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9

专利名称: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所述插座的结构为,沿着形成于主体上的插头插入孔具有多个触点,并且,该触点包括与插入到插头插入孔内的插头的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的尖端接点以及与该插头的中间的环形电极接触的中间接点。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与本发明类似的插座,有特许2633258号公报及特开2001-217053号公报公开的插座。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前者在多极插头插入插座主体(对应于本发明的主体)中时,插座主体内部的多个连接端子(对应于本发明的触点)中对应的连接端子与形成于多极插头上的多个连接插头接点(包含本发明的尖端电极和环形电极的概念)接触,达到导通的状态。此外,在现有技术的后者,通过在插座主体(对应于本发明的主体)的内部备有形成在板状连接构件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尖端电极的尖端接片(对应于本发明的顶端接点)以及环形接片,在将单极插头插入到插座主体内时,顶端接点在夹紧的形式下与单极插头的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并且,环形接片与单极插头的中间环形电极接触,分别达到导通状态。
这里,当注意到与插头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的顶端接点时,在现有技术的前者(特许2633258号公报)中,如公报中的附图所示,将连接端子的一个端部支承在插座主体上,将另一个端部用作与插头的接点,尺寸较长。这样支承连接端子,可以利用连接端子的材料的整个的弹性变形,即使在反复进行插头的插拔,也不会导致接触力的降低,能够获得保持基本上规定的强度的接触力的良好性能。但是,利用这种连接端子在相对于插座主体的支承部位发生松弛将晃动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够的接触力,会发生接触不良,在这一点上还有改进的余地。因此,如现有技术中的后者(特开2001-217053号公报)所述,考虑一对顶端接点在夹紧尖端电极的形式下接触,这样,通过具有用一对尖端接片夹紧尖端电极的结构,即使在支承部相对于插座主体发生松弛及晃动,也可以保持一对顶端接点夹紧尖端电极的状态,可以预期能够获得可靠地的接触状态。
在这种插座中,尽管从抑制整个插座的大型化的观点出发要求将形成小型尖端接片,但由于将该尖端接片配置在插座的端部位置处,所以难以制成利用长的跨度获得弹性加载力的结构,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改进的余地。特别是,如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后者那样利用构成小型的尖端接片,例如,在由插头作用很强的撬力的情况下,在尖端接片发生大的变形时,会陷入塑性变形状态,难以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合理地构成一种不会导致插座的大型化、即使长期使用也可以使之相对于插座顶端的尖端电极可靠地接触,表现出良好的导通状态的插座。
发明的概述根据本发明的插座的第一个特征的结构,在其结构为沿着形成于主体上的插头插入孔具有多个触点,并且,该触点包括与插入到插头插入孔内的插头的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的顶端接点以及与该插头的中间的环形电极接触的中间接点的插座中,通过导体的弯折成形成一体地形成在前述插头插入孔的内端部位处以与插头插入孔的轴心正交的姿势配置的连接部、从该连接部的两端的部位处向插头插入孔的开口侧延伸的中间部、以从各中间部的前述开口侧部位处伸出到插头插入孔侧的形式向插头插入孔的内端侧折回的折回部,构成接触单元,并且,在该接触单元的各个折回部的游离端侧形成前述顶端接点。
即,根据这种结构,在将插头插入主体的插头插入口中时,一对顶端接点以夹紧的形式与插头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这样,当顶端接点接触时,通过利用折回片的弹性变形区域和中间部的弹性变形区域合在一起的区域产生的比较大的弹性变形,可以获得接触压,即使在插头反复插入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接触单元的塑性变形。此外,由于从这种接触单元的中间部处与连接部侧相反的端部形成指向连接部侧的折回部,所以,在沿着插头的轴心方向,可以使接触单元的尺寸基本上等于中间部的尺寸。其结果是,可以制成既缩小接触单元的尺寸、抑制整个插座的大型化,即使在插头反复插入的情况下,又可靠并且良好地使顶端接点与顶端尖端接触,呈现导体状态的插座。
