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提升壳体区段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主题大体涉及用于诸如涡轮、发电机、马达和压缩器的工业设备的壳体,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类型的工业设备包括围绕运动和/或旋转构件 的重的壳体。例如,典型的燃气涡轮可包括具有交替级的固定喷嘴和旋转叶片的涡轮区段和大体围绕涡轮区段以便包含流经喷嘴和叶片的各种级的热燃烧气体的涡轮壳体。在维护操作需要在燃气涡轮上执行时,移除涡轮壳体的区段经常是必需的。例如,常见的是移除涡轮壳体的上半部以允许维护工人检查和/或替换喷嘴/叶片和/或允许维护工人执行各种其它预定维护操作。典型地,这要求利用重型提升设备,诸如起重机。不幸的是,即使利用适当重型提升设备,涡轮壳体的上半部的移除可仍然是非常危险的任务。特别地,由于典型壳体区段的大质量,最小的横向加速可创造极大的力。因此,未预见到的事件(诸如地震、设备失效等)的发生可引起对涡轮的显著损害和/或对附近维护工人的显著伤害。因此,本领域将欢迎提供增强的安全程度的用于提升壳体区段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陈述,或者可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学习。一方面,本主题公开了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系统。系统可大体包括引导部件,其构造成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以便在第一壳体区段的提升方向上大体纵长(lengthwise)延伸;和套筒部件,其可移动地布置在引导部件上。套筒部件可构造成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使得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时套筒部件在提升方向上移动。另外,系统可包括保持器件,其构造成沿引导部件的长度在不同位置处联接到引导部件。另一方面,本主题公开了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系统。系统可大体包括引导部件,其构造成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以便在第一壳体区段的提升方向上大体纵长延伸;和套筒部件,其构造成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套筒部件可以可移动地布置在引导部件上,使得当第一壳体区段在提升方向上提升时套筒部件沿引导部件的长度移动。又一方面,本主题公开了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方法。方法可包括将套筒部件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将引导部件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其中套筒部件可移动地布置在引导部件上;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在提升方向上提升第一壳体区段;并且当套筒部件在提升方向上移动时将保持器件联接到引导部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通过参考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更好地理解。合并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且能够实现的公开(包括其最佳模式)在说明书中陈述,说明书参考附图,其中图I示出根据本主题的方面的壳体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示出根据本主题的方面的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特别地示出系统的提升机构和支撑组件的实施例;图3示出图2中所示的支撑组件的透视特写图; 图4示出图I中所示的壳体组件的后视图,其中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区段在提升位置中,特别地示出可安装在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区段与任何邻近壳体区段之间的支撑部件的实施例;图5示出根据本主题的方面、可用于轴向平移公开的壳体组件的第一壳体区段的移动梁(travel beam)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并且图6示出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部件列表10 壳体组件12 第一壳体区段14 第二壳体区段16 前部壳体区段18 后部壳体区段20 水平凸缘22 水平凸缘24 前部竖直凸缘26 后部竖直凸缘28 竖直凸缘30 系统32 提升机构34 支撑组件36 提升方向38 支撑部件40 支撑部件42 支撑部件44 支撑部件46 移动梁48 升高器件50 第一附连部件52 第二附连部件
54起重机构56导向螺杆58套环(collar)60引导部件62套筒部件64(引导部件60的)长度66(引导部件60的)顶端 68套筒凸缘70第一安装板72螺栓74引导凸缘76安装板78第一间隔环80第二间隔环82保持器件(剪切销)84保持器件(剪切销)86开口88开口90(套筒部件62的)底端92箭头94竖直梁支撑件96竖直梁支撑件98平移器件/机构100方法102 方法元件104 方法元件106 方法元件108 方法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一个或多个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各实例以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本发明的限制的方式提供。事实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地是,可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与另一实施例一起利用以产生又一实施例。因此,意图本发明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价物的范围内的这种修改和变型。一般而言,本主题涉及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第一壳体区段的系统。特别地,本主题公开了支撑组件,其构造成在第一壳体区段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提升时限制第一壳体区段的非竖直位移(例如,轴向和/或横向位移)。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可包括配合阳形(male)和阴形(female)构件,其构造成附连到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以便在竖直方向上引导第一壳体区段。因而,由于未预见到的事件(诸如地震)而造成的第一壳体区段的任何非竖直位移的可能性可最小化。额外地,支撑组件还可构造成在设备失效发生时竖直支撑第一壳体区段的重量,由此防止第一壳体区段坠落且损害/伤害第二壳体区段和/或附近的工人。现在参考附图,图I示出壳体组件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一般而言,壳体组件10可包括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外壳结构的多个壳体区段12、14、16、18。例如,如图所示,壳体组件10包括构造成附连到下部第二壳体区段14的上部第一壳体区段12。特别地,第一壳体区段12可包括水平凸缘20,其构造成利用任何适当装置(诸如通过利用多个螺栓或其它适当紧固件或通过将凸缘20、22彼此焊接)附连到第二壳体14区段的对应水平凸缘22。另外,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还可构造成附连到壳体组件10的任何邻近壳体区段16、18。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 10、12可各包括前部竖直凸缘24和后部竖直凸缘26,其构造成各自附连到邻近前部和后部壳体区段16、18的对应竖直凸缘28。应当理解,壳体组件10可大体构造为用于任何适当工业设备的壳体。