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31  7

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逆变器,包括绕线架及第一绝缘导线。绕线架包括本体、第一座体、第一侧板及多个第二侧板。第一座体设置于本体的一侧并与本体相连接,第一侧板设置于本体及第一座体之间,并于第一侧板及第一座体之间形成理线槽,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本体,用以于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第一绝缘导线具有绕线部及第一出线端,绕线部设置于多个第一绕线槽,且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理线槽,以使第一出线端与绕线部相错开,借以避免第一绝缘导线磨损短路并确实由第一绕线槽的根部起绕,达到避免电弧烧机且具高耐压性的效果。
【专利说明】逆变器及其绕线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逆变器,尤指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
【背景技术】
[0002]逆变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或设备中,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随着业界的各类型高电压机种的发展应用益发广泛,设计条件及应用需求也日渐严苛,逆变器亦因此被要求具有高耐压性及高共用性,以符合产品趋势及实际需求。
[0003]由于现今主流产品对于逆变器的电压需求,重心已逐渐由逆变器单体可承受三千伏特的电压提高至耐受四千伏特的电压,然而,现有逆变器所采用的现有绕线架易造成电弧烧机的现象,无法有效应用并耐受高达四千伏特的电压。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逆变器及现有绕线架的底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逆变器I所采用的现有绕线架10具有绕线槽101,以供绕线11的绕线本体110绕设。其中,绕线11具有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且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分别与位于右侧的接脚102及位于左侧的接脚102相连接。由于起始端111与绕线本体110的接触面积大,绕线时易造成漆包膜磨损,且因绕线槽101本身的高度而使得起始端111无法确实由绕线槽101的根部起绕,不仅易因短路而产生打火现象,于高电压应用时还会发生电弧烧机的情况。
[0004]此外,若将绕线11的绕线起始与结尾位置互换,亦即将起始端111及结尾端112改为分别与位于左侧的接脚102及位于右侧的接脚102相连接,虽可解决接触磨损漆包膜的问题,然起始端111仍无法确实由绕线槽101的根部起绕,不仅仍伴随着电弧烧机的风险,还因绕线11的位置及绕法等限制,无法实际且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装置或设备,缺乏共用性。
[0005]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实为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以解决现有逆变器及现有绕线架的耐压性不佳并缺乏共用性,易造成打火现象及电弧烧机,且无法实际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电压装置或设备等缺点。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借由设置第一侧板于本体及第一座体之间形成的理线槽,以及将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可使第一出线端与绕线部相错开,以避免第一绝缘导线磨损短路并确实由第一绕线槽的根部起绕,进而达到避免电弧烧机且具高耐压性的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透过理线槽的引入,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及第二出线端可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相连接,或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二接脚及第一接脚相连接,故可符合各种实际需求,以达到具高共用性的效果,并可大量生产作为标准品使用,进而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000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一绕线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以及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以及一第一绝缘导线,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0010]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广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绕线架,适用于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的一第一绝缘导线,该绕线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以及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其中,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该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接脚及一第二接脚,且该第一绝缘导线还具有一第二出线端。于实际应用时,该第一出线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或者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等于该理线槽的宽度,该多个第二侧板彼此以一第二间隔距离平行设置,且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与该第二间隔距离的长度相同或相异。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构思,该绕线架还包括:一第二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另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以及一第三侧板,设置于该第二侧板及该第二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三侧板及该第二座体之间形成一第二绕线槽。此外,该逆变器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导线,至少部分地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槽,其中该第二绝缘导线为初级绕线,且该第一绝缘导线为次级绕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逆变器及现有绕线架的底视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底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底视图。
[0017]【符号说明】
[0018]1:现有逆变器
[0019]10:现有绕线架
[0020]101:绕线槽
[0021]102:接脚
[0022]11:绕线
[0023]110:绕线本体
[0024]111:起始端
[0025]112:结尾端
[0026]2:逆变器[0027]20:绕线架
[0028]200:本体
[0029]201:第一座体
[0030]2011:第一接脚
[0031]2012:第二接脚
[0032]202:第一侧板
[0033]203:第二侧板
