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7

专利名称:光盘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录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光盘马达和光拾取器进行录放的光盘当放装置,所说的光盘马达对于收存在盒中的光盘即所谓小光盘和未收存在盒中的光盘即所谓紧凑光盘是通用的。
可改写的光盘即所谓小光盘(下文记为MD)已公知。MD专用录放装置已商品化。紧凑光盘(下文记为CD)作为重放专用光盘也已公知,CD专用的重放装置或者MD以外的光盘例如视频光盘等与CD兼容的重放装置同样已经公知。
CD和MD在下述这些方面是相同的,即用光敏元件接收从光拾取器照射在记录光道上的激光光点的反射光,重放作为光敏元件输出的记录。
但是,CD和MD之间也有下述这样的不同点。即,MD是光盘收存在盒中,通过位于盒上的孔和光闸旋转驱动盒内的光盘进行录放,而CD未收存在盒中。
MD是通过安装在转盘上的磁铁吸引已安装在光盘主体上的金属板,使光盘保持在转盘上,而在CD上无须安装金属板,从上下挟住光盘使其保持在转盘上。
CD和MD其定位孔都设置在各自的中心部,CD的孔比MD的孔大,CD的孔上下贯通,而MD的孔其上侧被用以吸引的金属板封闭。
像这样,对于CD和MD来说虽然借助激光光点的反射光进行重放这一点是相同的,但光盘的形状、保持部的结构等不同,由于用传统的光盘录放装置的光盘保持驱动机构不能保持MD、CD两种光盘并使之旋转驱动,所以不能实现用通用的光盘马达旋转驱动、借助通用的光拾取器进行重放的兼容重放装置。
鉴于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CD或MD装在通用的转盘上,能用通用的光拾取器进行录或放的光盘录放装置。
光盘录放装置其光盘马达固定在机架底盘上,光拾取器被自由移动地支承,盖部件能在光盘可录放状态的闭合位置和可换光盘状态的敞开位置之间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机架底盘上,本发明的光盘录放装置是在这样的光盘录放装置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即,转盘安装在上述光盘马达的旋转轴上,转盘上有用以吸附光盘或夹持器的磁铁,将用以使未设置吸附在上述转盘上的被吸附部件的第一光盘挟持在上述转盘间的夹持器,和用以保持设置有被吸附部件的收存在盒中的第二光盘的第一与第二盒保持部件都设置在上述盖部件上,同时,上述夹持器能在将上述第一光盘挟持在上述转盘间的位置和当上述第二光盘重放时不与其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上述第一与第二盒保持部件能在使上述第二光盘保持在重放位置时的位置和当上述第一光盘重放时不与其接触的位置之间转动。
其次,光盘录放装置,其光盘马达支承在规定位置,而且可移动自如地支承光拾取器的机架底盘和盖部件沿前后方向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框架上,机架底盘和盖部件中至少一个能沿垂直方向移动,盖部件覆盖在处于光盘可录放状态的机架底盘的规定位置的位置和从机架底盘离开的位置之间,相对机架底盘能相对移动地配置,本发明的光盘录放装置是在这样的光盘录放装置中采用了下述结构,即,转盘安装在上述光盘马达的转轴上,转盘上有用以吸附光盘或夹持器的磁铁,将用以使未设置吸附在上述转盘上的被吸附部件的第一光盘挟持在上述转盘间的夹持器、和用以保持设置有被吸附部件的收存在盒中的第二光盘的第一与第二盒保持部件都设置在上述盖部件上,同时,上述夹持器能在将上述第一光盘挟持在上述转盘间的位置和当上述第二光盘重放时不与其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上述第一与第二盒保持部件能在使上述第二光盘保持在重放位置时的位置和当上述第一光盘重放时不与其接触的位置之间转动。
在上述各光盘录放装置中,它们是这样构成的,即其上有凸轮槽的凸轮板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盖部件上,设置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盒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凸轮嵌合部嵌合在上述凸轮槽中,第一和第二盒保持部件通过上述凸轮板部件的转动而转动。
在上述各光盘录放装置中还可以是这样构成的,即支承上述夹持器的夹持器移动滑杆可滑动自如地支承在上述盖部件上,夹持器移动滑杆用上述第一或第二盒保持部件或上述凸轮板部件中的任何一个驱动。
按照本发明的光盘录放装置,装在盖部件上的第一和第二盒保持部件是在向盖部件中心方向转动,能用这些部件挟持第二光盘(MD),在此状态,盖部件处于覆盖机架底盘的规定位置的位置时,转盘的磁铁吸附MD,MD用转盘旋转驱动。
设置在盖部件上的夹持器当盖部件处于覆盖机架底盘规定位置的位置时,吸附在转盘上将第一光盘(CD)挟持在转盘之间,CD用转盘旋转驱动。
CD和MD就这样保持在通用的转盘上,当转盘保持MD时,可动环位于下方来决定MD的上下位置。而当转盘保持CD时,可动环位于上方由夹持器决定CD的上下位置。这样就能使MD的记录面和CD的记录面保持在相同高度,从而能用通用的光拾取器进行录放。
由于夹持器能移动,因而在MD重放时夹持器能退避到不与MD接触的位置上。
同样,由于第一和第二盒保持部件成为可转动的,所以在CD重放时第一和第二盒保持部件能退避到不与CD接触的位置上。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录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同一个光盘录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3(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盖部件在关闭状态的侧视图,图3(b)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盖部件在敞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透视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5(a)是表示在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