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6-23  231

专利名称: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对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相关的幽门螺杆菌(HeliccAacter pylori)进行除菌、排菌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也称为幽门菌)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菌),其具有数根末端鞭毛。由于其通过使该鞭毛旋转而进行移动,因此被命名为螺旋菌(旋转的细菌)。另外,其特征还在于能够在人的胃这样的强酸性环境下生存,并如其名称所表示的,主要感染胃的幽门部(pylorus)。其对人的感染为经口感染,对于日本人,以前推测通过井水的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因此,尽管在上水道设施发达的时代成长的年轻人中感染率很低,但是被指出在超过 50岁这样的中年、高龄人群中为超过70%这样的高感染率。Warren和Marshall从胃炎患者中首次分离、检出幽门菌是在1982年,之后, Marshall于1984年对自己进行感染实验的结果证明幽门菌与急性胃炎的发病直接相关。 此后,幽门菌被确定地认为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的发病相关。目前,从预防这些疾病的角度出发,建议幽门菌感染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进行除菌。对于治疗,使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化学疗法是比较有效的,但约2成是耐药菌引起的难治疗者。耐药菌的比例恐怕在未来还会急速增加。此外,给予这些以往的抗生素等的治疗中,常常存在长期给予时的安全性或复发时的问题,因此希望开发出有效且安全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治疗、预防或改善有用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本发明人等发现唇形科植物的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增殖,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涉及下述技术方案1. 一种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含有唇形(Lamiaceae)科植物的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唇形科植物为香薷(Elsholtzia ciliata)、青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iridis)。3.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唇形科植物为野拔子 (Elsholtzia regulosa)04.根据上述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所述提取物含有通过5,000分子量的截止过滤器(CUtofffilter)而得到的级分。
5.根据上述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用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的治疗、预防或改善。6. 一种幽门螺杆菌的除菌方法,其包含将上述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用于饮食。6. 一种用于幽门螺杆菌的除菌的食品添加用组合物,其含有唇形科植物的提取物。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优异的增殖抑制作用、除菌/排菌作用并且安全性高。另外,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此外, 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能够在短期内获得除菌效果。因此,其对于幽门螺杆菌的除菌、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的治疗、预防或改善都是非常有用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是指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增殖的组合物。这样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能够从胃内除去幽门螺杆菌。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能够用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更具体而言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的治疗、预防或改善。本发明中,关于唇形科(Lamiaceae)植物,只要是属于唇形科(Lamiaceae)的植物,则可以使用任意植物,但优选为属于香薷属(Elsholtzia)的植物,更优选为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青紫苏(Perillafrutescens viridis)或里予㈱子(Elsholtzia regulosa) 0香薷被用作中草药。青紫苏也被广泛地供于食用。野拔子在中国被常用作茶。 因此,它们的提取液的安全性高、可长期持续使用。香薷、青紫苏等唇形科植物的干燥物有市售品,可将其用于本发明中。野拔子例如可以使用自然生长于中国云南省的野拔子。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唇形科植物可以是采集后的新鲜的状态或经干燥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作为部位,可列举出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花穗、果实、果皮、种子、叶、叶柄、枝、根等。优选为花穗。提取可以通过采用惯用的提取方法例如利用提取溶剂从植物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来进行。也可以将植物原料粉碎后进行提取。作为粉碎方法,可以使用常用的方法,例如使用研钵、喷雾器、锤碎机、捣磨机、球磨机等。