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7-31  8

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及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及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内以产生电磁场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接触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其中,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用于收纳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用于收纳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由于无线充电装置具有收纳功能,所以可有助于提升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美观性。
【专利说明】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也相对地提高,尤以消费性电子商品为主,以往体积庞大的电子产品已精简化变成可携带且效能高的电子产品,如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或笔记型电脑等,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效率。
[0003]上述的多媒体播放器、行动电话等携带式电子产品于使用时所需的电力,大多采用如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主要通过一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及插座,充电座与插座以有线方式连接,且充电座设有充电槽,以供充电电池放置于充电槽中,而插座则插设于电源插座,用以提供充电时所需的电压或电流,笔记型电脑则需通过转换器与电源插座连接,通过转换器提供笔记型电脑所需的电压或电流。然而,由于携带式电子产品须通过转换器或充电电池提供所需的电力,人们若外出需使用这些携带式电子产品时,需要携带不同转换器或专用充电器,使其外出或洽公时不便携带,降低使用的便利性,另外,由于充电装置或转换器要将充电所需的电能通过有线线路连结传递至充电电池,使其使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及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蓄电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单元、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单元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产生电磁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单元。
[0006]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及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以产生电磁场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接触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用于收纳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用于收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
[0007]本实用新型另外再一实施例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及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蓄电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单元、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单元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产生电磁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单元,除了所述支撑单元的一裸露侧端之外,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完全容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裸露侧端大致上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表面齐平。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产生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可透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或“除了所述支撑单元的一裸露侧端之外,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完全容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装置具有收纳功能,可提升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美观性。
[0009]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发射模组预备要进行充电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预备要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上进行无线充电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已经被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上进行无线充电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接收模组预备要收纳在第一外壳体内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第一外壳体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外再一种第一外壳体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已经被完全容置在另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内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模组部分裸露在另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外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调整件的扳动以调整电连接器相对于第二外壳体的闻度为Hl的侧视不意图。
[0022]图13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调整件的扳动以调整电连接器相对于第二外壳体的闻度为H2的侧视不意图。[0023]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第一外壳体10
[0025]外表面1000
[0026]第一容置空间101
[0027]第一开口1010
[0028]第二容置空间102
[0029]第二开口1020
[0030]置放平台103
[0031]止滑结构104
[0032]第一^^固结构105
[0033]蓄电单元11
[0034]第一控制电路单元12
[0035]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
[0036]发射线圈130
[0037]变压器14
[0038]电源输入单元15
[0039]电源输出单元16
[0040]伸缩控制结构17
[0041]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第二外壳体20
[0042]第二卡固结构200
[0043]无线充电接收单元21
[0044]接收线圈210
[0045]第二控制电路单元22
[0046]电连接器23
[0047]内嵌部230
[0048]支撑单元24
[0049]支撑本体240
[0050]裸露侧端2400
[0051]手拉套环241
[0052]高度调整机构242
[0053]弹性件2420
[0054]升降调整件2421[0055]可携式电子装置P
[0056]电源传输线W1、W2
[0057]高度H1、H2
【具体实施方式】
[0058]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及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
[0059]首先,配合图1至图4所示,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包括一第一外壳体10、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内的蓄电单元11、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内且电性连接于蓄电单元11的第一控制电路单兀12、及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内且电性连接于第一控制电路单兀12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并且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用于产生电磁场。更进一步来说,第一外壳体10具有一用于承载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的置放平台103及一相反于置放平台103的止滑结构104,并且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还更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内且电性连接于蓄电单元11的变压器14、一电性连接于变压器14的电源输入单元15、及至少一电性连接于蓄电单元11的电源输出单元16。举例来说,配合图3及图4所示,当电源传输线Wl (例如具有8字型插头、USB插头或任何种类插头的电源传输线)插入电源输入单元15 (例如8字型插座、USB插座或任何种类的插座)之后,电源会依序通过电源传输线W1、电源输入单元15及变压器14,以对蓄电单元1 1预先进行充电,使得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可作为一种电源供应器。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省略变压器14的使用,使得电源输入单元15直接电性连接于蓄电单元11。
[0060]另外,配合图1至图3所示,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包括一第二外壳体20、一设置在第二外壳体20内以无线接收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所产生的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21、一设置在第二外壳体20内且电性连接于无线充电接收单元21的第二控制电路单元22、及至少一裸露在第二外壳体20的外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二控制电路单元22及一可携式电子装置P(例如行动电话)两者之间的电连接器23。更进一步来说,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还更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第二外壳体20且用于支撑电连接器23的支撑单元24,并且支撑单元24包括一连接于第二外壳体20以用于固定电连接器23相对于第二外壳体20的高度的支撑本体240及一连接于支撑本体240且相反于电连接器23的手拉套环241,以供使用者握持。
[0061]再者,配合图3、图5及图6所示,当可携式电子装置P欲进行无线充电时,使用者可先将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翻转180度后再放置于任一平面上,此时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可通过止滑结构104所提供的止滑效果,以稳固设置在任一平面上。然后,将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的电连接器23直接插入可携式电子装置P的USB插槽(图未示)内,以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P直接电性接触电连接器23。最后,如图6所示,将承载有可携式电子装置P的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直接放置在第一外壳体10的置放平台103上。由此,蓄电单元11所产生的交流电会通过第一控制电路单元12,以传送至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然后,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的发射线圈130会通过交流电的推动而产生交流电磁场。当无线充电接收单元21的接收线圈210以无线的方式接收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13的发射线圈130所产生的交流电磁场后,交流电磁场会通过第二控制电路单元22以转换成电能,并且电能会通过电连接器23以传送至可携式电子装置P,由此以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P的充电。
[0062]值得一提的是,如图6所示,当可携式电子装置P通过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及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的配合来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所提供的至少一电源输出单元16 (例如直接电插座(DC jack)、USB插座或或任何种类的插座)可通过另一种电源传输线W2来针对另一台可携式电子装置(图未示,例如笔记型电脑或另一支行动电话等)来进行充电。
[0063]此外,配合图1、图2及图7所示,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的第一外壳体10具有至少一对应于第二外壳体2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及至少一对应于电连接器23的第二容置空间102,并且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都可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的侧端。更进一步来说,第二外壳体20具有一连通于第一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10及一连通于第二容置空间102的第二开口 1020。因此,当使用者欲将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收纳在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内时,第二外壳体20可通过第一开口 1010,以收纳在第一外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内,并且电连接器23可通过第二开口 1020,以收纳在第一外壳体10的第二容置空间102内。