[0034]204:理线槽
[0035]205:第一绕线槽
[0036]206:第二座体
[0037]207:第三侧板
[0038]208:第二绕线槽
[0039]21:第一绝缘导线
[0040]210:绕线部
[0041]211:第一出线端
[0042]212:第二出线端
[0043]dl:第一间隔距离
[0044]d2:第二间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6]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底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2包括绕线架20及第一绝缘导线21,绕线架20包括本体200、第一座体201、第一侧板202及多个第二侧板203,且第一绝缘导线21具有绕线部210及第一出线端211。其中,第一座体201设置于本体200的一侧并与本体200相连接,且可为例如但不限于一第一接脚座。第一侧板202设置于本体200及第一座体201之间,并于第一侧板202及第一座体201之间形成理线槽204。多个第二侧板203设置于本体200,用以于本体200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205,且第一绝缘导线21的绕线部210设置于多个第一绕线槽205,其中第一绝缘导线21可为但不限于漆包线。第一绝缘导线21的第一出线端211,例如但不限于一第一裸线端或一起绕端,部分地设置于理线槽204,以使第一出线端211与绕线部210相错开,亦即使第一出线端211与绕线部210彼此分隔,而避免因磨损造成的短路、打火现象,并可令绕线部210确实由第一绕线槽205的根部起绕,进而达到避免电弧烧机且具高耐压性的效果。
[0047]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2及第一座体20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l,且第一间隔距离dl的长度等于理线槽204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多个第二侧板203彼此以第二间隔距离d2平行设置,且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隔距离dl的长度与第二间隔距离d2的长度相同或相异,然皆不以此为限。[00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绕线架20进一步包括第二座体206及第三侧板207,其中第二座体206可为例如但不限于一第二接脚座,设置于本体200的另一侧并与本体200相连接,且第三侧板207设置于第二侧板203及第二座体206之间,并架构于在第三侧板207及第二座体206之间形成第二绕线槽208。
[0049]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逆变器2还可包括第二绝缘导线,且该第二绝缘导线绕设于第二绕线槽208(未示出),其中该第二绝缘导线为初级绕线,且第一绝缘导线21为次级绕线,然皆不以此为限。
[0050]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2,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逆变器及其绕线架的底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座体201具有第一接脚2011及第二接脚2012,且第一绝缘导线21还具有第二出线端212,其中该第二出线端212可为例如但不限于一第二裸线端或一终止端。由于本实用新型理线槽204的引入,第一绝缘导线21的第一出线端211及第二出线端212可分别与第一座体201的第一接脚2011及第二接脚2012相连接(如图2所示),或分别与第一座体201的第二接脚2012及第一接脚2011相连接(如图3所示),故可符合各种实际需求,以达到具高共用性的效果,并可大量生产作为标准品使用,进而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00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绕线架,借由设置第一侧板于本体及第一座体之间形成的理线槽,以及将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可使第一出线端与绕线部相错开,以避免第一绝缘导线磨损短路并确实由第一绕线槽的根部起绕,进而达到避免电弧烧机且具高耐压性的效果。同时,透过理线槽的引入,第一绝缘导线的第一出线端及第二出线端可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相连接,或分别与第一座体的第二接脚及第一接脚相连接,故可符合各种实际需求,以达到具高共用性的效果,并可大量生产作为标准品使用,进而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
[0052]纵使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逆变器,包括: 一绕线架,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 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 '及 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以及一第一绝缘导线,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接脚及一第二接脚,且该第一绝缘导线还具有一第二出线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第一出线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第二接脚相连接,且该第二出线端与该第一接脚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且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等于该理线槽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多个第二侧板彼此以一第二间隔距离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第一间隔距离的长度与该第二间隔距离的长度相同或相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中该绕线架还包括: 一第二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另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以及 一第三侧板,设置于该第二侧板及该第二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三侧板及该第二座体之间形成一第二绕线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导线,至少部分地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槽,其中该第二绝缘导线为初级绕线,且该第一绝缘导线为次级绕线。
10.一种绕线架,适用于具有一绕线部及一第一出线端的一第一绝缘导线,该绕线架包括: 一本体; 一第一座体,设置于该本体的一侧并与该本体相连接; 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本体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并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一座体之间形成一理线槽;以及 多个第二侧板,设置于该本体,用以于该本体上形成多个第一绕线槽; 其中,该绕线部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绕线槽,且该第一出线端部分地设置于该理线槽,以使该第一出线端与该绕线部相错开。
【文档编号】H02M7/00GK203660901SQ20142001346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陈毕帆, 张治良, 邱志勇, 许素琼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