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

xiaoxiao2020-6-24  12

专利名称: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具体涉及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品质、增产增收诸因素中最经济有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多年来粮食生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措施一直紧紧围绕着高产目标进行。而对绿色生态种植,充分利用和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长期注重高产目标,忽视了农作物多样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世界各地农户就自觉不自觉的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但由于众多的原因,利用品种多样性进行农作物病害控制在国家际上尚未从系统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以及大面积的推广使用。目前还没有研究资料报道利用小麦与蚕豆间栽的种植模式可以防治小麦以及蚕豆的主要病害。而常规种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使得农田生态环境日趋简单和脆弱,加大了病原病菌系定向选择压力,使小麦、蚕豆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且病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本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不足,从而达到对小麦与蚕豆主要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和增产增收,提高品质及减少农药施用的效果。本发明通过一些技术方案实现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 10行小麦,基本苗15 17万株;墒边上种植2 4行蚕豆,每亩播种量5 10千克,基本苗3000 6000株;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 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 20天播种。墒面宽度为1. 0 3米。小麦行距为25 :35cm,蚕豆株距15 25cm,行距为25 30cm,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5 25cm。本发明优点是1)、可增强小麦、蚕豆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小麦、蚕豆属于不同科的植物,其病害种类差异大,病菌互不寄生浸染,套种后豆麦互为屏障,消弱和抑制了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减轻了危害。据调查,套种后蚕豆潜叶蝇的危害明显减轻,蚕豆褐斑病及小麦诱病的发病率及发病指数都明显低于净栽田块。2)、可增加小麦及蚕豆的亩产量实行该方法后,由于改善了田块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合效益,增加了边行优势,小麦处于复合群体下层,其播种密度与常规单作相同,但由于病害减轻,其产量比净栽有所提高;蚕豆出于复合群体上层,光热条件占优势,且播种的蚕豆是在不影响小麦的播种面积的情况下播种的,其产量完全属于纯产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8行小麦,基本苗15万株;墒边上种植4行蚕豆,每亩播种量8千克,基本苗5000株;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20cm,蚕豆比小麦提前 15天播种。墒面宽度为2米。小麦行距为25cm,蚕豆株距15cm,行距为25cm,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25cm。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按常规肥水进行,病害防治一般对小麦诱病关键时期防治 1 2次,蚕豆病害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虫害防治视虫情适时防治。收获收获按常规方式进行,分开收获。表1、控制病虫害效果单位%
权利要求
1.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 3 10行小麦,基本苗15 17万株;墒边上种植2 4行蚕豆,每亩播种量5 10千克, 基本苗3000 6000株;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 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 20天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墒面宽度为 1. 0 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行距为25 :35cm,蚕豆株距15 25cm,行距为25 30cm,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5 25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基本苗15~17万株;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每亩播种量5~10千克,基本苗3000~6000株;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498856SQ2011103302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戴乐 申请人:戴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