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电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7-31  13

双离合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即一种双离合电机,包括外壳(1)、定子(2)、转子(3)和输出轴(4),其特点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4)两端均设有与传动装置的接合部,所述输出轴(4)插在转子(3)的内孔里,且转子(3)内孔的直径大于输出轴(4)的外径,转子(3)内孔与输出轴(4)之间装有轴间离合器(6),输出轴(4)的一端装有轴端离合器(5)。其有益效果是:电机的两侧均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转子与输出轴之间、输出轴与传动装置之间均可根据需求进行离合,可简化传动机构,增加电机的用途,加之电机的长度较短而呈盘状,适于狭窄场所安装。
【专利说明】双离合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即一种双离合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机的转子和输出轴之间均为固定对接,没有离合性能,更没有单向离合功能。可是,工程实践中常需要电机的转子和输出轴之间具有离合性能,现有电机很难胜任。此外,目前市场上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是从电机的一侧伸出。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往往需要在电机的两侧配备传动装置,现有电机要实现两侧接合传动需要复杂的结构,所占的空间也比较大。再有,现有电机的长度都大于直径2倍以上,难以在一些狭窄的场所安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与输出轴之间非固定连接,且具有离合性能,输出轴两侧均可与传动装置相接合的电机。此外,所提供的电机在比较狭窄的场所也可以安装。
[0004]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双离合电机,包括外壳、定子、转子和输出轴,其特点是:所述输出轴插在转子的内孔里,且转子内孔的直径大于输出轴的外径,转子内孔与输出轴之间装有轴间离合器,输出轴两端从转子两侧伸出,且均设有与传动装置的接合部,其中一端装有轴端离合器。
[0005]所述轴间离合器以及轴端离合器均为是单向离合器。
[0006]所述单向离合器有内套和外套,外套套装在内套的外面,内套外套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内壁向外开有圆孔状滑槽,滑槽的中线方向与外套的半径方向相交叉,滑槽内装有弹簧,弹簧的内端抵顶滑槽底部,弹簧的外端装有球形滑块,滑块处于滑槽开口处,滑块向弹簧外端移动即与内套和外套相抵,滑块向弹簧内端移动即与内套相脱离。
[0007]所述多个滑槽均布在外套内孔周围,每个滑槽均沿外套内孔壁的切线方向进入外套,滑槽进入外套的一端封闭,滑槽的外侧壁在外套内壁的开口处有向内弯折的斜面。
[0008]所述内套与外套之间装有轴承。
[0009]所述单向离合器有内套和外套,外套套装在内套的外面,内套外套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内孔壁上设有多个单向内齿,内套边缘通过转轴铰连有与单向内齿相配合的棘爪,棘爪上装有回位弹簧。
[0010]所述转子单向离合器是单向轴承。
[0011]所述转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 1.5: I。
[0012]所述转子的长度 < 转子的直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的两侧均可与传动装置相连接,转子与输出轴之间、输出轴与传动装置之间均可根据需求进行离合,可简化传动机构,增加电机的用途,力口之电机的长度较短而呈盘状,适于狭窄场所安装。【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5]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左视图;
[0016]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离合器的主视图;
[0017]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部件离合器的主视图;
[0018]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6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0]图中可见:外壳I,定子2,转子3,输出轴4,轴端离合器5,轴间离合器6,内套7,外套8,滑槽9,弹簧10,滑块11,斜面12,单向内齿13,棘爪14,转子内套15,单向轴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所不,这种双离合器电机是由外壳1、定子2、转子3和输出轴4等部件构成,其特点是:转子3与输出轴4并不是固定连接,转子3的内孔套装在输出轴4的外面,转子3的内孔大于输出轴4的外径,转子3和输出轴4之间设有轴间离合器6。输出轴4的两端均可和传动装置相连接,其中一端设有轴端离合器5。这里,可以采用的离合器有多种,图3例举的轴端离合器5以及轴间离合器6都是一种单向离心式离合器。这种单向离心式离合器有内套7和外套8,外套8套装在内套7的外面,内套7外套8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8内壁向外开有滑槽9,滑槽9内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外端装有滑块11。这里的滑块11最好呈球形,滑槽9最好为圆孔。滑槽9应有两个以上,多个滑槽9最好均布在外套8内孔周围,这样受力会更加均匀。滑槽9进入外套8的角度范围很宽,只要滑槽9的中心线方向与外套8的半径方向不平行,之间有一个夹角即可。作为优选,图3所示的滑槽9内侧即距离外套8内孔心较近的一侧的边缘线沿与外套8内孔交点的切线方向向外套壁内延伸。进入外套8的滑槽9内端最好封闭,这里的封闭包括设置凸台等能够限制弹簧10端部的结构。滑槽9外侧边缘线在外套8内壁的滑槽入口处有向内弯折的斜面12。内套7与外套8之间最好装有轴承。
[0022]由图3可见,内套7相对外套8顺时针转动时,即向弹簧10与滑块11接合的方向转动时,滑块11被带动或在弹簧10推动下向前移动,在斜面6处夹在外套8和内套7之间的楔形空间里,滑块11受到向内的挤压,使内套7和外套8接合为一体,同步转动。反之,内套7相对外套8逆时针转动时,即向弹簧10以及滑槽9的内端方向转动时,滑块11受离心力作用沿切线方向抛出,克服弹簧力向滑槽9的内端方向移动,所处的空间增大,滑块11即脱离了内套7,内套7和外套8也就失去了连结物而相互脱开,不再联动。
