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多个第一密封装置和多个第二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连接有进水管,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有出水管,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第一端盖,第二基座套设在第一基座中,端盖与第二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自紧密封圈,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基座、第四基座和第二端盖,第四基座套设在第三基座中,第二端盖与第四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四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自紧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只需将金属管的两端穿设在密封装置中,对金属管端部的平整度没有要求,简化了测试工序。
【专利说明】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压测试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金属管在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时,金属管端部必须非常平整,以便能对金属管的端部进行很好的密封。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管的端部往往是不平整的,对金属管进行耐压测试时,就需要事先将金属管的端部加工平整,测试工序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金属管端部的平整性没有要求的测试工序简单的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一密封装置,机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二密封装置,第一密封装置连接有进水管,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有出水管,机架两端的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的个数相同,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第一端盖,第二基座套设在第一基座中,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二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一基座的端面和第二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一端盖与第二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自紧密封圈,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基座、第四基座和第二端盖,第四基座套设在第三基座中,第三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四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三基座的端面和第四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端盖与第四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第四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自紧密封圈。
[0006]其有益效果为:在对金属管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时,金属管的一端与第一密封装置连接,金属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水从进水管通过第一密封装置注入金属管内,金属管内的水再通过第二密封装置从出水管排出,当金属管中注满水时,第一自紧密封圈和第二自紧密封圈自动胀紧,将金属管的端部与第二基座之间的间隙封闭,将金属管的端部与第四基座之间的间隙封闭,本实用新型在对金属管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时,只需要将金属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连接即可测试,对金属管两端的平整度没有要求,测试工序较为简便。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座的端面和第二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第一端盖与第二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第三基座的端面和第四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第二端盖与第四基座的端面通过第四螺钉固定连接。
[0008]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螺钉连接,使得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中的各个部件连接得较为牢固。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的一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密封装置,机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密封装置。
[0010]其有益效果为:机架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可同时对两根金属管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 ]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管上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第一连接口,第一连接口通过法兰与第一基座连接,出水管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口和一个出水口,第二连接口通过法兰与第三基座连接。
[0012]其有益效果为:进水管与水源连接,水源通过进水口流入进水管中,再从进水管的两个第一连接口分别注入第一基座中,进而注入金属管中,再依次从两个第二连接口、第一基座和出水口排出,保证测试装置中水流的畅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016]1.机架、2.第一密封装置、21.第一基座、211.第一螺钉、22.第二基座、221.第二螺钉、23.端盖、24.第一自紧密封圈、3.进水管、31.进水口、32.连接口、4.出水管、41.出水口、42.连接口、5.金属管、6.第二密封装置、61.第三基座、611.第三螺钉、62.第四基座、621.第四螺钉、63.第二端盖、64.第二自紧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I的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一密封装置2,机架I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二密封装置6。机架I两端的第一密封装置2的个数与第二密封装置6的个数相同,一个第一密封装置2和一个第二密封装置6分别与一根金属管5的两端连接对其进行测试。第一密封装置2连接有进水管3,第二密封装置6连接有出水管4。第一密封装置2包括第一基座21、第二基座22和第一端盖23。第二基座22套设在第一基座21中。第一基座21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二基座22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一基座21的端面和第二基座22的端面通过第一螺钉211固定连接。第一端盖23与第二基座22的端面通过第二螺钉221固定连接。第二基座2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自紧密封圈24。第二密封装置6包括第三基座61、第四基座62和第二端盖63。第四基座62套设在第三基座61中。第三基座61的一端设有端面,第四基座62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三基座61的端面与第四基座62的端面通过第三螺钉611固定连接,第二端盖63与第四基座62的端面通过第四螺钉621固定连接。第四基座6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自紧密封圈64。
[0019]在本实施例中,机架I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密封装置2和两个第二密封装置6,可同时对两根金属管5进行耐压测试,提高了工作效率。进水管3上设有一个进水口 31和两个第一连接口 32,两个第一连接口 32通过法兰与第一密封装置2中的两个第一基座21连接。出水管4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口 42和一个出水口 41。两个第二连接口 42通过法兰与第二密封装置6中的两个第三基座61连接。进水管3与水源连接,水源通过进水口 31流入进水管3中,再从进水管3的两个第一连接口 32分别注入第一基座21中,进而注入金属管5中,再依次从第三基座61、两个第二连接口 42和出水口 41排出。
[0020]在对金属管5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时,金属管4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位于机架I两端的密封装置21中,水从进水管3注入金属管5内,金属管5内的水再从出水管4排出,当金属管5中注满水时,第一自紧密封圈24和第二自紧密封圈64自动胀紧,将金属管5的端部与第二基座22之间的间隙封闭,将金属管5的端部与第四基座62之间的间隙封闭。本实用新型在对金属管5进行耐压检漏测试时,只需要将金属管5的两端穿设在位于机架I两端的第一密封装置2和第二密封装置6中,对金属管5两端的平整度没有要求。无需事先将金属管5的端部加工成光滑的平面,简化测试工序。
[00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一密封装置,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多个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机架两端的第一密封装置的个数与第二密封装置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基座套设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第一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二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所述第一基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自紧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基座、第四基座和第二端盖,所述第四基座套设在所述第三基座中,第三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第四基座的一端设有端面,所述第三基座的端面与所述第四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四基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基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自紧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端面和第二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基座的端面和第四基座的端面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四基座的端面通过第四螺钉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密封装置,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密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管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法兰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法兰与所述第四基座连接。
【文档编号】G01M3/28GK203719852SQ201420022990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胡琼, 许岷, 衡键 申请人:无锡凯美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