根据本发明的插座的第二个特征的结构,在具有上述第一个特征的结构的插座中,前述接触单元在前述中间部上成一体地形成突出到前述折回侧或前述顶接点侧的接触部,当前述折回部超过设定量弹性变形时,与该接触部接触,阻止折回部变形。
即,根据这种结构,当把插头插入到插头插入孔内时,例如,在有撬力作用的场合,即使至少一个折回部向离开插头插入孔的轴心方向发生大的变形,通过接触部与该折回部或者顶端接点接触决定变形的限度,可以阻止过大的变形。其结果是,不会使构成接触单元的构件陷入发生塑性变形的不当之处,可以长期的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插座的第三个特征的结构,在具有上述第一个特征的结构的插座中,将前述中间接点的导通部位与前述顶端接点的导通部位的沿插头插入孔方向的间隔,设定成比起相对于在前述插头的尖端电极中的前述触点可以导通的区域沿插头轴心方向的尺寸小的值。
即,根据这种结构,通过按上述方式设定尺寸关系,在将插头插入到插头插入孔内的场合,伴随着该插入,中间接点与插头顶端的尖端电极接触,处于导通状态,其次,中间接点离开尖端电极,然后,顶端接点与尖端电极接触。因此,不会陷入触点和顶端接点与该尖端电极同时接触、并且中间接点与顶端接点电导通的不适当的情况。其结果是,例如,不会在中间接点和顶端接点上流动不必要的电流。特别是,在插头侧连接头戴耳机或耳机等情况下,在将插头插入到插座内时,不会发生剌耳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特征的结构,在具有第一~第三中任何一种特征的结构的插座中,前述中间接点以和形成于前述插头中间的两个环形电极接触的方式配置在中间位置与比该中间位置更靠近插头插入孔的开口侧的基端位置上,并且,基端位置的中间接点在夹持环形电极的位置处,成一对地对向配置。
即,根据这种结构,如立体声系统用的插头那样,可以和两个环形电极和尖端电极连接。而且,由于在夹持插头的基端侧的环形电极的位置上配置一对中间接点,所以,在把插头插入到插头插入口内的场合,一对中间接点夹持插头,稳定插头的姿势、并且抑制插头从插座中拔出。其结果是,可以制成稳定地保持插入的插头的插座。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连接声响装置和耳机的插头、插座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插头和插座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主体和控制接点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表示主体与接触构件和接触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插座的平面图;图6、是插座的侧视图;图7、是插座的底面图;图8、是插座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插座和插头的剖面图;图10、是插座的纵剖面侧视图;图11、是插座的纵剖面正视图;图12、是插座的背面图;图13、是表示在插入时插座和插头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本发明的插座J,配备在便携式电话机,以及图1所示的MD播放机和CD播放机等便携式音响装置1中,如该图所示,允许经由中间部备有控制器2的电缆与立体声型的耳机或头戴耳机(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单头式插头P使用。
如该图所示,在使用具有控制器2的插头P的情况下,通过配备在控制器2上的多个开关2A的操作,可以进行将保存在安装到音响装置1上的媒体上的声音的再生·停止,或者音量等控制。这时,如该图所示,在控制器2上设置液晶显示器2B的情况下,可以显示其控制状态。此外,该插座J,也可以用于不配控制器2的一般的插头P。在使用装置插头P时,通过配置在音响装置1上的多个开关1A的操作,进行声音的再生·停止或者音量的控制。
作为前述插头P,假定如图2及图9所示。即,该插头P在插头顶端备有尖端电极10,并且,从顶端侧起,用三个绝缘环14分离的形式配备声音信号用的第一、第二环形电极11、12,和控制信号用的第三环形电极13。此外,该插头P,在与其手柄部15成一体地形成的套筒15S的内表面上配备有筒状的控制用的第一套筒电极16,和第二套筒电极17。并且,对于尖端电极10,第一、第二环形电极11、12,第一、第二套筒电极16、17,使用耐磨损性优异的铜合金等良导体,图中没有示出,这些电极分别与前述电缆3内的导线导通。
