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2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 置。
背景技术
二次连接是电力生产中用户计量、保护、监视、控制的电路连接,其原理是把大功率、高电压的电流、电压通过互感器(电磁感应)原理按比例缩小功率、降低电压,将大功率、高电压按比例反映出来,而大功率、高电压通过互感器以后的电路,就称为二次线路或二次连接。目前,在二次电力线路连接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导线将两个电力设备之间的相应引脚连接。例如,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在居民小区或办公场所内安装三相四相电表时,工作人员通过10根导线将各用户电表的10个引脚与总电表相应的10个引脚相连接。在连接前,需要通过手工排线,以便使得各连接导线排列较为规范。由于各人的排线技术有别,接线工艺不易于规范。如果排线不规范,在后期的故障排查或定期检修过程中,很难较快的分辨出各电表引脚之间的连接关系,给故障排查或定期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由于端子箱中的用户电表较多,连接的导线复杂,如果排线不好,很容易造成连接错误,同时排线不规范也会造成导线的大量浪费。为了减少或避免导线连接错误的发生,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多次检查才能完成连接,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电表的安装,随着连接导线的增多,电表的安装速度越来越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工接线存在的易出错、不规范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可任何二次电力线路连接,操作简单,工艺规范。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可滑动地、且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形成的间隔为排线槽,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线槽,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的线槽排列方式相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线槽为10个。优选的,所述线槽之间的间距为标准电表连接引脚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相应线槽处设置有线槽标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旋紧装置可紧固于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旋紧装置为螺母。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两根凸起条,所述两根凸起条分别位于两个通槽的外侧,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分别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条相适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至少一个长侧面设置有长度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个长侧面均设置有长度刻度线。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板邻近第二接线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线板,所述第二接线板邻近第一接线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线板,所述第一排线板和第二排线板的宽度均为排线槽的宽度,其高度均为底板与线槽底部之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排线槽对应的底板上设置有排线板,所述排线板的宽度为排线槽的宽度,其高度为底板与线槽底部之间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还包括第三接线板,所述第三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平行设置于底板的一端。所述第三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可设置距离标记,所述距离标记为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未作任何滑动时相同线槽之间的距离,方便于在使用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时确定滑动的距离。第三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也可设置多个线槽,增加该导线制作装置的使用范围。优选的,所述第三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可紧固于底板上。优选的,与所述第三接线板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三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还包括第四接线板,所述第四接线板可滑动的设置于底板上,且第四接线板与第一接线板平行,所述第四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接线板相同的线槽。优选的,所述第四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可紧固于底板上。优选的,与所述第四接线板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四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由分离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一角度可调的十字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三接线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接线板和第四接线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底板中央设置有第二通槽。通过增减线槽的数量,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可用于任何电力计量、电力保护、电力监视、电力控制等所有二次电力线路的连接。当线槽为10个时,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适用于三相四线高压/低压计量电表的安装过程中二次接线使用。安装电表前,先布置好各电表的安装位置,再测量各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距离;在接线前,根据测量数据左右滑动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然后通过旋紧螺母固定;将用于接变压器的中性线的导线放置于第二接线板的相应线槽中,再将该导线沿着排线板布线,再将该导线放置于第一接线板的相应线槽中,再截取所需导线的长度;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其余线槽中布置导线;用束线条将排线板上的10根导线束在一起,使10根导线之间不至于显得散乱,完成连接导线模型制作;接线时,直接通过连接导线模型将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相应引脚连接即可。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距离有一定的标准,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就是根据该标准而设置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左右滑动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改变两者之间的水平长度即可满足距离要求。如果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实际竖直距离超出标准时,可以通过将线槽中的导线超出线槽一定距离来满足要求。当端子箱条件限制,或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应用于其他环境,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实际竖直距离超出标准较大距离时,可以通过改变十字型连接件的角度,来改变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的竖直距离,进而改变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的竖直距离,使得通过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布置的导线满足更多二次电力线连接的需要。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可 以左右、上行移动,改变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的距离,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不仅可用于居民小区或办公场所的电表安装,还可用于其他环境(如配电箱)二次电力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可在底板上滑动,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设置有线槽,且线槽处相应设置有线槽标记,使用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布置的导线连接电表,可以很清楚、直观的找出电表之间的连接关系,布线规范,避免了因线路交叉连接造成的接线错误,也避免了重复的检查工作,节省了接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可左右、上行移动,改变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的距离,使得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适用于多种环境的二次电力线路连接。而且,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提高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接线水平和工作效率。


