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联接结构和保持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8-1  15

专利名称:连接器联接结构和保持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联接结构,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装置中时,该连接器联接结构将设置在电子装置中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设置在保持器装置中的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电连接,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器装置,该保持器装置通过连接器联接结构与电子装置电连接。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导航装置,已知具有如下构型的导航系统其中,硬盘装置、即电子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保持器装置。在这种导航装置中,设置在硬盘装置侧的连接器和设置在保持器装置侧的连接器可能具有制造误差。为此,当将硬盘装置安装至保持器装置时,连接器可能无法适当地对准,使得难以连接两个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近年来已知如下导航装置其设置有浮动机构,该浮动机构使位于保持器装置侧的连接器和位于硬盘装置侧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移位(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JP-A-2007-35376)。在JP-A-2007-35376中描述的导航装置中,浮动机构设置在位于保持器装置侧的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上。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弹性变形以吸收相对于位于硬盘装置侧的第一连接器的未对准。因此,当将硬盘装置安装至保持器装置时,位于硬盘装置侧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位于保持器装置侧的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确实连接。然而,在 JP-A-2007-35376中描述的导航装置中,伴随着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弹性回复力的不必要的力施加于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载荷施加于将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联接至容置在硬盘装置内部的电路板的焊接部,并且施加于将第二端子的连接器端子联接至容置在保持器装置内部的电路板的焊接部。该载荷可能降低焊接部的机械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情况设计的,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联接结构和一种保持器装置,其中,当将电子装置安装至保持器装置时,位于电子装置侧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确实地连接至位于保持器装置侧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并且抑制了施加在位于电子装置侧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位于保持器装置侧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之间的不必要的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装置时,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使设置在电子装置中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设置在保持器装置中的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电连接。在连接器联接结构中,保持器装置包括保持器本体和设置有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中,连接器本体以可移位的方式附接至保持器本体。第一连接器设置有引导部,引导部将第二连接器引导为使得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对准。第二连接器设置有被引导部,当第二连接器移位时,被引导部由引导部引导。当将连接器本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的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时,连接器本体附接至保持器本体而能够在如下范围内移位即,第二连接器能够跟随相对于基准位置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第一连接器的范围、以及被引导部能够由引导部引导的范围。根据上述构造,当第二连接器移位为与第一连接器对准时,连接器本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移位。此处,连接器本体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在被引导部能够由引导部引导的范围内移位。因此,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中时,被引导部由引导部可靠地引导。相应地,在将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期间,能够确实地连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此外,连接器本体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在第二连接器能够跟随第一连接器的范围内移位。因此,在对连接器进行连接之后,即使在电子装置变为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偏离并且第一连接器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移位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器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移位以跟随第一连接器。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之间作用的不必要的力。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中,在将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期间,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和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的总和小于引导部使被引导部在相同方向上运动的引导量。此外,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大于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根据上述构造,被引导部由引导部引导的量设定为大于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移位的移位量。因此,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移位的范围受到被引导部能够由引导部引导的范围的限制。