盖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5(b)是表示在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盖部件处于敞开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在相同光盘录放装置装有CD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上了CD,敞开盖部件的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上了CD关闭盖部件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相同光盘录放装置从可装MD状态向可装CD状态过渡途中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可装MD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可装MD状态盖部件关闭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10(b)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可装MD状态盖部件敞开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置MD中间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置MD状态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俯视图。
图13(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置MD状态盖部件敞开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13(b)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装置MD状态盖部件关闭时透视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
图14(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夹持器移动滑杆保持夹持器状态的俯视图,图14(b)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夹持器移动滑杆保持夹持器状态的侧视图,图14(c)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夹持器的剖视图,图14(d)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转盘的剖视图。
图15(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重放时的CD的俯视图,图15(b)是表示该CD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相同CD的剖视图的中央部分放大图。
17(a)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重放时的MD的俯视图,图17(b)是相同MD的内面图,图17(c)是相同MD的侧视图,图17(d)是相同M D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相同MD的剖视图的中央部分放大图。
图19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CD保持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MD保持状态的剖视图。
图21是透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盘录放装置的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其它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另一其它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另一其他状态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另一其它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的另一其它状态的侧视图。
下面将按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录放装置。图1至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录放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中所示的1是兼做外壳的机架底盘。直立设置在机架底盘上的轴1a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盖部件6。盖部件6如图3(a)所示的覆盖机架底盘1的关闭状态和图3(b)所示的敞开状态之间转动。
图4至图7是表示相同光盘录放装置在可装置CD状态时透视外壳等部件。图中所示的2是光盘马达,其固定在机架底盘上。下文将详细说明的转盘3安装在光盘马达的旋转轴上。
光拾取器4可自由滑动地支承在固定于机架底盘1上的轴5、5上,光拾取器4借助图中未示出的进给机构向载持在转盘3上的光盘的半径方向送进。使MD的盒定位的定位销1b、1b……设置在机架底盘1上面。
与MD的盒配合并保持它的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盖部件6上。也就是说,第一盒保持部件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直立设置在盖部件6上的轴6a上,第二盒保持部件8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直立设置在盖部件6上的轴6b上。
用以与MD的盒配合的嵌合部7a设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上,同样的嵌合部8a设置在第二盒保持部件8上。