[0064]值得注意的是,配合图7至图9所示,第一外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一容置空间101的设计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是采取彼此分离而不互相连通的设计,并且第一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10及第二容置空间102的第二开口 1020也是采取彼此分离而不互相连通的设计。如图8所示,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是采取彼此连接而互相连通的设计,但是第一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10及第二容置空间102的第二开口 1020则是采取彼此分离而不互相连通的设计。如图9所示,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是采取彼此连接而互相连通的设计,并且第一容置空间101的第一开口 1010及第二容置空间102的第二开口 1020也是采取彼此连接而互相连通的设计。
[0065]再者,配合图1、图2及图7所示,第一外壳体10具有一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01内的第一卡固结构105 (例如卡固槽),并且第二外壳体20具有一对应于第一卡固结构105的第二卡固结构200 (例如卡固块)。由此,当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的第二外壳体20及电连接器23分别收纳在第一外壳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内时,第一外壳体10及电连接器23都会通过第一卡固结构105及第二卡固结构200的相互卡固配合(例如卡固配合、滑接配合或任何的配合卡固方式都可),以分别卡固在第一容置空间101及第二容置空间102内,藉此以避免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会从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脱离的可能性。
[0066]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图10及图11所示,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更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第一外壳体10内的伸缩控制结构17 (亦即所谓的Push-Push结构)。当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收纳在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内时(如图10所示),除了支撑单元24的支撑本体240的一裸露侧端2400之外,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完全容置于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的第一外壳体10内,因此支撑本体240的裸露侧端2400大致上会与第一外壳体10的外表面1000齐平。当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要从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内取出时,只要按压支撑本体240的裸露侧端2400,以使得第二外壳体20推动伸缩控制结构17,让伸缩控制结构17伸出一预定距离来推出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此时支撑单元24的支撑本体240会部分裸露(如图11所示),以方便使用者抓取。
[0067]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图12及图13所示,支撑单元24包括一连接于第二外壳体20的支撑本体240、一内建于支撑本体240内以用于调整电连接器23相对于第二外壳体20的高度(H1、H2)的高度调整机构242、及一连接于支撑本体240且相反于电连接器23的手拉套环241,并且高度调整机构242包括一用于顶抵电连接器23的内嵌部230的弹性件2420及一连接于电连接器23的内嵌部230以调整弹性件2420的压缩变形量的升降调整件2421。另外,由于升降调整件2421外露在支撑本体240的侧边,所以依据不同可携式电子装置P的不同USB插槽的设计高度,使用者可轻易通过扳动升降调整件2421来调整电连接器23相对于第二外壳体20的高度是为Hl (如图12所示)或H2(如图13所示),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0068]〔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006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产生的无线充电装置,其可透过“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的第一外壳体10具有至少一对应于第二外壳体20的第一容置空间101及至少一对应于电连接器23的第二容置空间102”或“除了支撑单元24的一裸露侧端2400之外,无线充电接收模组2完全容置于无线充电发射模组I的第一外壳体10内”的设计,使得无线充电装置具有收纳功能,可提升无线充电装置的整体美观性。
[00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蓄电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单元、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单元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产生电磁场;以及 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器;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对应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一用于承载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的置放平台及一相反于所述置放平台的止滑结构,且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侧端,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变压器、一电性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电源输入单元、及至少一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电源输出单兀。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具有一连通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连通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彼此分离或相互连通,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彼此分离或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外壳体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一开口以收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连接器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二开口以收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以用于固定所述电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高度的支撑本体及一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且相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手拉套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支撑本体、一内建于所述支撑本体内以用于调整所述电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及一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且相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手拉套环,且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一用于顶抵所述电连接器的内嵌部的弹性件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内嵌部以调整所述弹性件的压缩变形量的升降调整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一设置在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卡固结构,所述第二外壳体具有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固结构的第二卡固结构,且所述第一外壳体及所述电连接器都通过所述第一卡固结构及所述第二卡固结构的相互卡固配合,以分别卡固在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7.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以产生电磁场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以及 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接触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具有至少一用于收纳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用于收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具有一连通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及一连通于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彼此分离或相互连通,其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彼此分离或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外壳体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一开口以收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连接器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二开口以收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至少一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支撑本体、一内建于所述支撑本体内以用于调整所述电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及一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且相反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手拉套环,且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一用于顶抵所述电连接器的内嵌部的弹性件及一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内嵌部以调整所述弹性件的压缩变形量的升降调整件。
10.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线充电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包括一第一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蓄电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一控制电路单元、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单元的无线充电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产生电磁场;以及 一无线充电接收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第二外壳体、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以无线接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单元所产生的所述电磁场的无线充电接收单元、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单元的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至少一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外部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单元及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间的电连接器;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体且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单元,除了所述支撑单元的一裸露侧端之外,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组完全容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所述第一外壳体内,且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裸露侧端大致上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外表面齐平。
【文档编号】H02J17/00GK203707834SQ20142002152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学寒 申请人: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