图I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十字型连接件)。图2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不带十字型连接件)。图3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不带十字型连接件)。图4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仰视图(带十字型连接件)。图5为使用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制作的连接导线模型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接线板,2-第二接线板,3-第三接线板,4-第四接线板,5-底板,6-十字型连接件,11-线槽,12-线槽标记,13-第一排线板,14-第二排线板,51-通槽,52-凸起条,53-螺母,54-第二通槽,55-长度刻度线,56-第一底板,57-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图1,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包括底板5、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所述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底板5上,所述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之间形成的间隔为排线槽。所述排线槽对应的底板I上设置有排线板,所述排线板与底板5为一体结构,排线板的宽度为排线槽的宽度,其高度为底板5与线槽11底部之间的高度。排线板的另一实施方式,如本实施例中图I所示,所述排线板可以由第一排线板13和第二排线板14构成,所述第一排线板13设置于第一接线板I邻近第二接线板2的一端,第一排线板13与第一接线板I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排线板14设置于第二接线板2邻近第一接线板I的一端,第二排线板14与第二接线板2为一体结构。设置排线板,使得导线经过线槽11和排线板后形成的形状更规范、美观。所述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图中未显示),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两个通槽51,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可通过该通槽51在底板5上滑动。底板5的一个或两个长侧面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55,方便于使用者将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滑动到需要的长度。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53可紧固于底板上,在利用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制作连接导线模型时,以便于导线按照设定的距离布置。所述底板5上还设置有两根凸起条52,所述两·根凸起条52分别位于两个通槽51的外侧,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起条52相适配的凹槽,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通过凸起条52可更加稳固的实现与底板I的连接,即增加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在底板5上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背离底板5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十个线槽11,其中一个线槽11用于放置用于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线的导线,其中三个线槽11用于放置表示电压线的导线,其中三个线槽11用于放置表示电流进线的导线,剩余三个线槽11用于放置表示电流进线的导线,所述线槽11之间的间距为标准电表连接引脚之间的距离,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上线槽11的排列顺序相同,即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上用于放置零线的线槽11均位于其余线槽11的右侧(或左侧)。较优的,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上相应线槽11处设置线槽标记12,例如,第一接线板上的线槽标记从左至右依次为“A6015”、“A411 10”、“A412 4”、“B601 3”、“B411 9”、“B412 8”、“C601 7”、“C411 2”、“C412 6”、“N 1”,第二接线板上的线槽标记从左至右依次为“A411 10”、“A601 5”、“A412 4,,、“B4119,,、“B601 3,,、“B412 8,,、“C411 2,,、“C601 7,,、“C412 6,,、“N 1”,其中,线槽标记为 “A6015,,、“B601 3,,、“C601 7”的表示用于放置电压线的导线,线槽标记为“A411 10,,、“B411 9”、“C411 2”的表示用于放置电流进线的导线,线槽标记为“A412 4,,、“B412 8”、“C412 6”的表示用于放置电流出线的导线,线槽标记为“N I”的表示用于放置连接变压器中性线(即零线)的导线。设置线槽标记12,接线时可以按照线槽标记12很快的完成连接,而且在后期的故障排查或定期检修时,将电表连接布线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上的线槽标记12进行比对,可以较快、较准的找出电表间的连接关系,并较快的找出故障点。参考图2,作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包括三个接线板,即第一接线板I、第二接线板2和第三接线板3,所述第三接线板3与第二接线板2平行设置于底板5的一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板I设置于底板5前段部分的下方,第二接线板2设置于底板5后段部分的上方,这样使得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之间可以滑动更长的水平距离,以满足更多情况布线要求。所述第三接线板3与第一接线板I位于底板5的同侧,第三接线板3可滑动或固定设置于底板5上,本实施例中,第三接线板3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51,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53可紧固于底板上。与所述第三接线板3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三接线板3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第三接线板3背离底板5的一面设置有距离标记31,所述距离标记31为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未作任何滑动时相同线槽标记12对应的线槽11之间的距离。例如,
单位(mm)
A601 5=380A411 10=355A412 4=365 B601 3=355B411 9=340B412 8=350C601 7=350C411 2=325C412 6=335N 1=335
设置第三接线板3,并在第三接线板3上设置距离标记31,方便使用者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相互滑动的距离。作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还包括第四接线板4,所述第四接线板4可滑动的设置于底板前段部分的上端,即第四接线板4与第一接线板I平行。所述第四接线板4背离底板5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接线板I相同的线槽11,即第四接线板4背离底板5的一面设置有十个线槽11,且排列顺序一致。第四接线板4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底板5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51,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53可紧固于底板5上。与所述第四接线板4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四接线板4与底板5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设置第四接线板4,则可以制作更多连接端位于同一侧的连接导线模型,增加了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的应用范围。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板5由分离的第一底板56和第二底板57组成,所述第一底板56和第二底板57通过一角度可调的十字型连接件6连接,所述十字型连接件6包括两块连接板,所述两块连接板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板I和第三接线板3设置于第一底板56上,所述第二接线板2和第四接线板4设置于第二底板57上。为方便水平方向上滑动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十字型连接件6与第一底板56和第二底板57的连接部位位于两个通槽51之间。第一底板56和第二底板57通过角度可调的十字型连接件6连接后,调节十字型连接件6的角度,再通过旋紧螺母固定,即可以调节第一底板56和第二底板57之间的间距,进而可调节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之间的距离。