圆盘形的凸轮板部件9配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与盖部件6之间,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直立设置在盖部件6上的轴6c上。凸轮槽9a和9b设置在凸轮部件9上,设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上的突起7b与凸轮槽9a配合,设置在第二盒保持部件8上的突起8b与凸轮槽9b配合。
支承部件10配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的下侧,被固定在设置于盖部件6上的突起6d、6d……上。直立设置在夹持器移动滑杆11上的轴11a、11a……与位于支承部件10上的长孔10a、10a配合,夹持器移动滑杆11能沿长孔10a、10a移动那样地支承在支承部件10上。
直立设置在夹持器移动滑杆11上的轴11b与位于第二盒保持部件8上的长孔8c配合,夹持器移动滑杆11与第二盒保持部件8的转动连动进行移动。夹持器移动滑杆11支承将在下文详细说明的夹持器12。
如图5(a)所示,在关闭盖部件6时,夹持器12被吸附在转盘3的位置和第一盒保持部件7与第二盒保持部件8保持MD时,夹持器12不与MD的盒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来设定夹持器移动滑杆11的移动范围。
用手动使凸轮板部件9转动的突起9c设置在凸轮板部件9上,如图1和图2所示,该突起9c贯通插入位于盖部件6上的长孔6e并突出到外部。可弹性变形的锁挡6f和6g设置在长孔6e的两端部,这些锁挡直到规定值以上的力加到突起9c上之前都保持在长孔6e端部的位置(CD或MD的位置)。
如图4所示,限制MD的盒插入位置的锁挡7c和8d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上。用以打开MD盒门的爪7d和用以保持在打开门的位置的凸部7e设置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的嵌合部7a上。
如图14所示是转盘3、夹持器12和夹持器移动滑杆11的细节。图14(d)中所示的2a是光盘马达2的旋转轴。旋转轴2a压入下侧固定部件3a的孔中,使下侧固定部件3a与旋转轴2a成为一体。
压缩螺旋弹簧3b配置在下侧固定部件3a的周围,在其上可动部件3c与下侧固定部件3a宽松地配合。在此状态下,上侧固定部件3d用螺钉3e紧固在下侧固定部件3a上。可动部件3c要能在与上侧固定部件3d的外周部下部3f表面接触的位置和与下侧固定部件3a的压接面3g的接触位置之间自由移动,通常如图14(d)所示,借助压缩螺旋弹簧3b的弹力压接在上侧固定部件3d外周部下部表面上。
可动部件3c的上表面3h和下表面3i形成在对光盘马达的旋转轴2a垂直的面上。环形的磁铁3j埋入上侧固定部件3d的上部,定位用的孔3k设置在中央。上部的锥形面3m和下部的圆筒面3n形成在孔3k中。而且上侧固定部件3d的周边上部形成锥形面3p。上表面3q形成在对光盘马达旋转轴2a垂直的面上。
图14(c)所示的夹持器12由夹持器主体12a、用螺钉12b拧紧在其上的吸附部12c、和用螺钉12d拧紧在夹持器主体12a上的光盘定位部件12e构成,夹持器主体12a保持在前述已说明的夹持器移动滑杆11上。
吸附部12c的下表面12f要能与转盘3的上侧固定部件3d的上表面3q紧密接触,凸部12g设置在其中央部分。凸部12g形成底部的圆筒形部分12h和前端的锥形部分12i,圆筒形部分12h通过与转盘3上侧固定部件3d的孔的圆筒面3n非常小的间隙来嵌合定位。
吸引转盘3的可动部件3c的环形磁铁12j通过光盘定位部件12e埋入夹持器主体12a下面,在其外侧附设有用以与CD压接传递旋转力的摩擦部件12K。与CD的孔嵌合的嵌合部12m和将CD引导进嵌合部12m的锥形引导部12n形成在光盘定位部件12e上。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是夹持器移动滑杆11保持夹持器12的状态。夹持器移动滑杆11是从半圆弧形部分延伸出直线形部分的形状,使该半圆弧形部分与在夹持器12周围形成的槽配合。将阻止部件11C用螺钉11d、11d……紧固在夹持器移动滑杆11上。在此状态下,夹持器12与夹持器移动滑杆11宽松配合,借助夹持器移动滑杆11移动,然后借助转盘3像上述那样精确地定位。
图15和图16示出用上述转盘和夹持器保持的紧凑型光盘(CD)。用以定位的中心孔20a设置在CD20的中心部分。图17和图18示出用上述转盘保持的MD。MD21a收存在盒21中。
用以使MD21a保持在转盘上的孔21e、用以通过来自光拾取器的激光束的闸门21f和用以将磁头压接到MD21a上的闸门都设置在盒21上。
半径方向定位用的中心孔21c和高度方向定位用的凸缘部21d设置在MD21a的中心部。金属板21b堵在中心孔21c上侧那样埋置。
下面参照图19说明用转盘和夹持器载持CD的情况。夹持器主体12a用夹持器移动滑杆11保持在转盘的正上方。
在此状态下,CD20使其中心孔20a与可动部件3C大体同心地放置在可动部件3C的上表面3h上。这时由于压缩螺旋弹簧3b的弹力比可动部件3C和CD20的重力大,所以可动部件3C就这样被压接在上侧固定部件3d上。
随后,关闭盖部件,夹持器主体12a降落到转盘上。然后吸附部12c吸附到磁铁3j上,凸部12g与孔3K嵌合,夹持器1 2定位成与光盘马达旋转轴2a同轴。由于凸部12g的圆筒形部分12h与孔3K的圆筒面3n嵌合,限制了夹持器的倾斜。
载置在可动部件3C上表面3h上的CD20用夹持器压低,可动部件3C借助压缩螺旋弹簧3b压靠向上方,还由于被磁铁12j吸引将CD20推向上方,CD20被引导到光盘定位部件12e的引导部12n,其中心孔20a与嵌合部12m嵌合,进而压接在夹持器的摩擦部件12K上。
这样以来,CD20与光盘马达旋转轴2a的中心轴同轴而且被垂直定位,同时光盘马达的旋转力通过上侧固定部件3d的上表面3q与吸附部12c的下表面12f的摩擦力和摩擦部件12k与CD20的压接面的摩擦力传送到CD20。
下面参照图20对MD保持在上述转盘上的情况进行说明。这时夹持器借助夹持器移动滑杆11保持在不与载置在转盘上的MD接触的位置。
收存有MD21a的盒21将像在以后说明的那样保持在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上,关闭盖部件6后,MD21a如图20所示降落到上侧固定部件3d上。
这时MD21a的金属板21b被吸附在磁铁3j上。MD21a的中心孔21C被引导到上侧固定部件3d的锥面3P上,与其周边的圆筒部嵌合。这就使MD21a定位成与光盘马达旋转轴2a同轴。
