL 功能单元3233,而UL CPRI链路中是否存在异常被报告给FPGA 323的 UL功能单元3234。即,光模块321和322被用作从前级或后级检测CPRI 链路中的异常的链路异常检测单元320的示例。注意,在本实施例中, 其中不能检测到DL/UL光输入的状态被检测为CPRI链路中的异常。
在FPGA 323中,监视功能单元3232定期监控CPU 324和FPGA 323 的操作(软件)中的正常性。当检测到软件异常时,例如将软件异常的 检测报告给DL功能单元3233。g卩,监视功能单元3232被用作检测RE 30 中的软件异常的软件异常检测单元的示例。
DL功能单元3233接收从光模块321发送的DL CPRI链路数据,并 提取数据(包括控制字)且执行到光模块322的数据发送。例如可以按 照比特单位来执行这些处理。此时,DL功能单元3233通过参考控制字 中的供应商特定信息来获取并管理RE标识符,并且向供应商特定信息设 置指示己获取RE标识符的信息(更新该供应商特定信息)。当检测到DL CPRI链路中的异常或软件异常时,DL功能单元3233向REC 20通知该 异常检测(告警)。例如控制字中的供应商特定信息可被用于所述告警通 知。
注意,当光模块321检测到DL CPRI链路中的异常时,DL功能单元 3233生成已描述的并且能将告警通知信息包括在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 息)中的基本帧和超帧。生成的帧可经由光模块322被发送到后级(DL) 侧,或者可经由UL功能单元3234和光模块321被发送到前级(UL)侧。 在任何一种情况中,都能够实现到REC20告警通知。注意,在将所述帧 发送到后级侧的情况下,后级的RE 30也能够识别在前级侧发生的CPRI 链路异常。
UL功能单元3234接收从光模块322发送的UL CPRI链路数据,并 执行数据提取和到光模块321的数据发送。例如可按照比特单位来执行这些处理。此外,当光模块321检测到DL CPRI链路中的异常时,UL 功能单元3234生成已描述的并且可将告警通知信息包括在控制字(供应 商特定信息)中的基本帧和超帧。所述生成的帧经由光模块321被发送 到前级(REC20)侧。
上述DL功能单元3233和UL功能单元3234可以相互通信。例如, 通过DL功能单元3233获取的数据可以被发送到UL功能单元3234,随 后被发送到ULCPRI链路。因此,如上所述,通过DL功能单元3233获 得的告警通知信息(供应商特定信息)可以被发送到从UL功能单元3234 到REC 20的UL CPRI链路。
换言之,功能单元3233和3234各用作标识符获取单元325的示例, 并且还用作转发单元326的示例,所述标识符获取单元325基于从前级 侧的CPRI链路接收到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来获取RE标识符, 所述转发单元326根据所获取的RE标识符来更新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 息),并将该控制字转发到后级侧的CPRI链路。此外,功能单元3233和 3234各用作链路/软件异常通知单元327的示例,当检测到上述CPRI链 路异常或软件异常时,链路/软件异常通知单元327向REC 20通知该异 常(告警)。在FPGA 323中还可以提供作为单独的链路异常通知功能和 软件异常通知功能的通知单元327的功能。
当DL功能单元3233提取的数据为重置指令时,重置功能单元3231 重置(重启)CPU 324和FPGA 323。当REC 20接收到上述软件异常告 警(ALM)通知时,发布所述重置指令。该重置指令例如也可以使用控 制字中的供应商特定信息。
艮P, REC20 (发忠接收接口 22)另外还具有作为软件重置控制单元 224的功能(见图5),当接收到关于软件异常的通知时,软件重置控制 单元224将以RE标识符所标识的RE 30作为目的地的软件重置信息发送 到CPRI链路。
注意,在图5中,每个RE30的放大单元31例如将从发送/接收单元 32接收到的DL无线信号放大到预定发送功率,并且从发送/接收天线33 将该信号发送到无线区域,并且还对发送/接收天线3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执行低噪放大,并将该信号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32。
每个发送/接收天线33都是用于将DL无线信号发送到无线区域,并 且也接收从无线区域发送来的UL无线信号的无线(Uu)接口。 (1.3)操作(OAM)
下面将详细描述上述无线基站系统的操作(CPRI通信的RE 30的 OAM)。注意,下面为了简化描述,如图7中所示例的,一个RE组由八 个(即N-M-8) RE30-1到30-8 (RE#1至,8)构成,并且通过观察任意 一个RE组来进行描述。
首先,为了执行各单独RE 30上的OAM, REC 20识别被串联连接 到REC 20的各单独RE 30 (RE的数目等)。每个RE 30识别RE 30处于 串联连接中的哪个位置(从REC 20的角度看,RE 30是多少号)。在能 够进行这些识别之后,利用被识别出的各单独RE30, REC20能够从该 单独RE 30接收诸如告警通知的信息通知,或者可以对该单独RE 30执 行诸如重置指令的控制。