如图2~图12所示,该插座J,具有包括上面20T和底面20B和多个侧面20S的有绝缘性树脂构成的块状主体20。沿着在该侧面20S之一上成一体形成的筒状部20C的开口连接的插头插入孔H,配备多个触点(后面描述的多个接点的总称)。此外,在与该插头插入孔H连接的筒状部20C的内表面上,备有前述第三环形电极13接触的内部控制接点DB,在该筒状部20C的外表面上,配备与前述第一、第二套筒电极16、17接触的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
在主体20的底面20B上,突出地设置一对定位突起20P。借此,如图10、图11所示,在将插座J安装到基板21上时,使该突起20P配合到基板21的孔部21A上,可以相对于基板21高精度地进行定位。进而,通过突起20P和基板21的孔部21A配合,即使相对于插座J进行插头P的插拔时作用很强的力,也可以抗拒该力阻止基板21和插座J的相对位移。
前述多个触点,用具有与插头顶端的尖端电极10接触达到导通状态的顶端接点CT的接触单元CU,以及,与第一、第二环形电极12,13接触达到导通状态的第一、第二中间接点C1、C2构成。
如图4、图9所示,接触单元CU,通过将铜合金等带状的良导体的弯折成形成一体地形成以下部分构成,所述部分为在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部位处以与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X正交的姿势(构件面与轴心X正交的姿势)配置在连接部23,从该连接部23的两端的部位伸向插头插入孔H的开口侧(沿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X)的中间部24,以从各中间部24的端部位置伸出到插头插入孔H侧的形式向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侧折回的折回部25,相对于中间部24突出到折回部25侧的接触部26,其中,在所述折回部27的游离端侧形成前述顶端接点CT。顶端接点CT通过沿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方向突出地弯曲形成,预备嵌入到插头P的尖端电极10的小直径部上。当顶端接点CT与折回部25一起,向离开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X的方向发生大的变形时,接触部26与顶端接点CT接触,防止过大的变形。
在构成这种接触单元CU的场合,不一定必须如图9所示将接触部26的突出端的接触对象设定在顶端接点CT上,也可以将接触部26的突出端接触对象设定在折回部25上。
在该接触单元CU的连接部23上成一体地形成端子27,在中间部24的端缘上成一体地形成防脱落片24A。同时,通过将该单元CU从形成在位于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侧的主体20的侧面上的开口压入,达到防脱落片24A配合到形成于主体20的底面20B和上面20T上的配合孔20F内的状态,以防止脱落的方式支承接触单元CU。在这样将接触单元CU支承在主体20上的情况下,以使接触单元CU的端子27的底面处于主体20的底面20B所处的假想平面上的方式设定位置关系。
前述第一中间接点C1和第二中间接点C2一起,在压力加工成形铜合金等良导体制成的接触构件30上形成。
即,第一中间接点用的接触构件30由端子31,在连接到该端子31上的状态下呈图4中纵向姿势(相对于前述基板21的面指向垂直的方向的姿势)的支承部32,连接到该支承部32上可弹性变形地形成的弯曲部33,在与该弯曲部33连接的状态下、沿插头侧面成形为圆弧状的前述第一中间接点C1构成,在该第一中间接点C1的接触面上形成小的突出部34。并且,通过将该接触构件30从形成在主体20的底面20B上的孔部20G插入,达到将支承部32压接支承到连接设置在该孔部20G上的狭缝的内表面上的状态,与此同时,弯曲部33嵌入到形成于主体20的上面20T上的开口20H内,稳定第一中间接点C1的姿势。在这种支承状态下,端子31的底面位于主体20的底面20B所处的假想平面上。
与此同样地,第二中间接点用接触构件30,由端子31,在与该端子31连接的状态下在图4中呈纵向姿势(相对于前述基板21的面指向垂直方向的姿势)的支承部32,连接到该支承部32上、可弹性变形地形成的弯曲部33,在与该弯曲部33连接的状态下、沿插头侧面成形为圆弧状的前述第二中间接点C2构成,该第二中间接点用接触构件30,通过在插头插入孔H的开口部位对向地配置,构成对称的形状。在各个第二中间接点C2的接触面上,形成小的突起部34。并且,通过将该接触构件30从形成于主体20的底面20B上的孔部20G插入,达到支承部32相对于连接设置在该孔部20G上的狭缝的内表面压接支承的状态,与此同时,弯曲部33嵌入到形成于主体20的上面20T上的开口20H内,稳定第二中间接点C2的姿势。在这种支承状态下,端子31的底面位于主体20的底面20B所处的假想平面上。