MD21a的凸缘部21d将可动部件3C逆着压缩螺旋弹簧3b的弹力压低到下限,下侧固定部件3a的压接面3g与可动部件3C的下表面3i,和可动部件3C的上表面3h与MD21a的凸缘部21d成为压接状态,MD21a高度方向的位置被决定,同时MD21a的面被定位成与光盘马达旋转轴2a的中心轴垂直。
像这样,MD被保持,光盘马达的旋转力通过下侧固定部件3a的压接面3g与可动部件3c的下表面3i的摩擦力和可动部件3C的上表面3h与MD的凸缘部21d的摩擦力传送到MD21a。
CD和MD分别保持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状态,由于在图19状态的摩擦部件12K下表面的高度与在图20状态的可动部件3C的上表面3h的高度差等于与CD的摩擦部件12K相接的面与记录面的高度差和MD的凸缘面与记录面的高度差之和,在CD和MD被保持状态双方记录面的高度变成相同,无须改变光拾取器的高度就能重放两种光盘。
如图6和图7(b)所示是CD20保持在重放状态时的情况。在此状态能重放CD,要重放MD时在打开盖部件6的状态取出CD,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推突起9C使凸轮板部件9旋转。图8所示是使凸轮板部件9转动的中间情况,图9和图10所示是使凸轮板部件9转动到重放MD的位置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借助凸轮板部件9转动以使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互相靠近,使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各自的嵌合部7a和8b处于挟持MD盒的位置。图11示出将MD盒21插入使其在与嵌合部7a和8b配合的中间状态,图12示出MD盒21被插入到与夹持器接触的状态。这时夹持器12移动到不与盒21接触的位置。
图13(a)所示是第一盒保持部件7和第二盒保持部件8保持盒21的盖部件6处于打开的状态。如图13(b)所示,从这种状态关闭盖部件6后,如先前说明的那样,转盘保持MD,MD就能重放了。重放结束后,为了取出MD,撇开其它部件只要取出盒21就可以了。如进一步再将凸轮板部件9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就又成为可重放CD的状态了。
如图21至图26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的盖部件6和机架底盘1上设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MD和CD保持装置和光拾取器。在此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承盖部件6和机架底盘的侧板13。虽然图中只绘出一个侧板13,但侧板13在盖部件6和机架底盘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
直立设置在盖部件驱动滑动14上的轴18、18与侧板13的长孔13a配合,盖部件驱动滑动14前后方向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侧板13上,用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驱动其沿前后方向移动。
直立设置在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上的轴17、17与侧板13的长孔13b配合,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前后方向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侧板13上,借助图中未绘出的驱动装置驱动其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侧板13上设置L形长孔13C、13C。直立设置在盖部件6上的轴16、16与长孔13C、13C配合,使盖部件6能沿长孔13C、13C移动。由轴16、16也与设置在盖部件驱动滑块14上的斜长孔14a配合,盖部件6通过盖部件驱动滑块移动而被驱动。
直立设置在机架底盘1上的轴19、19与侧板13上的长孔13d配合,机架底盘1前后方向可自由移动地支承在侧板13上。轴19、19被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阻止,机架底盘1通过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移动而被驱动。
下面说明此实施例的作用。重放MD时,盖部件驱动滑块14从图21所示的初期状态向前方向驱动。盖部件6上升到图22所示的位置后,被向前方向移送直到图23所示的位置。借助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盖部件6移动到该位置后,盖部件驱动滑块14停止。在此状态下如果突起9C是在第一实施例所示的CD的位置,就向MD的位置转动。
然后,如图23所示,插入MD盒21使其与嵌合部7a和8b(图中未示出)嵌合。用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盒21已插入后,盖部件驱动滑块14向后方向移动,使盖部件6移动到图21所示的位置。
用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盖部件6移动到图21所示的位置后,盖部件驱动滑块停止。在此状态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MD保持在转盘上,进行MD重放。重放后,进行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使其恢复到图21所示的初期状态。
重放CD时,盖部件驱动滑块14向前方向驱动,用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盖部件6已移动到图25所示的位置后,盖部件驱动滑块14停止。
然后,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向前方向移动,用图中未出的开关检测出机架底盘1已移动到图26所示的位置后,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停止。如图26所示,在此状态下CD盘20载置在转盘3上。