然而,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可诸如通过构造成围绕或包围涡轮转子的任何旋转构件(例如,从多个转子叶轮延伸的多个涡轮叶片)而构造为用于燃气涡轮的涡轮壳体。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区段12例如可包括涡轮壳体的上半部的壳体区段,并且第二壳体区段14可包括涡轮壳体的下半部的壳体区段。因而,在涡轮操作时,第一壳体区段12可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以包含流经涡轮转子的旋转构件的热燃烧气体。现在参考图2和图3,示出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系统30的一个实施例。特别地,图2示出系统30的透视图,特别示出系统30的提升机构32和支撑组件34的一个实施例。另外,图3示出图2中所示的支撑组件34的特写图。如图所示,系统30大体包括至少一个提升机构32,用于在竖直或提升方向(通过箭头36指示)上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一般而言,提升机构32可包括任何适当器件、机构和/或结构,该任何适当器件、机构和/或结构构造成容许第一壳体区段12提升到有效高度用于在壳体组件内执行维护操作,或用于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第二壳体区段14之间和/或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其它邻近壳体区段16、18之间安装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38、40、42、44 (图4)和/或移动梁46 (图5)。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提升机构32可包括联接到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的一个或多个升高器件48。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适当升高器件48在题目为“Casing Section Liftand Transport System,,、申请日为 2010 年 12 月 12 日且授予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的美国申请序列号12/964,312中公开。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各升高器件48包括刚性地附连到第一壳体区段12的一部分(例如,水平凸缘20)的第一附连部件50和刚性地附连到第二壳体区段14的一部分(例如,水平凸缘22)的第二附连部件52。另外,各升高器件48可包括起重机构54,其构造成通过第二附连部件52支撑和/或联接到第二附连部件52,使得起重机构54可被采用以在提升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移动第一壳体区段1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起重机构54可构造为螺旋起重器并且可包括可旋转导向螺杆56和套环58,其构造成与第一附连部件50配合和/或联接到第一附连部件50。如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导向螺杆56可构造成围绕它的轴线旋转,以便导致套环58沿导向螺杆56的长度向上或向下运动。因此,由于套环58与第一附连部件50的接合,第一壳体区段12可当导向螺杆56旋转时在提升方向上移动。当然,应当理解,在可选实施例中,起重机构54可包括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类型的起重机构,并且从而不必受限于螺旋起重器。另外,如示出的实施例中所示,两个升高器件48可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的一侧,并且虽然未示出,但是两个升高器件48还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另一侧。然而,在可选实施例中,任何其它适当数目的升高器件48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各侧。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一升高器件48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各侧。可选地,多于两个的升高器件48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各侧。此外,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提升机构32可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任何其它适当器件、机构和/或结构。例 如,提升机构32可包括起重机或任何其它适当类型的提升设备。仍然参考图2和图3,系统30还可包括支撑组件34,其构造成当第一壳体区段12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时吸收作用于第一壳体区段12上的任何非竖直负荷(例如,轴向和/或横向负荷)。例如,在若干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4可包括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的引导部件60和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的套筒部件62。引导部件60可大体包括构造成在提升方向上纵长延伸的细长阳形构件。类似地,套筒部件62可大体包括构造成可移动地布置和/或接收在引导部件60上的阴形构件。因此,当第一壳体区段12提升时,套筒部件的位移可在提升方向上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引导。因而,支撑组件30可大体用来当第一壳体区段12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时限制第一壳体区段12的非竖直运动(例如,轴向和/或横向运动)。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单一支撑组件34可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的一侦牝并且虽然未示出,但是另一支撑组件34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另一侧。然而,应当理解,在可选实施例中,多于一个的支撑组件34可安装在壳体区段12、14的各侧。支撑组件34的引导部件60和套筒部件62可大体具有容许套筒部件62可移动地布置和/或接收在引导部件60上的任何适当形状和/或构型。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套筒部件62可构造成围绕或包围引导主体60的一部分。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引导部件60和套筒部件62可都具有管状构型并且可各限定大体圆截面形状。在这种实施例中,可大体选择引导部件60的外径和套筒部件62的内径,以便套筒部件62可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时相对于引导部件60移动。例如,可选择直径以便在引导部件60与套筒部件62之间限定小的隙距(未示出)。因而,套筒部件62可在引导部件60的一端(例如,引导部件60的顶端66)处接收或安装并且可在提升方向上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自由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引导部件60和套筒部件62可具有容许套筒部件62可移动地布置和/或接收在引导部件60上的任何其它适当形状。例如,作为上文所述的圆截面形状的替代,引导部件60和套筒部件62可都限定对应的三角形的、矩形的或其它适当截面形状。另外,在更多实施例中,套筒部件62不必构造成包围或围绕引导部件60,但可大体具有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时允许套筒部件60可移动地布置和/或接收在引导部件60上的任何其它适当构型。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部件62可包括多个轮、滚子或其它适当旋转器件,其构造成当第一壳体区段12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时接合和/或装配到引导部件60的部分(例如,限定在引导部件60中的凹槽、缝和/或槽道)。