前述内部控制接点DB,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分别形成在将铜合金等良导体压力加工成形构成的控制接点构件40上,各个控制接点构件40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
即,控制接点40分别由端子41,在与该端子41连接的状态下在图3中呈纵向姿势(相对于前述基板21的面指向垂直方向的姿势)的支承部42,连接到该支承部42上、可弹性变形地形成的臂部43,以及在连接到该臂部43的状态下形成的前述内部控制接点DB,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构成。此外,在各个支承部42上成一体地形成阻止拔出的突出片42A,并且,在支承部42的端缘上成一体地形成阻止拔出的多个阻止片42B。
备有前述内部控制接点DB的控制接点构件40,通过从与前述接触单元CU相同的方向插入主体20,支承部42压接主体20的槽状部20M的内表面,与此同时,通过突出片42A配合到形成于主体20的上表面20T上的配合孔20K内,阻止片42B之一配合到主体底面的配合孔20L内,另一个阻止片42B配合到主体20的内部,保持支承状态。此外,备有前述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的控制接点部40,通过插入形成于主体20的底面20B上的槽状部20M,支承部42压接主体20的槽状部20M的内表面,与此同时,通过突出片42A配合到主体侧20S的配合孔20N内,阻止片42B配合到主体内部保持支承状态。并且,在这样支承的场合,如前面所述,将内部控制接点DB配置在筒状部20C的内表面上,在筒状部20C的外表面上配置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各个控制接点构件40的端子41的底面,位于主体20的底面20B所处的假想平面上。
此外,在组装这种结构的插座J时,将如图3所示的形成前述内部控制接点DB,第一、第二控制接点D1、D2的控制接点构件40组装到主体20上之后,装入如图4所示的具有第一中间接点C1,第二中间接点C2的接触构件30,以及前述接触单元CU。
如图13(a)所示,将前述第一中间接点C1的导通部位和前述顶端接点CT的导通部位沿插头插入孔H方向的间隔S,设定成小于前述插头的尖端电极10中的可导通区域沿插头轴心方向的尺寸L的值。此外,所谓前述可导通区域是指通过与前述第一中间接点C1或者前述顶端接点CT接触能够导通的区域。
通过这样设定尺寸关系,在将插头P插入插头插入孔H时,例如,如图13(a)所示,在第一中间接点C1与尖端电极10的基端侧(绝缘环14侧)接触的状态下,尖端电极10不与顶端接点CT或者构成接触单元CU的构件接触。从图13(a)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将插头P插入,达到如图13(b)所示的顶端接点CT与尖端电极10接触的状态时,第一中间接点C1离开尖端电极10。借此,在将插头P插入插头插入孔H内时,不会有第一中间接点C1和顶端接点CT同时与尖端电极10接触,使第一中间接点C1和顶端接点CT电导通,而流过不必要的电流,避免在头戴耳机4及耳机等上发生刺耳的噪音。
之后,在插头P完全插入插座J时,如图13(c)所示,一对顶端接点CT以夹紧的形式与尖端电极10接触,第一中间接点C1与第一环形电极11接触,一对第二中间电极C2以夹持的形式与第二环形电极12接触,内部控制接点DB与第三环形电极13接触,第一控制接点D1与第一套筒电极16接触,第二控制接点D2与第二套筒电极17接触,可以进行声音信号的传送和控制信号的存取。
这样,本发明在将插头P插入插座J时,以用形成于接触单元CU上的一对顶端接点CT夹紧插头顶端的尖端电极10的形式,与该尖端电极10接触,达到导通状态,所以与该插头P的插入姿势无关,能够实现可靠的接触。进而,与此同时,由于该顶端接点CT借助构成接触单元CU的中间部24和折回部25加在一起的区域的弹性变形获得相对于尖端电极10的接触压,所以,不使该接触单元CU大型化,可以获得良好的弹性加载力,作为其结果,可以实现插座J的小型化。此外,在将插头P插入时,如前面所述,在与尖端电极10接触时,由于中间部24和折回部25加在一起的区域弹性变形,所以,与局部弹性变形的情况相比,即使重复地插拔插头P,也不会导致中间部24和折回部25的塑性变形,以良好的接触压保持接触状态。例如,沿相对于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X方向倾斜的方向强制地将插头P插入时,即使有过大的力作用到一个顶端接点CT上,由于折回部25与顶端接点CT接触,决定变形的限度,所以,可以避免在一个中间部24和折回部25上导致塑性变形的不适当的情况。
