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自动粘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4

【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服务】Tel:18215660330

专利名称:电芯自动粘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电池的自动加工系统,具体为一种电芯自动粘接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电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步骤是电芯和胶壳支架的粘接步骤,如图I所示,在此步骤中,工人需要将电芯100和胶壳支架200通过快干胶水粘接牢固。目前来说,此步骤都是通过工人手工操作完成的,操作时工人将电芯固定于夹具上,再通过手工点胶的形式将胶壳支架粘接于位置固定的电芯上,然后等待两者凝固。这种手工操作方式费时费力,浪费人力成本,控制困难,在加工精度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现时亟需对上述 加工方式进行改进,使得电芯和胶壳支架的粘接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从而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提高、节约人力成本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包括成型机构、电芯送料机构、点胶机构、胶壳送料机构以及成品回收机构,成型机构包括若干个以步进的方式绕一封闭路线行进的加工工位,每个加工工位包括电芯定位夹具以及设置于电芯定位夹具上方可活动的压紧夹具,电芯送料机构、点胶机构、胶壳送料机构以及成品回收机构依次设置于加工工位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一侧,电芯送料机构的电芯送料头、点胶机构的点胶头、胶壳送料机构的胶壳送料头以及成品回收机构的成品抓取头分别延伸到加工工位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一可平行水平面转动的转盘,加工工位设置于所述转盘上,加工工位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为一以转盘转轴为圆心的某个圆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工工位连续均匀地分布于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送料机构的电芯送料头、点胶机构的点胶头、胶壳送料机构的胶壳送料头依次延伸到连续的数量对应的加工工位上方,成品回收机构的成品抓取头延伸至位于上述加工工位下游并相隔若干个加工工位距离的加工工位上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送料机构的电芯送料头延伸至位于成品抓取头所对应加工工位下游紧靠的加工工位上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点胶机构的点胶头的数量为3个,3个点胶头上所设置的点胶口位置分别对应电芯顶部的左中右部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胶壳送料机构的胶壳送料头包括吸嘴、移动升降驱动件以及可以180度旋转的转动件,转动件设置于移动升降驱动件上,吸嘴固定于转动件下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定位夹具包括复数组电芯夹头,所述电芯夹头由两块间隔距离可改变的夹板组成,两块夹板之间相对平行设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送料机构包括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电芯的放料槽,放料槽上设置有可沿放料槽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推板,放料槽一端设置有一可夹置单个电芯的输送轨道槽,输送轨道槽上设置有可推动单个电芯沿输送轨道槽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插板,电芯送料头设置于输送轨道槽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品回收机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成品的成品放置槽,成品放置槽内设置有可沿成品放置槽轴向来回运动的成品推块,成品抓取头设置于成品放置槽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加工工位的位置的改变,使得加工工位以依次进入到电芯与胶壳粘接工序的各个步骤,包括电芯送料、点胶、胶壳与电芯粘合、固定压紧、成品回收等,加工工位每完成一个行进流程便可以实现一组电芯与胶壳的粘接过程,整个 粘接过程能够连续紧凑地进行,加工效率大大增加,基本省略了人手操作的麻烦,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每个部分都易于控制,加工精度得到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I为电芯与胶壳粘接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3为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为点胶机构的加工示意 图5为胶壳送料机构的结构意 图6为电芯送料机构的结构意 图7为成品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发明的作用是完成电芯100和胶壳支架200粘接过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照图2,本发明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包括成型机构I、电芯送料机构2、点胶机构3、胶壳送料机构4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机构安装于一电控柜6的面上,电控柜6包括用于控制上述机构动作的各种装置,这些装置包括电机、气缸等驱动件、各种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电控柜6上还设置有一触摸显示控制屏7,供操作员输入控制指令对系统的动作进行设定和控制。如图3所示,成型机构I包括若干个以步进的方式绕一封闭路线行进的加工工位11,每个加工工位11包括电芯定位夹具110以及设置于电芯定位夹具110上方可活动的压紧夹具111。加工工位11完成一次路线行走所需的步数是固定的,电芯定位夹具110用于对电芯进行夹置固定,压紧夹具111用于将粘合后的电芯和胶壳连接结构压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电芯定位夹具110包括复数组电芯夹头,所述电芯夹头由两块间隔距离可改变的夹板组成,两块夹板之间相对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芯夹头的数量为3组。电芯送料机构2、点胶机构3、胶壳送料机构4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依次设置于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一侧,电芯送料机构2的电芯送料头21、点胶机构3的点胶头31、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的成品抓取头51分别延伸到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加工工位随着位置的改变,依次进入到电芯与胶壳粘接工序的各个步骤,包括电芯送料、点胶、胶壳与电芯粘合、固定压紧、成品回收等,加工工位每完成一个行进流程便可以实现一组电芯与胶壳的粘接过程。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本实施例所示,成型机构I包括一可平行水平面转动的转盘12,加工工位11设置于所述转盘12上,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为一以转盘12转轴为圆心的某个圆周。这种结构使得加工工位11在一圆周上持续转动,电芯送料机构2、 点胶机构3、胶壳送料机构4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可以方便地固定于此圆周的外侧。