因此,首先为了使得能够进行识别,如后面表1中所示,例如在REC 20和每个RE 30中,CPRI控制字中的部分供应商特定信息被定义(指配) 为RE标识符。
供应商1降定信息的定义(分配示例)子信道号Xs=0 (8比特)Xs=l (8比特)Xs=2 (8比特)Xs=3 (8比特)
16RE#1标识符RE#2标识符RE#3标识符RE#4标识符
17RE#5标识符RE#6标识符RE#7标识符RE#8标识符
18RE#1 DL-ALMRE#2 DL-ALMRE#3 DL-ALMRE#4 DL-ALM
19RE#5 DL-ALMRE#6 DL-ALM證7 DL-ALMRE湖DL-ALM
20RE#1 UL-ALMRE#2 UL-ALMRE#3 UL-ALM■4 UL-ALM
21R鹏UL-ALMRE#6 UL曙ALMRE#7 UL-ALMRE#8 UL-ALM
22RE#1 S-ALMRE#2 S-ALMRE#3 S-ALMRE#4 S-ALM
23RE#5 S-ALMRE#6 S.ALMRE#7 S-ALMRE#8 S-ALM
24RE#1 RSTRE#2 RSTRE#3 RSTRE#4 RST
25R鹏RSTRE#6 RSTRE#7 RSTRE#8 RST
具体来说,以一个字节(8比特)为单位,示例性地将从子信道号=16
15的索引Xs-O到子信道号=17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道) 定义为RE#i (i=l到8)标识符字段。
注意,表1示例出以一个字节为单位,可将从子信道号=18的索引 Xs-O到子信道号=21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定义为 各个RE30的UL和DL告警(ALM)信息通知字段。
类似的是,表1示例出在以一个字节为单位,可将从子信道号=22 的索引Xs=0到子信道号=23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 定义为各个RE 30的软件告警(S-ALM)信息通知字段。此外,表l示 例出以一个字节为单位,可将从子信道号=24的索引Xs=0到子信道号=25 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定义为用于各个RE30的重置 指令字段。
在REC 20中,例如可通过发送/接收接口 22保存并管理表1中示例 的定义(指配),并且在每个RE30中,例如可通过FPGA323 (DL功能 单元3233)来保存并管理定义(指配)。
注意,在表l的示例中,尽管以一个字节为单位针对每个RE 30指 配RE标识符、告警信息以及重置指令字段,但这种指配仅是示例;可按 照更少或更多比特为单位执行这种指配。例如,还能够以一个比特为单 位针对每个RE 30指配RE标识符、告警信息以及重置指令字段。
通过使指配单位更小,使得能够对RE 30进行更大数目的指配。另 一方面,通过使指配单位更大,能够改善CPRI通信(RE标识符、告警 通知以及重置控制的指配)的差错免疫性。在RE标识符指配中,还可以 使用因每次每个RE30获取标识符时而递增的信息。 (1.3.1)每个RE30的识别(标识符指配)
根据如上所述的这些定义(指配),当REC20 (发送/接收接口22) 识别每个RE 30 (指配RE标识符)时,例如,REC 20 (发送/接收接口 22)可以使用下面说明的方法。
具体来说,如图8中所示例的,REC 20(发送/接收接口 22)在DL CPRI 链路上将其中八个RE的全部RE糾标识符被设置为"未指配"状态(例 如,全"0")的控制字发送到RE30-1。注意,在每个RE30中建立通过
16光模块321和322进行的光链路(DL和UL CPRI链路)的同步(帧同步) 之后,执行这种发送。使用已描述的同步信息(SYNC)来执行同步建立 (图9中的处理1011)。
DL和UL CPRI链路经由每个RE30。由最后级的RE30将在DL CPRI 链路上接收到的返回信息(back information)发送到UL CPRI链路,REC 20能够在UL CPRI链路上接收发往DL CPRI的信息。
每个RE 30 (DL功能单元3233)参照从DL CPRI链路接收到的控制 字中的供应商特定信息(RE#1到#8标识符字段),以检査是否存在具有 全"0"的标识符字段(图9中的处理1012和图14中的处理1041)。如 果存在具有全"o"的标识符字段,则RE糾标识符指示"未指配"状态, 因此可以对RE 30指配RE#i标识符(RE号)。在图8的示例中,因为 RE 30-1为第一 RE,所以RE#1标识符字段被假设为全"0"。
因此,RE 30-1 (DL功能单元3233)获取1作为它的RE标识符(RE 号),并且识别和管理RE标识符(图14中的处理1042)。此时,RE 30-1 (DL功能单元3233)将REW标识符字段的值从"未指配"状态(全"0") 改变为"已指配"状态(例如全"l"),然后将控制字发送到其后级的 RE 30-2 (图9中的处理1013和图14中的处理1042)。
RE 30-2 (DL功能单元3233)类似地在从DL CPRI链路接收的控制 字中从子信道号=16的索引Xs=0开始顺次检查RE#i标识符字段的设 置状态(图9中的处理1015和图14中的处理1041)。如果存在具有"未 指配"状态(全"0")的RE弁i标识符字段,则能够将RE#i标识符指 配给DL功能单元3233 (RE30-2)。