因此,在将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期间,能够确实地连接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移位的移位量设定为大于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移位的移位量。因此,在对连接器进行连接之后,即使在电子装置变为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偏离并且第一连接器相对于基准位置移位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器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移位以跟随第一连接器。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之间作用的不必要的力。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中,连接器本体形成有在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上穿透的通孔,并且,将连接器本体附接至保持器本体的附接构件插入通孔中,且在附接构件与通孔之间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设有间隙。此外,在连接器本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位于所述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处的情况下,在附接构件与通孔之间形成的间隙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具有与连接器本体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相对应的尺寸。根据上述构造,当附接构件将连接器本体附接至保持器本体时,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器移位的移位量设定为小于被引导部由引导部引导的量。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移位的移位量设定为大于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基准位置移位的移位量。因此,在将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中时,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能够确实地连接至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并且能够抑制在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之间作用的不必要的力。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中,附接构件是带肩螺钉,带肩螺钉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其基部端侧的非螺纹部,并且具有螺纹部,螺纹部相比于非螺纹部具有较小的直径、并且相比于非螺纹部在轴向方向上更靠向带肩螺钉的远端侧。此外,非螺纹部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大于通孔的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螺纹部以螺纹接合的方式紧固至保持器本体,且在非螺纹部与通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容易地获得将连接器本体可移位地附接至保持器本体的构造。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中,引导部具有引导表面,引导表面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倾斜,被引导部具有被引导表面,被引导表面抵靠引导表面滑动。此外,引导部引导被引导部的量为引导表面的在被引导部由引导部引导的方向上的尺寸和被引导表面的尺寸的总和。

根据上述构造,引导部能够通过使引导部的引导表面抵靠被引导部的被引导表面滑动来引导被引导部。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中,保持器本体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保持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构造,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中时,通过保持器本体的对电子装置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将电子装置以不可移位的方式安装至保持器本体。因此,即使振动从例如外侧传播至保持器本体,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也能够稳定地连接至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联接结构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在其中容置保持器装置以围绕保持器装置的外周,其中,连接器本体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根据上述构造,通过沿一个方向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简单地插入电子装置,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能够电连接至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因此,即使连接器本体定位于壳体的内侧的位置,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也能够在不拆解壳体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操作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保持器装置包括保持器本体,保持器本体插入有电子装置;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具有连接器端子,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本体中时,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电连接至设置在该电子装置中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以及附接构件,附接构件将设置有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可移位地附接至保持器本体。第二连接器设置有被引导部,当第二连接器移位时,被引导部由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的引导部引导。当将连接器本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的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时,附接构件将连接器本体附接至保持器本体而能够在如下范围内移位即,第二连接器能够跟随在与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从基准位置移位的第一连接器的范围、以及被引导部能够由引导部引导的范围。上述构造获得了与连接器联接结构的发明相同的效果。