作为提取溶剂,可列举出例如水;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辛醇或2-甲基-4-苯基丁醇等的醇类;如丙酮、甲基异丁酮、苯乙酮或二苯甲酮等的酮类;如乙酸乙酯、 醋酸丁酯、苯甲酸甲酯或苯甲酸叔丁酯等的酯类;如己烷、庚烷、辛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环己烷或十氢化萘等的烃类;如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等的缓冲溶液;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可列举出水、甲醇、乙醇、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Q或它们的混合物。另外,水与亲水性溶剂的混合溶剂也可以用作所述提取溶剂。水与亲水性溶剂的比例可以从宽范围中适当选择,例如水亲水性溶剂=95 5 5 95、优选为50 50 10 90。例如可以使用50%乙醇水溶液。提取使用例如相对于植物体1重量份为0. 1重量份 100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 100重量份的溶剂来进行。提取温度没有特殊限制,例如优选0°C 100°C、更优选 20°C 90°C。提取时间没有特殊限制,优选例如1分钟 1周、更优选30分钟 1天。
作为提取中使用的设备,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出被设计为用于高效提取的的容器、搅拌机、回流冷却器、索氏提取器、均浆器、振荡机、超声波发生装置等等。提取液可通过沉降分离、表面过滤、澄清过滤、离心过滤、离心沉降、压搾分离、压滤等各种固液分离方法来进行处理。可以使提取液通过将一定分子量截止的过滤器后使用。优选可以使用通过将 20,000分子量截止的过滤器的级分,更优选可以使用通过将5,000分子量截止的过滤器的级分。利用提取溶剂提取的提取液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稀释或浓缩后使用。或者,也可以通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粉末化。另外,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中,提取物的使用量只要是表现出对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的有效量即可,例如每次给药或每位成人每日,以提取物换算计为约 0.01 10. 0g、以干燥提取物换算计为约0. Img 5. Ogo通常,制剂中的提取物的浓度根据其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在片剂、咀嚼剂、颗粒、胶囊(例如硬胶囊)等固体形态的情况下,相对于总质量为0. 01 100重量%的范围、优选为10 100重量%。优选按照有效成分在胃内的最终浓度达到10 100μ g/ml的方式制备。作为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的形态,可列举出片剂、咀嚼剂、颗粒、胶囊 (例如硬胶囊)等固体食品和流食等各种形态,此外可列举出汤类、果汁类、茶饮料、乳饮料、发酵乳饮料、豆浆、可可饮料和果冻状饮料等液态饮料食品、布丁和酸奶等半固体食品、 面包类、乌冬面等面类、曲奇、巧克力、糖果和薄脆饼干等点心、鱼粉拌紫菜(^ >9力Ut )、黄油和果酱等涂抹类等的形态。另外,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还可制成保健用食品或医疗用食品,对形态没有特殊限定,除了片剂、咀嚼剂、颗粒、胶囊等之外,还优选制成点心类、汤、饮料和流食等能够连续摄入的形态。此外,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中还可以配合各种食品添加物,例如各种营养素、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分散剂和乳化剂等稳定剂、甜味剂、显味成分、调味料等。另外,在液态的情况下,可以一开始就制备成液态,也可以制备成粉末或糊状然后溶解到规定量的水性液体中。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可以用于添加到任意的食品原料,例如牛奶、橙子或柠檬等的果汁、酸奶等乳制品、面包、其他食品中。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因此,即使在被添加到上述食品中并被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活性。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由于能够除去胃肠内的幽门螺杆菌,因此可用于治疗、预防或改善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作为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肠内而引起的疾病。具体而言,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以及胃癌等(Helocobacter pylori感染^診断i治療Θ if 4 F 7 (改訂版)、日本螺杆菌学会(日本 'J 二 Μ夕一学会)、2003 年)。日本螺杆菌学会于2003年6月提出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为除菌治疗的适应症”。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提取物的制成作为唇形科植物,使用野拔子、香薷、青紫苏。野拔子(Elsholtziaregulosa)采于中国云南省大桃,使用其干燥的植物体(包括花穗)。香薷(Elsholtzia ciliata)使用细细切碎的干燥的花期的全草的市售品(百花園漢方薬局、寝屋川市)。青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iridis)为将市售的花穗和叶干燥后使用。提取如下进行相对于将干燥草体用研钵磨碎得到的干燥粉末lg,使用30ml的提取溶剂,在4°C下搅拌过夜。作为提取溶剂,使用PBS、50%乙醇、100%甲醇。将其在 4,OOOrpm下离心30分钟,收集其上清液。用50%乙醇或100%甲醇提取的样品使用如下得到的样品将使乙醇蒸发后得到的干燥粉末溶解到规定量的PBS中,然后将其用微孔膜过滤。PBS提取液直接或根据需要使用浓缩、过滤后的提取液。试验例1抗幽门螺杆菌活件的测定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测定通过使用了幽门菌培养琼脂糖培养基(# 7 j r ^ T Vi HELICO AGAR、栄研化学)的纸片法进行。将幽门螺杆菌整面涂布到该培养基上,然后在其上放置浸入了 60 μ 1的提取液的直径为8mm的厚的圆形滤纸(ADVANTEC),在10%二氧化碳气下进行培养。培养3 4天后观察在滤纸的周围形成的幽门螺杆菌增殖抑制带的大小。 