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0-7-23  11

专利名称: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用于对可燃气体的漏泄进行自动监控和报警。
可燃气体如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均易燃易爆,易中毒,因此需要严格防止其漏泄漫延,以免发生爆炸、火灾及中毒事故。目前虽有各种可燃气体报警器闻世,但大多稳定性及灵敏度较差,误报现象时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可靠,既能报警,又能自动监控的可燃气体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电磁阀和一个电子监控器组成,电磁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阀壳和阀帽,阀壳内设有电磁线圈,其特征是阀芯设有顶簧,阀杆由上、下压杆和一个处于电磁线圈磁场内的动铁芯组成,上压杆与一个横向推杆以锁孔穿接,并通过卡口可与锁孔相扣而闭阀自锁,横向推杆内端以拉簧固定在阀帽内壁。本电磁阀通过按压上压杆或通过电磁线圈对动铁芯的磁场作用而使阀杆向下推动阀芯将阀关闭,与此同时,上压杆的卡口自动与锁孔相扣,使阀杆自锁。解锁时,需推动横向推杆压缩拉簧,阀杆受顶簧作用向上复位启阀;电子监控器由电源电路、预热、显示电路Ⅰ、电压比较电路Ⅱ、延时定时电路Ⅲ、控制电路Ⅲ和Ⅲ′抗干扰电路Ⅱ、声光报警电路Ⅵ组成,预热显示电路Ⅰ的输入端接电源E+,预热显示电路有二个输出端,一端EE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另一端DD接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
电压比较电路Ⅱ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延时定时电路的输入端AA和控制电路Ⅲ的输入端BB,延时定时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Ⅲ′的输入端CC;控制电路Ⅲ的输出端接继电器J1的线圈,控制电路Ⅲ′的输出端接继电器J2的线圈;J1的触点开关J1-1接排风扇P,J2的触点开关J2-1接电磁阀D;抗干扰电路Ⅱ的正负输入端与延时定时电路中的比较放大器IC9的正负端对应相接,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B、C与声光报警电路Ⅵ中的振荡器IC7、IC8的输出端B′、C′对应相接,声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A′与延时定时电路中IC9的输出端A相接。
本实用新型在电路设计上采用双重报警输出和延时定时程序结构,当可燃气体发生泄漏达到标定浓度时,先由控制电路Ⅲ输出启动排风扇,使可燃气排出室外,若泄漏仍未排除,气体浓度仍超过标定值,则延时一定时间后,控制电路Ⅲ′输出启动电磁阀,动铁芯向下运动,关断气源,阀杆自锁;同时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延时一定时间后,控制电路Ⅲ′的输出恢复零电平,电磁阀的线圈断电,但电磁阀自锁机构已锁住,线圈断电后仍处于闭阀状态。当泄漏故障排除后,按横向推杆,才能启阀,恢复正常通气。
综上所述,本燃气报警器电路结构及电磁阀结构合理,不会发生误报错误,线圈只在较短的时间内通电,从而避免了因长期通电产生的热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电磁阀关闭后即自锁,更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监控器的电路框图。
图3是电源电路图。
图4是预热、显示、比较、延时定时、抗干扰及控制等各电路的联接关系图。
图5是声光报警电路图。
如图1所示,电磁阀有阀体14、阀芯13、阀壳9、阀帽8,阀杆由上压杆3、下压杆11和动铁芯7组成,阀壳内有电磁线圈10,阀芯有顶簧12,上压杆有台阶状卡口6,顶端装有按钮2,横向推杆1设有锁孔5,内端以拉簧4固定在阀帽8上。图1处于闭阀状态,顶簧12受压,卡口6扣于锁孔5的下缘。将推杆1向右推动时,拉簧4受压,锁孔5右移,顶簧12使阀杆向上运动,卡口6从锁孔穿出,推杆1被锁紧不能移动,此时阀开启。向下按压按钮2时,阀杆压缩顶簧12向下运动,卡口6向下穿出锁孔并卡于锁孔下缘,推杆1复位,阀又关闭。
图3是电源电路,市电经过变压器B1降压,二极管D1-D4整流,集成稳压电路IC1稳压,电容C1-C3滤波后,提供稳定直流电压。图3中,P是排风装置,D是电磁阀,K是手动开关。
