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追肥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4  13

专利名称:膜下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追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膜下追肥器。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采用地膜覆盖的作物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地膜覆盖栽培,对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追施肥料十分困难,不能采用常规方法。若采用撒施方法追肥,肥料撒在膜上,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若开沟条施或穴施则对地膜造成严重损伤,而且需要多人共同操作。因此,目前地膜覆盖栽培,多通过加大基肥用量来取代追肥,这样农作物在前期过于旺长,在后期由于缺肥,而影响产量,降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地膜损伤小,能满足覆膜栽培的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的膜下追肥器,以改变覆膜栽培不能追肥的现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膜下追肥器由内有中心孔的带手柄端盖、体管和锥体出肥嘴组成,依次为内外丝连接;体管中部设一进肥口;体管内有一连杆,连杆的上部设有弹簧,连杆上端穿过带手柄端盖中心孔,在连杆顶端设一横向拉杆,连杆下端设一塞阀,塞阀的大小、位置与锥体出肥嘴内腔相应。
在体管与锥体出肥嘴、带手柄端盖之间以及连杆与带手柄端盖中心孔之间均设置密封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体管下端设置了锥体出肥嘴,与地膜接触面积小,追肥时对地膜损伤小,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追肥时一人操作即可,能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对营养成份的需求,及时实施追肥。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膜下追肥器,由内有中心孔的带手柄端盖1、体管2和锥体出肥嘴3组成,依次为内外丝连接;体管2中部设一进肥口4,体管2内有一连杆5,连杆5的上部设有弹簧7,连杆5上端穿过带手柄端盖1的中心孔,在连杆5的顶部设一横向拉杆6,连杆5下端设一塞阀8,塞阀8的大小、位置与锥体出肥嘴3内腔相应。
为防止使用过程泄漏,在体管2与锥体出肥嘴3、带手柄端盖1之间,以及连杆5与带手柄端盖1中心孔之间均设置了密封圈9、10、11。
追肥时,将液体肥料装入贮液背桶,如果为固体肥料先溶化后再装入贮液背桶,贮液背桶底部的出口与本实用新型膜下追肥器进肥口4之间用导管连通,手持追肥器手柄,将出肥嘴3插入膜下土壤,通过拉杆6拉动连杆5、塞阀8上移,出肥口开启,液肥流入土壤;松开拉杆6、连杆5、塞阀8在弹簧7的作用下下移将出肥嘴3关闭,液肥停止流出,即完成一点施肥。追肥后,地膜损伤很轻,仅留一小洞,仍可维持其原有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膜下追肥器,其特征是它由内有中心孔的带手柄端盖(1)、体管(2)和锥体出肥嘴(3)组成,依次为内外丝连接;体管(2)中部设一进肥口(4);体管(2)内有一连杆(5),连杆(5)的上部设有弹簧(7),连杆(5)的上端穿过带手柄端盖(1)的中心孔,在连杆(5)的顶部设一横向拉杆(6),连杆(5)下端设一塞阀(8),塞阀(8)的大小、位置与锥体出肥嘴(3)的内腔相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下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体管(2)与锥体出肥嘴(3)、带手柄端盖(1)之间,以及连杆(5)与带手柄端盖(1)中心孔之间均设置了密封圈(9、10、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内有中心孔的带手柄端盖、体管和锥体出肥嘴组成的膜下追肥器。体管中部设一进肥口;体管内有一连杆,其上部设有弹簧,连杆上端穿过带手柄端盖的中心孔,在连杆顶端设一横向拉杆,连杆下端设一塞阀,塞阀的大小、位置与锥体出肥嘴相应。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追肥时对地膜损伤小,能满足覆膜栽培的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
文档编号A01C15/02GK2448064SQ00257549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丁原书 申请人:丁原书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