如前面所述,通过将第一中间接点C1的导通部位和顶端接点CT的导通部位沿插头插入孔H的方向的间隔S设定成比插头的尖端电极10的可导通区域的沿插头轴心的方向上尺寸L小的值,可以避免在插头的插拔时,在头戴耳机4及耳机等上产生刺耳的噪音等不适当的情况。此外,在插入插头P时,在接近插头插入孔H的开口侧,成为用一对第二中间接点C2夹持插头P的状态,所以,保持插头P的姿势,阻止插头P的拔出。
特别是,该插座J,可以通过将接触单元CU和多个接触构件30以及多个控制接点构件40插入到主体20内组装插座J,所以,无需粘结及铆接等特殊的工序。此外,在将插座J安装到基板21上时,可以利用突出地设置在底面20B上的突起20P相对于基板21进行高精度地定位。进而,与此同时,即使使很强的力作用到插头P上插入或拔出的情况下,也不会改变插座J相对于基板21的位置,保持牢固地安装状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插座,可用作经能够使用由电缆连接到立体声型的耳机及头戴式耳机上的单头式的插头的MD播放机,CD播放机等便携式的音响装置以及便携式电话机的插座。此外,也可以适用于非立体声的音响设备的对应于单一的尖端电极和单一的环形电极的插座,此外,也可以适用于不包括控制用电极的插头。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沿着形成于主体(20)上的插头插入孔(H)具有多个触点,并且,该触点包括与插入到插头插入孔(H)内的插头(P)的顶端的尖端电极(10)接触的顶端接点(CT)以及与该插头(P)的中间的环形电极(11)(12)接触的中间接点(C1)(C2)的插座(J)中,通过导体的弯折成形成一体地形成在前述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部位处以与插头插入孔(H)的轴心(X)正交的姿势配置的连接部(23)、从该连接部(23)的两端的部位处向插头插入孔(H)的开口侧延伸的中间部(24)、以从各中间部(24)的前述开口侧部位处伸出到插头插入孔(H)侧的形式向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侧折回的折回部(25),构成接触单元(CU),并且,在该接触单元(CU)的各个折回部(25)的游离端侧形成前述顶端接点(C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前述接触单元(CU)在前述中间部(24)上成一体地形成突出到前述折回侧(25)或前述顶接点(CT)侧的接触部(26),当前述折回部(25)超过设定量弹性变形时,与该接触部(26)接触,阻止折回部(25)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将前述中间接点(C1)(C2)的导通部位与前述顶点接点(CT)的导通部位的沿插头插入孔(H)方向的间隔(S),设定成比起相对于在前述插头(P)的尖端电极(10)中的前述触点可以导通的区域沿插头轴心方向的尺寸(L)小的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插座,前述中间接点(C1)(C2)以和形成于前述插头(P)中间的两个环形电极(11)(12)接触的方式,配置在中间位置上和比该中间位置更靠近插头插入孔(H)的开口侧的基端位置上,并且,基端位置的中间接点(C2)在夹持环形电极(12)的位置处,成一对地对向配置。
全文摘要
为了构成不会导致插座的大型化、是接点可靠地与插头(P)的顶端的尖端电极(10)接触、呈现良好的导通状态的插座(J),将具有在夹紧插头(P)的顶端的尖端电极(10)的状态下接触的一对顶端接点(CT)的接触单元(CU)装入到主体(20)内,通过铜合金等带状导体的弯折成形连接部(23)、从该连接部(23)的两端部位向插头插入孔(H)侧延伸的中间部(24)、以从各个中间部(24)的端部向插头插入孔(H)侧伸出的形式向插头插入孔(H)的内端侧折回的折回部(25)、成一体地形成该接触单元(CU),在该折回部(25)的游离端侧形成顶端接点(CT)。
文档编号H01R24/04GK1518787SQ03800470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8日
发明者中井裕二, 松本弘次, 次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