此外,所述底板5的中央还设置有第二通槽54,如图3所示。按照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完成连接导线模型制作后,通过通槽54可方便的拿取连接导线模型。本实施例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适用于三相四线高压/低压计量电表的安装过程中接线使用。安装电表前,先布置好各电表的安装位置,再测量各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距离;在接线前,根据测量数据左右滑动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然后通过螺母53固定;将一根导线放置于第二接线板2的相应线槽(例如“N I”)11中,再将导线沿着排线板13布线,再将该导线放置于第一接线板I的相应线槽(“N I”)11中,再截取所需导线的长度;按照相同的方法在其余线槽11中布置导线;用束线条将排线板13上的多根导线束在一起,使多根导线之间不至于显得散乱,完成连接导线模型制作,连接导线模型如图5所示;接线时,直接通过连接导线模型将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相应引脚连接即可。连接导线模型的制作可以在现场制作,也可以在室内将所需的连接导线模型先制作好,再直接拿到安装电表的现场使用。当端子箱设置于露天环境(如变电站)时,可大大减少工作人员在烈日下的工作时间,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距离有一定的标准,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就是根据该标准而设置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左右滑动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改变两者之间的水平长度即可满足距离要求。如果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实际竖直距离超出标准时,可以通过将线槽11中的导线超出线槽11 一定距离来满足要求。当端子箱条件限制,或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应用于其他环境,用户电表与总电表的实际竖直距离超出标准较大距离时,可以通过改变十字型连接件6的角度,来改变第一底板56与第二底板57之间的竖直距离,进而改变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的竖直距离,使得通过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布置的导线满足更多二次电力线路连接的需要。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可以左右、上行移动,改变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之间的距离,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不仅可用于居民小区或办公场所的电表安装,还可用于任何电力计量、电力保护、电力监视、电力控制等所有二次电力线路的连接。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的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可在底板5上·滑动,第一接线板I和第二接线板2上设置有线槽11,且相应线槽11处设置有线槽标记12,使用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布置的导线连接电表,可以很清楚、直观的找出电表之间的连接关系,布线规范,避免了因线路交叉连接造成的接线错误,也避免了重复的检查工作,节省了接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提高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接线水平和工作效率,也是初学者学习布线工艺的很好工具。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例如,接线板可同时设置于第一接线板和第三接线板上,而不需要同时设置于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如图3所示),再如,线槽之间的间隔也不必一定是标准电表的连接引脚之间的间距。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可滑动地、且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形成的间隔为排线槽,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线槽,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的线槽排列方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二次 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为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与该螺纹相适配的螺母紧固于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两根凸起条,所述两根凸起条分别位于两个通槽的外侧,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分别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条相适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板邻近第二接线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线板,所述第二接线板邻近第一接线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线板,所述第一排线板和第二排线板的宽度均为排线槽的宽度,其高度均为底板与线槽底部之间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还包括第三接线板,所述第三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平行设置于底板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可紧固于底板上;与所述第三接线板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三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还包括第四接线板,所述第四接线板可滑动的设置于底板上,且第四接线板与第一接线板平行,所述第四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接线板相同的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滑动的通槽,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凸起结构通过螺母可紧固于底板上;与所述第四接线板位于同侧的凸起条设有延长段,第四接线板与底板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与该凸起条延长段相适配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由分离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组成,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一角度可调的十字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三接线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接线板和第四接线板设置于第二底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可滑动地、且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之间形成的间隔为排线槽,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背离底板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线槽,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的线槽排列方式相同。本发明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的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可在底板上滑动,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上设置有线槽,使用该用于二次连接的导线制作装置布置的导线连接电表,布线规范,避免了因线路交叉连接造成的接线错误。同时也避免了重复的检查工作,节省了接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H01R43/28GK102916324SQ20121045310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任昌育 申请人: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电业局, 国家电网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