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制造方法

xiaoxiao2020-7-23  6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并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安装座可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采用这种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使得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角度既可满足法规要求下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一致的安装,也可满足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呈一定角度的安装,从而保证在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采集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汽车试验的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安全性能是汽车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来检验和改进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碰撞试验是汽车安全试验中最常见和最直观的一种。在汽车碰撞试验中,通常在碰撞假人内部安装各种感应和传感装置,通过这些感应和传感装置来记录碰撞假人在碰撞过程中的受力状况或运动变化;其中,碰撞假人整体或局部的加速度变化也是汽车碰撞试验中一个重要的试验项目。
[0003]根据国内外用于汽车安全评价的各种标准要求,假人设备体内安装有数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作为采集碰撞过程中假人各部位数据的重要设备。根据汽车安全碰撞试验的不同类型,试验所用假人大致分为正碰假人、侧碰假人、儿童假人等,假人内部加速度传感器的数量也不尽相同。目前假人内部加速度传感器只能采集整车坐标系下χ、Y、ζ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即与整车坐标系的X轴、Y轴、Z轴方向相同,对与这三个方向呈一定夹角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则无法采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使得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可调节。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包括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并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还包括基座,所述安装座可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基座和所述安装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销轴;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插孔。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基座和所述安装座中的一个上的销轴或者插孔周围设置有多 个调节孔;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的销轴或者插孔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多个调节孔与所述销轴或者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多个调节孔与所述销轴或者插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与所述销轴或者插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还包括可插入在一个所述调节孔与一个所述定位孔中的螺钉、螺栓,或者销钉。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基座呈板状,在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安装孔。[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安装座呈板状。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承载体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凹槽。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的承载体的凹槽两侧设置有安装孔。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承载体为正立方体。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使得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角度既可满足法规要求下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一致的安装,也可满足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呈一定角度的安装,从而保证在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采集需要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0]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基座1、安装座2,以及承载体3。所述承载体3固定在安装座2上,安装座2可相对基座I转动地设置在基座I上。
[0022]基座I呈方形板状,在基座I的四个角处分别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10。基座I可通过穿过安装孔10的螺钉等固定在碰撞假人的骨骼上。在基座I的中心位置设有销轴12,在销轴12周围开设有若干贯通的调节孔14,这些调节孔14与销轴12之间的距离相等,即这些调节孔14分布在以销轴12为圆心的圆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座I销轴12的周围设置有十二个调节孔14,这些调节孔14并不是均匀分布在销轴12周围,而是可以分成三组14a、14b、14c,每组包括四个调节孔14,各组的四个调节孔14相互间隔九十度。但对于相邻的三个调节孔14a、14b和14c,调节孔14a和14b相对销轴12的夹角为四十五度;调节孔14b和14c相对销轴12的夹角为十五度,即调节孔14a和14c相对销轴12的夹角为六十度。[0023]安装座2为圆形板状结构,在安装座2的中心位置设有可与基座I的销轴12配合的插孔22。在插孔22周围设有四个定位孔24。各定位孔24与插孔22之间的距离相等,即这些定位孔24分布在以插孔22为圆心的圆上,并且四个定位孔24在插孔22周围均匀设置,即四个定位孔24相互间隔九十度。安装座2上各定位孔24与插孔22之间的距离与基座I上各调节孔14与销轴12之间的距离相等。安装座2设置在基座I上,安装座2的插孔22套置在基座I的销轴12上,因此安装座2可以基座I的销轴12为圆心转动。
[0024]承载体3为正立方体,因此承载体3包括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图未标)。承载体3的底面固定在安装座2上,优选其底面的中心与安装座2的中心重合设置,而承载体3底面的四个角对准安装座2的四个定位孔24设置。在承载体3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凹槽34及第二凹槽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34及与第二凹槽36相接。在承载体3的这两个侧面上,第一凹槽34和第二凹槽36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安装孔35,以便安装加速度传感器。
[0025]在需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进行试验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通过螺钉等固定在碰撞假人的骨骼上,优选固定在碰撞假人的胸部骨骼上,使得基座I竖直设置,并且一组调节孔14a中的两个水平设置,而另外两个竖直设置。然后分别将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图未示)置入承载体3的第一凹槽34和第二凹槽36内,采用螺钉等将上述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承载体3的两个侧面。由于这两个侧面是相互垂直的,这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感测方向也是垂直的。如果需要,还可以将第三个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承载体3的顶面上,则该第三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感测方向垂直于承载体3的顶面,从而安装在承载体3上的三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感测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接着,调整安装座2相对基座I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座2的四个定位孔24对准基座I的一组调节孔14b,则在假人被置入实验车内时,三个加速度传感器方向分别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方向一致,定位孔24与调节孔14b对准后可采用螺钉、螺栓,或者销钉等将安装座2相对基座I固定,做好其它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试验。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将安装座2的四个定位孔24对准基座I的一组调节孔14a,则在假人被置入实验车内时,三个加速度传感器方向分别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方向夹四十五度角;将安装座2的四个定位孔24对准基座I的一组调节孔14c,则在假人被置入实验车内时,三个加速度传感器方向分别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方向夹三十度角。
[0026]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使得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角度既可满足法规要求下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一致的安装,也可满足与整车坐标系X轴、Y轴、Z轴呈一定角度的安装,从而保证在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采集需要。
[0027]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基座I上的各组调节孔14的数量和角度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各组调节孔14可以仅包括一个调节孔14。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座2上的定位孔24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另外,承载体3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在其两个相邻的侧面和顶面均设有凹槽的立方体结构,这三个凹槽优选两两垂直设置。当然,承载体3上也可以不设置凹槽,直接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固定在承载体3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即可。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包括安装座(2)和承载体(3),所述承载体(3)包括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并且固定在所述安装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还包括基座(I ),所述安装座(2)可相对所述基座(I)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I)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I)和所述安装座(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销轴(12);在所述基座(I)和所述安装座(2)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销轴(12 )配合的插孔(22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I)和所述安装座(2)中的一个上的销轴(12)或者插孔(22)周围设置有多个调节孔(14);在所述基座(I)和所述安装座(2)中的另一个上的销轴(12)或者插孔(22)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节孔(14)与所述销轴(12)或者插孔(22)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多个调节孔(14)与所述销轴(12)或者插孔(22)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孔(24)与所述销轴(12)或者插孔(22)之间的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还包括可插入在一个所述调节孔(14)与一个所述定位孔(24)中的螺钉、螺栓,或者销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呈板状,在所述基座(I)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安装孔(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呈板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体(3)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凹槽(34、3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体(3)的凹槽(34、36)两侧设置有安装孔(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碰撞假人加速度传感器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3)为正立方体。
【文档编号】G01P1/00GK203759039SQ20142002765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李东浩, 胡捷, 韩刚, 刘卫国, 吴成明,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