在图8的示例中,由于REM标识符字段为全"1"并且下一RE弁2 标识符字段是全"0",所以能够将RE#2标识符=2指配给RE 30-2(DL 功能单元3233)。因此,RE 30-2(DL功能单元3233)获得2作为其RE弁2 标识符并且识别并管理该RE#2标识符(图14中的处理1042)。另外, RE 30-2 (DL功能单元3233)将RE#2标识符字段的值从"未指配"状 态(全"0")改变为"指配"状态(例如,全"l"),并且随后将该控制 字发送到其后级的RE30-3 (图9中的处理1016)。注意,当从DL CPRI链路接收的控制字中的RE射标识符字段是全"1" 时,其表示在前级侧的RE30已经获得了 RE标识符(号)。在此情况下, RE30 (DL功能单元3233)原样保留具有全"1"的RE#i标识符字段, 并且顺次检査剩余的RE#2到#8标识符字段,以査看是否存在一个"未 指配"状态(全"0")的标识符字段(图9中的处理1014以及图14中 的处理1043)。
此后,类似的是,每个RE 30 (DL功能单元3233)检査RE#i标识 符字段的设置状态,并被指配了具有全"0"的RE#i标识符,并且将其 标识符己经被指配给该RE 30的RE#i标识符字段改变为全"1 ",随后将 该控制字发送到其后级的RE 30。
因此,在图8的实施例中,作为串联连接中的最后一个的RE30-8(DL 功能单元3233)接收控制字,其中REW到虹#7标识符字段=全"1", 而虹#8标识符字段=全"0"。因此,对RE30-8 (DL功能单元3233)指 配了 RE#8标识符=8,并将RE#8标识符字段从全"0"改变为全"1"(图 9中的处理1018和1019与图14中的处理1042)。
这里,因为RE 30-8是串联连接中的最后一个,所以通过其光模块 322终止针对后级RE的UL和DL CPRI通信。在这种情况下,RE 30-8 的DL功能单元3233将DL CPRI链路数据发送到UL功能单元3234,并 且从UL功能单元3234将该数据发送回(反馈回)ULCPRI链路。
因此,RE 30-8将被设置为RE#1到RE#8标识符(全"1 ")的控制 字(供应商特定信息)原样发送回UL CPRI链路。此时,因为RE 30-8 (UL功能单元3234)在从后级的RE 30起的UL CPRI链路中处于异常 状态,所以RE 30-8 (UL功能单元3234)可将上述表1中对应于RE#8 标识符的UL-ALM信息设置为全"1"(从图14中处理1044到处理1046 的"异常"分支)。
因此,REC 20可以确认RE 30-8为串联连接中的最后一个RE。注意, 当从其各自的后级RE 30起的UL CPRI链路正常时,除了最后一个RE 30-8之外的其它RE 30的UL功能单元不检查其它RE#i标识符(从图14 中的处理1044到处理1045的"正常"分支)。在ULCPRI链路中,每个RE30 (UL功能单元3234)将由此接收的 控制字中的RE#i标识符字段原样发送到REC 20侧(图9中的处理1020)。
随后,由于REC 20从UL CPRI链路接收到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 信息)中的RE弁1到RE弁8标识符字段为全"1",所以REC20可以识别 (鉴别)出八个RE30相互串联连接并管理这些RE30。此外,REC 20 和每个RE 30可以识别并管理每个RE 30在串联连接中所处的位置(什 么编号)。
因此,例如,即使将RE 30添加到串联连接中或者通过移除RE 30 而改变串联连接时,REC 20也可以通过上述CPRI通信再次识别RE 30 的编号和RE30的位置。即,在已有RE30继续与REC20通信的同时, 可以选择性地建立或断开REC 20与添加的或移除的RE 30之间的通信。
由于REC 20和每个RE 30通过将RE 30安装在远程位置来串联连 接,所以能够扩展作为无线基站系统的无线覆盖范围。
此外,通过识别出各单独RE30, REC20 (发送/接收接口 22)可单 独地执行与该RE 30的DL和UL CPRI通信。例如,通过UL CPRI通信, 每个RE 30可单独地向REC 20通知该RE 30的UL/DL CPRI链路异常或 软件异常。
因此,REC 20可以识别出在哪些RE 30之间已发生CPRI链路异常, 或者可以识别出在哪个RE30中已发生软件异常。此外,REC20可以通 过DLCPRI通信,单独重置已经发生软件异常的RE30。
艮卩,REC20 (发送/接收接口单元22)还具有作为控制单元223 (见 图5)的功能,所述控制单元223基于所述识别,使用CPRI链路来执行 对每个RE30上的单独OAM的控制。注意,图5中示例的己描述的各个 单元221到224的功能可以被包括在REC 20中作为单独控制单元的功 能。还要注意,在本实施例中,OAM指示包括操作、管理以及维护中的 任何一个或者它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因此并非指示要求全部操 作、管理以及维护。此外,并不意图排除包括除了这三种处理之外的其 它处理。
下面逐项描述作为通过UL CPRI通信进行的OAM的示例的从各单