放置氯霉素(CM、100yg/ml)作为阳性对照,放置溶剂PBS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野拔子提取物野拔子花穗的PBS提取液可见具有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根据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抑制区的大小进行判断,野拔子花穗提取液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为大约相对于氯霉素的 100 μ g/ml浓度的强度。氯霉素的抗菌活性在5 μ g/ml浓度下几乎观察不到。当将通过本方法测得的氯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假定为5 μ g/ml左右时,野拔子花穗提取液对幽门螺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相对于氯霉素为1/20、即为0. 25 μ g/ml0此外,野拔子花穗的50 %乙醇提取液比PBS提取液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强。另外, 将野拔子花穗的进行PBS提取后的残渣进一步用50 %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可见具有更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2)香薷提取物香薷全草的PBS提取液在为5倍浓缩液时确认具有明显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另外,香薷全草的50%乙醇提取液和100%甲醇提取液比PBS提取液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强。(3)青紫苏提取物青紫苏花穗的PBS提取液即使不浓缩也可见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该青紫苏花穗PBS提取液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超过了氯霉素的100 μ g/ml浓度的活性。另外,青紫苏花穗的50%乙醇提取液可见具有与PBS提取液同等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为了研究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物质的热稳定性,对将野拔子花穗的PBS提取液、香薷的50%乙醇提取液和青紫苏花穗的PBS提取液在100°C下进行加热(煮沸)处理 20分钟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按照与上述试验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结果在任一提取液中,加热处理得到的提取液维持与加热处理前的提取液大致同等程度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i式·丨3 ‘捕_丨、舊干麵性_馳好±/_·对提取液中所含的抗菌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了研究。使用野拔子的PBS提取液、香薷花穗的50%乙醇提取液、青紫苏的PBS提取液,使它们分别通过30,000,20, 000、 10,000、5,000分子量的截止过滤器,测得其抗菌活性。测定按照与上述试验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结果在任一提取液中,分子量为5,000以下的级分均可见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在青紫苏的PBS提取液中,分子量超过5,000的级分未见抗幽门螺杆菌活性。i式·丨4蒲循_丨、1■干·刮牛成使用从野拔子花穗用100%甲醇提取得到的提取液,尝试进行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首先,在将野拔子花穗的100%甲醇提取液浓缩后,使用分配色谱法,分别用己烷、乙酸乙酯、PBS进行提取。这些提取液中,可见强的抗菌活性的是己烷、乙酸乙酯级分。接着,将显示特别强的活性的乙酸乙酯级分进一步加入到硅胶管柱(silica gel cartridge column) 中。在用氯仿/甲醇溶液洗脱得到的级分Al AlO (Fr. Al-Fr. A10)中,Fr. A5和Fr. AlO (氯仿甲醇=4 1)可见抗菌活性。收集该2种级分,进一步用ODS管柱进行甲醇提取。将可见活性的级分Bl (Fr. Bi)用分取用HPLC柱纯化,对得到的级分Cl C99 (Fr. Cl-Fr. C99) 进行研究,结果Fr. C10-C12可见抗菌活性。根据它们的分离、纯化的结果,判断抗螺杆菌物质为容易用己烷或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提取的极性高的疏水性物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优异的增殖抑制作用、除菌/排菌作用,并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含有唇形科植物的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唇形科植物为香薷、青紫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唇形科植物为野拔子。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中,所述提取物含有通过5,000分子量的截止过滤器而得到的级分。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其用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的治疗、预防或改善。
6.一种幽门螺杆菌的除菌方法,其包含将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用于饮食。
7.一种用于幽门螺杆菌的除菌的食品添加用组合物,其含有唇形科植物的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的治疗、预防或改善有效的、含有唇形科植物、特别是香薷、青紫苏、野拔子的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本发明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除菌效果。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2215852SQ20098014331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佐藤良也, 山口喜久二, 岩崎公典, 当真弘 申请人:国立大学法人琉球大学, 日本蜂王浆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