如图4所示,预热、显示电路Ⅰ包括预热电路和预热显示电路。预热电路由R1、R2、R3、R4、C4及传感器QM组成。预热显示电路由IC4、IC3、R6、R7、R8、R9、C5、C6组成。R1、R2、为IC2的负输入端和IC4的正输入端的偏量电阻,R3对C4充电,构成时间常数为10分钟的延时,传感器QM灯丝电压由IC1输出直接供给。IC3、R8、R9、C5、R6、R7组成低频振荡电路,IC4输出端经R6接IC3的同相输入端,二极管D6正极接IC3的输出端,发光管LED1经R5接地,D5正极接IC2的输出端,负极接LED1正极。本电路中,QM灯丝预热过程中,传感器测试端DD无测试电压,从而可避免预热时产生误报现象,此时LED1发光管以绿光闪烁显示。预热结束后,IC3输出端转为低电平,LED1绿光垣亮,同时IC2输出高电平至DD端。图4中,电压比较电路Ⅱ由IC5及外围元件R10、W、R11组成,IC5的正输入端与传感器QM的测试端DD相连接,并通过R4接地。R10、W为IC5负输入端的偏量电阻。R12、BG1、J1构成排风控制电路Ⅲ,BG1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J1线圈另一端接电源+10V。当可燃气泄漏,传感器QM测试端DD电压值超过设定值时,IC5输出端为高电位,一路经三极管BG1驱动继电器J1吸合,接通排风装置,使可燃气向室外排出,另一路接延时电路,它由R13、C6、IC9组成,上述排风扇接通后,经R13、C6延时一定时间,若泄漏未排除,IC5输出端仍处于高电平,那么IC9正输入端电位将大于负输入端电位,IC9的输出端也转为高电平,此时一组经R14、R16分压到图5的声光报警电路,另一组经三极管BG4驱动继电器J2吸合,接通图3的电磁阀D,使图1电磁阀的动铁芯7、压杆3、11及阀芯13向下运动,关断气源。与此同时,由BG3、R15、C7组成的定时电路开始定时,R15和C7决定定时时间为10秒,超过设定时间,BG4基极通过BG3下地,致使BG4处于截止状态,通过继电器J2释放而切断电磁阀电源,此时由于阀已关闭自锁,虽线圈10断电,可燃气仍不会再泄漏。图4中,由IC6、R19、R18、BG2、D7、D8组成抗干扰电路,IC6的正输入端与IC2的负输入端相接,IC6负输入端和IC9正输入端相接。在非报警状态下,IC6输出高电平,BG2基极经R19与IC6输出端相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R18接于电源+5V。抗干扰电路主要消除高频干扰信号,避免电源接通瞬间的误动作和误报。
图5是声光报警电路图,图中A′端、B′端C′端分别与图4中R14的输出端A及D7D8的输出端B、C相接。图5中,由IC7、R23、R22、R20、C8组成低频振荡,由IC8、R24、R25、R21、C9、组成高频振荡,红色发光管LED2正极接于IC7输出端,负极经R26接地;R27、BG5、D9、B2、FM组成声响电路,BG5基极经R27接IC8输出端,发射极经D9接地,集地极与B2相接。经R22、R20、R21、R24、将低频信号调制在高频信号中,LED2发光与蜂呜器FM发声同步,即同时发出声光报警。
图4、图5中,IC2-IC9由两个LM324型集成块构成,其中IC5、IC2、IC7、IC8、为一块,IC3、IC4、IC6、IC9为另一块。
权利要求可燃气体报警器,由电磁阀和电子监控器组成,电磁阀包括阀体、阀芯、阀杆、阀壳、阀帽、阀壳内设有电磁线圈,其特征是阀芯设有顶簧,阀杆由上、下压杆和一个动铁芯组成,上压杆与一个横向推杆以锁孔穿接,并通过卡口可与锁孔相扣而闭阀自锁,横向推杆内端以拉簧固定在阀帽内壁;电子监控器由电源电路、预热、显示电路Ⅰ、电压比较电路Ⅱ、延时定时电路Ⅳ、控制电路Ⅲ和Ⅲ′、抗干扰电路 、声光报警电路Ⅵ组成,预热、显示电路Ⅰ的输入端接电源E+,预热、显示电路有二个输出端,一端EE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另一端DD接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比较电路Ⅱ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延时定时电路的输入端AA和控制电路Ⅲ的输入端BB、延时定时电路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Ⅲ′的输入端CC,控制电路Ⅲ的输出端接继电器J1的线圈,控制电路Ⅲ′的输出端接继电器J2的线圈;J1的触点开关J1-1接排风扇P,J2的触点开关J2-1接电磁阀D;抗干扰电路Ⅴ的正、负输入端与延时定时电路中的比较放大器IC9的正、负端对应相接,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B、C与声光报警电路Ⅵ中的振荡器IC7、IC8的输出端B′、C′对应相接,声光报警电路的输入端A′与延时定时电路中IC9的输出端A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报警器,它由电磁阀和电子监控器组成,电磁阀可在通电线圈作用下自动闭阀,阀杆通过卡口可与一横向推杆的锁孔相扣使闭阀自锁;监控器由电源电路、预热电路、预热显示电路、电压比较电路、控制电路、延时定时电路、抗干扰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组成,当可燃气泄漏时,传感器测试端转为高电平,控制电路首先启动排风扇,延时一定时间,如泄漏未排除,控制电路启动电磁阀,切断气源,同时声光报警器报警,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G01N27/12GK2207580SQ9424216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日
发明者宋功富, 周荣清 申请人:南京天宁无线电实验厂

最新回复(0)