另外,为了使得系统工作效率更高,控制更加简单,加工工位11连续均匀地分布于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采用这种连续均匀的方式分布后,加工工位11的步进的距离可以固定,不需要频繁地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电芯送料机构2的电芯送料头21、点胶机构3的点胶头31、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依次延伸到连续的数量对应的加工工位上方,成品回收机构5的成品抓取头51延伸至位于上述加工工位下游并相隔若干个加工工位距离的加工工位上方。进一步,所述电芯送料机构2的电芯送料头21延伸至位于成品抓取头51所对应加工工位下游紧靠的加工工位上方。之所以相隔若干个加工工位距离,是为了使得胶壳和电芯之间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的压紧,确保两者能够粘接牢固,之所以将电芯送料头21设置到成品抓取头51下游紧靠的加工工位上,形成头尾相接的结构,是为了使得每个加工工位完成一次粘接后能够立即进入下个加工循环。这种紧凑的分布结构如图2所示,工作时电芯送到电芯定位夹具110后可马上进行点胶工作,完成点胶工作后立即与胶壳进行粘合,粘合后马上通过压紧夹具111的移动将胶壳压紧到电芯上,再经过一段压紧距离后,此加工工位进入到成品抓取头对应的位置处,成品抓取头取走成品后,此加工工位立即进入下一个加工循环。为了使得电芯与胶壳的粘接更加稳定可靠,点胶机构3的点胶头31的数量设置为3个,3个点胶头31上所设置的点胶口位置分别对应电芯顶部的左中右部位。如图4所示,3个点胶头31依次对应电芯顶部的左部位A、中部位B及右部位C,使得电芯顶部能够均匀地点上粘胶,胶壳与电芯连接后能够形成更稳固的连接结构。实施时,此3个点胶头31分别对应三个连续的加工工位。如图5所示,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包括吸嘴410、移动升降驱动件411以及可以180度旋转的转动件412,转动件412设置于移动升降驱动件411上,吸嘴410固定于转动件412下方。转动件412的设置是为了确保胶壳的方向与电芯对应起来,当感应到方向相反时,此转动件412进行180度转动调整。如图6所示,所述电芯送料机构2包括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电芯的放料槽22,放料槽22上设置有可沿放料槽22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推板23,放料槽22 —端设置有一可夹置单个电芯的输送轨道槽24,输送轨道槽24上设置有可推动单个电芯沿输送轨道槽24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插板25,电芯送料头21设置于输送轨道槽24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使用时,工人只需将电芯放置于放料槽内,装置便会通过送料推板、送料插板的配合自动将电芯自动送到输送轨道槽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再通过电芯送料头21将电芯送到加工工位上。如图7所示,成品回收机构5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成品的成品放置槽52,成品放置槽52内设置有可沿成品放置槽52轴向来回运动的成品推块53,成品抓取头51设置于成品放置槽52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工作时其可以通过成品抓取头从加工工位抓取加工好的电芯与胶壳粘接成品,并转送到成品放 置槽内,在成品推块的作用下成品可以整齐成排地放置在成品放置槽内,便于操作员取走,其一方面实现了成品从加工工位上取下的步骤,另一方面实现了成品的初步打包步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机构(I)、电芯送料机构(2)、点胶机构(3)、胶壳送料机构(4)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成型机构(I)包括若干个以步进的方式绕一封闭路线行进的加工工位(11),每个加工工位(11)包括电芯定位夹具(110)以及设置于电芯定位夹具(110)上方可活动的压紧夹具(111),电芯送料机构(2)、点胶机构(3)、胶壳送料机构(4)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依次设置于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一侧,电芯送料机构(2 )的电芯送料头(21)、点胶机构(3 )的点胶头(31)、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以及成品回收机构(5)的成品抓取头(51)分别延伸到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I)包括一可平行水平面转动的转盘(12),加工工位(11)设置于所述转盘(12)上,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为一以转盘(12)转轴为圆心的某个圆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位(11)连续均匀地分布于所行进的封闭路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送料机构(2)的电芯送料头(21)、点胶机构(3)的点胶头(31)、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依次延伸到连续的数量对应的加工工位上方,成品回收机构(5)的成品抓取头(51)延伸至位于上述加工工位下游并相隔若干个加工工位距离的加工工位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送料机构(2)的电芯送料头(21)延伸至位于成品抓取头(51)所对应加工工位下游紧靠的加工工位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3)的点胶头(31)的数量为3个,3个点胶头(31)上所设置的点胶口位置分别对应电芯顶部的左中右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送料机构(4)的胶壳送料头(41)包括吸嘴(410)、移动升降驱动件(411)以及可以180度旋转的转动件(412),转动件(412)设置于移动升降驱动件(411)上,吸嘴(410)固定于转动件(412)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定位夹具(110)包括复数组电芯夹头,所述电芯夹头由两块间隔距离可改变的夹板组成,两块夹板之间相对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送料机构(2)包括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电芯的放料槽(22 ),放料槽(22 )上设置有可沿放料槽(22 )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推板(23 ),放料槽(22 ) —端设置有一可夹置单个电芯的输送轨道槽(24 ),输送轨道槽(24)上设置有可推动单个电芯沿输送轨道槽(24)轴向方向运动的送料插板(25),电芯送料头(21)设置于输送轨道槽(24)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回收机构(5)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轴向并排放置若干成品的成品放置槽(52),成品放置槽(52)内设置有可沿成品放置槽(52)轴向来回运动的成品推块(53),成品抓取头(51)设置于成品放置槽(52)的上方并向加工工位(11)所行进的封闭路线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电芯自动粘接系统,包括成型机构、电芯送料机构、点胶机构、胶壳送料机构以及成品回收机构。本发明通过加工工位的位置的改变,使得加工工位以依次进入到电芯与胶壳粘接工序的各个步骤,包括电芯送料、点胶、胶壳与电芯粘合、固定压紧、成品回收等,加工工位每完成一个行进流程便可以实现一组电芯与胶壳的粘接过程,整个粘接过程能够连续紧凑地进行,加工效率大大增加,基本省略了人手操作的麻烦,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每个部分都易于控制,加工精度得到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H01M10/04GK102969525SQ2012104594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蔡传进 申请人:珠海市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