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热暖手筒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暖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暖手的电热暖手筒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暖手器具有两种,一种是由表面设置有布套的圆饼形刚性铁外壳及其内设的保温石棉、电发热体、温控器构成的电热暖手器具。它系短时通电、大功率发热,当其温度升高至300℃时,能自动地切断电源,热能即缓慢地释放出来,并经保温石棉、铁外壳、布套传递给手取暖。
另一种是由外层为热压合的软性塑料复合绝缘层厚布及其内设的导电盐溶液与电极、温控器构成的圆饼式软性电热暖手器具。它通过盐溶液的短时通电加热,将热量积累到盐溶液中,当盐溶液升温至85℃左右时,能自动地切断电源,热能即缓慢地释放出来,并通过热合的塑料布外层传递给手取暖。
以上两种电热暖手器具拔断电源后可随身携带取暖1~2小时,它们系敞开式散热,前期取暖温度很高,热能损失率大,后期取暖温度过低。由于通电功率为600W,一旦温控器失控,其温度彪升,即会造成危险,故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的电热暖手器具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均匀地加热、散热,封闭性取暖,手触柔软,省电,安全可靠的电热暖手筒套。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由控制装置、电源连接线、柔性发热体、外罩、保温层、内罩部分构成。控制装置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电源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柔性发热体连接。柔性发热体的内、外层分别套设有内罩、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层套设有外罩。柔性发热体、内罩、保温层、外罩分别呈筒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接通电源后,柔性发热体即产生热量,并通过内罩将热能转递给手取暖。保温层与外罩控制热量不向外散失,达到封闭性取暖效果。控制装置调节温度的高低,并在异常超温时能自动地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系均匀地加热、散热,封闭性取暖,所需功率小,仅为15W,取暖时温度可调节至45℃适中。它省电,成本低,使用时手触柔软,安全可靠,效果好,易于推广。
图1,系本实用新型电热暖手筒套组合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系图1的立体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的实例包括控制装置1、电源连接线2、柔性发热体3、外罩4、保温层5、内罩6部分构成。控制装置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线2的一端连接,电源连接线2的另一端与柔性发热体3连接。柔性发热体3的内、外层分别套设有内罩6、保温层5,保温层5的外层套设有外罩4。柔性发热体3、内罩6、保温层5、外罩4分别呈筒状。柔性发热体3用柔软性发热线制成,保温层5、外罩4分别用柔性材料制成,内罩6用绒布制成。将它们有序地相互套设连接组合成一体,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暖手筒套。
权利要求1.一种控制装置(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线(2)的一端连接的电热暖手筒套,其特征在于电源连接线(2)的另一端与呈筒状的柔性发热体(3)连接,柔性发热体(3)的内、外层分别套设有呈筒状的内罩(6)、保温层(5),保温层(5)的外层套设有呈筒状的外罩(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控制装置、电源连接线、柔性发热体、外罩、保温层、内罩部分构成的电热暖手筒套。其控制装置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电源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呈筒状的柔性发热体连接。柔性发热体的内、外层分别套设有呈筒状的内罩、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层套设有呈筒状的外罩。该电热暖手筒套系均匀地加热、散热,封闭性取暖,所需功率小,取暖温度适中,使用时手触柔软,取暖效果好。它安全可靠,省电、成本低,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H05B3/00GK2662864SQ20032011526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4日
发明者欧国勇, 李兴仁 申请人:上海彩阳电热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