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硬盘装置和保持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用于保持器本体的连接器本体上的附接区域的截面图;图3A是硬盘装置的连接器部分和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的平面图,图3B是示出了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向左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平面图;图4A是示出了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向左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平面图,图4B是示出了相对于硬盘装置在左右方向上最大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了通过凹部的内表面在左右方向上所引导的引导突起的平面图;图6A是硬盘装置的连接器部分和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的侧视图,图6B是示出了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向上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侧视图;图7A是示出了相对于保持器本体向上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侧视图,图7B是示出了相对于硬盘装置在上下方向上 相对地最大移位的连接器本体的侧视图;和图8是示出了通过凹部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所引导的引导突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车辆导航装置方面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如下描述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指示由图中箭头图示的方向。图1是示出导航装置的部件中的用作安装至保持器装置12的电子装置的硬盘装置1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中图示的,保持器装置12包括保持器本体13和连接器本体14,保持器本体13具有大致框状构型,连接器本体14附接至保持器本体13。保持器本体13包括底板15、后板16和一对侧板17,底板15呈矩形板形状,后板16设置为竖立在位于底板15的后侧的端部边缘上,一对侧板17设置为竖立在位于底板15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边缘上。在位于底板15的上表面的大体中心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有弹性凸部18。弹性凸部18设置在使用底板15上表面上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准的左右对称的位置处。此外,弹性凸部18形成为呈悬臂构型,其中,其前端侧为固定至底板15的端部,其后端侧为自由端。弹性凸部18的后端侧能够利用前端侧的固定端部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注意,弹性凸部18呈向上弯曲的构型,所以弹性凸部18的后端侧从底板15的上表面向上突起。此外,呈矩形形状的贯通部20形成为位于后板16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大体中心处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后板16。一对圆形螺孔21形成在位于后板16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后板16,并且贯通部20位于所述一对圆形螺孔21之间。延伸部22形成为从成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17各自的上端部平行于底板15的上表面并朝向保持器本体13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延伸。在保持器本体13的前表面侧,由底板15、一对侧板17以及延伸部22形成允许将硬盘装置11插入保持器本体13中的插入开口 23。通过将硬盘装置11经由插入开口 23插入保持器本体13中来将硬盘装置11安装至保持器本体13。注意,当将硬盘装置11经由插入开口 23插入保持器本体13中时,一对侧板17的内表面抵靠硬盘装置11的左右两侧的侧表面滑动。由此,通过一对侧板17来引导硬盘装置11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在将硬盘装置11安装至保持器本体13时,设置在保持器本体13的底板15中的弹性凸部18被硬盘装置11的下表面按压、并因此向下弯曲和变形。当完成将硬盘装置11安装至保持器装置12时,硬盘装置11的下表面因弹性凸部18的弹性回复力而被向上偏置。此时,弹性凸部18的弹性回复力用作为偏置力,所述偏置力能够将硬盘装置11在上下方向上保持在弹性凸部18与侧板17的延伸部22之间。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凸部18和侧板17的延伸部22用作为在上下方向上保持硬盘装置11的保持部,所述上下方向与硬盘装置11的插入方向(前后方向)相交。连接器本体14包括呈矩形板形状的板部分24和连接至该板部分24的呈大体矩形板形状的连接器部分25 (第二连接器)。板部分24设置为使得其前表面在前后方向上面向保持器本体13、并且其较长侧边方向为所述左右方向而其较短侧边方向为所述上下方向。此外,连接器部分25连接至板部分24的前表面,使得连接器部分25的较长侧边方向与板部分24的较长侧边方向相同,而连接器部分25的较短侧边方向与板部分24的较短边方向相同。连接器部分25还设置为位于板部分24的前表面的大体中心处并且与形成在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贯通部20相对应。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续的ATA式连接器设置为连接器部分25。连接器端子25a (见图3A)设置为位于连接器部分25的前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连接器端子25a通过压力结合、焊接等连接至图中未示出的挠性印刷电路板和线缆、或者通过焊接连接至图中未示出的刚性继电器板。因此,连接器端子25a电连接至硬盘装置11内部的执行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过程的主板。还应当注意,上述线缆、挠性印刷板和继电器板以不与连接器端子25a的运动相干涉的方式连接至连接器端子25a。连接器部分25设置有引导突起27,引导突起27用作位于连接器部分25的左右两侧的受引导部并且使连接 器端子25位于它们之间,使得引导突起27从连接器部分25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引导突起 27的远端部是经倒角的。因此,引导突起27的远端部形成有渐缩表面27a和渐缩表面27b,渐缩表面27a用作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从引导突起27的基部端侧朝向远端侧逐渐减小的受引导表面,渐缩表面27b用作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从引导突起27的基部端侧朝向远端侧逐渐减小的受引导表面。呈矩形形状的通孔28形成在位于板部分24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连接器本体14,并且连接器部分25位于通孔28之间。通孔28形成在与形成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螺孔21相对应的位置处。在使形成于板部分24中的通孔28与形成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螺孔21对准的状态下将连接器本体14附接至保持器本体13。换言之,在这种附接状态下,连接器本体14的连接器部分25从后面插入形成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贯通部20中,并且,用作附接构件的带肩螺钉29从连接器本体14的后表面侧插入通孔28中。如图2中图示的,带肩螺钉29包括位于带肩螺钉29的沿轴向方向的基部端侧的台肩部30,台肩部30用作呈大体圆柱形形状的非螺纹部;以及呈大体圆柱形的螺纹部31,螺纹部31相比于台肩部30具有较小的直径,并且相比于台肩部30定位为在轴向方向上更加朝向带肩螺钉29的远端侧。