[0023]显然,这种转子3与输出轴4之间以及输出轴的一端分别安装单向离合器的结构,可以实现多种安装形式,各种形式会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图中仅例举轴端离合器5和轴间离合器6的离合方向相反的一种,当轴端离合器与外接传动装置接合时,轴间离合器6处于分离的状态,输出轴4转动,而转子3不动。当轴间离合器6接合,轴端离合器5分离,转子3带动输出轴4同转。显然,这种传动方式在工程中具有多种用途。
[0024]这里,输出轴4与外接传动装置的对接或与轴端离合器的对接均采用花键对接,安装非常方便。当然,更应当推荐采用内花键,可进入电机内部,可使结构更加紧凑。
[0025]第二种实施例:图4介绍了另一种单向离合器,有内套7和外套8,外套8套装在内套7的外面,内套7外套8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8内孔壁上设有多个单向内齿13,单向内齿13的两侧齿面的倾斜角度不同,相对于外套8内孔的径向线来说一侧陡直,另一侧平缓。图中介绍的单向内齿13—侧面与内孔的半径线重合,另一个侧面与半径线之间为一锐角。与外套8间隙配合的内套7边缘通过转轴铰连有棘爪14,棘爪14上装有回位弹簧11。这种单向离合器与自行车的飞轮与中轴的传动机构相似,棘爪14可以抵顶单向内齿13的陡直侧面使内套和外套相接合而同步转动,也可以沿单向内齿的平缓侧面滑动而内套和外套相脱离,其作用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相同。
[0026]第三种实施例:图5介绍了另一种双离合电机,有外壳1、定子2、转子3和输出轴4等部件构成,转子3套装在输出轴4的外面,转子3和输出轴之间设有轴间离合器6。输出轴4的一端为动力输出端,另一端设有轴端离合器5。轴间离合器6和轴端离合器5的都是单向离合器。这些与第一种实施例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转子3的内孔安装一个转子内套15,转子内套15的外端段与转子3的外端段相固连,转子内套15的中部与转子3有一段空隙,输出轴4的一端段直径加大,所形成的凸缘与转子内套13相对。所述轴间离合器6设在转子内套15的内侧,轴间离合器6的内套7与转子内套15相连,轴间离合器6的外套8与输出轴4的凸缘通过螺栓相连,轴间离合器6的外套8以及输出轴4的凸缘的外径均与转子3保持间隙,互不接触。显然,这种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其作用主要是便于制作和装配,工作状态也更加稳定。
[0027]第四种实施例:图6介绍了另一种双离合电机,有外壳1、定子2、转子3和输出轴4等部件构成,转子3套装在输出轴4的外面,转子3和输出轴4之间设有轴间离合器6。输出轴4的一端设有轴端离合器5。轴间离合器6和轴端离合器5的都是单向离合器。这里轴间离合器6是安装在转子3和输出轴4之间的单向轴承16,可安装在转子3内孔的两端。此外,轴端离合器5也可以采用单向轴承16,其作用与前面所述的各种单向离合器一样。其优点是可以使用市售标准轴承,减少制造的难度,但要根据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同步性能确定使用的场所。
[0028]第五种实施例:如图1、图5、图6所示,这种电机的机体很短,呈盘状。现有电机的转子长度多为转子直径的2倍以上,而本例电机转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 1.5: 1,甚至转子的长度<转子的直径。这种盘状的电机适合安装在水平尺寸较小的场合,结合前述实施例的离合性能,这种电机将有更加广泛的用途,为改变现有电机的作业方式提供了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离合电机,包括外壳(1)、定子(2)、转子(3)和输出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插在转子(3)的内孔里,且转子(3)内孔的直径大于输出轴(4)的外径,转子(3)内孔与输出轴⑷之间装有轴间离合器(6),输出轴(4)两端从转子两侧伸出,且均设有与传动装置的接合部,其中一端装有轴端离合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间离合器(6)以及轴端离合器(5)均为是单向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有内套(7)和外套⑶,外套⑶套装在内套⑵的外面,内套(7)外套⑶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⑶内壁向外开有圆孔状滑槽(9),滑槽(9)的中线方向与外套⑶的半径方向相交叉,滑槽(9)内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内端抵顶滑槽(9)底部,弹簧(10)的外端装有球形滑块(11),滑块(11)处于滑槽(9)开口处,滑块(11)向弹簧(10)外端移动即与内套(7)和外套(8)相抵,滑块(11)向弹簧(10)内端移动即与内套(7)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滑槽(9)均布在外套(8)内孔周围,每个滑槽(9)均沿外套(8)内孔壁的切线方向进入外套(8),滑槽(9)进入外套(8)的一端封闭,滑槽(9)的外侧壁在外套⑶内壁的开口处有向内弯折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7)与外套⑶之间装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离合器有内套(7)和外套⑶,外套⑶套装在内套⑵的外面,内套(7)外套⑶之间有滑动间隙,外套⑶内孔壁上设有多个单向内齿(13),内套(8)边缘通过转轴铰连有与单向内齿(13)相配合的棘爪(14),棘爪(14)上装有回位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单向离合器是单向轴承(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的长度与直径之比≥1.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⑶的长度<转子⑶的直径。
【文档编号】H02K7/10GK203707982SQ20142001196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赵国顺 申请人:赵国顺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