19独RE30到REC20的异常(警告)通知,以及作为通过DL CPRI通信 进行的OAM的示例的从REC20到各单独RE30的重置控制。注意,告 警通知包括下面情况中的一种或两种在DL/UL CPRI链路中发生异常的 情况,和在RE 30中发生软件异常的情况。
(1.3.2)从RE30到REC20的异常(告警)通知 如上面所述,每个RE 30可以识别并管理串联连接中RE 30被连接 到哪个编号。由此,例如,如上述表l中所示例的,将CPRI控制字中的 供应商特定信息的一部分定义(指配)为用于各个RE30的告警(ALM) 信息字段。
然后,当在RE30中已发生CPRI链路(UL/DL)异常或者软件异常 时,已经发生异常的RE 30将UL控制字中对应的ALM信息字段从指示 未发生异常的状态(全"0")改变为指示发生异常的状态(全"l"),并 且随后将该控制字发送到REC20侧。因此,通过REC 20接收到UL控 制字,REC 20可识别串联连接中已发生CPRI链路异常的位置,或者已 经发生软件异常的RE30。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如上述表1中所示例的,在REC 20和每个 RE30中,以一个字节(8比特)为单位,可将从子信道号=18的索引Xs=0 到子信道号=21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定义(指配) 为RE#i (i=l到8)的DL/UL-ALM信息字段。
然后,如图10中所示例的,REC20 (发m/接收接口 22)在DLCPRI 链路上,将其中用于八个RE的DL/UL-ALM信息(字段)被设置为异常 未发生状态(例如全"0")的控制字发送到RE30-1(图11中的处理1021)。
每个RE30 (DL功能单元3233)监控该RE 30与其前级的RE 30之 间的DLCPRI链路的正常性(图ll中的处理1022和图15中的处理1051)。 如果正常,则每个RE30 (DL功能单元3233)将在DL CPRI链路上接收 的控制字在不对该控制字中的DL/UL-ALM信息执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 发送到其后级的RE30 (图11中的处理1023和图15中的处理1053)。
另一方面,如果在RE 30和其前级的RE 30之间的DL CPRI链路中 已发生异常,则DL功能单元3233将对应于RE 30的RE糾标识符的DL/UL-ALM信息改变为异常发生状态(例如全"l"),并且随后将该控 制字发送到其后级的RE 30(图li中的处理1024和图15中的处理1052)。
图10示例出在RE30-1与RE30-2之间的DLCPRI链路中已发生异 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RE 30-2检测到异常,因此将RE#2的DL-ALM 信息改变为全"1",随后将该控制字发送到其后级的RE30-3。
因为最后级RE30-8 (DL功能单元3233)没有作为其后级的RE 30, 所以RE30-8 (DL功能单元3233)将该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转发 到UL功能单元3234,并且该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被发送回UL CPRI 链路。此时,由于RE30-8没有作为其后级的RE30,所以RE30-8处于 ULCPRI链路异常的状态。因此,RE30-8 (UL功能单元3224)将对应 于RE 30-8的RE#8标识符的UL-ALM信息改变为全"1",然后将该控 制字发送到作为其前级的RE 30-7 (图11中的处理1025和图15中的从 处理1054到处理1055的"异常"分支)。注意,如果ULCPRI链路中不 存在异常,则除了最后一个RE 30-8以外的其它RE 30此后通过各自的 DL功能单元3223继续监控DLCPRI链路(图15中的处理1054的"正 常"分支)。
如果ULCPRI链路中不存在异常,则RE 30-7到30-1 (UL功能单元 3234)中的每一个将从其后级的RE30接收到的控制字(UL-ALM信息) 在不对该控制字(UL-ALM信息)执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原样发送到其 前级的RE 30或REC 20 (图11中的处理1026)。如果在UL CPRI链路 中已发生异常,则UL功能单元3234将对应于RE 30的RE糾标识符的 UL-ALM信息改变为全"1 ",并且随后将该控制字发送到其前级的RE 30 或REC 20。
REC 20 (发送/接收接口 22)可通过参照从UL CPRI链路接收到的 控制字中的各条DL/UL-ALM信息,来识别DL/UL CPRI链路中是否存在 异常。在图IO的实施例的情况中,由于RE弁2的DL-ALM信息为全"1", 所以REC 20可以确定在RE 30-1与RE 30-2之间的DL CPRI链路中已发 生异常。在这种情况下,REC 20 (例如,发送/接收接口 22)可以保存 ALM信息的日志,或者可向操作者等通知该异常等。注意,尽管因为最后级RE30-8没有其后级的RE30,使得RE#8的 UL/ALM信息也为全"i ",但是RE 30-8总处于UL CPPJ链路异常的状 态。因此,REC 20可以结合已描述的RE弁8标识符指配信息来确认RE30-8 为最后一个RE。