另外,在台肩螺钉29插入通孔28中的情况下,从连接器本体14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螺纹部31以螺纹接合的方式紧固至形成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螺孔21。注意,螺孔21通过如下方式形成首先,从后板16的后表面侧进行切削以形成圆形凹陷区域;随后,为凹陷区域的内周表面加工螺纹。此外,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直径设计为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小于通孔28的孔径。在保持通孔28的内表面与台肩部30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间隙的情况下,将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插入通孔28中。此外,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高度设计为稍大于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因此,通过将带肩螺钉29的螺纹部31以螺纹接合的方式紧固至保持器本体13的螺孔21,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底部表面接触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并且保证介于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微小间隙。因此,将带肩螺钉29插入通孔28中以及将带肩螺钉29以螺纹接合的方式紧固至保持器本体29的螺孔21能够将连接器保持器14以允许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位的方式附接至保持器本体13。如图3A中图示的,在硬盘装置11的后表面的大体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器部分32(第一连接器),该连接器部分32向后突出并且连接至保持器装置12的连接器部分25。此外,连接器部分32的作为远端表面的后表面设置为使得从连接器部分32的后表面沿向前方向凹陷的凹部33在左右方向上大体在连接器部分32的整个面积上延伸。凹部33的内表面抵靠设置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引导突起27而滑动,由此作用为引导该引导突起27以在左右方向上移位的引导部。连接器端子32a设置为位于定位在凹部33的向内侧的底部表面33a的大体中心处。当设置在保持器装置12中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远端插入凹部33中时,设置在保持器装置12中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与设置在硬盘装置11中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电连接。注意,位于凹部 33的开口边缘上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形成有用作引导表面的渐缩表面34a,该渐缩表面34a的宽度朝向前侧、也即是内侧在左右方向上逐渐减小。同样,位于凹部33的开口边缘上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也形成有用作引导表面的渐缩表面34b (见图6A),渐缩表面34b的宽度朝向前侧在上下方向上逐渐减小。渐缩表面34b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大体在凹部33的整个面积上延伸。凹部33的底部表面33a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均形成有接触表面35a,接触表面35a与设置在保持器装置12的连接器部分25上的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a紧密接触。此外,凹部33的底部表面33a形成有接触表面35b (见图6A),接触表面35b与设置在保持器装置12的连接器部分25上的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b紧密接触。接触表面35b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大体在凹部33的整个面积上延伸。保持器装置12设计为使得即使在插入保持器本体13中的硬盘装置11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位的情况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也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引导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具体地,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应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移位的移位量是在考虑形成于连接器本体14中的通孔28的设计误差、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以及形成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的螺孔21的设计误差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基于此计算值,确定涉及通孔尺寸28的要求、以及通孔28在连接器本体14中的形成位置。下文将说明所述要求。
如图3A中图示的,中心轴线SI穿过连接器本体14的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中心轴线SI位于连接器本体14的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的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就中心轴线SI和通孔28的孔边缘而言,从中心轴线SI至位于远离中心轴线SI的远侧的孔边缘区域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表达为Αχ± δΑΧ。注意,Ax指当在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中形成通孔28时通孔28的左右尺寸的设计值,δ ΑΧ指当在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中形成通孔28时通孔28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设计误差。在带肩螺钉29定位在通孔28的中心的状态下,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轴线SI与带肩螺钉29的中心轴线S2之间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表达为Βχ± δΒΧ。注意,Bx指当在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形成螺孔21时螺孔21的左右尺寸的设计值,δ ΒΧ指当在保持器本体31的后板16中形成螺孔21时螺孔2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设计误差。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半径表达为Cx± δ εχο注意,Cx指当形成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时台肩部30的左右尺寸的设计值,δ ex指当形成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时台肩部3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设计误差。