用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已载置CD盘后,机架底盘驱动滑动15向后面方向移动,用图中未示出的开关检测出机架底盘1已移动到图25所示的位置后,机架底盘驱动滑块15停止。然后盖部件驱动滑块14从图25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24所示的位置。
在此状态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CD保持在转盘和夹持器上进行CD的重放。重放后进行与上述相反的操作使其恢复到图24所示的初期状态。
按照本发明所述,使用通用的光盘马达、转盘和光拾取器重放CD和MD能实现节省空间的可转换的光盘录放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放装置,用以录放第一光盘和收存在盒中的第二光盘,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光盘共用的转盘和拾取器、和用以在装置位置和重放位置之间搬送上述第二光盘的保持部件;所说的保持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在对装置主体安装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能向离开上述转盘的方向相对移动,在重放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向靠近上述转盘的方向能相对移动,同时在重放第一光盘时能在与上述第二光盘的平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2.一种光盘录放装置,用以录放第一光盘和收存在盒中的第二光盘,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光盘共用的转盘和拾取器;在装置位置和重放位置之间搬送上述第二光盘,同时在重放上述第一光盘时设有能在与上述第二光盘的平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的保持部件;在当重放上述第一光盘时与上述转盘接触,当重放上述第二光盘时不与上述转盘接触的位置上设有能移动的夹持器;所述的保持部件和夹持器设置有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相对装置本体安装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能向离开上述转盘的方向相对移动,在重放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能向靠近上述转盘的方向相对移动。
3.一种光盘录放装置,用以录放第一光盘和收存在盒中的第二光盘,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光盘共用的转盘和拾取器;在装置位置和重放位置之间搬送上述第二光盘,同时在重放上述第二光盘时设有能在与上述第二光盘的平面平行的方向移动的保持部件;在当重放上述第一光盘时与上述转盘接触,当重放上述第二光盘时不与上述转盘接触的位置上设有能移动的夹持器;使上述保持部件和夹持器各自的移动动作连动的连动装置;所说的移动部件和夹持器设置有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在对装置主体安装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能向离开上述转盘的方向相对移动,在重放第一光盘或第二光盘时能向靠近上述转盘的方向移动。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说的光盘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用轴支承以便能相对于上述转盘和拾取器转动。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说的光盘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设置在装置主体内,同时能在垂直方向相对上述转盘和拾取器相对移动。
6.一种光盘录放装置,用以录放第一光盘和收存在大体四边形的盒中的第二光盘,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光盘共用的转盘及拾取器,和用以在装置位置和重放位置之间搬送上述第二光盘的保持部件;所述的保持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即其以与筐体侧面倾斜的角度保持上述第二光盘的盒。
7.一种光盘录放装置,用以录放第一光盘和收存在大体四边形的盒中的第二光盘,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光盘共用的转盘和拾取器,以及用以在装置位置和重放位置之间搬送上述第二光盘的保持部件;所说的保持部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以与筐体侧面倾斜的角度保持上述第二光盘的盒,同时在重放上述第一光盘时可能在与上述第二光盘平面平行的方向移动。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说的光盘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拾取器是这样构成的,即其相对筐体侧面倾斜的角度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光盘录放装置,其第一、第二盒保护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盖部件上,在将MD保持在转盘上的位置和不与保持在转盘及夹持器上的CD接触的位置之间转动。夹持器在将CD夹持在转盘上的位置和不与保持在转盘上的MD接触的位置之间移动,移动自如地支承在机架底盘上的光拾取器能重放CD和MD两种光盘。本发明实现了CD和MD可转换重放装置。
文档编号G11B17/028GK1118497SQ9510865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8日
发明者平贺孝喜 申请人:株式会社建伍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