仍然参考图2和图3,应当理解套筒部件62可大体构造成利用任何适当装置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周向套筒凸缘68可从套筒部件62的外部圆周朝外延伸并且可构造成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的一部分。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凸缘68可诸如通过利用螺栓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将套筒凸缘68固连到第一壳体区段12的水平凸缘20或通过将套筒凸缘68焊接到水平凸缘20上而直接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可选地,套筒凸缘68可间接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第一安装板70可安装在套筒凸缘68和第一壳体区段12之间。一般而言,第一安装板70可包括任何适当刚性支撑/结构部件,其构造成附连到第一壳体区段12和套筒凸缘68两者。例如,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70可利用螺栓72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刚性地附连在第一壳体区段12的水平凸缘20与套筒凸缘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70可利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装置,诸如通过将第 一安装板70焊接到水平凸缘20和套筒凸缘68两者的部分,而刚性地附连在水平凸缘20与套筒凸缘68之间。类似地,引导部件60可构造成利用任何适当装置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周向引导凸缘74可从引导部件60的外部圆周朝外延伸并且可构造成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的一部分。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凸缘74可诸如通过利用螺栓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将引导凸缘74固连到第二壳体区段14的水平凸缘22或通过将引导凸缘74焊接到水平凸缘22而直接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可选地,引导凸缘74可间接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第二安装板76可安装在引导凸缘74与第二壳体区段14之间。一般而言,第二安装板76可包括任何适当刚性支撑/结构部件,其构造成附连到第二壳体区段14的一部分和引导凸缘74两者。例如,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76可利用螺栓72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刚性地附连在第二壳体区段14的水平凸缘22与引导凸缘74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76可利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适当装置,诸如通过将第二安装板76焊接到水平凸缘22和引导凸缘74两者的部分,而刚性地附连在水平凸缘22与引导凸缘74之间。应当理解,在若干实施例中,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可诸如通过将这种特征铸造或加工成单一构件,而与套筒部件60和引导部件62各自整体形成。可选地,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可包括分离构件并且可构造成分离地各自附连到套筒部件60和引导部件6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可焊接到套筒部件60和引导部件62。在这种实施例中,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可包括适当焊接准备特征以增强在焊接附连处转移负荷的能力。例如,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可包括构造成各自邻近于套筒部件68和引导部件74的外部圆周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锥形表面或斜表面(未示出),以便可在这种构件之间创造槽焊。另外,还应当理解,在其中套筒凸缘68和引导凸缘74将利用螺栓72和/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各自附连到第一和第二安装板70、76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4还可包括构造成类似地附连到安装板70、76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环78、80。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间隔环78可布置成与套筒凸缘68相对,以便螺栓72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可在套筒部件62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时通过套筒凸缘68、第一安装板70和第一间隔环78固连。类似地,第二间隔环80可布置成与引导凸缘74相对,以便螺栓72或其它适当紧固件可在引导部件60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时通过引导凸缘74、第二安装板76和第二间隔环80固连。特别参考图3,除了构造成当第一壳体区段12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时限制第一壳体区段12的非竖直位移之外,支撑组件34还可构造为安全器件以防止第一壳体区段12坠落在第二壳体区段14上。因此,在若干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4可包括构造成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在不同位置处联接到引导部件60的至少一个保持器件82、84,以便在提升机构32的失效发生时提供用于支撑第一壳体区段12的重量的装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器件82、8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剪切销,诸如第一剪切销82和第二剪切销84,其构造成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时在引导 部件60的部分中接收和/或通过引导部件60的部分接收。具体地,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多个开口 86、88可在引导部件60中限定用于接收剪切销82、84。开口 86、88可大体限定在引导部件60中,以便在提升方向上沿引导部件的长度64间隔开。另外,在本主题的特别实施例中,开口 86、88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开口 86、88的另一部分周向偏移。例如,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60可包括第一组竖直对齐开口 86和第二组竖直对齐开口 88,其中第一组开口 86从第二组开口88周向偏移适当偏移角(例如,九十度)。通过将开口 86、88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间隔开,应当理解当套筒部件62沿引导部件60竖直移动时剪切销82、84的位置可调节。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套筒部件62竖直移动时剪切销82、84的位置可持续调节,以便第一和第二剪切销82、84总是位于布置成最靠近套筒部件62的底端90的两个开口中。