每个RE 30向REC 20不仅可以通知CPRI链路异常,还可以通知软 件异常。这样,如上述表l中所示例的,在REC20和每个RE30中,以 —个字节(8比特)为单位,将从子信道号=22的索引Xs-O到子信道号 =23的索引X^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定义(指配)为用于各个 RE#i (i=l到8)的软件ALM信息字段。
然后,如图12中所示例的,REC20 (发送/接收接口 22)在DLCPRI 链路上,将其中用于八个RE的RE射软件ALM信息(字段)被设置为 未发生异常的状态(例如全"0")的控制字发送到RE 30-1 (图13中的 处理1031)。
每个RE 30通过其监视功能单元3232,定期监控是否存在软件异常 (图13中的处理1032和图15中的处理1051)。如果未检测到软件异常, 则RE30 (DL功能单元3233)将在DL CPRI链路上接收的控制字(RE#i 软件ALM信息)在不对该控制字(RE#i软件ALM信息)执行任何操作 的情况下原样发送到其后级的RE 30 (图13中的处理1033和图15中的 处理1053)。
另一方面,如果监视功能单元3232检测到软件异常,则RE30 (DL 功能单元3233)将对应于RE 30的RE#i标识符的RE#i软件ALM信息 改变为异常发生状态(例如全"l"),并且随后将该控制字发送到其后级 的RE30 (图13中的处理1034和图15中的处理1052)。
图12示例出RE 30-2中已发生异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RE 30-2 将RE#2软件ALM信息改变为全"1 ",然后将该控制字发送到其后级的 RE 30-3。
由于最后级的RE30-8 (DL功能单元3233)没有其后级的RE30, 所以RE 30-8将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转发到UL功能单元3234, 并且控制字(供应商特定信息)被发送回ULCPRI链路(图15中从处理
221054到处理1055的"异常"分支)。注意,如果ULCPRI链路中不存在 异常,则除了最后一个RE 30-8以外的其它RE 30此后继续通过各自的 监视功能单元3221来监控是否存在软件异常(图15中的处理1054的"正 常"分支)。
如果不存在软件异常,则RE 30-7到30-1 (l几功能单元3234)中的 每一个将从其后级的RE30接收的控制字(软件ALM信息)原样发送到 其前级的RE 30或REC 20 (图13中的处理1035和1036)。
REC 20 (发送/接收接口 22)可通过参照从l)L CPRI链路接收到的 控制字中的各条RE射软件ALM信息,来识别在哪个RE 30中发生了软 件异常。在图12的实施例的情况中,由于RE弁2软件ALM信息为全"1", 所以REC 20可以确定在RE 30-2中已发生软件异常。
在这种情况中,REC20 (例如发送/接收接口22)可以保存ALM信 息的日志,或者可以向操作者等通知软件异常。此外,REC20可以强制 重置已经发生软件异常的RE30-2的软件(CPU324和FPGA323)。 (1.3.3)从REC 20到RE 30的重置控制
上述重置可以如下执行。具体来说,例如如上述表1中所示例的, 在REC20和每个RE30中,以一个字节(8比特)为单位,将从子信道 号=24的索引Xs=0到子信道号=25的索引Xs=3的控制字(供应商特定 信息)定义(指配)为用于各个RE射(i-l到8)的重置指令(RST)信 息字段。
然后,当存在已识别到软件异常的发生的RE30时,如上所述,REC 20(发忠接收接口 22)在DLCPRI链路上,将其中对应于RE 30的RE糾 标识符的RST信息(字段)被设置为指示重置指令的状态(例如全"1") 的控制字发送到RE30-1。
每个RE 30 (DL功能单元3233)通过参照从DL CPRI链路接收到的 控制字中对应的RST信息,来检测对应于RE 30的RE#i标识符的RST 信息是否被设置为全"1"。
因此,如果RST信息未被设置为全"1 ",则DL功能单元3233将接 收到的控制字原样发送到其后级的RE 30。另一方面,如果RST信息被
23设置为全"1",则DL功能单元3233将重置指令提供给重置功能单元 3231 。因此,重置功能单元3231执行对FPGA 323和CPU 324的软件重 置(重启)。
注意,当RE30已经完成重置时,UL功能单元3234可通过ULCPRI 链路向REC20通知重置的完成。例如通过将已被设置为全"1"的RST 信息改变为全"0"来进行所述通知。因此,REC20可以检査各单独RE 30的软件重置执行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允许REC20识别在串联连接到 REC20的多个RE30中的哪些RE 30之间发生了 CPRI链路中异常,和/ 或识别在哪个RE 30中发生了软件异常。因此,操作者等可以进行快速 测量,以恢复运行。
此外,当REC20识别出已发生软件异常的RE30时,REC20可以 对该RE 30单独执行软件重置。因此,可以减小施加给操作者等的工作 负担。
(2)其他