此处,如图3B中图示的,连接器本体14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左移位至通孔28的孔边缘区域接触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位置。因此,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轴线SI也向左移位。注意,在图3B中,移位之前的中心轴线SI由虚线指示,而移位之后的中心轴线SI’由双点划线指示(在图4A和随后的图中同样如此)。在此情况下,考虑到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连接器本体14能够向左移位的移位量的最大值Dxmax由方程式I表不。[方程式I]Dxmax — (Ax+ δ Αχ`) - (Βχ- δ ΒΧ) - (Cx- δ cx) — (Ax-Bx-Cx) + ( δ Αχ+ δ ΒΧ+ δ cx)类似地,如图4Α中图示的,考虑到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连接器本体14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左移位的移位量的最小值Danin由方程式2表达。[方程式2]Dxmin — (Αχ_ δ Ax) - (Bx+ δ ΒΧ) - (Cx- δ cx) — (Ax-Bx-Cx) _ ( δ Αχ+ δ ΒΧ+ δ cx)通过将方程式2代入方程式I能够获得方程式3。[方程式3]Dxmax — Dxmin+2 X ( δ Αχ+ δ ΒΧ+ δ cx)如图4Β中图示的,最大值Exniax是硬盘装置11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向右偏离的偏离量。具体地,Exmax设定为能够允许硬盘装置11的连接器部分32相对于中心轴线SI的虚拟偏离量。在此情况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能够相对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移位的相对移位量的最大值表达为Dxmax + Eaiiax0注意,如图5中图示的,引导突起27的平均直径为Fx ;形成于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上的渐缩表面34a的左右尺寸为Gx ;从穿过引导突起27的截面中心的中心轴线S3至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a的左右距离为Hx ;形成于引导突起27的远端部上的渐缩表面27a的左右尺寸为Ix。在此情况下,引导突起27的平均直径Fx由方程式4表达。注意,在图5中,引导突起27的在被引导之前的中心轴线S3由虚线指示,引导突起27的在被沿左右方向引导之后的中心轴线S3’由双点划线指示。
[方程式4]Fx = Hx+Ix通过使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a抵靠定位在凹部33的开口边缘上的渐缩表面34a滑动,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的内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对引导突起27进行引导。方程式5表达引导突起27因此被引导的引导量X。[方程式5]X = Fx+Gx-Hx通过将方程式4代入方程式5能够获得方程式6。[方程式6]X = Gx+Ix此处,为了保证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引导突起27由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的内表面可靠地向右引导,必须满足方程式7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方程式7]DanJExmax ( X抵靠凹部33的内表面对引导突起27进行引导使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能 够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对准。在此状态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连接至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此处,如果在连接器端子25a、32a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变为相对于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向右偏离,则在连接器端子25a、32a之间施加不必要的力。因此,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必须跟随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并且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右移位,从而可靠地吸收这种偏离。换言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向右的移位量必须设定为近似等于或大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的向右的偏离量。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的位置和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的位置相一致、即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定位在通孔28的中心处的状态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左移位以及向右移位的移位量实际上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满足方程式8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就能够避免在连接器端子25a、32a之间施加不必要的力。[方程式8]Danin ^ Exmax通过将方程式7和方程式8代入方程式3能够获得方程式9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方程式9]Exmax < Dxmin < X....... 2 X (6ax ‘ 6βΧ + Sex) — Exmaxo Exmax <X/2-(5ax + δΒχ + δ χ)保持器本体13能够相对于硬盘装置11移位的移位量Exmax设定为满足方程式9。此外,连接器本体14应当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左移位的移位量的最大值Dxmax和最小值Danin是通过将设定的Esnax值代入方程式7和方程式8来确定的。另外,通过将所确定的Dxmax值代入方程式1、或者通过将所确定的Dailin值代入方程式2来确定当形成通孔28时的通孔28的设计值Ax、当形成螺孔21时的螺孔21的设计值Bx、以及当设计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时的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设计值Cx。相应地,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设计为满足由此确定的设计值Ax、Bx、Cx。因此,能够与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δ ΑΧ、δ ΒΧ、δ cx的大小无关地通过硬盘装置11的连接器部分32而在左右方向上可靠地引导保持器装置12的连接器部分25。同时,保持器装置12的连接器部分25能够吸收连接器端子25a、32a相对于硬盘装置11的连接器部分32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离。