换句话说,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时剪切销82、84可持续蛙跳(leapfrog)以维持它们的邻近于套筒部件62的底端90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过利用至少两个剪切销82、84,可确保当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时剪切销82、84总是安装在引导部件60内。然而,在可选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4可仅仅包括构造成插入在开口 86、88中和/或通过开口 86、88插入的单一剪切销。还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持器件82、84可包括任何其它适当器件,其构造成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在不同位置处联接到引导部件60,以便在提升机构32的失效发生时提供用于支撑第一壳体区段12的重量的装置。例如,保持器件82、8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套环、环、套筒、支架、紧固件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结构,其可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联接到引导部件60以为第一壳体区段12提供竖直支撑。现在参考图4,示出图1-3所示的壳体组件10的后视图,特别地示出在提升位置中的第一壳体区段12。如图所示,在本主题的若干实施例中,公开的系统3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38、40、42、44,其构造成在第一壳体区段12已经提升到预定位置之后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一个或多个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38、40、42、44可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任何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以便当维护操作正在壳体组件10的内部执行时、当支撑组件34从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移除时和/或当公开的系统的任何其它特征(例如,移动梁46 (图5))安装和/或移除时为第一壳体区段12提供额外竖直支撑。一般而言,支撑部件38、40、42、44可包括任何适当结构部件(例如,I-梁或其它适当支撑梁)并且可以以容许支撑部件38、40、42、44如本文中所述地运行的任何适当方式配置。例如,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成对的后部竖直支撑件38可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的后部竖直凸缘26与邻近后部壳体区段18的一部分之间,并且前部竖直支撑件40可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的前部竖直凸缘24(图I)与邻近前部壳体区段16的一部分之间。额外地,一个或多个交叉支撑部件42可安装在后部竖直支撑件38之间,并且一个或多个侧支撑部件44可安装在前部竖直支撑件40与邻近前部壳体区段16之间。当然,应当理解,在可选实施例中,公开的系统30可包括任何其它适当数目的支撑部件38、40、42、44,其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任何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具有任何其它适当配置。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额外支撑部件(未示出)可安装在前部与后部竖直支撑件40、38之间。现在参考图5,根据本主题的方面示出本公开系统30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特别示出可用于在轴向方向(通过箭头92指示)上移动第一壳体 区段12的移动梁46。一般而言,移动梁46可构造成在一个或多个竖直梁支撑件94、96之间轴向延伸,以便限定用于第一壳体区段12的轴向移动路径。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和第二竖直梁支撑件94、96可配置在邻近壳体区段16、18上和/或附连到邻近壳体区段16、18以为移动梁46提供竖直支撑。类似地,对应组的竖直支撑件94、96还可配置在壳体组件10的对立侧上以为额外移动梁46提供竖直支撑。应当理解,在若干实施例中,所示移动梁46可构造成在上文参考图4所述的支撑部件38、40、42、44已经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任何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之后安置。例如,在本主题的特别实施例中,用于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和安置移动梁46的适当步骤可包括将升高器件48安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上;将支撑组件34安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区段12、14上;将第一壳体区段12提升到预定位置;将支撑部件38、40、42、44安置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任何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移除支撑组件34并且安置移动梁46。一旦安置移动梁46,那么可然后移除支撑部件38、40、42、44以允许第一壳体区段12降低到移动梁46上。升高器件48可然后从第一壳体区段12拆开以容许第一壳体区段12沿移动梁46的长度轴向平移。额外地,在若干实施例中,应当理解,适当平移器件或机构98可布置在限定于第一壳体区段12与移动梁46之间的交界处,以便于沿移动梁46的长度平移第一壳体区段1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直线轴承(linear bearing)可布置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移动梁46之间的交界处。可选地,一个或多个滚子可布置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移动梁46之间以允许壳体区段12越过移动梁46轴向移动。现在参考图6,示出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方法100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方法100可大体包括将套筒部件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02 ;将引导部件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04 ;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在提升方向上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06 ;并且当套筒部件在提升方向上移动时将保持器件联接到引导部件108。应当理解,虽然本公开方法100的各种方法元件102、104、106、108在图6中以特别次序示出,但是元件102、104、106、108可大体以与在本文中提供的本公开一致的任何序列和/或次序执行。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100可包括当套筒部件62在提升方向上时移动时,调节保持器件82、84在引导部件60上的位置。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方法100可包括当套筒部件62在提升方向上移动时,将保持器件82、84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在引导部件60中限定的多个开口 86、88中的一个内。