注意,尽管上述实施方式以实施例的方式描述了其中REC 20与多个 RE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链式)连接的情况,但是上述处理也可应 用于其他连接形式(拓扑),例如树连接(拓扑)和环连接(拓扑)。
这里叙述的所有实施例和条件语言都用于教导目的,以帮助读者理 解本发明以及发明人为推进本领域技术所贡献的概念,并且不能被解释 为限于这些具体叙述的实施例和条件,并且说明书中这些实施例的组织 结构也并未涉及本发明的优势和劣势的显示。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这些 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 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替代以及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基站系统,其中,作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无线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站的组元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将信息发送到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并且随后由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接收的通信链路,所述信息在每次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以及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信息的更新状态来对所述串联连接中的所述无线设备进行识别。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 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标识符获取单元,所述标识符获取单元基于从其前级侧的通信链路 部分接收的信息来获取标识符;以及转发单元,所述转发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标识符来更新所述信息,并 将经更新的信息转发到其后级侧的通信链路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 是基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的通信链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使用在所述通用公 共无线接口标准中定义的控制字中的供应商特定信息作为所述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 所述供应商特定信息具有针对各个所述无线基站定义的标识符字段,并且获取所述标识符是要获取标识符字段中的指示未获取状态的信息, 并且所述更新是要将所述标识符字段中的所述信息改变为己获取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 述控制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识别,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通 信链路,对所述多个无线设备中的每个无线设备的单独操作、管理以及 维护执行控制。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无线设备 中的每个无线设备还包括-链路异常检测单元,所述链路异常检测单元检测从其前级或其后级 起的所述通信链路中的异常;以及链路异常通知单元,当所述链路异常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通信链路 中的异常时,所述链路异常通知单元通过未检测到异常的通信链路向所 述控制设备通知在与所获取的标识符相关联的所述通信链路中检测到异 常。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为基 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的通信链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链路异常通知 单员利用在所述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中定义的控制字内的供应商特定 信息来执行所述通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供应商特定 信息具有针对各个标识符并且针对所述前级和所述后级中的每一个定义 的链路异常通知字段。