注意,同样对于穿过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位置的中心轴线SI与位于相对于通孔28的孔边缘的中心轴线SI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最近侧的孔边缘区域之间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而言,能够使用相同的方法并假设连接器本体14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右移位至通孔28的孔边缘区域接触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位置来确定适当的设计值。同样,如图6A图示的,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轴线SI与位于相对于通孔28的孔边缘的中心轴线SI向下的位置处的孔边缘区域之间的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表达为Ay土 δΑγ。注意,Ay指用于当在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中形成通孔28时的通孔28的上下尺寸的设计值,S ay指当在连接器本体14的板部分24中形成通孔28时通孔28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设计误差。在带肩螺钉29定位在通孔28的中心的状态下,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轴线SI与带肩螺钉29的中心轴线S2之间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表达为Βγ± δΒΥ。注意,By指用于当在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形成螺孔 21时的螺孔21的上下尺寸的设计值(=ΒΧ),δ ΒΧ指当在保持器本体13的后板16中形成螺孔21时螺孔21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设计误差。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半径表达为CY± δ CT。注意,Cy指用于当形成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时的台肩部30的上下尺寸的设计值(=Cx), δ eY指当形成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时台肩部3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设计误差。此处,如图6B中图示的,连接器本体14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上移位至通孔28的孔边缘区域接触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的位置。相应地,连接器本体14的中心轴线SI也向上移位。注意,在图6B中,移位之前的中心轴线SI由虚线指示,移位之后的中心轴线SI”由双点划线指示(在图6A以及随后的附图中同样如此)。在此情况下,考虑到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通过方程式10来表达连接器本体14能够向上移位的移位量的最大值DYmax。[方程式10]Dymax = (Αγ+ δ Αγ) - (Βγ- δ Βγ) - (CY_ δ CY) = (Ay-By-Cy) + ( δ Αγ+ δ ΒΥ+ δ CY)类似地,如图7Α中图示的,考虑到通孔28、螺孔21和带肩螺钉29的设计误差,最小值DMn表示连接器本体14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上移位的移位量。[方程式11]Dymin = (Αγ- δ Αγ) - (Βγ+ δ Βγ) - (CY_ δ CY) = (Ay-By-Cy) - ( δ Αγ+ δ ΒΥ+ δ CY)通过将方程式11代入方程式10能够获得方程式12。
[方程式12]DYmax — DYmin+2 X ( δ Αγ+ δ ΒΥ+ δ CY)如图7Β中图示的,最大值EYmax是硬盘装置11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向下偏离的偏离量。具体地,EYmax设定为能够允许硬盘装置11的连接器部分32相对于中心轴线SI的虚拟偏离量。在此情况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能够相对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位的相对移位
量的最大值表达为DYmax+EYmax。注意,如图8中图示的,引导突起27的平均直径为Fy ;形成于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上的渐缩表面34b的上下尺寸为Gy ;从穿过引导突起27的中心位置的中心轴线S3至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b的上下距离为Hy ;以及,形成于引导突起27的远端部上的渐缩表面27b的上下尺寸为Ιγ 。在此情况下,引导突起的平均直径Fy由方程式13表达。注意,在图8中,引导突起27的在被引导之前的中心轴线S3由虚线指示,引导突起27的在被沿上下方向引导之后的中心轴线S3”由双点划线指示。[方程式I3]Fy = Hy+IY通过使引导突起27的渐缩表面27b抵靠定位在凹部33的开口边缘上的渐缩表面34b滑动,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引导该引导突起27。方程式14表达引导突起27因此而被引导的引导量Y。[方程式14]Y = FY+GY-HY通过将方程式13代入方程式14能够获得方程式15。[方程式I5]Y = GY+IY此处,为了保证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引导突起27由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凹部33的内表面可靠地向上引导,必须满足方程式16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方程式I6]DYmax+EYmax ≤ Y抵靠凹部33的内表面对引导突起27进行引导使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能够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对准。在此状态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连接至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此处,如果在连接器端子25a、32a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相对于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变得向下偏离,则在连接器端子25a、32a之间施加不必要的力。因此,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必须跟随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并且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下移位以可靠地吸收这种偏离。换言之,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下的移位量必须近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下的偏离量。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保持器装置12侧的连接器部分25的连接器端子25a的位置与位于硬盘装置11侧的连接器部分32的连接器端子32a的位置相一致的状态下,即,在带肩螺钉29的台肩部30定位在通孔28的中心的情况下,连接器本体14能够相对于保持器本体13向上以及向下移位的移位量实际上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满足方程式17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就能够避免在连接器端子25a、32a之间施加不必要的力。