在这种实施例中,方法100还可包括当套筒部件62在提升方向上移动时,使保持器件82、84运动到布置成邻近于套筒部件62的底端90的多个开口 86、88中的一个。在又一实施例中,方法100可包括将至少一个支撑部件38、40、42、44安装在第一壳体区段12与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方法100可包括安置移动梁46,用于在轴向方向上平移第一壳体区段12。本书面描述利用实例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 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器件或系统并实施任何合并的方法。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实例。如果其它实例包括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并无不同的结构元件或者如果其它实例包括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并无实质差别的等效结构元件,则这些其它实例预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引导部件(60),其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以便在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的提升方向(36)上大体纵长延伸; 套筒部件(62),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件¢0)上,所述套筒部件¢2)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使得当提升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时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和 保持器件(82),其构造成沿所述引导部件(60)的长度¢4)在不同位置处联接到所述引导部件(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开口(86,88)限定在所述引导部件(60)中,所述保持器件(82)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86)中的一个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86,88)沿所述引导部件(60)的所述长度(64)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86)包括第一组开口(86)和第二组开口(88),所述第一组开口(86)限定在所述引导部件¢0)中以便从所述第二组开口 (86)周向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件(82)包括至少一个剪切销(8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引导部件(60)延伸的引导凸缘(74)和附连到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的安装板(76),所述引导凸缘(74)构造成附连到所述安装板(7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6)附连到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的水平凸缘(22)。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套筒部件(62)延伸的套筒凸缘¢8)和附连到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的安装板(70),所述套筒凸缘¢8)构造成附连到所述安装板(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0)附连到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的水平凸缘(20)。
10.一种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引导部件(60),其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以便在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的提升方向(36)上大体纵长延伸;和 套筒部件(62),其构造成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 其中,所述套筒部件¢2)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件¢0)上,使得当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提升时所述套筒部件¢2)沿所述引导部件¢0)的长度(64)移动。
11.一种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套筒部件¢2)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将引导部件¢0)联接到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所述套筒部件¢2)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件(60)上; 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区段(14)在提升方向(36)上提升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并且 当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时,将保持器件(82)联接到所述引导部件(60) 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时调节所述保持器件(82)在所述引导部件¢0)上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60)限定多个开口(86,.88),其中,当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时将所述保持器件(82)联接到所述引导部件¢0)包括,当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时将所述保持器件(8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多个开口(86,88)中的一个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套筒部件¢2)在所述提升方向(36)上移动时,使所述保持器件(82)运动到布置成邻近于所述套筒部件¢2)的底端(92)的所述多个开口(86,88)中的另一开口(86,88)。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至少一个支撑部件(38,40,.42,44)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区段(12)与邻近壳体区段(14,16,18)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升壳体区段的系统和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相对于第二壳体区段(14)提升第一壳体区段(12)的系统。系统可大体包括引导部件(60),其构造成联接到第二壳体区段(14)以便在第一壳体区段(12)的提升方向(36)上大体纵长延伸;和套筒部件(62),其构造成联接到第一壳体区段(12)。套筒部件(62)可以可移动地布置在引导部件(60)上,使得当第一壳体区段(12)在提升方向(36)上提升时套筒部件(62)沿引导部件(60)的长度(64)移动。
文档编号B66C1/10GK102765654SQ2012101460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C·V·斯帕诺斯, J·B·霍尔姆斯, J·W·赫波尔德, R·S·科恩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