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每个所述无线设 备还包括软件异常检测单元,所述软件异常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无线设备中的 软件异常;以及软件异常通知单元,当所述软件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软件异常 时,所述软件异常通知单元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向所述控制设备通知检测 到与所述获的标识符相关联的软件异常。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为 基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的通信链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软件异常通 知单元使用在所述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中定义的控制字内的供应商特 定信息来执行所述通知。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供应商特定信息具有针对各个所述标识符定义的软件异常通知字段。
15、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设备还 包括软件重置控制单元,当接收到检测到软件异常的通知时,所述软件 重置控制单元使用所述通信链路来执行对由所述标识符标识的无线设备 的软件重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为 基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的通信链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软件重置控 制单元向所述无线设备提供指令,以使用在所述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标准 中定义的控制字内的供应商特定信息来执行所述软件重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基站系统,其中,所述供应商特定信息具有针对各个所述标识符定义的软件重置信息字段。
19、 一种无线基站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在所述无线基站系统中,作 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无线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站的组 元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将信息发送到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并且 随后由所述控制设备进行接收的通信链路,所述信息在每次经过每个所 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以及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基于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信息的更新状态,来识别所述串联连接中的所述无线设备。
20、 一种无线基站系统中的无线设备,在所述无线基站系统中,作 为无线基站的组元的多个所述无线设备被串联连接到作为所述无线基站 的组元的控制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标识符获取单元,所述标识符获取单元从其前级侧的通信链路部分 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到通信链路的信息并且基于所述信息获取标识 符,所述通信链路经过每个所述无线设备并且随后由所述控制设备进行 接收,所述信息在每次经过所述无线设备时被更新;以及转发单元,所述转发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标识符来更新所述信息,并 将经更新的所述信息转发到其后级侧的通信链路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无线设备。在无线基站系统中,多个无线设备(30-i)被串联连接到控制设备(20),控制设备(20)将每次经过无线设备(30-i)时被更新的信息发送到经过每个无线设备(30-i)并且随后由控制设备(20)进行接收的通信链路,并且控制设备(20)基于经过每个无线设备(30-i)的所述信息的更新状态来识别所述串联连接中的无线设备(30-i),其中所述i=1到N。
文档编号H04W24/00GK101588588SQ200910005948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
发明者原正宪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