[方程式17]Dymin ^ Eymax通过将方程式16和方程式17代入方程式12能够获得方程式18中示出的条件表达式。[方程式18]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联接结构,当电子装置插入保持器装置中时,所述连接器联接结构使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和设置在所述保持器装置中的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器联接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装置包括保持器本体和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所述电子装置插入所述保持器本体中,所述连接器本体以可移位的方式附接至所述保持器本体,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弓I导部将所述第二连接器弓I导为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对准,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有被引导部,当所述第二连接器移位时,所述被引导部由所述引导部引导,以及,当将所述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保持器本体的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时,所述连接器本体附接至所述保持器本体,能够在如下范围内移位即,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跟随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范围、以及所述被引导部能够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其中,在将所述电子装置插入所述保持器本体期间,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的总和小于所述引导部使所述被引导部在相同方向上运动的引导量,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本体形成有在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上穿透的通孔,并且,将所述连接器本体附接至所述保持器本体的附接构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且在所述附接构件与所述通孔之间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设有间隙,以及,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保持器本体位于所述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处的情况下,在所述附接构件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在相同方向上移位的移位量相对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其中,所述附接构件是带肩螺钉,所述带肩螺钉具有在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带肩螺钉的基部端侧的非螺纹部,并且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相比于所述非螺纹部具有较小的直径、并且相比于所述非螺纹部在轴向方向上更靠向所述带肩螺钉的远端侧,以及,所述非螺纹部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设定为大于所述通孔的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并且,所述螺纹部以螺纹接合的方式紧固至所述保持器本体且在所述非螺纹部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其中,所述引导部具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倾斜,并且, 所述被弓I导部具有被弓I导表面,所述被弓I导表面抵靠所述弓I导表面滑动,以及,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被引导部的量为所述引导表面的在所述被引导部由所述引导部弓I导的方向上的尺寸和所述被弓I导表面的尺寸的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其中,所述保持器本体具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保持所述电子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联接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其中容置所述保持器装置以围绕所述保持器装置的外围,其中,所述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
8.一种保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器本体,所述保持器本体插入有电子装置;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连接器端子,当所述电子装置插入所述保持器本体中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连接器端子电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以及附接构件,所述附接构件将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以可移位的方式附接至所述保持器本体,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有被引导部,当所述第二连接器移位时,所述被引导部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引导部引导,以及当将所述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保持器本体的可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时,所述附接构件将所述连接器本体附接至所述保持器本体而能够在如下范围内移位 即,所述第二连接器能够跟随在与所述电子装置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上从所述基准位置移位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范围、以及所述被引导部能够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范围。
全文摘要
硬盘装置的连接器部分设置有凹部,该凹部引导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以便使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与硬盘装置的连接器部分对准。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设置有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由凹部引导。连接器本体附接至保持器本体,能够在保持器装置的连接器部分能够跟随硬盘装置的连接器部分的范围内、以及引导部能够由凹部引导的范围内移位。
文档编号H01R13/631GK103038954SQ20118001055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武居荣一, 荒城浩义, 和泉壮宗, 齐藤达雄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电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